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升吉;徐广明
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和肿瘤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并对于临床肿瘤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围绕肿瘤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近几年国内外该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丽;袁秀梅;杨岚;马志红;展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及跨理论模型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动机性访谈结合跨理论模型干预的观察组以及常规干预措施的对照组,观察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变化、运动阶段改变情况、行为及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运动阶段、行为及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1、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处于运动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的患者百分比均降低明显,处于运动阶段、维持阶段的患者百分比、行为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均升高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动机性访谈及跨理论模型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高运动积极性、行为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明月;贾囡;程淑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老年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对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2例老年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普唑仑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 SDS、HAMD 评分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SDS 及 HAMD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与对照组(28.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帕罗西汀和阿普唑仑治疗老年脑卒中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安全性亦较高。
作者:邓旭瑶;卓恺明;王静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68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入室后给予单一、常规的保温措施,实验组在常规保温措施上给予术前预热、术中保温、术后保温等综合保温措施。结果实验组在手术进行60 min(T1)与手术结束时(T2)两个节点体温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P<0.01);同时,实验组患者拔管时间及术毕送入麻醉苏醒室(PACU)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保温措施能够有效维持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核心体温,预防因麻醉引起的低体温;同时,缩短了拔管时间与 PACU 停留时间,降低了寒战、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了麻醉后复苏的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思;薛曌平;郭绍宁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远端保护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颈动脉次全闭塞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球囊预扩张后远端滤器保护下、自膨式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老年症状性颈动脉次全闭塞32例资料。结果31例小球囊预扩张后成功植入支架,1例失败。无死亡及心肌梗死发生。术后血压、心率改变10例,多在48 h 内恢复正常。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至6年,随访期间仅1例半年内再次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支架内再狭窄,予支架内球囊扩张治疗后2年无症状复发。结论小球囊预扩张后远端滤器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颈动脉次全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广泛的临床运用尚需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朝贵;瞿昌华;杨华;郑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肥胖患者发病后血脂、血糖、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200例脑卒中患者按体质指数分为五组,各40例。检测各组患者发病后血脂、血糖、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液动力学等指标变化。结果体重正常的脑卒中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之外的各项指标水平在各组里面低,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其余各组(P<0.05)。随着脑卒中患者 BMI 值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之外的各项指标水平逐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0.05)。五组脑卒中患者中,正常 BMI 组血液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均低(P<0.05);随着 BMI 值升高,血液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逐步升高(P<0.05)。脑卒中发病患者中肥胖程度高的人数占主要比例(P<0.05)。结论脑卒中肥胖患者发病后血脂、血糖、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流黏稠度增加,且随 BMI 值增高而呈正相关关系。检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生化指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庆友;张艳蕉;于广娜;蒋丽艳;孙兴元;任占军;黄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期间心肌中的变化以及在继发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 =48)、脑缺血组(n =80)、再灌注组(n =80),通过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MCAO)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脑缺血及再灌注0、6、12、24、48、72 h 的脑缺血区域面积、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心肌中 ET-1、CGRP 含量变化,比较各指标在同一时点及不同时点间的变化以及分析 CK-MB、ET-1、CGRP 之间关系。结果脑缺血组血 CK-MB、心肌 ET-1均逐渐升高,12 h 达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心肌CGRP 于6 h 开始下降,12 h 达低值,其后逐回升。再灌注组 CK-MB、ET-1均于12 h 达到峰值,其后下降,CGRP 于12 h 达低值,其后回升。缺血组、再灌注组 ET-1/CGRP 均在6 h 开始升高,12 h 达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在72 h 仍明显高于0 h(P<0.05)。与脑缺血组比较,再灌注组脑缺血面积在24、48、72 h 明显减少(P<0.05),CK-MB、ET-1在6、12 h 明显升高(P<0.05),CGRP 在6、12 h 明显降低(P<0.05)。血 CK-MB 与心肌 ET-1/CGRP相关(r =0.5477,P<0.05)。心肌病理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心内膜炎、肌纤维变性、灶性坏死等。结论心肌 ET-1、CGRP 参与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继发心肌损伤过程,心肌损伤程度与心肌 ET-1升高程度、CGRP 降低程度有关。
