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分子抑制剂 VLT 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关瑜;周翔宇;陈垚

关键词:小分子抑制剂VLT, 乳腺癌
摘要:目的:研究小分子抑制剂 VLT 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在不同时间段(12、48、72 h)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小分子抑制剂 VLT 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在48 h 作用为明显;VLT 2000μg /ml 组与正常对照组及 VLT 1000μg /ml 组比较显著差异(P<0.05);G0/G1期细胞显著升高,S 期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VLT 2000μg /ml 组分别与空白对照及 VLT 1000μg /ml 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分子抑制剂 VLT 可能通过细胞周期的改变,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生长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分子抑制剂 VLT 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小分子抑制剂 VLT 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在不同时间段(12、48、72 h)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小分子抑制剂 VLT 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在48 h 作用为明显;VLT 2000μg /ml 组与正常对照组及 VLT 1000μg /ml 组比较显著差异(P<0.05);G0/G1期细胞显著升高,S 期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VLT 2000μg /ml 组分别与空白对照及 VLT 1000μg /ml 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分子抑制剂 VLT 可能通过细胞周期的改变,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生长作用。

    作者:关瑜;周翔宇;陈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原络通经针法配合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亏虚型)的疗效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原络通经针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 CAG 患者采用双盲按就诊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药物配合原络通经针法30例)和对照组(单纯口服维酶素30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体征、症状积分数值以及镜下胃黏膜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0%,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临床体征与症状积分总数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胃镜下治疗组 CAG 胃黏膜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络通经针法配合药物治疗 CAG 脾胃虚弱证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 CAG 的胃黏膜情况。

    作者:李崖雪;李晓陵;张帆;刘潇;吴迪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山东省胸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3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及同期住院的30例肺腺癌胸膜转移及30例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胸腔镜下表现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症状同结核性胸膜炎及肺腺癌胸膜转移组患者相比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中环状胸膜增厚,病侧肺容积小,纵隔固定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相对常见。实验室检查中恶性胸膜间皮瘤无特异性检查指标,肺腺癌胸膜转移患者血及胸水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胸水找肿瘤细胞阳性率高;结核性胸膜炎胸水腺苷酸脱氨酶是相对特异性指标。胸腔镜下表现中恶性胸膜间皮瘤主要表现为弥漫胸膜增厚及大小不等的结节,有的呈大的肿块样改变,质地相对较硬。肺腺癌胸膜转移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膜增厚及孤立或多发小结节,部分可融合呈桑葚或菜花状,易于取病理。结核性胸膜炎以充血、水肿,黏连和分隔,包裹为主要表现,可见有粟粒状小结节分布。胸腔镜多点取材并行免疫组化各组病例均明确诊断。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误诊为肺腺癌胸膜转移及结核性胸膜炎,内科胸腔镜检查可准确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等胸膜疾病,减少误诊。

    作者:吴小燕;于学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养老院老人焦虑抑郁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调查养老院老人焦虑、抑郁状况,并探讨其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抑郁量表( GDS)、生活质量量表(MOS SF-36)对锦州市养老院2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养老院老人焦虑发生率为50.51%,抑郁发生率为60.82%,且养老院老人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与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的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老年人焦虑、抑郁的情绪越严重,老年人生活质量就越低。

    作者:郑海;李红玉;周诗雪;周立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尿毒清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各种慢性肾脏病(CKD)可进展为慢性肾衰竭(CRF),终导致尿毒症。肾小球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状态、蛋白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高血压及脂质代谢紊乱等均是促进不同病因 CKD 进展的重要机制。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我国已有超过2亿的老年人,而 CKD 作为一类不断进展的慢性疾病,增龄也是导致其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祖国医学的复方制剂--尿毒清颗粒(UCG),由大黄、黄芪、白术、茯苓、何首乌、川芎、丹参等十六味中药组成,含多种有效生物活性成分,如异黄酮、大黄素、黄芪甲苷、芍药苷、丹酚酸 A 等〔1〕。这些成分的协同作用可以多靶点、多途径地改善肾功能、有效延缓 CKD 进展,因此 UCG 颗粒被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庄振起;周广宇;尹敏;王雪婷;王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康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效果

