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忠;刘兰;黄悦勤;丁莉;马万瑞
失独家庭〔1〕是指独生子女因意外事故亡故,而夫妇因年龄较大及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或不愿再生育的家庭。我国70年代实施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是失独家庭形成的一个重要促成因素〔2〕。调查显示〔3〕,造成独生子女家庭中独生子女死亡的因素主要集中于意外事故(车祸、地震等大规模灾害等)、疾病、自杀等。30年后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渐渐进入老年期,在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下,独生子女的去世使失独家庭出现养老困境。如今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及帮扶体系的构建成为社会各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对探讨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构建失独家庭帮扶体系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李艳伟;周乐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桑椹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血液流变学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制造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高、中、低剂量桑椹多糖组及洛伐他汀组。给予桑椹多糖或洛伐他汀干预3个月。实验结束处死大鼠,比较各组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载脂蛋白( Apo) A-I、ApoB。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桑椹多糖明显降低TG、TC、LDL-C、ApoB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MDA,增强T-SOD、GSH-Px、CAT、T-AOC活性,升高HDL-C、ApoA-I水平。结论桑椹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的黏聚状态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郭晓娜;刘现辉;闫春生;黄涛;张月藤;王君明;李晓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主要肿瘤标志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变化与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ⅠB2~ⅡB 期原发性老年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32例,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和2个疗程结束当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主要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情况;跟踪随访10~18个月,记录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新辅助化疗两个疗程后,uPA、VEGF、Ki-6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前uPA、VEGF为阴性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uPA、VEGF阳性患者(P<0.05);化疗前Ki-67为阳性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Ki-67阴性患者(P<0.05)。结论 uPA、VEGF、Ki-67表达反映老年宫颈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敏感性较佳,化疗前uPA、VEGF阴性、Ki-67阳性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远期预后效果。
作者:邓丽;梁青松;邓琳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饮食联合球囊损伤建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评价方式。方法选择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n=8),适应性喂养1 w后,两组均通过手术造成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基础饲料),实验组给予高胆固醇饮食,两组均喂养12 w。分析饲养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饲养12 w后,采用血管造影和超声计算药物刺激后收缩率;处死试验模型,并对硬化血管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饲养后,对照组血脂指标与饲养前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实验组饲养后TC、TG、LDL水平较饲养前显著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药物刺激后收缩率均显著高于同组正常部位与对照组损伤部位(均P<0.05);实验组硬化分级、内膜厚度和内膜增生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管腔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胆固醇饮食联合球囊损伤建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效果良好、稳定,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改变典型,并可用血管造影和超声的方法确定斑块性质,可靠实用,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良好模型。
作者:曹桂秋;李玲玲;刘立志;王贵鹏;徐洁;骆小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采用MR敏感加权成像( SWI)鉴别诊断老年腮腺良、恶性病变,分析 COX-2、cyclinD1在腮腺恶性病变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首诊未接受任何治疗和病理检查的腮腺疾病老年患者行MR-SWI扫描,比较良、恶性病变各 MR-SWI扫描观察指标;以病理为诊断金标准,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MR-SWI鉴别诊断老年腮腺病变性的效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腮腺恶性病变肿瘤组织、预留的正常腮腺组织(源于腮腺外伤老年患者)中环氧合酶( COX)-2、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D1表达情况。结果老年腮腺良性病变以周边分布为主,占89.47%(17/19),恶性病变以静脉中央分布为主,占84.62%(11/13),两者差异显著(χ2=19.771,P<0.01);将静脉中央分布为诊断恶性病变标准,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4.61%,特异度89.47%,准确度87.50%。大静脉直径( dmax )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4.61%,特异度94.74%,准确度90.63%;磁敏感信号强度( ITSS)分级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4.61%,特异度84.21%,准确度84.38%。腺泡细胞癌中COX-2、cyclin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55%、63.64%;低分化鳞癌中 COX-2、cyclin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0%、50.00%;多形性腺瘤中 COX-2、cyclinD1阳性表达率均为71.43%;COX-2、cyclinD1在腮腺恶性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腮腺正常组织( P<0.01)。结论 MR-SWI 提供的肿瘤内组织静脉分布、dmax、ITSS分级可用于老年腮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其中dmax的应用价值高;COX-2、cyclinD1在老年腮腺恶性病变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
作者:王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复方氨基酸胶囊对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对照组30例和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组( HD组)7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复方氨基酸胶囊口服,共观察3个月。检测用药前后血常规(血红蛋白)、肝功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必需氨基酸等指标。结果 HD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HD组血肌酐及尿素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前后缬氨酸水平无明显变化。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用药后均有升高(P<0.05)。结论在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复方氨基酸胶囊,除缬氨酸以外,血清中其他必需氨基酸都升高,故可以补充透析过程中丢失的氨基酸。