作者:符少萍;王吉文;黄子通;陈焕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 miR-206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 RT-PCR 检测胶质瘤组织、正常成人脑组织、胶质瘤细胞系 U87和 U251以及正常人脑胶质细胞( HEB)中 miR-206的表达情况。通过脂质体转染构建 miR-206稳定过表达细胞系U87和 U251,体外实验研究 miR-206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 miRNA 靶基因预测数据库预测 miR-206的靶基因,并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 miR-206对14-3-3ζ的靶向作用。结果 miR-206在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系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体外实验显示,miR-206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靶基因预测分析14-3-3ζ为 miR-206潜在的靶基因,荧光素酶实验进一步证实14-3-3ζ是 miR-206的直接靶点。结论miR-206可能通过靶向14-3-3ζ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可能是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周静;张保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餐后不适综合征(PDS)老年患者液体食物在胃中的排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 FDPDS 老年患者,同时选取5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液体食物在胃中不同部位的排空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食物的排空情况,分析影响液体食物排空的因素。结果 FD 组患者液体食物近端、远端和全胃半排空时间均较对照组长(P<0.05);FD 组近端、远端和全胃排空情况均较对照组差(P<0.05);年龄较大、FD、病程≥3年及未规范用药的患者液体食物全胃排空正常者较少(P<0.05);是否存在 FD 和病程长短进入 Logistic 回归方程,说明以上二者是影响食物排空的因素。结论 FD PDS 老年患者液体食物胃排空情况较差,且受疾病情况和病程的影响。
作者:安玉秀;马荣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是骨量减少导致骨微结构改变骨折发生率增加的一种绝经后女性常见的骨代谢疾病。《黄帝内经》提出“肾主骨髓”的理论,从生理上详细描述了女子骨的强弱与肾气盛衰的关系,从病理上提出了肾虚骨痿的理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骨向分化的潜能,与女子骨的强弱关系密切。补肾中药能通过特发性促性腺激素低下(IHH)信号通路刺激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生长,从而改善女性 PMOP,提示PMOP 肾虚证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功能改变有关〔1〕。
作者:李冠慧;黄明芳;李西海;梁文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白质区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评估扩散张量成像技术( DTI)在 AD 患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AD 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用神经心理学量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对 AD 组 DTI 测定白质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度(MD)与认知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 患者扣带后部、胼胝体压部白质的 FA 值显著减低,MD 值显著增加(P<0.01),额叶、顶叶、胼胝体膝部白质的 FA 值减低,额叶白质 MD 值增加(P<0.05),扣带后部、胼胝体膝部、压部 FA、MD 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成人韦克斯勒智力量表(WAIS)、AD 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显著相关(P<0.01),额、顶叶 FA、MD 与 MMSE、ADAS-Cog 相关(P<0.05)。结论脑白质微观结构损伤程度和完整性变化是导致 AD 病人认知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FA、MD 值与 AD 病情发展相关。
作者:杨红菊;吴艳瑞;陈伟;白松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本研究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6例(男51例,女45例),均符合脑血管诊断标准〔1〕,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CT 确诊为首次发病,无严重心脏病,肝、肾功能正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神经系统体征48 h无进展,病程2 w 以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两组病变部位、发病年龄、患病侧、性别无显著差异( P >0.05)。见表1。
作者:窦娜;李丹;马素慧;赵雅宁;陈长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社区>60岁慢性病患者572例,进行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 MUNSH)测试。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检出率34.27%;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分都高于中国常模, SCL-90总分与 SSRS,MUNSH 均负相关(r=-0.142,P<0.01;r =-0.539,P<0.01),与SDS 呈正相关(r =0.698,P<0.01);患病种类越多,病程越长,心理问题越严重。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完善社会支持功能,改善老年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齐国娥;杨老虎;于瑞彦;桑文华;孙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测定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前后慢性病贫血(AC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sTRAIL)水平,明确其与患者 hepcidin 水平是否相关,探讨血清 sTRAIL 与 ACD 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37例 ACD 患者按照病因分为慢性炎症组19例及肿瘤组18例,测定其血清 sTRAIL 水平、hepcidin 水平,后予 EPO 治疗〔(3~6)万 U /w〕,血红蛋白升至120 g /L 停止治疗,治疗有效后再次测定患者血清sTRAIL 水平、hepcidin 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并行血清 sTRAIL 与 hepcidin 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炎症组及肿瘤组治疗前后血清 sTRAIL 差异显著。 ACD 患者治疗前后 hepcidin 比较差异显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 sTRAIL 与 hepcidin 相关性分析为正相关;两组治疗前血清 sTRAIL、hepci-din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 sTRAIL 可能与 ACD 发病机制相关。
