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陈丽丽;袁秀梅;杨岚;马志红;展涛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 内皮细胞, 分化, 血管形成
摘要: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和肿瘤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并对于临床肿瘤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围绕肿瘤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近几年国内外该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性痴呆与脑脊液生长抑素及事件相关电位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脑脊液中生长抑素(SS)含量及事件相关电位 P300潜伏期(P300PL)的变化和意义,并探讨脑脊液(CSF)中 SS 含量与痴呆的发病部位及痴呆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 VD 患者50例为 VD 组,同期选择无认知障碍的脑梗死患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P300PL 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 CSF 中 SS 含量。结果①VD 组患者 CSF 中 SS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300PL 显著延长(P<0.05);②VD 组患者 CSF 中 SS 含量与 MMSE 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 =0.514,P<0.01),与 P300PL 呈负相关(r =-0.892,P<0.01);③发生于额叶皮层、海马、颞叶皮层、丘脑、纹状体等部位的脑梗死患者脑脊液 SS 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①VD 患者CSF 中 SS 含量明显降低,其降低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一致,脑内 SS 含量降低可能是脑梗死患者出现痴呆的原因之一。②CSF 中 SS 含量降低与 VD 患者脑梗死的发病部位有一定相关性。③VD 患者 P300PL 显著延长可作为评定 VD 客观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张华;左军杰;刘顺达;许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子宫颈癌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耐受机制

    目的:探讨调强及盆野放疗对晚期子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耐受机制。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河北省宣化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晚期患者75例,妇科门诊活检病理确诊,随机分成实验组37例(调强放疗)和对照组38例(盆野照射放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盆腔 CT、彩色 B 型超声等相关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同时利用免疫组化对病理活检标本进行检测 CD133、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Gli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放疗3个月实验组完全缓解率(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2个月后实验组 CR+部分缓解率(P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并发症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并发症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②CD133阳性表达率为66.7%(50/75),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外层5~6层细胞(即肿瘤浸润前沿),而中央区阳性细胞较少且分散;Gli1阳性表达率为70.7%(53/75),阳性细胞围绕新生血管周围较为明显,浸润前沿分布较为分散且呈弱表达。 CD133阳性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宫旁浸润、放疗耐受相关,在中低分化、宫旁浸润组以及放疗耐受组存在高表达,与相应组别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Gli1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盆腔肿大淋巴结、放疗耐受相关,在直径>4 cm、存在盆腔肿大淋巴结组以及放疗耐受组存在高表达,与相应组别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③CD133、Gli1阳性表达的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存在直线正相关(r =0.5631,P<0.05)。结论①调强适形放疗技术应用于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常规盆腔放疗,远期并发症较少。②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存在干细胞标记物 CD133、Gli1的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等危险因素相关,且可能是其放疗耐受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莉;张凡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综合保温措施对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68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入室后给予单一、常规的保温措施,实验组在常规保温措施上给予术前预热、术中保温、术后保温等综合保温措施。结果实验组在手术进行60 min(T1)与手术结束时(T2)两个节点体温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P<0.01);同时,实验组患者拔管时间及术毕送入麻醉苏醒室(PACU)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保温措施能够有效维持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核心体温,预防因麻醉引起的低体温;同时,缩短了拔管时间与 PACU 停留时间,降低了寒战、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了麻醉后复苏的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思;薛曌平;郭绍宁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微波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微波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老年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分为三组,电凝组(29例)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微波组(29例)行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对照组(28例)予以鼻腔填塞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指标以及近远期疗效。结果电凝组、微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以及鼻腔黏膜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电凝组少于微波组(P<0.05)。电凝组、微波组、对照组治疗后的成功率分别为96.55%、86.21%、71.43%,电凝组患者治疗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0.05),电凝组与微波组、微波组与对照组之间成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凝组远期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1),电凝组与微波组、微波组以对照组之间远期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临床效果优,可作为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首选方式。

    作者:朱思翔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养老院老人焦虑抑郁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调查养老院老人焦虑、抑郁状况,并探讨其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抑郁量表( GDS)、生活质量量表(MOS SF-36)对锦州市养老院2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养老院老人焦虑发生率为50.51%,抑郁发生率为60.82%,且养老院老人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与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的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老年人焦虑、抑郁的情绪越严重,老年人生活质量就越低。