    目的:观察康胰汤(KYT)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 SD 大鼠,经胆胰管逆行加压注射4.5%牛磺胆酸钠复制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化学比色法测血清淀粉酶活性;快速比浊法测血清脂肪酶活性;湿棉球减干棉球重量测腹水量,并观察大鼠6 h 存活情况;显微镜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胰腺炎组织学评分。结果400 mg 生药/kg 和800 mg 生药/kg 的康胰汤使大鼠存活率由66.67%分别升至75.00%和91.67%;腹水量由(4.1±0.83) g 分别降至(2.7±0.66) g 和(2.0±0.37) g;血清淀粉酶由(450.8±81.25) U /dl 分别降至(322.1±64.08) U /dl 和(203.2±55.47)U /dl;血清脂肪酶由(625.6±105.24)IU 分别降至(179.8±47.01) IU 和(148.1±31.35) IU;与胰腺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05)。光镜下可见康胰汤治疗组胰腺水肿及炎性反应均明显减轻。结论康胰汤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作者:王绥能;龙育儒;曹小恒;王菁;赵国栋;梁贤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不同自主呼吸试验方式在昏迷患者撤机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压力支持通气(PSV)、低水平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5 cmH2 O)和 T 管三种自主呼吸试验方式在指导昏迷患者撤机中的意义。方法通过筛查试验的133例患者根据自主呼吸试验方式随机分为 T 管组、CPAP 组和 PSV 组,比较三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 ICU 时间、撤机时间及撤机失败率。结果 T 管组机械通气时间(51.98±15.21) h、住 ICU 时间(4.67±1.36) d、撤机时间(0.26±0.50) d 均较 CPAP、PSV 组短(P<0.05),三组患者撤机失败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昏迷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 T 管试验优于 CPAP 和 PSV。

    作者:张宪芬;张殿宝;李海朝;张淑梅;李琨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单胺类递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单胺类递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艾地苯醌治疗)和对照组(36例,安慰剂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8 w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5-羟色胺(HT)、5-羟吲哚乙酸(HIAA)、去甲肾上腺素(NE)、白细胞介素(IL)-6、IL-23、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检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治疗后,研究组 BDNF、NG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5-HT、NE 水平高于对照组,5-HIAA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6、IL-23及 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地苯醌治疗可以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细胞因子含量,改善单胺类递质代谢,缓解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申;赵丹鹏;刘扬;陈坤;李琳;卜淑芳;刘喜灿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社区>60岁慢性病患者572例,进行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 MUNSH)测试。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检出率34.27%;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分都高于中国常模, SCL-90总分与 SSRS,MUNSH 均负相关(r=-0.142,P<0.01;r =-0.539,P<0.01),与SDS 呈正相关(r =0.698,P<0.01);患病种类越多,病程越长,心理问题越严重。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完善社会支持功能,改善老年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齐国娥;杨老虎;于瑞彦;桑文华;孙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帕金森病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与癌症是常见老年性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特别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PD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手段,因此对 PD 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热点研究课题;同时对癌症的研究也一直是医学界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PD 与癌症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具体关系尚不明确〔1〕。多数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PD 患者的癌症发病风险降低,主要包括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恶性血液病、肺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等〔1,2〕。也有少数癌症在 PD 患者中发生风险高于普通人。

    作者:樊开阳;张瑜;张文利;马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长链非编码 RNA 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发现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能够在表观遗传学水平如染色体重塑、转录及转录后调控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lncRNA 与多种疾病有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发现大量与肿瘤相关的 lncRNA,在已知的 ln-cRNA 中,部分发挥原癌基因功能,部分发挥抑癌基因功能。本文就 lncRNA 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安;杨家进;左为汉;卢燕君;蒋为民;吴建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上海市老年人握力与身体形态的关系

    目的:分析上海市60~69岁老年人握力与身体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国民体质监测测试方法对受试者的握力和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测量,根据体脂率公式、腰臀比(WHR)公式计算相关派生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上海市老年人握力和体重指数( BMI)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握力与腰围也呈正比(P<0.05);而上海市老年人不同 WHR 者握力之间无差异( P>0.05);对体脂率和握力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不同体脂率者的握力之间存在差异(P<0.05),男性却无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上海市老年女性握力的下降值略高于男性;在一定范围内,男女的握力与其自身体重、腰围呈正比;女性体脂率正常与否和握力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张腾飞;张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形态及舒张功能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LVDHF)患者左心形态及舒张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 LVDHF 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 LVDHF 患者的左心形态指标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房内径(LAD)以及室间隔厚度(IVST)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左室内径(LV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血流峰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 E /Ea)及反向血流速度( Ar)显著高于对照组,早、晚期的运动速度比值(Ea /Aa)、血流传播速度(Vp)及峰速比(S /D)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指数(C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 LVDHF 患者左心形态以及舒张功能均具有较好的评估作用。

