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金森病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樊开阳;张瑜;张文利;马莉

关键词:帕金森病, 癌症
摘要:帕金森病(PD)与癌症是常见老年性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特别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PD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手段,因此对 PD 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热点研究课题;同时对癌症的研究也一直是医学界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PD 与癌症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具体关系尚不明确〔1〕。多数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PD 患者的癌症发病风险降低,主要包括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恶性血液病、肺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等〔1,2〕。也有少数癌症在 PD 患者中发生风险高于普通人。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问题综合干预远期效果

    目的: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问题,分析认知心理治疗为主进行综合干预的远期效果。方法将符合 ICD-10诊断标准的22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3例;根据症状特点不同,将各组又分为以阴、阳性症状为主及阴阳性症状共存3组,进行相应的两两比较。对照组给予一般的精神卫生宣教及用药指导,干预组采用以认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干预及认知心理治疗。综合干预包括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支持系统建立、技能训练、咨询及随访。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 SDSS)评估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用威斯康星卡片检验(WCST)、韦克斯勒智力测定(WAIS-R)和自编韦氏认知自评量表(WCSS)分别评估患者的认知缺陷及认知歪曲。入组前和入组后1、2、4、8、12年各评定1次。结果各时点 PANSS、SDSS、WCST、WAIS-R、WCSS 干预组减分率显著快于对照组;伴阳性症状效果好于阴阳性症状共存者,后者又好于伴阴性症状的患者;再就业率干预组也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则对照组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或 P<0.01)。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应以改变患者的认知为重点,只有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干预效果才会长久。

    作者:韦德会;周慧民;江滨;韦美群;韦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脂联素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免疫炎症及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免疫炎症及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单侧损毁左侧纹状体建立 PD 大鼠模型,选取4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 APN 组各20只,APN 组分别于第1、8、15天经鞘内注射人工合成的 APN 60μg /kg,模型组仅接受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另取20只正常大鼠(仅行纹状体定位而不注射6-羟多巴胺)作对照。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3 w后进行旋转行为学及自主活性观察,检测各组治疗3 w 后损毁侧纹状体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和 IL-6〕、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和过氧化氢酶( CAT)〕及神经递质〔多巴胺( DA)、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损毁侧纹状体的酪氨酸羟化酶(T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治疗前后的旋转圈数均升高,自主活动次数降低(P<0.05);模型组和 APN 组治疗前旋转圈数和自主活动次数无显著差异,但 APN 组治疗后的旋转圈数和自主活动次数均优于模型组(P<0.05),且 APN 组各时间点旋转圈数和自主活动次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炎性因子及 MDA 含量升高,SOD、GSH-Px 和 CAT 活性、神经递质水平及 TH 阳性细胞数均降低(P<0.05);APN 处理后可改善 PD 大鼠的以上异常指标(P<0.05),与对照组的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PN 对 PD 大鼠纹状体免疫炎症及自由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损毁侧纹状体的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作者:胡霞;陈方方;孔陈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动机性访谈及跨理论模型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及跨理论模型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动机性访谈结合跨理论模型干预的观察组以及常规干预措施的对照组,观察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变化、运动阶段改变情况、行为及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运动阶段、行为及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1、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处于运动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的患者百分比均降低明显,处于运动阶段、维持阶段的患者百分比、行为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均升高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动机性访谈及跨理论模型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高运动积极性、行为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明月;贾囡;程淑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 Treg 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 Treg 细胞比例变化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对外周血 Treg 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 ACI 患者外周血 Treg 细胞比例;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 ACI 患者外周血 Treg 细胞比例的差异;对 ACI 患者外周血 Treg 细胞比例与患者外周血 Ox-LDL 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凋亡染色确定 Ox-LDL 对 Treg 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ACI 患者外周血 Treg 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P<0.01);ACI 患者外周血 Treg 细胞百分比在不同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 患者外周血 Treg 细胞百分比与患者外周血 Ox-LDL 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r2=0.5005;P<0.01);Ox-LDL 可诱导 Treg 细胞出现凋亡,且随着 Ox-LDL 浓度的升高,凋亡细胞百分比逐渐升高。结论 Ox-LDL 可通过诱导 Treg 细胞凋亡进而导致 ACI 患者外周血 Treg 细胞比例降低。

