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对特应性皮炎瘙痒模型小鼠的止痒作用及对强啡肽、P物质的影响

蒋丽;谢长才;黄键澎;符文彬

关键词:电针, 特应性皮炎, 强啡肽, P物质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特应性皮炎( AD)瘙痒模型小鼠搔抓行为、脊髓强啡肽( DYN)及血清P物质( SP)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内关组和曲池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以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建立 AD动物模型,共刺激7次。内关组和曲池组在实验第5天开始分别给予电针内关、曲池穴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观察小鼠搔抓次数、腹部皮损改变,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脊髓DYN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SP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搔抓次数显著升高,腹部皮肤产生AD样湿疹皮损改变,脊髓内DYN及血清SP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和曲池组小鼠的搔抓次数显著降低,腹部皮损炎症略有减轻,脊髓DYN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SP水平显著降低( P<0.05);内关组和曲池组间比较,各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对DNCB诱发的AD样瘙痒模型小鼠的止痒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脊髓中DYN的含量、抑制SP水平而介导的。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椎间融合各术式之间的比较

    腰椎融合术用于治疗感染、外伤、畸形、退行性变和肿瘤切除术后固定。1930年,Capener等首度介绍腰椎间融合术,虽然当时存在多种椎体融合的路径和术式,但中心原则都是切除椎间盘后融合相邻的椎体。当时通过联合椎体间融合和后侧入融合实现360°融合,也称之为环状融合〔1〕。

    作者:陈海丹;符策岗;曾艳;刘扬;肖运祥;赵红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与老年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究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与老年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5196例老年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室消毒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594例)和为观察组(2602例),对照组采用紫外线灯光对空气进行照射消毒,观察组采用洁净手术室的空调净化系统对空气进行消毒;分别从手术类型、时间及性质方面比较两组患者腹部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为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1型手术、2型患者术后切口的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4 h及>4 h者术后切口的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手术腹部切口的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与老年腹部手术切口的医院感染率存在密切关系,层流空气净化系统能够明显降低1、2型手术及急诊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作者:乐汉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酶学水平的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酶学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56例老年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老年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肌酸激酶( CK)、CK同工酶( CK-MB)、乳酸脱氢酶( LDH)、碱性磷酸酶( AST)等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中毒第1天轻度组血清 CK、CK-MB、LDH、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 CK、CK-MB、LDH、AST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组血清CK、CK-MB、LDH、AST水平在第3天达峰值,但在第7天开始下降。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 CK、CK-MB、LDH、AST水平不断升高,在第7天达到峰值。第3、7天时,三组间血清 CK、CK-MB、LDH、AST水平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可造成老年患者心肌损害持续性加重,且心肌损害程度与百草枯中毒程度相关。

    作者:陆元兰;程云;王树洪;叶鹏;王瑜;周满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脑梗死组,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Hcy、叶酸及维生素( Vit) B12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较高,血清叶酸及VitB12水平较低( 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高(P<0.05)。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Hcy水平: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P<0.05)。不同颈动脉斑块数量患者血清 Hcy水平:无斑块组<单发斑块组<多发斑块组( 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 Hcy 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 P<0.05)。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与血清Hcy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612,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血清 Hcy水平及颈动脉IM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血清Hcy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

    作者:宋成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宁波市老年人社会参与及生活质量

    目的:了解宁波市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现状与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团体测试的方式,随机抽取宁波市8个社区约400名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和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宁波市老年人文化水平高者、经济收入多者、生活能力强者其社会参与程度较高( P<0.05)。性别与社会参与差异不显著(P>0.05)。文化水平高、月收入高、生活能力强者其生活质量水平较高(P<0.05)。性别与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和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社会应更加重视老年人日常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园;高飞;张红;岑爱飞;阎道武;张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老年肿瘤患者143例,CIK细胞治疗4个疗程,随访观察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近期疗效有效率为62.24%。患者KPS评分在治疗前为(37.8±10.2)分,治疗后为(53.4±9.9)分。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亚群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CD3+CD4+细胞亚群变化无显著差异。143例患者中有10例(6.99%)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结论 CIK细胞治疗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并且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其他疗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作者:王嵘;易敏;杨世荣;柴丽霞;肖菊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局部骨痂力学强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局部骨痂力学强度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通过卵巢摘除手术( OVX)构建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手术造成大鼠股骨中段骨折,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第1周给予唑来膦酸0.1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在骨折术后第1天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用显微CT、万能材料试验机和骨质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分析股骨结构和宏观及微观强度。结果骨折术后6 w,实验组骨小梁数( Tb.N)、骨小梁厚度( Tb.Th)、连按密度( Conn.D)、骨体积分数( BV/T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骨表面积体积比(BS/B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周,实验组1Tb.N、Tb.Th、Conn.D、BV/T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S/B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实验组2 TB.Sp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1,实验组2 Tb.N、Conn.D、BV/TV显著低于实验组1,BS/BV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组1。实验6 w和12 w,实验组骨痂大弯曲载荷和位移及骨痂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能够有效促进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早期愈合,增加骨痂强度,并且尽早给药有助于断端骨痂恢复至更高力学强度。