作者:李爽;杜鹃;岳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常规对症治疗,给予两组患者抗凝剂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钙口服;观察组患者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小檗碱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并以超声监测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接近(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总TC、TG、LDL-C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薄,不稳定斑块减少( 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不稳定斑块减少情况比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对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和增强其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基因 Trp64Arg位点多态性与有氧运动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干预效果的相关性。方法95例MS患者进行为期16 w的有氧运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法测定β3-AR基因Trp64Arg位点多态性;运动前后测定身体形态学、血流动力学、血糖控制和血脂等相关指标;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各指标变化率以及MS改善率的关系。结果3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TT 77.9%、TA 22.1%、AA 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T 88.9%、A 11.1%,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不同基因型组间比较,运动前 TA基因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胰岛素(FIns)高于TT基因型(P<0.01);运动后TA基因型FBG和FIns的变化率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1);TA基因型MS改善率明显高于TT基因型(57.1% vs 20.3%,P<0.01)。结论有氧运动对 MS 患者的干预效果与β3-AR 基因Trp64 Arg位点多态性有关联,携带TA基因型患者通过有氧运动的治疗效果优于TT基因型携带者。
作者:董聪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江苏省体育局、省老年人体协组织4个调研组共19人,于2012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分赴13个省辖市和28个县(市、区)、35个乡镇(街道)、52个行政村、社区,对老年人体育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采取省市结合、全面调查与随机问卷调查结合、座谈交流与查看现场结合的方法,深入县、区和乡镇、社区,全面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共召开不同类型座谈会67个,其中市级13个、县(市、区)28个、乡镇(街道)26个;参加座谈会的共963人次,其中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党政领导85人,市、县(市、区)体育局(文体局、教体局)局长和副局长104人,各市、县(市、区)老年体协负责人56人参与了调研活动〔1〕。调研组在各地现场查看了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晨晚练点、老年人体协办公场所和老年人体协组织网络、骨干队伍、健身活动等台账。
作者:费加明;刘志民;张焕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溴结构蛋白( BRD)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特征及靶向抑制内源性 BRD4的活性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80例食管鳞癌和配对癌旁组织中BRD4的表达情况,分析BRD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小分子抑制剂JQ-1作用于食管鳞癌细胞EC109,MTT分析抑制内源性BRD4的活性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 JQ-1干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BRD4阳性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癌组织较癌旁组织表达显著增高;BRD4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1),BRD4高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 JQ-1显著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JQ-1干预24 h,EC109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上升;细胞凋亡执行蛋白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1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BRD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疾病进展明确相关,是潜在的预后评估标记物;抑制内源性BRD的活性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因此,BRD4是潜在的食管鳞癌治疗靶点。
作者:吴丹;吕望;虞莉;周振宇;胡耶基;胡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咸阳市部分社区465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疾病资料、自我管理水平进行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自我管理依从性良好181例(38.92%)。单因素χ2检验发现依从性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DM知晓率、服药种类及治疗复杂程度相关。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经济收入低、DM 知识知晓率和治疗复杂程度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支持,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简化治疗方案、结合经济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等提高管理的依从性。
作者:岳秋娟;杨波;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使养老问题日渐凸显〔1〕。随着天津养老服务的建设和发展,必将对养老护理服务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高素质老年护理人员,而目前学生毕业后大多就业于普通护理岗位,不愿从事老年护理工作,这必将制约着养老机构和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本文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对策进行讨论。
作者:王芃;王庆;杜美婷;兰萌;王春霞;王博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随之出现,老年人对照护和精神抚慰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状况下,老年人的子女大多不在身边,或居住较远,虽可能得到子女的经济资助,却不能及时得到子女的精神慰藉和生活上的照料,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需要的老年人群体〔1~3〕。本研究旨在了解与子女交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
作者:刘宇航;陈长香;李淑杏;张敏;马素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华法林开始应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房颤以及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并证实是安全有效的。但是由于华法林治疗窗窄,个体间存在差异性,要达到治疗效果的华法林剂量仍然较困难。临床上通常根据国际化标准比值( INR)调整华法林药量。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华法林的作用机制以及遗传基因学特点,并发现以及证实了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的关联性,以基因多态性来预测华法林合适剂量的模式已经应用于临床。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新的华法林相关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华法林基因与剂量的关系提供参考。
