学术投稿

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 FoxP3蛋白的检测意义

吴晓波;曹亚丽;刘秋明;陈军;胡平华;周平;丁景弦

关键词:叉头状转录因子3, 乳腺癌, 浸润性导管癌, 淋巴结转移
摘要:目的:探析老年妇女乳腺癌及转移灶内叉头状转录因子(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 EnVision 两步染色法检测5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老年女性患者腋下转移灶内的 FoxP3的表达水平,比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内、原发灶及转移灶内 FoxP3表达及FoxP3+淋巴细胞,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 FoxP3表达及 FoxP3+淋巴细胞的关系。结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内 FoxP3、FoxP3+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1),原发灶与转移灶中 FoxP3、FoxP3+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1)。组织学分级、直径与 FoxP3、FoxP3+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均无关(P>0.05),而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及 Her2与 FoxP3、FoxP3+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均相关(P<0.01)。孕激素受体(PR)与 FoxP3表达水平无关(P>0.05),却与 FoxP3+淋巴细胞表达水平相关(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老年女性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 FoxP3蛋白、FoxP3+淋巴细胞相关,对 FoxP3蛋白进行抑制有助于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老年2型糖尿病入院患者150例,按总胆固醇(TC)值分为 A 组(TC<5.2 mmol /L)、B 组( TC 5.2 mmol /L ~5.7 mmol /L)、C 组( TC>5.7 mmol /L)各50例,入院时均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试其认知功能。结果 A 组 MoCA 因子分数及总分高于 B、C 组( P<0.05,P<0.01);B 组的命名、抽象思维及记忆延迟因子的分数及总分明显高于 C 组(P<0.01);B 组的视空间、注意、语言、定向力因子分数高于 C 组(P<0.05)。 A 组 MMSE 因子分数及总分与 B 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 C 组(P<0.01);B 组的记忆力、回忆因子分数及总分明显高于 C 组(P<0.01),而定向力、注意力及计算力、语言因子分数及总分分数高于 C 组(P<0.05)。结论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载脂蛋白( Apo) A-I 值越高,认知功能越好;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100及脂蛋白 a(Lpa)值越高,认知功能越差;极 LDL-C(VLDL-C)值与认知功能无关。

    作者:曹喆;陈曼华;石晶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微波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微波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老年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分为三组,电凝组(29例)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微波组(29例)行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对照组(28例)予以鼻腔填塞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指标以及近远期疗效。结果电凝组、微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以及鼻腔黏膜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电凝组少于微波组(P<0.05)。电凝组、微波组、对照组治疗后的成功率分别为96.55%、86.21%、71.43%,电凝组患者治疗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0.05),电凝组与微波组、微波组与对照组之间成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凝组远期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1),电凝组与微波组、微波组以对照组之间远期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临床效果优,可作为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首选方式。