    作者:郑海;李红玉;周诗雪;周立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发生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老年 OSAS 患者600例为研究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39例、中度组242例和重度组119例,另选取非 OSAS 体检者300例为对照组,应用24 h 动图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情况,应用 Pearson法分析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心律失常发生率〔58.17%(34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21.67%(65/300)〕( P<0.05);重度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AHI 与老年 OSAS 心律失常正相关(r =0.732,P =0.013)。结论老年 OSAS 患者随着病情加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也增加,且 AHI 与老年 OSAS 心律失常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黄树生;梁凯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不同级别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二尖瓣血流E/A比值对左心房重构的影响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级别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速度对左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8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分级标准分为1、2、3级,根据二尖瓣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 E /A 比值分为 E /A>1和 E /A<1,又根据年龄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测量各组患者的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舒张期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 IVSd、LVPWd)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指标。结果在高血压各级别中,E /A<1组左房内径指数(LADi)、LVMI、脉压、病程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P<0.05)。 E /A>1组 LA-Di、脉压、病程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P<0.05)。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且任意一级高血压 E /A<1组的 LADi 均高于E /A>1组(P<0.05)。在高血压各年龄段中,E /A<1组和 E /A>1组 LADi、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随着高血压级别的增加而增大( P<0.05)。1级高血压中年组 E /A 比值与 LADi、LVMI 无相关性,老年组 E /A 比值与 LADi 相关(r =-0.263,P =0.025),2级高血压中年和老年组的 E /A 比值均与 LA-Di 相关(r =-0.376,P =0.000;r =-0.243,P =0.027),3级高血压中年组 E /A 比值与 LADi 相关,而老年组 E /A 比值不仅与 LADi 相关,与 LVMI 也显著相关(r =-0.391,P =0.000;r =0.316,P =0.004)。结论随高血压级别的加重,中年组 E /A 仅与左房重构相关,而老年组 E /A 与左房和左室重构均相关。

    作者:马婷;胡蓉;穆玉明;古丽格娜?阿尤甫;吴治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上海市老年人握力与身体形态的关系

    目的:分析上海市60~69岁老年人握力与身体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国民体质监测测试方法对受试者的握力和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测量,根据体脂率公式、腰臀比(WHR)公式计算相关派生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上海市老年人握力和体重指数( BMI)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握力与腰围也呈正比(P<0.05);而上海市老年人不同 WHR 者握力之间无差异( P>0.05);对体脂率和握力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不同体脂率者的握力之间存在差异(P<0.05),男性却无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上海市老年女性握力的下降值略高于男性;在一定范围内,男女的握力与其自身体重、腰围呈正比;女性体脂率正常与否和握力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张腾飞;张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尿毒清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各种慢性肾脏病(CKD)可进展为慢性肾衰竭(CRF),终导致尿毒症。肾小球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状态、蛋白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高血压及脂质代谢紊乱等均是促进不同病因 CKD 进展的重要机制。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我国已有超过2亿的老年人,而 CKD 作为一类不断进展的慢性疾病,增龄也是导致其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祖国医学的复方制剂--尿毒清颗粒(UCG),由大黄、黄芪、白术、茯苓、何首乌、川芎、丹参等十六味中药组成,含多种有效生物活性成分,如异黄酮、大黄素、黄芪甲苷、芍药苷、丹酚酸 A 等〔1〕。这些成分的协同作用可以多靶点、多途径地改善肾功能、有效延缓 CKD 进展,因此 UCG 颗粒被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庄振起;周广宇;尹敏;王雪婷;王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水平与肥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21水平与肥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 I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 NAFLD 患者132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T2DM)分为 T2DM 合并脂肪肝组(DFI 组)与单纯脂肪肝组(FI 组),另选择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 FGF21水平,并检测其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分析FGF21水平与肥胖、脂代谢及 IR 的相关性。结果 DFI 组与 FI 组患者肥胖比例、体质量指数( BMI)、腰臀比( WHR)、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DFI 组患者BMI、WHR 水平显著低于 FI 组,TG、空腹胰岛素( FIN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DFI 组与 FI 组患者空腹血糖(FPG)、IR 指数( HOMA-IR)、FGF2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FI 组 FPG、FNS、HAMO-IR 水平显著高于 FI 组,FPG 显著高于对照组,DFI 组与 FI 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水平均显对于对照组,DFI 组 ISI 水平显著低于 FI 组(P<0.05);研究对象血浆 FGF21水平与 BMI、HOMA-IR、WHR、FFA、TG 呈正相关(r =0.261、0.322、0.341、0.310、0.301,P<0.05),与 ISI、 HDL 呈负相关(r =-0.215、-0.281,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WHR、HOMA-IR 及 TG 对机体血浆 FGF21水平存在显著影响,且 WHR 对患者血浆 FGF21水平的影响作用大。结论 NAFLD 患者血浆 FGF21水平出现显著升高,机体 FGF21水平与肥胖、脂代谢紊乱及 IR 相关,WHR、HOMA-IR 及 TG 对机体血浆 FGF21水平存在显著影响。