    作者:马文泽;李文成;丁尔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出生月份与寿命和疾病的关系

    目的:了解出生月份对寿命和疾病有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方法采用描述统计与χ2检验对2011年北京大学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出生月份与寿命相关,秋天出生的人活到高龄的概率大;出生月份对绝大多数常见疾病患病率的影响不明显,少数疾病因为与孕期光照关系密切因而影响显著。结论出生月份影响寿命,但与疾病相关程度有限,追求健康长寿需要合理的预防保健。

    作者:尹尚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基于社区的横断面调查。结果①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得分和总分均与汉族老年人有差异( P<0.01)。②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水平的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同( P<0.05)。③Logistic回归显示:高龄、女性、有慢性病、过去一年内住过院及经济水平低是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较差的影响因素。结论仫佬族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汉族;影响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水平等。

    作者:杨平;黄照权;石武祥;康敏刘建英;高东;麦浩;郭振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空巢老人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情绪、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空巢老人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情绪、主观幸福感( SWB)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自编空巢老人一般资料调查表、Connor和 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人抑郁量表(GDS)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250名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心理弹性高分组的焦虑、抑郁的得分低于心理弹性低分组( P<0.01),心理弹性高分组SWB得分高于心理弹性低分组(P<0.01);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与 SWB 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多元线性回归中,抑郁(β=-0.805)、SWB(β=0.395)进入回归方程(F=46.754,P=0.000)。结论空巢老人心理弹性水平较低,与焦虑抑郁情绪、SWB密切相关。

    作者:张杰;张静平;李树雯;王安妮;苏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在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中的对比

    目的:对比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128-SCTA)与冠状动脉造影( CAG)在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疑似高龄冠心病患者30例。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在间隔1个月内先后接受128-SCTA以及CAG检查。对比二者的检查结果,分析128-SCTA在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方面的诊断价值。结果128-SCTA 关于血管病变例数、支数、节段的检查结果与CAG诊断结果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将CAG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128-SCTA对疑似高龄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66.67%,准确度为80.00%。结论128-SCTCA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狭窄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迅速、准确地获得诊断结果,值得推广。

    作者:龙邦媛;卢小军;王庆平;李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管收缩药物和白蛋白治疗穿刺放腹水后老年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收缩药物和白蛋白治疗肝硬化腹水老年患者穿刺放腹水后的效果。方法58例老年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缩血管组30例(放腹水后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白蛋白组28例(放腹水后给予白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缩血管组和白蛋白组血浆肾素、醛固酮、肌酐(Scr)、血钠、体重、平均动脉压(MAP)、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尿素氮(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缩血管组肾素、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及BUN值显著低于白蛋白组(P<0.05),缩血管组体重、MAP值显著高于白蛋白组(P<0.05);治疗后两组肾素、Scr、体重、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BUN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两组醛固酮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 P<0.05)。结论血管收缩药物较白蛋白治疗肝硬化腹水老年患者穿刺放腹水后能够维持血容量稳定,防止低血容量休克的发生。

    作者:李宇;高敏;李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七氟烷吸入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接受消化道恶性肿瘤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单纯麻醉组35例和联合麻醉组39例,记录各手术时间点脑电双频指数(BIs)、吸入气浓度(Fi)和呼出气浓度(Et),气管插管后5 min(T0)、单肺通气开始时(T1)、单肺通气后30 min(T2)、60 min(T3)、90 min(T4)、恢复双肺通气时(T5)、恢复双肺通气后10 min (T6)及手术结束时(T7)分别监测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麻醉前和麻醉后24 h测定白细胞PK与G6PD活性;手术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 MMSE)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联合麻醉组患者的HR、SBP和DBP波动显著小于单纯麻醉组,尤在T1和T5时,单纯麻醉组变化明显(P<0.05)。麻醉后24 h两组白细胞PK和G6PD活性较麻醉前明显升高,且联合麻醉组明显高于单纯麻醉组(P<0.05);单纯麻醉组麻醉恢复时、术后1、3、7 d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联合麻醉组( 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联合硬膜外麻醉能达到满意的临床麻醉深度和效果,且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吕文艳;徐文强;张曙报;王靖宇;蒋仙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胃癌患者CD4+/8+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外周血、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的表达情况及其对CD4+T细胞和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胃癌患者外周血,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选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获取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经研磨法获取肿瘤浸润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染色的方法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CD 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情况。激活Tim3信号后,通过流式细胞术胞内染色的方法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穿孔素的能力。结果与胃癌患者外周血CD4+/8+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相比,胃癌患者癌旁组织和癌组织浸润CD4+/8+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1);且与胃癌患者癌旁组织浸润CD4+/8+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相比,胃癌患者癌组织浸润 CD4+/8+T细胞表面 Tim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激活Tim3信号后,CD 4+T细胞分泌 TNF-α的能力显著降低(P<0.01),同时 CD8+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能力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胃癌组织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胃癌的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冯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收缩性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C反应蛋白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水平比较

