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李红玉;周诗雪;周立霞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改善应激性心肌病心功能异常的机制。方法48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组和 JAK 通路抑制剂 AT9283组(n =12)。采用束缚加点击符合应激法制备应激性大鼠模型,并进行灯盏花素干预治疗,分析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变化及 JAK 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应激性大鼠左心室收缩压明显降低(P<0.01),左心室舒张压、心脏指数和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同时,细胞凋亡蛋白 Bax、Caspase3和 Caspase6及 JAK1、JAK2、JAK3、TIMP1、TIMP2、TIMP4、GRP78和 CHOP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1),TGFβ、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经灯盏花素干预后上述异常得到明显的恢复(P<0.01)。结论灯盏花素改善应激性大鼠心肌病心功能异常可能与其调控 JAK 通路异常激活和细胞凋亡过程有关。
作者:石建;曾安宁;熊德高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 p53,bcl-2,caspase-3表达变化及和预后关系。方法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鳞癌、中央型、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肿瘤组织中 p53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周围型、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高分化患者肿瘤组织中 bcl-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 P<0.05),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患者肿瘤组织中 caspase-3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P<0.05);p53,bcl-2表达阳性患者的2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患者(P<0.05);肿瘤组织中 bcl-2和 caspase-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受到 p53,bcl-2,caspase-3的调控,能够为临床判断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姜爱英;孙迎燕;王松;陈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期间心肌中的变化以及在继发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 =48)、脑缺血组(n =80)、再灌注组(n =80),通过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MCAO)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脑缺血及再灌注0、6、12、24、48、72 h 的脑缺血区域面积、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心肌中 ET-1、CGRP 含量变化,比较各指标在同一时点及不同时点间的变化以及分析 CK-MB、ET-1、CGRP 之间关系。结果脑缺血组血 CK-MB、心肌 ET-1均逐渐升高,12 h 达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心肌CGRP 于6 h 开始下降,12 h 达低值,其后逐回升。再灌注组 CK-MB、ET-1均于12 h 达到峰值,其后下降,CGRP 于12 h 达低值,其后回升。缺血组、再灌注组 ET-1/CGRP 均在6 h 开始升高,12 h 达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在72 h 仍明显高于0 h(P<0.05)。与脑缺血组比较,再灌注组脑缺血面积在24、48、72 h 明显减少(P<0.05),CK-MB、ET-1在6、12 h 明显升高(P<0.05),CGRP 在6、12 h 明显降低(P<0.05)。血 CK-MB 与心肌 ET-1/CGRP相关(r =0.5477,P<0.05)。心肌病理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心内膜炎、肌纤维变性、灶性坏死等。结论心肌 ET-1、CGRP 参与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继发心肌损伤过程,心肌损伤程度与心肌 ET-1升高程度、CGRP 降低程度有关。
作者:符少萍;王吉文;黄子通;陈焕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原络通经针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 CAG 患者采用双盲按就诊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药物配合原络通经针法30例)和对照组(单纯口服维酶素30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体征、症状积分数值以及镜下胃黏膜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0%,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临床体征与症状积分总数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胃镜下治疗组 CAG 胃黏膜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络通经针法配合药物治疗 CAG 脾胃虚弱证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 CAG 的胃黏膜情况。
作者:李崖雪;李晓陵;张帆;刘潇;吴迪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老年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对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2例老年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普唑仑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 SDS、HAMD 评分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SDS 及 HAMD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与对照组(28.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帕罗西汀和阿普唑仑治疗老年脑卒中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安全性亦较高。
作者:邓旭瑶;卓恺明;王静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索体力活动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体力活动状况并测量 MS 各组分情况,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体力活动与 MS 各组分的关联情况。结果 MS 的检出率为26.6%。在工作相关体力活动中,步行上下班者与 MS 有关,以久坐为主的工作方式与 MS 有关;在锻炼相关体力活动中,每周运动≤1次者与 MS 有关,低强度的运动方式与 MS 有关,每次运动时间<0.5 h 与 MS 有关。结论体力活动与 MS 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提倡健康的上下班方式,改变久坐的工作方式,坚持运动锻炼,从而降低 MS 的发生。
作者:雷鸣;周权;汤兰桂;张艳;曾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的情况。方法运用养老担心调查表和自编的个人资料问卷,调查了江苏省城市独生子女父母300名。结果独生子女父母非常担心子女以后的工作、生活是否顺利,自己会患有需要长期照顾的疾病,不能得到子女很好的照顾等。独生子女父母健康状况不好的对于养老问题普遍担心程度较高,担心年老时患有需要长期照顾的疾病等。结论独生子女父母的健康状况及婚姻状况对养老担心程度有影响,需要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父母自身、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构筑适合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方式,从而减轻父母的担心。
作者:陆凯欣;何文俊;何贵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本研究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6例(男51例,女45例),均符合脑血管诊断标准〔1〕,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CT 确诊为首次发病,无严重心脏病,肝、肾功能正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神经系统体征48 h无进展,病程2 w 以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两组病变部位、发病年龄、患病侧、性别无显著差异( P >0.05)。见表1。