    作者:朱思翔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冠心消斑汤对静息心绞痛治疗效果及 CRP、sICAM-1、sVCAM-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冠心消斑汤对静息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对 C 反应蛋白( CRP)、细胞间黏附分子( sICAM)-1、血管黏附分子( 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接受治疗的110例静息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55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其中西药组给予他汀类药物口服,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冠心消斑汤口服。4 w 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CRP、sICAM-1、sVCAM-1水平和心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 CRP、sICAM-1、sVCAM-1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每搏输出量(SV)、氨基末端 B 型脑钠肽(NT-proBNP)和肌钙蛋白( CTnI)等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 SV、左心室相角程(LVP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NT-proBNP 和 CTnI 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冠心消斑汤对静息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血清 CRP、sICAM-1、sVCAM-1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耿彬;苗华为;何红涛;封亚丽;李艳青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维生素D水平及其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维生素 D(VD)水平及发生 OP 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33例 T2DM 合并 OP 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133例单纯 T2DM 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25羟 VD〔25(OH)VD〕、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进行 OP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25(OH)VD 水平低于对照组,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P<0.05);女性患者中血清25(OH) VD 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T2DM 患者发生 OP 的危险因素有年龄( OR =2.152)、性别( OR =2.275)、糖尿病病程(OR =2.251)、体重指数(BMI)(OR =2.232)、空腹血糖(OR =2.118)、糖化血红蛋白(OR =2.179)。结论 T2DM 合并 OP 患者较单纯糖尿病患者 VD 缺乏更严重。高龄、女性、糖尿病病程较长、低 BMI、血糖控制不好的 T2DM 患者发生 OP 的危险性更高,提示 T2DM 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对高危人群的骨密度异常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降低 OP 发生率,提高 T2DM 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金勇;范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从2014年1~12月符合条件的812例患者中选择406例分别列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2004年中文版),分别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对照组主要采取常规抗肿瘤治疗,干预组在采取常规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机体功能康复、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等综合心理干预。6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二次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除 SCL-90躯体化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后,两组各项因子评分和生存质量的4项因子均有统计学差异(均 P<0.01)。结论为提高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在常规抗肿瘤治疗的同时需引入综合心理干预措施。

    作者:付皓云;王绚璇;甘宁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小球囊预扩张后远端滤器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颈动脉次全闭塞32例

    目的:探讨远端保护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颈动脉次全闭塞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球囊预扩张后远端滤器保护下、自膨式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老年症状性颈动脉次全闭塞32例资料。结果31例小球囊预扩张后成功植入支架,1例失败。无死亡及心肌梗死发生。术后血压、心率改变10例,多在48 h 内恢复正常。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至6年,随访期间仅1例半年内再次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支架内再狭窄,予支架内球囊扩张治疗后2年无症状复发。结论小球囊预扩张后远端滤器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颈动脉次全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广泛的临床运用尚需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朝贵;瞿昌华;杨华;郑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和肿瘤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并对于临床肿瘤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围绕肿瘤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近几年国内外该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丽;袁秀梅;杨岚;马志红;展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帕金森病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与癌症是常见老年性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特别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PD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手段,因此对 PD 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热点研究课题;同时对癌症的研究也一直是医学界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PD 与癌症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具体关系尚不明确〔1〕。多数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PD 患者的癌症发病风险降低,主要包括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恶性血液病、肺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等〔1,2〕。也有少数癌症在 PD 患者中发生风险高于普通人。

    作者:樊开阳;张瑜;张文利;马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伪膜性肠炎45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通过对伪膜性肠炎(PMC)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及教训,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该院2005~2015年确诊为 PMC 的45例住院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内镜检查、治疗方法、预后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 PMC 易发于住院期间应用广谱抗生素的老年患者,尤其是手术后、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患者。结论抗生素应用不规范是引发 PMC 的主要原因。对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老年患者出现常规方法难控性腹泻时应考虑本病可能,结肠镜检查是快速、安全及特异性高诊断方法。甲硝唑是治疗老年 PMC 患者有效药物。