    作者:胡晓雁;魏建宏;任旭;刘晗睿;琚小红;段圣杰;肖志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伪膜性肠炎45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通过对伪膜性肠炎(PMC)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及教训,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该院2005~2015年确诊为 PMC 的45例住院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内镜检查、治疗方法、预后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 PMC 易发于住院期间应用广谱抗生素的老年患者,尤其是手术后、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患者。结论抗生素应用不规范是引发 PMC 的主要原因。对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老年患者出现常规方法难控性腹泻时应考虑本病可能,结肠镜检查是快速、安全及特异性高诊断方法。甲硝唑是治疗老年 PMC 患者有效药物。

    作者:冯世兵;王宇;宋素贞;林森;王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冠心消斑汤对静息心绞痛治疗效果及 CRP、sICAM-1、sVCAM-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冠心消斑汤对静息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对 C 反应蛋白( CRP)、细胞间黏附分子( sICAM)-1、血管黏附分子( 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接受治疗的110例静息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55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其中西药组给予他汀类药物口服,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冠心消斑汤口服。4 w 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CRP、sICAM-1、sVCAM-1水平和心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 CRP、sICAM-1、sVCAM-1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每搏输出量(SV)、氨基末端 B 型脑钠肽(NT-proBNP)和肌钙蛋白( CTnI)等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 SV、左心室相角程(LVP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NT-proBNP 和 CTnI 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冠心消斑汤对静息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血清 CRP、sICAM-1、sVCAM-1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耿彬;苗华为;何红涛;封亚丽;李艳青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体育锻炼

    研究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科学,对这一群体生命质量(QOL)的保持和提升,更好地践行“体育即民生”尤为重要。老年人在社会融合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阻碍,而 QOL的高低与老年人口问题有着紧密的关系。老年个体能否合理利用自身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达到自我内在及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使晚年生活过的更有尊严和体面尤为重要。本研究对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积极的干预对策。

    作者:费加明;刘志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烧伤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感染,采集标本分析其医院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结果61例患者检测到的病原菌共103株,30例为单种细菌感染,23例为两种细菌感染,8例为三种细菌感染;32.0%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30.1%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5.5%为大肠埃希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AMK)、庆大霉素(GEN)、环丙沙星(CIP)、苯唑西林(OXA)及青霉素(PEN)等耐药性均为100.0%,对复方新诺明(SXT)耐药率为96.26%,对红霉素(ERY)耐药率为91.76%;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PIP)、亚胺培南(IPM)、SXT、头孢吡肟(FEP)及头孢派酮(CFP)耐药率均为100.0%,对 GEN 耐药率为96.45%,对头孢他啶(CAZ)耐药率为96.96%;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IL)-18与 IL-23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结论老年烧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且病原学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耐药性多样,因此需结合感染病原学对抗生素予以合理选择。

    作者:尹殿胜;李晓华;王作书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干预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疗效

    目的:研究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干预对血管性痴呆(VD)的治疗作用。方法5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 模型组、白藜芦醇组、康体训练组、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组。通过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 VD 模型,各组大鼠按照分组原则进行处理。8 w 后对大鼠进行认知功能检测,同时对大鼠大脑神经元进行光镜、电镜检测以及钙离子检测。结果通过大鼠跳台试验、避暗试验和水迷宫试验可观察到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组跳台、避暗潜伏期明显延长,通过水迷宫平台次数增加明显(P<0.05)。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组大鼠大脑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钙离子荧光明显减弱。结论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干预对 VD 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的药物治疗。

    作者:牛文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康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效果