    作者:田媛;谭莉莉;王玉冰;陈岩;王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体力活动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探索体力活动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体力活动状况并测量 MS 各组分情况,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体力活动与 MS 各组分的关联情况。结果 MS 的检出率为26.6%。在工作相关体力活动中,步行上下班者与 MS 有关,以久坐为主的工作方式与 MS 有关;在锻炼相关体力活动中,每周运动≤1次者与 MS 有关,低强度的运动方式与 MS 有关,每次运动时间<0.5 h 与 MS 有关。结论体力活动与 MS 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提倡健康的上下班方式,改变久坐的工作方式,坚持运动锻炼,从而降低 MS 的发生。

    作者:雷鸣;周权;汤兰桂;张艳;曾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乌苯美司联合紫杉醇与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苯美司联合紫杉醇与顺铂(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晚期 NSCLC 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全身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乌苯美司胶囊30 mg /d,连续给药6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卡氏功能状态量表( KPS)评分与体重改善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疾病控制(DCR)25例(78.13%)、有效(RR)18例(56.25%);对照组 DCR 20例(66.67%)、RR 11例(36.67%);研究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Z =1.938;P =0.026);治疗后研究组 KPS 评分及体重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外周血 CD3+、CD4+、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均出现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CD8+比例出现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研究组发生3~4级白细胞减少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乌苯美司联合 TP 方案治疗晚期 NSCLC 患者,可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作为化疗的辅助性用药。

    作者:麦泽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问题综合干预远期效果

    目的: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问题,分析认知心理治疗为主进行综合干预的远期效果。方法将符合 ICD-10诊断标准的22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3例;根据症状特点不同,将各组又分为以阴、阳性症状为主及阴阳性症状共存3组,进行相应的两两比较。对照组给予一般的精神卫生宣教及用药指导,干预组采用以认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干预及认知心理治疗。综合干预包括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支持系统建立、技能训练、咨询及随访。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 SDSS)评估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用威斯康星卡片检验(WCST)、韦克斯勒智力测定(WAIS-R)和自编韦氏认知自评量表(WCSS)分别评估患者的认知缺陷及认知歪曲。入组前和入组后1、2、4、8、12年各评定1次。结果各时点 PANSS、SDSS、WCST、WAIS-R、WCSS 干预组减分率显著快于对照组;伴阳性症状效果好于阴阳性症状共存者,后者又好于伴阴性症状的患者;再就业率干预组也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则对照组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或 P<0.01)。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应以改变患者的认知为重点,只有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干预效果才会长久。

    作者:韦德会;周慧民;江滨;韦美群;韦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同介入治疗策略的对比

    目的:对比功能性完全再血管化和部分再血管化介入治疗方案对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N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 NSTEMI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介入治疗策略的不同分为功能性完全再血管化组和部分再血管化组,每组48例。两组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3~7 d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行血运重建术。功能性完全再血管化组根据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FFR)检测结果,对所有病变血管进行血运重建;部分再血管化组仅对“犯罪血管”〔由心电图、心脏核磁(MRI)、心脏彩超确定〕行血运重建。随访患者的心源性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复发率、再入院率和再次血管重建率,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平均(12±4.8)个月的随访中,功能性完全再血管化组心源性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再次血管重建率均明显低于部分再血管化组(均 P<0.05)。功能性完全再血管化组发生2例造影剂肾病和2例上消化道出血,部分再血管化组发生2例上消化道出血,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结论 NSTEMI 患者行功能性完全再血管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近期预后,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策略。