    作者:冯世兵;王宇;宋素贞;林森;王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左心室重量指数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老年探讨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和血浆 N 末端脑钠肽前体( NT-BNP)对老年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 HFNEF)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0岁以上 HFNEF 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和健康者各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分为 HF-NEF 组、HFREF 组和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 LVMI 和血浆 NT-BNP 水平,分析 LVMI 和血浆 NT-BNP 对老年 HFNEF 的诊断价值,老年 HFNEF 患者 LV-MI 和血浆 NT-BNP 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老年 HFNEF 患者 LVMI 和血浆 NT-BNP 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 HFNEF 组患者的 LVMI 和血浆 NT-BNP高于对照组,低于 HFREF 组(均 P<0.05)。 LVMI 诊断老年男性 HFNEF 患者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909,以147 g /m2为界限诊断 HFNEF 的敏感度为0.21,特异度为0.95;LVMI 诊断老年女性 HFNEF 患者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879,以122 g /m2为界限诊断 HFNEF 的敏感度为0.51,特异度为0.98。血浆 NT-BNP 诊断老年 HFNEF 患者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971,以125 pg /ml 为界限诊断 HFNEF 的灵敏度为0.92,特异度为0.79。血浆 NT-BNP 和 LVMI 的相关性为 r =0.498,P =0.000。心功能Ⅱ级患者的 LVMI 和血浆 NT-BNP 低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Ⅳ级者(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的 LVMI 和血浆 NT-BNP 低于心功能Ⅳ级(P<0.05)。结论老年 HFNEF 患者 LVMI 和血浆 NT-BNP 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和心功能的严重程度相关,LVMI 诊断老年 HFNEF 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但敏感度不高,血浆 NT-BNP 诊断老年 HFNEF 灵敏度较高,NT-BNP 和血浆 NT-BNP 联合检测对老年 HFNEF 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勇;程劲松;陈立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异常心电图的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老年异常心电图的临床表现与特征。方法选取来该院体检的老年患者,整理老年异常心电图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及其临床相关因素。结果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30.3%,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电图异常百分比逐渐上升(P<0.05),心电图异常类型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传导阻滞等,表现包括 ST 段改变、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222例(51.4%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检测升高,216例(50.0%)三酰甘油检测升高,高血压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30.3%,主要表现为 ST 段改变、房性期前收缩等,在检测中需要重视异常心电图表现。

    作者:洪美满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灯盏花素改善应激性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异常的机制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改善应激性心肌病心功能异常的机制。方法48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组和 JAK 通路抑制剂 AT9283组(n =12)。采用束缚加点击符合应激法制备应激性大鼠模型,并进行灯盏花素干预治疗,分析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变化及 JAK 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应激性大鼠左心室收缩压明显降低(P<0.01),左心室舒张压、心脏指数和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同时,细胞凋亡蛋白 Bax、Caspase3和 Caspase6及 JAK1、JAK2、JAK3、TIMP1、TIMP2、TIMP4、GRP78和 CHOP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1),TGFβ、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经灯盏花素干预后上述异常得到明显的恢复(P<0.01)。结论灯盏花素改善应激性大鼠心肌病心功能异常可能与其调控 JAK 通路异常激活和细胞凋亡过程有关。

    作者:石建;曾安宁;熊德高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体力活动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探索体力活动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体力活动状况并测量 MS 各组分情况,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体力活动与 MS 各组分的关联情况。结果 MS 的检出率为26.6%。在工作相关体力活动中,步行上下班者与 MS 有关,以久坐为主的工作方式与 MS 有关;在锻炼相关体力活动中,每周运动≤1次者与 MS 有关,低强度的运动方式与 MS 有关,每次运动时间<0.5 h 与 MS 有关。结论体力活动与 MS 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提倡健康的上下班方式,改变久坐的工作方式,坚持运动锻炼,从而降低 MS 的发生。

    作者:雷鸣;周权;汤兰桂;张艳;曾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发生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老年 OSAS 患者600例为研究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39例、中度组242例和重度组119例,另选取非 OSAS 体检者300例为对照组,应用24 h 动图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情况,应用 Pearson法分析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心律失常发生率〔58.17%(34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21.67%(65/300)〕( P<0.05);重度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AHI 与老年 OSAS 心律失常正相关(r =0.732,P =0.013)。结论老年 OSAS 患者随着病情加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也增加,且 AHI 与老年 OSAS 心律失常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黄树生;梁凯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失独老人社区护理研究进展

    失独家庭〔1~3〕为:“已婚妇女年龄≥49岁、夫妻双方只生育过一个子女、子女已死亡,且不能或不愿再生育、收养子女的家庭”,即国务院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文件中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研究〔4〕发现,因患病或其他非正常原因,约有8%~9%的独生子女会在55岁前死亡,这意味着我国目前存在着一群数量不容忽视的失独老人。本文就失独老人的社区护理工作进行综述。