作者:窦娜;李丹;马素慧;赵雅宁;陈长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口服液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是否可减少造影剂所造成的肾功能损伤及改善预后。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00例急诊行 PCI 治疗的 ACS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术前给予服用 ACS 口服液;对照组50例,术前常规口服药物。对两组术后进行跟踪,评估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术前病变程度、发病-就诊时间、冠脉结果及静脉用药均、就诊时肾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 d 实验组的肌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的(P<0.01);实验组术后无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CS 口服液可有效减少 PCI 中造影剂所带来的肾功能损伤,带来更好的预后。
作者:郑民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与 N-末端 B 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CHF 患者120例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及入院体检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分析实验组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NT-proBNP 和 NGAL 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 BMI、收缩压、NT-proBNP 和 NGAL 高于对照组,而 LVEF 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 LVEF、NT-proBNP 和 NGAL 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VEF 水平随着 NYHA 级别升高而降低,而血浆 NT-proBNP、NGAL 水平依次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浆 NT-proBNP、NGAL水平与 LVEF 负相关(P<0.05),NT-proBNP 与 NGAL 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 NT-proBNP、NGAL 水平与 CHF 患者密切相关,可以反映患者心功能水平,血清 NT-proBNP 与 NGAL 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为临床上诊断 CHF 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焦红见;张永海;陶玲;赵亚杰;宋兴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 miR-206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 RT-PCR 检测胶质瘤组织、正常成人脑组织、胶质瘤细胞系 U87和 U251以及正常人脑胶质细胞( HEB)中 miR-206的表达情况。通过脂质体转染构建 miR-206稳定过表达细胞系U87和 U251,体外实验研究 miR-206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 miRNA 靶基因预测数据库预测 miR-206的靶基因,并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 miR-206对14-3-3ζ的靶向作用。结果 miR-206在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系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体外实验显示,miR-206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靶基因预测分析14-3-3ζ为 miR-206潜在的靶基因,荧光素酶实验进一步证实14-3-3ζ是 miR-206的直接靶点。结论miR-206可能通过靶向14-3-3ζ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可能是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周静;张保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调强及盆野放疗对晚期子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耐受机制。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河北省宣化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晚期患者75例,妇科门诊活检病理确诊,随机分成实验组37例(调强放疗)和对照组38例(盆野照射放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盆腔 CT、彩色 B 型超声等相关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同时利用免疫组化对病理活检标本进行检测 CD133、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Gli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放疗3个月实验组完全缓解率(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2个月后实验组 CR+部分缓解率(P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并发症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并发症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②CD133阳性表达率为66.7%(50/75),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外层5~6层细胞(即肿瘤浸润前沿),而中央区阳性细胞较少且分散;Gli1阳性表达率为70.7%(53/75),阳性细胞围绕新生血管周围较为明显,浸润前沿分布较为分散且呈弱表达。 CD133阳性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宫旁浸润、放疗耐受相关,在中低分化、宫旁浸润组以及放疗耐受组存在高表达,与相应组别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Gli1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盆腔肿大淋巴结、放疗耐受相关,在直径>4 cm、存在盆腔肿大淋巴结组以及放疗耐受组存在高表达,与相应组别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③CD133、Gli1阳性表达的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存在直线正相关(r =0.5631,P<0.05)。结论①调强适形放疗技术应用于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常规盆腔放疗,远期并发症较少。②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存在干细胞标记物 CD133、Gli1的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等危险因素相关,且可能是其放疗耐受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莉;张凡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对长期照护(LTC)者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家庭、养老机构、医院分层便利抽取老年慢性病患者516例,采用老年慢性病患者对 LTC 者的选择意愿问卷、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老年抑郁量表(G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进行调查。结果选择家人进行长期照顾的为44.2%,选择养老护理员的为35.0%。年龄、婚姻、居住情况、医疗保障、平均月收入及 ADL 程度对 LTC 者的选择差异显著(P<0.05),对 LTC 者不同需求意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维度得分及问卷总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于已婚、与子女或老伴同住、年轻的老年人、ADL 功能好、社会支持高、平均月收入≤1000元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可选择居家照护,加强对家庭照顾者的培训。年龄长、ADL 功能下降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可选择机构或社区 LTC,重视培育专业化的 LTC 服务人才队伍。培育和发展 LTC 志愿者,发挥社会服务组织及社团的积极作用。
作者:谢晖;梁鸽;翟春晓;蒋楠楠;程书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在鸡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大鼠过敏性结膜炎(AC)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30只 Brown Nor-way 大鼠随机分对照组(NC 组)和 AC 组。应用 OVA 诱导大鼠 AC 模型。观察两组眼睑和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情况并做评分。对两组眼球和上下眼睑进行病理学分析,计数穹隆部眼结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 IL-17、IL-4、IL-6、IL-10、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AC 组体征评分明显高于 NC 组( P<0.01)。 AC 组眼结膜穹隆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 NC 组明显升高( P <0.01)。 AC 组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 IL-17、IL-4、IL-6、IL-10水平较 NC 组明显升高(均 P<0.01),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IL-17增高、Th1/Th2失衡是大鼠 AC 发病的重要原因,降低 IL-17、恢复 Th1/Th2失衡可能成为 AC 治疗的一条新途径。