    作者:李勇;王铭;杨特;陈润祥;邵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山东省胸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3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及同期住院的30例肺腺癌胸膜转移及30例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胸腔镜下表现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症状同结核性胸膜炎及肺腺癌胸膜转移组患者相比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中环状胸膜增厚,病侧肺容积小,纵隔固定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相对常见。实验室检查中恶性胸膜间皮瘤无特异性检查指标,肺腺癌胸膜转移患者血及胸水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胸水找肿瘤细胞阳性率高;结核性胸膜炎胸水腺苷酸脱氨酶是相对特异性指标。胸腔镜下表现中恶性胸膜间皮瘤主要表现为弥漫胸膜增厚及大小不等的结节,有的呈大的肿块样改变,质地相对较硬。肺腺癌胸膜转移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膜增厚及孤立或多发小结节,部分可融合呈桑葚或菜花状,易于取病理。结核性胸膜炎以充血、水肿,黏连和分隔,包裹为主要表现,可见有粟粒状小结节分布。胸腔镜多点取材并行免疫组化各组病例均明确诊断。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误诊为肺腺癌胸膜转移及结核性胸膜炎,内科胸腔镜检查可准确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等胸膜疾病,减少误诊。

    作者:吴小燕;于学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灯盏花素改善应激性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异常的机制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改善应激性心肌病心功能异常的机制。方法48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组和 JAK 通路抑制剂 AT9283组(n =12)。采用束缚加点击符合应激法制备应激性大鼠模型,并进行灯盏花素干预治疗,分析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变化及 JAK 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应激性大鼠左心室收缩压明显降低(P<0.01),左心室舒张压、心脏指数和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同时,细胞凋亡蛋白 Bax、Caspase3和 Caspase6及 JAK1、JAK2、JAK3、TIMP1、TIMP2、TIMP4、GRP78和 CHOP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1),TGFβ、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经灯盏花素干预后上述异常得到明显的恢复(P<0.01)。结论灯盏花素改善应激性大鼠心肌病心功能异常可能与其调控 JAK 通路异常激活和细胞凋亡过程有关。

    作者:石建;曾安宁;熊德高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对老年围术期患者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对老年围术期患者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26例老年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性输血组(观察组)及开放性输血组(对照组),每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1)、术中输血前(T2)、手术结束前(T3)血红蛋白( H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及脑氧耗〔C(a-jv)O2〕、脑氧摄取率(CEO2)和乳酸(Lac)含量,并在术前、术后1、7 d 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 Hb 在 T2、T3均降低明显,Hct 在 T3降低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在 T2时间点的 C( a-jv) O2、CEO2均升高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7 d 的认知功能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限制性输血可较好地改善老年围术期患者的脑氧代谢,维持脑氧供需平衡,但对术后认知功能无影响。

    作者:邹薇;马春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经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应激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与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上尿路结石老年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 RLU 治疗;对照组采用 URL 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结石取净率,以及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两组患者术后1、3、5 d 的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 的 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术后1、3、5 d 的 IL-2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 的 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1、3、5 d 的内皮素(ET)-1、前列腺素(PGE)2、PGF2a 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 的内皮素(ET)-1、前列腺素( PG) E2、PGF2a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RLU 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 URL,且对患者炎症应激指标的影响也明显小于 URL,手术过程对机体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术后尽早康复。

    作者:李中学;孙强;姜威宏;席国旺;韩新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降钙素对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降钙素(CT)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组)、CT 治疗组(CT 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NS 组),CT 组和 NS 组采用改良 Hulth 法制备 KOA 模型,sham 组以同样术式进入关节腔但不做其他处理。术后第6周开始 CT 组每天皮下注射 CT 5 U /kg,sham 组和 NS 组给与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连续4 w。观察 KOA 发病过程软骨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和关节液白细胞介素(IL)-1β、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的变化、TUNEL 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NS 组关节软骨损伤严重,Mankin 评分明显高于 sham 组,血清及关节液 IL-1β含量明显升高( P<0.05),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MMP-1活性和软骨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升高(P<0.05);而 CT 治疗组关节软骨损伤较 NS 组减轻、IL-1含量、MMP-1活性和软骨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降低(P<0.05),Ⅱ型胶原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CT 可能通过抑制 IL-1β分泌,恢复软骨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平衡,减少软骨细胞凋亡,对关节软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延缓关节软骨退变过程。

    作者:尤笑迎;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海南省社会办“医养融合”服务体系的思考

    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一直都是困扰政府、社会、家庭的焦点问题。海南省利用其低纬度亚热带温湿气候、优质的空气质量、零工业污染等优势资源,形成了“候鸟”养老模式,并逐步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在面临巨大养老和医疗服务需求的背景下,如何在建立互联网+旅游养老经济圈是各级政府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黄志萍;吕晖;王峥;张翔;龚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