作者:马建赢;李金;唐燕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临床诊疗。方法45例老年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患者均经CT、MRI及腰椎穿刺检查确诊,并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45例病例术后无死亡,无感染、脑内血肿、堵管,发生硬膜下积液1例。随访3个月至2年,26例(57.8%)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自理;11例(24.4%)症状部分改善,生活不能自理;8例(17.8%)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为82.2%。步态障碍总有效率86.7%,认知障碍总有效率82.2%,小便障碍总有效率76.9%。结论老年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易漏诊、误诊;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上应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肖爵贤;沈亚徐;张焱;祝新根;程祖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胫骨和子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去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36只3个月龄雌性健康未孕 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静止组和去卵巢振动组。去卵巢10 w后,对去卵巢振动组进行为期7 w的全身垂直振动训练。振动结束后,用ELISA检测血清 VEGF水平,用 Western印迹检测胫骨和子宫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血清VE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去卵巢静止组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 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去卵巢振动组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去卵巢静止组(P<0.05;P<0.01)。结论全身垂直振动训练能上调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VEGF蛋白的表达。
作者:司会群;卜淑敏;赵俊勇;思敏;段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湖北省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 ADL)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老年人多维度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有配偶、经济收入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是农村老年人 ADL的影响因素。年龄、居住在农村是影响老年人ADL的消极因素,有兴趣爱好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分别是影响城乡老年人和城镇老年人ADL的保护因素。结论为改善老年人躯体功能和提高生命质量,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模式,关注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鼓励老年人培养兴趣爱好和参与体育锻炼。
作者:柴云;徐曼;刘冰;钟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能否通过抑制核因子( NF)-κB活化下调脂多糖( 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表达。方法将BV2细胞分为4组即对照组、丙泊酚组、丙泊酚+LPS组和LPS组。在干预0 h和24 h时使用MTT法检测BV2细胞活性。在干预24 h后使用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对BV2细胞 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使用Western印迹法对细胞 NF-κB p65磷酸化水平( phospho-NF-κB 6p5/NF-κB p65比值)进行分析。结果在给予LPS干预24 h后BV2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均<0.05);但丙泊酚+LPS组细胞活性较LPS组增加(P均<0.05),同时对照组和丙泊酚组细胞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在LPS干预24 h后BV2细胞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phospho-NF-κB p65/NF-κB p65比值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LPS组较丙泊酚+LPS组TNF-α表达的升高以及phospho-NF-κB p65/NF-κB p65比值的增加更加显著(P均<0.05);同时对照组和丙泊酚组TNF-α表达水平和 phospho-NF-κB p65/NF-κB p65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下调了BV2细胞TNF-α合成和释放。
作者:冯社军;王慧娟;武艳强;李军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城市居家与养老院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和幸福感的差异。方法采用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为研究工具,随机选取192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家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养老院(t=2.43,P<0.05);在幸福感方面居家老年人显著高于养老院(t=3.89,P<0.05);居家老年人的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对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2=0.49,P<0.05)。养老院老年人的情绪体验和适应能力对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2=0.77,P<0.05)。结论针对不同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应采用不同方式提升其幸福感。
作者:刘小先;陈万芬;王淑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前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拟在2 d内行PCI术的老年ACS患者112例,按照病案号的单双号分为负荷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负荷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2、2 h 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对照组患者术前不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与术前、术后24 h、术后30 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ox)-1、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肝肾功能、血脂指标,术后随访30 d观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 Lox-1、hs-CRP、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负荷组术后24 h血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荷组术后30 d血清Lox-1、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d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24 h(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谷丙转氨酶(ALT)和血肌酐(Scr)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血管部位、病变血管支数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负荷组患者释放压力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负荷组患者出院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老年 ACS患者术后 Lox-1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述作用独立于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作用之外,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刘凯东;陈彩明;黄林贤;周晓亮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