    目的:观察康胰汤(KYT)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 SD 大鼠,经胆胰管逆行加压注射4.5%牛磺胆酸钠复制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化学比色法测血清淀粉酶活性;快速比浊法测血清脂肪酶活性;湿棉球减干棉球重量测腹水量,并观察大鼠6 h 存活情况;显微镜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胰腺炎组织学评分。结果400 mg 生药/kg 和800 mg 生药/kg 的康胰汤使大鼠存活率由66.67%分别升至75.00%和91.67%;腹水量由(4.1±0.83) g 分别降至(2.7±0.66) g 和(2.0±0.37) g;血清淀粉酶由(450.8±81.25) U /dl 分别降至(322.1±64.08) U /dl 和(203.2±55.47)U /dl;血清脂肪酶由(625.6±105.24)IU 分别降至(179.8±47.01) IU 和(148.1±31.35) IU;与胰腺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05)。光镜下可见康胰汤治疗组胰腺水肿及炎性反应均明显减轻。结论康胰汤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作者:王绥能;龙育儒;曹小恒;王菁;赵国栋;梁贤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肺炎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疾病谱复杂,常合并一种或两种以上基础疾病,对诊断、治疗、预防、经济带来极大挑战。老年人肺炎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极高,是全球老年人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近年老年肺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范建;范贤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发生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老年 OSAS 患者600例为研究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39例、中度组242例和重度组119例,另选取非 OSAS 体检者300例为对照组,应用24 h 动图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情况,应用 Pearson法分析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心律失常发生率〔58.17%(34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21.67%(65/300)〕( P<0.05);重度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AHI 与老年 OSAS 心律失常正相关(r =0.732,P =0.013)。结论老年 OSAS 患者随着病情加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也增加,且 AHI 与老年 OSAS 心律失常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黄树生;梁凯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感音神经性聋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感音神经性聋(SNHL)是常见的内耳疾病,由多种发病因素引起,包括外界因素和遗传因素。外界因素,如噪声环境、全身性疾病、化学物质、不良饮食、吸烟嗜酒和耳毒性药物等导致噪音性、耳毒性及老年性聋。近年来,遗传因素所致的综合征性和非综合征性 SNHL 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发现许多与 SNHL 有关的基因,并通过各种模式生物实验揭示这些基因导致 SNHL 病理生理学机制。基因治疗和反义寡核苷酸是基于致聋基因,干预遗传性和获得性 SNHL 的重要治疗手段。在过去20余年中,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载体和非载体系统,通过不同的给予途径及不同的基因启动子强度将外源性遗传物质送到哺乳动物内耳,调节内耳细胞对应基因的表达水平和持续时间,恢复听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本文重点对 SNHL 基因治疗进展,包括载体研究、外源基因给予途径和时机、候选基因及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马骋;阮清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海南省社会办“医养融合”服务体系的思考

    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一直都是困扰政府、社会、家庭的焦点问题。海南省利用其低纬度亚热带温湿气候、优质的空气质量、零工业污染等优势资源,形成了“候鸟”养老模式,并逐步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在面临巨大养老和医疗服务需求的背景下,如何在建立互联网+旅游养老经济圈是各级政府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黄志萍;吕晖;王峥;张翔;龚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影响因素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死亡率较高。本研究旨在了解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因素。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入选标准:①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且年龄≥60岁;②头颅 CT 明确器质性颅脑损伤,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60~69岁41例,70~79岁14例,80岁及以上5例,平均年龄(67.34±8.49)岁。均在伤后3 h 内直接入院救治,无院外治疗史。致伤原因:车祸伤43例,跌倒伤17例,均为闭合性损伤类型;GCS 3~5分28例,6~8分32例;无瞳孔散大13例,单侧瞳孔散大25例,双侧瞳孔散大22例;入院后急诊颅脑 CT 提示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29例,脑挫裂伤19例,硬膜外血肿12例,其中合并颅骨骨折37例;合并双肺挫裂伤31例,一侧肺挫伤17例;合并高血糖19例;开颅手术39例,保守治疗21例。均完成治疗与观察,无意外脱落病例。