    作者:丁玫;冯先瑞;闫媛媛;田园;崔智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评估认知功能损害脑白质区变化的价值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白质区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评估扩散张量成像技术( DTI)在 AD 患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AD 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用神经心理学量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对 AD 组 DTI 测定白质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度(MD)与认知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 患者扣带后部、胼胝体压部白质的 FA 值显著减低,MD 值显著增加(P<0.01),额叶、顶叶、胼胝体膝部白质的 FA 值减低,额叶白质 MD 值增加(P<0.05),扣带后部、胼胝体膝部、压部 FA、MD 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成人韦克斯勒智力量表(WAIS)、AD 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显著相关(P<0.01),额、顶叶 FA、MD 与 MMSE、ADAS-Cog 相关(P<0.05)。结论脑白质微观结构损伤程度和完整性变化是导致 AD 病人认知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FA、MD 值与 AD 病情发展相关。

    作者:杨红菊;吴艳瑞;陈伟;白松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问卷调查表、休闲态度量表和积极老龄化量表对衡阳市某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5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休闲态度总均分为(3.16±0.55)分,积极老龄化总均分为(3.24±0.61)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分层回归结果表明,控制一般人口学变量后,老年人休闲态度可独立预测积极老龄化25.1%,其进入回归方程的两个影响因素分别为自我发展和身心健康。结论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总体水平较满意,休闲态度与积极老龄化呈正相关。

    作者:贾红力;段功香;陈雪梅;谢红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 p53,bcl-2,caspase-3表达变化及其与预后关系

    目的:分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 p53,bcl-2,caspase-3表达变化及和预后关系。方法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鳞癌、中央型、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肿瘤组织中 p53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周围型、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高分化患者肿瘤组织中 bcl-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 P<0.05),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患者肿瘤组织中 caspase-3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P<0.05);p53,bcl-2表达阳性患者的2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患者(P<0.05);肿瘤组织中 bcl-2和 caspase-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受到 p53,bcl-2,caspase-3的调控,能够为临床判断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姜爱英;孙迎燕;王松;陈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替格瑞洛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 QT 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术的急性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口服替格瑞洛对血小板聚集率及体表心电图QT 离散度(Q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明确诊断为 STEMI 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观察两组在急诊 PCI 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和 QTd 的变化。结果急诊 PCI 治疗前有22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急诊 PCI 后,无室性心律失常出现,QTd 在室性心律失常组较非室性心律失常组明显延长(P<0.05);氯吡格雷组术后2、24 h 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2、24 h 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1);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术后2、24 h 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更明显(P<0.05);氯吡格雷组 QTd 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替格瑞洛组 QTd 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下降更明显( P<0.05);住院期间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TEMI 患者行急诊 PCI 术前及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可更快、更强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显著缩短 QTd,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作者:张明亮;沈玉华;张立敏;李大鹏;殷实;李玥;徐金铭;王伟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结节(NG)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T2DM 患者603例按照有无 NG 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及按照如上指标分亚组,分析 NG 患病情况,并进行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T2DM 患者 NG 的患病率为74.8%,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升高、肥胖指数的增大、FPG 及胰岛素抵抗(IR)升高,T2DM 患者NG 的患病率增加。且性别、年龄、BMI 为糖尿病患者患 NG 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T2DM 与 NG 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增强对于 T2DM 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筛查。

    作者:赵洪影;吴恩杰;杨艳;王瑞瑞;张秀珍;齐亚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老年2型糖尿病入院患者150例,按总胆固醇(TC)值分为 A 组(TC<5.2 mmol /L)、B 组( TC 5.2 mmol /L ~5.7 mmol /L)、C 组( TC>5.7 mmol /L)各50例,入院时均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试其认知功能。结果 A 组 MoCA 因子分数及总分高于 B、C 组( P<0.05,P<0.01);B 组的命名、抽象思维及记忆延迟因子的分数及总分明显高于 C 组(P<0.01);B 组的视空间、注意、语言、定向力因子分数高于 C 组(P<0.05)。 A 组 MMSE 因子分数及总分与 B 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 C 组(P<0.01);B 组的记忆力、回忆因子分数及总分明显高于 C 组(P<0.01),而定向力、注意力及计算力、语言因子分数及总分分数高于 C 组(P<0.05)。结论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载脂蛋白( Apo) A-I 值越高,认知功能越好;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100及脂蛋白 a(Lpa)值越高,认知功能越差;极 LDL-C(VLDL-C)值与认知功能无关。

    作者:曹喆;陈曼华;石晶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综合保温措施对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68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入室后给予单一、常规的保温措施,实验组在常规保温措施上给予术前预热、术中保温、术后保温等综合保温措施。结果实验组在手术进行60 min(T1)与手术结束时(T2)两个节点体温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P<0.01);同时,实验组患者拔管时间及术毕送入麻醉苏醒室(PACU)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保温措施能够有效维持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核心体温,预防因麻醉引起的低体温;同时,缩短了拔管时间与 PACU 停留时间,降低了寒战、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了麻醉后复苏的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思;薛曌平;郭绍宁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