    目的:比较老年收缩性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方法选择70岁以上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及健康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组研究对象血UA、CRP和NT-proB-NP水平。结果收缩性心力衰竭组患者三种指标水平均高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左室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的CRP和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收缩性心力衰竭组:心功能Ⅳ级患者三种指标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和心功能Ⅲ级(P<0.05),LVEF 低于心功能Ⅱ级和心功能Ⅲ级(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三种指标均高于心功能Ⅱ级(P<0.05),LVEF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P<0.05)。在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心功能Ⅳ级患者CRP和NT-proBNP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Ⅱ级(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CRP和NT-proBNP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Ⅱ级(P<0.05)。在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UA与CRP和 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LVEF与CRP和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CRP和NT-proBNP水平与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相关,血UA和收缩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血UA可以协助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作者:徐燕;刘遵勇;邵海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化瘀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一氧化氮、内皮素-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瘀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 AS)模型兔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P)-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损伤加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建立新西兰大耳兔AS模型。测定血清NO、血浆ET-1水平。结果实验8 w末,AS兔血清ET-1显著升高,而NO显著降低(P<0.05,P<0.01)。实验16 w末,治疗组血清ET-1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NO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化瘀通脉方具有较好的抗AS作用,这可能与其能有效地调节NO/ET-1平衡有关。

    作者:杨晓妮;李长生;陈超;程广清;邵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缺铁性贫血与老年冠心病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00例老年 CHD 患者根据血红蛋白( Hb)水平分为IDA组46例和非IDA组54例,比较两组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差异。结果 IDA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高于非ID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前蛋白(PA)值显著低于非IDA组(P<0.05);IDA组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非IDA组(P<0.05);IDA组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比例高于非IDA组(P<0.05);IDA组中度、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冠脉三支病变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IDA组( 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合并IDA可能会加重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加重CHD病情。

    作者:冀晓红;李健成;杨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狭窄和脂质代谢紊乱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87例老年ACS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150例老年非ACS受试者纳入对照组。根据14 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两组受试者Hp感染率,分析阴性感染、轻度感染、重度感染老年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血脂代谢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Hp感染率、感染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患者Hp感染程度的加重,其Gensini评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逐渐升高( P<0.05)。 Pearson相关分析示,14 C每分钟衰变数与老年ACS患者Gensini评分、TC、TG、LDL-C水平均呈正相关( P<0.05),14 C每分钟衰变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p可通过影响机体血脂代谢水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加剧老年ACS患者冠脉狭窄程度。

    作者:张鸿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SolitaireAB型支架用于急性脑梗死后动脉内取栓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 SolitaireAB 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病人18例( MCA闭塞9例,ICA闭塞2例,BA闭塞6例,ICA合并MCA闭塞1例)。分析即时取栓效果、术后24 h出血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17例血管再通,其中有5例再通后存在明显狭窄,予支架植入及球囊扩张;1例未开通;1例术后24 h颅内出血;2例死亡,死亡病例为颈内动脉闭塞取栓后出血及大脑中动脉合并颈内动脉闭塞取栓未成功;出院90 d后MRS评分<2分的10例。结论 SolitaireAB支架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相对安全、有效,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赵均峰;潘德旺;李闯;张宪坤;孙正伟;李志国;郑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年龄对斑马鱼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年龄对斑马鱼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利用JB-4福尔根组织学方法观察和检测3、15、27个月野生型斑马鱼视网膜不同区域、不同种类光感受器细胞的密度。结果随斑马鱼年龄增长,在视网膜各个区域所有种类的光感受器细胞密度均逐渐下降。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密度总体区域性变化趋势是:中央区细胞密度大,从中央区到周边区细胞密度逐渐下降。结论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密度在年龄和区域上均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正常老龄化进程中,光感受器细胞密度的下降贯穿于整个视网膜之中。

    作者:付金玲;曲志刚;左玲;宋丹;康治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