    作者:王媛媛;姚菊琴;何国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调查

    目的:了解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的情况。方法运用养老担心调查表和自编的个人资料问卷,调查了江苏省城市独生子女父母300名。结果独生子女父母非常担心子女以后的工作、生活是否顺利,自己会患有需要长期照顾的疾病,不能得到子女很好的照顾等。独生子女父母健康状况不好的对于养老问题普遍担心程度较高,担心年老时患有需要长期照顾的疾病等。结论独生子女父母的健康状况及婚姻状况对养老担心程度有影响,需要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父母自身、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构筑适合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方式,从而减轻父母的担心。

    作者:陆凯欣;何文俊;何贵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脑血管储备与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CVR)功能状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发病48 h 内收治于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 TCD)结合屏气试验和过度换气试验检测 CVR 功能。随访3个月,按改良的Rankin 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评分<3分)及预后不良组(mRS 评分≥3分),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病灶侧与非病灶侧 CVR 各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且病灶侧 CVR 各参数明显低于对侧( P<0.01)。预后不良组屏气指数(BHI)及过度换气指数(HVI)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 =0.040,0.026)。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BHI( OR =0.000,95%CI 0.000~0.043,P =0.017)、HVI(OR =0.053,95%CI 0.004~0.079,P =0.005)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OR =0.077,95%CI 0.016~0.365,P=0.010)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 CVR 功能降低,检测 BHI 及 HVI 有助于预测临床预后。

    作者:李贯绯;李丽;牛晓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窦镰旁脑膜瘤的术前影像评估和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窦镰旁脑膜瘤术前影像评估的价值和手术策略要点。方法对 CT、MRI 扫描诊断为窦镰旁脑膜瘤的23例老年患者充分了解肿瘤的血供、矢状窦的通畅程度及瘤周静脉回流情况,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妥善处理受累的矢状窦。结果23例肿瘤患者术前影像评估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按 Simpson 切除分级:Ⅰ级切除15例,Ⅱ级切除6例,Ⅲ级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至2年无肿瘤复发。结论充分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和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窦镰旁脑膜瘤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

    作者:杨升吉;徐广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白细胞介素-17在卵清蛋白诱导的大鼠过敏性结膜炎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在鸡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大鼠过敏性结膜炎(AC)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30只 Brown Nor-way 大鼠随机分对照组(NC 组)和 AC 组。应用 OVA 诱导大鼠 AC 模型。观察两组眼睑和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情况并做评分。对两组眼球和上下眼睑进行病理学分析,计数穹隆部眼结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 IL-17、IL-4、IL-6、IL-10、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AC 组体征评分明显高于 NC 组( P<0.01)。 AC 组眼结膜穹隆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 NC 组明显升高( P <0.01)。 AC 组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 IL-17、IL-4、IL-6、IL-10水平较 NC 组明显升高(均 P<0.01),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IL-17增高、Th1/Th2失衡是大鼠 AC 发病的重要原因,降低 IL-17、恢复 Th1/Th2失衡可能成为 AC 治疗的一条新途径。

    作者:张剑;王玉清;宿星杰;刘宏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与 N-末端 B 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CHF 患者120例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及入院体检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分析实验组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NT-proBNP 和 NGAL 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 BMI、收缩压、NT-proBNP 和 NGAL 高于对照组,而 LVEF 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 LVEF、NT-proBNP 和 NGAL 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VEF 水平随着 NYHA 级别升高而降低,而血浆 NT-proBNP、NGAL 水平依次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浆 NT-proBNP、NGAL水平与 LVEF 负相关(P<0.05),NT-proBNP 与 NGAL 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 NT-proBNP、NGAL 水平与 CHF 患者密切相关,可以反映患者心功能水平,血清 NT-proBNP 与 NGAL 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为临床上诊断 CHF 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焦红见;张永海;陶玲;赵亚杰;宋兴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