    作者:张毅;侯文;柯尊华;方永军;畅涛;柏鲁宁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与 N-末端 B 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CHF 患者120例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及入院体检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分析实验组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NT-proBNP 和 NGAL 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 BMI、收缩压、NT-proBNP 和 NGAL 高于对照组,而 LVEF 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 LVEF、NT-proBNP 和 NGAL 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VEF 水平随着 NYHA 级别升高而降低,而血浆 NT-proBNP、NGAL 水平依次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浆 NT-proBNP、NGAL水平与 LVEF 负相关(P<0.05),NT-proBNP 与 NGAL 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 NT-proBNP、NGAL 水平与 CHF 患者密切相关,可以反映患者心功能水平,血清 NT-proBNP 与 NGAL 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为临床上诊断 CHF 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焦红见;张永海;陶玲;赵亚杰;宋兴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口服液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口服液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是否可减少造影剂所造成的肾功能损伤及改善预后。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00例急诊行 PCI 治疗的 ACS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术前给予服用 ACS 口服液;对照组50例,术前常规口服药物。对两组术后进行跟踪,评估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术前病变程度、发病-就诊时间、冠脉结果及静脉用药均、就诊时肾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 d 实验组的肌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的(P<0.01);实验组术后无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CS 口服液可有效减少 PCI 中造影剂所带来的肾功能损伤,带来更好的预后。

    作者:郑民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黏着连接分子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黏着连接分子(JAM)-A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Elivision法检测 JAM-A 蛋白在82例 NSCLC 及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JAM-A 主要定位于细胞膜,82例 NSCLC 组织中,30例(37%)为高表达,在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均为低表达。 JAM-A 膜高表达同肺癌 pTNM 分期(P =0.012),局部淋巴结转移(P =0.007),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P =0.02)。结论 JAM-A 的高表达与 NSCLC 的进展密切相关,检测 JAM-A 可为监测 NSCLC 预后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珉;黄波;邱雪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降钙素对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降钙素(CT)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组)、CT 治疗组(CT 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NS 组),CT 组和 NS 组采用改良 Hulth 法制备 KOA 模型,sham 组以同样术式进入关节腔但不做其他处理。术后第6周开始 CT 组每天皮下注射 CT 5 U /kg,sham 组和 NS 组给与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连续4 w。观察 KOA 发病过程软骨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和关节液白细胞介素(IL)-1β、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的变化、TUNEL 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NS 组关节软骨损伤严重,Mankin 评分明显高于 sham 组,血清及关节液 IL-1β含量明显升高( P<0.05),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MMP-1活性和软骨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升高(P<0.05);而 CT 治疗组关节软骨损伤较 NS 组减轻、IL-1含量、MMP-1活性和软骨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降低(P<0.05),Ⅱ型胶原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CT 可能通过抑制 IL-1β分泌,恢复软骨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平衡,减少软骨细胞凋亡,对关节软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延缓关节软骨退变过程。

    作者:尤笑迎;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伤害住院患者损伤部位及预后特征

    目的:了解某职工医院老年伤害住院患者的损伤部位分布及预后特征。方法整群抽取甘肃省某医院老年伤害住院患者病历,对不同损伤类型分布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伤害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43∶1。跌倒/坠落、交通事故、机械性损伤为主要伤害类型。老年人伤害损伤部位主要是下肢、头部、腰腹、脊椎和盆骨。机械性损伤主要损伤部位为腰腹、脊柱、盆骨;交通事故主要损伤部位为头部;跌倒/坠落主要损伤部位为下肢。头部病死率高,为6.79%。结论老年伤害人群在伤害类型、损伤部位较其他年龄组人群具有特殊性,应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丁娜;白亚娜;李海燕;苏辉;赵辉;王梓江;李军;陈日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