作者:韩曦瑶;刘立根;李纲;孙丽华;詹其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糖尿病(DM)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它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3位。新数据显示,在中国成年人中,DM 患病率为11.6%,DM 前期患病率为50.1%,以此推算目前中国约有1.139亿成年人患有 DM,处于DM 前期的有4.934亿人〔1〕。 DM 是一种能够破坏全身任何器官的系统性疾病,可以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糖尿病足(DF)、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研究〔2,3〕报道, DM还可以加速脑老化进程,通过一系列血管及神经变性机制引起患者认知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引起痴呆。目前,在 DM 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尚不清楚的情况下,多数研究进行了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但报道不尽一致。本文主要就血糖异常对 DM 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胡进;黄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老年癫痫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HSP)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影响进行研究。方法120例老年癫痫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对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进行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感染患者血清中 HS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老年癫痫未感染病原菌患者120例为未感染组。结果感染组颅内感染24例(20.0%),血液感染5例(4.2%),上呼吸道感染21例(17.5%),肺部感染24例(20.0%),皮肤感染15例(12.5%),下呼吸道感染18例(15.0%);感染组共分离病原菌144株,革兰阳性菌69株(47.9%);革兰阴性菌68株(47.2%),真菌感染7株(4.9%);感染组血清中 HSP、白细胞介素(IL)-2和 IL-6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癫痫患者容易受到病原菌感染,且感染后患者血清中 HSP 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 ILs 蛋白水平存在明显异常。
作者:廉艳梅;王咏梅;黄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临床上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也愈来愈多样化,主要包括新型药物治疗、急诊外科手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胃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组织胶注射、球囊血管成形术〔1~5〕,其病死率明显降低〔6,7〕。但绝大多数医院不具备内镜下治疗或 X 线下介入治疗相应条件,即便具备以上提及条件,治疗失败后有时可能仍然需要采取三腔两囊管压迫治疗。尤其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急性期,对于出血量大、不能维持有效血容量的患者,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效果显著,是首选的应急措施,能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8~11〕。同时出血时食管胃腔内充满血液使视野模糊不清致使急诊内镜止血成功率不高;而急诊外科手术又受肝功能分级及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影响〔12〕,此时应用简单、安全、有效的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显得尤为重要,对大多数病人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能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并且有文献报道患者带三腔两囊管行内镜下套扎、硬化治疗更有效、安全〔13,14〕。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作者:薛变变;马坦坦;王智昊;徐龙;王英凯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衰行运动康复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衰患者108例。按照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药物与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护理后的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护理后的6 min 步行距离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大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衰行运动康复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状态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左玉姣;刘厂辉;王春兰;唐振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生存质量量表简表对研究对象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测评。结果 DR 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DM)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年龄、文化程度、疾病分组、家庭人均收入、医疗费负担方式是生理领域的影响因素(P<0.01)。疾病分组、家庭人均收入是心理领域的影响因素(P<0.01)。文化程度、疾病分组、家庭人均收入是社会领域的影响因素(P<0.01)。年龄、职业、疾病分组、家庭人均收入、DM 病程对 DR 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 P<0.01)。结论 DR 患者生存质量差,医护人员应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志英;王国宁;曹洪亮;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鸡尾酒疗法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男女比例1∶1。实验组患者膝关节置换完成缝合前在关节腔周围组织注射镇痛药物,对照组不进行相关处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4、8、12、24、48 h 各时间点静止及运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静脉自控镇痛(PCIA)首次按压与术毕时间差,PCIA 按压次数,患者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8、12、24 h 时间点静息及运动 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 PCIA 首次自控追加药物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与 PCIA 联合应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静息和运动VAS 疼痛评分,降低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和功能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金洁;王云芸;赵英;潘振祥;李仁淑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