作者:张剑;王玉清;宿星杰;刘宏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激酶(TAK)1和 Ki67表达,观察 TAK1和 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62例结肠腺癌术后存留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15例距结肠肿物边缘>5 cm 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两组中 TAK1和 Ki67的表达。结果两组中 TAK1和 Ki6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 TAK1和 Ki67的表达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大径密切相关,TAK1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 TAK1和 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结肠腺癌中 TAK1和 Ki67高表达对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作用。 TAK1对 Ki67标记的增殖可能有一定作用。
作者:戈锐;周为;燕速;刘宁;安文静;于鹏杰;张成武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 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自然退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取清洁级 SD 大鼠12只,分离并培养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建立体外自然传代退变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自然传代第2代细胞),自然退变组(自然传代第5代细胞)、AKT-mTOR 信号通路抑制组(含 LY294002抑制剂培养基传代至第5代),AKT-mTOR 信号通路激动组(含 IGF-1激动剂培养基传代至第5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细胞蛋白聚糖变化;RT-PCR 检测细胞中Ⅱ型胶原、蛋白多糖、SOX9以及 AKT-mTOR 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 mTOR 的表达情况;Western 印迹检测 AKT、p-AKT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传代次数增加,大鼠软骨终板细胞的表现逐渐减少。自然退变组Ⅱ型胶原、蛋白多糖、SOX9、mTOR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AKT-mTOR 信号通路抑制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自然退变组(P<0.05);AKT-mTOR 信号通路激动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自然退变组(P<0.05)。四组的 AKT 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抑制组p-AKT 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另外3组,而激动组 p-AKT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抑制组和自然退变组(P<0.05)。结论 AKT-mTOR 信号通路在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自然退变中具有重要作用,添加 AKT-mTOR 信号通路抑制剂、激动剂能够加速、抑制细胞体外退变的发生。
作者:张丽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结节(NG)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T2DM 患者603例按照有无 NG 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及按照如上指标分亚组,分析 NG 患病情况,并进行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T2DM 患者 NG 的患病率为74.8%,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升高、肥胖指数的增大、FPG 及胰岛素抵抗(IR)升高,T2DM 患者NG 的患病率增加。且性别、年龄、BMI 为糖尿病患者患 NG 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T2DM 与 NG 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增强对于 T2DM 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筛查。
作者:赵洪影;吴恩杰;杨艳;王瑞瑞;张秀珍;齐亚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与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上尿路结石老年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 RLU 治疗;对照组采用 URL 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结石取净率,以及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两组患者术后1、3、5 d 的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 的 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术后1、3、5 d 的 IL-2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 的 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1、3、5 d 的内皮素(ET)-1、前列腺素(PGE)2、PGF2a 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 的内皮素(ET)-1、前列腺素( PG) E2、PGF2a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RLU 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 URL,且对患者炎症应激指标的影响也明显小于 URL,手术过程对机体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术后尽早康复。
作者:李中学;孙强;姜威宏;席国旺;韩新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从2014年1~12月符合条件的812例患者中选择406例分别列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2004年中文版),分别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对照组主要采取常规抗肿瘤治疗,干预组在采取常规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机体功能康复、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等综合心理干预。6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二次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除 SCL-90躯体化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后,两组各项因子评分和生存质量的4项因子均有统计学差异(均 P<0.01)。结论为提高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在常规抗肿瘤治疗的同时需引入综合心理干预措施。
作者:付皓云;王绚璇;甘宁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探讨血清脂蛋白 a〔Lp(a)〕与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eGFR)、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3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 eGFR 分为肾功能正常组122例、肾功能轻度减低组164例、肾功能中重度减低组82例,按照冠脉受累数量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79例、双支病变组134例、三支病变组155例,比较不同肾功能患者 Lp( a)、LVEF 水平,以及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 Lp( a)、eGFR 及 LVEF 水平。结果肾功能正常组患者 Lp(a)水平显著低于肾功能轻度减低组以及肾功能中重度减低组(P<0.05)。肾功能轻度减低组患者 Lp(a)水平显著低于肾功能中重度减低组(P<0.05);肾功能正常组患者 LVEF 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轻度减低组以及肾功能中重度减低组( P<0.05),而肾功能轻度减低组患者 LVEF 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中重度减低组(P<0.05);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Lp(a)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 eGFR 及 LVEF 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Lp(a)与 eGFR 呈显著负相关(P<0.05),Lp(a)与 LVEF 呈显著负相关( P<0.05),eGFR 与 LVEF 呈显著正相关( 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 LP(a)、eGFR 及 LVEF 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可反映患者心肾功能的变化情况。
作者:邓娟娟;陈新忠;朱慧铭;朱正庭;张丹;卜凌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