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阳市城区老年人健康商数的调查

李丽;程琳

关键词:健康商数,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研究南阳市城区老年人的健康商数( HQ)状况及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 HQ问卷对南阳市城区的332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南阳市城区老年人HQ得分均数为(6.42±1.13)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患病情况的老年人HQ差异显著(P<0.05)。结论南阳市城区老年人的HQ状况不容乐观,健康知识为薄弱;年龄、文化程度是老年人HQ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水飞蓟素保护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效应与SIRT1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的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对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SIRT1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α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1×105 nmol/L H2O2处理肾小球内皮细胞,构建氧化应激细胞模型。 MTT实验法检测水飞蓟素对氧化应激造成的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水飞蓟素对氧化应激损伤的肾小球内皮细胞SIRT1和AMPKαmRNA水平的影响。 Western 印迹法测定水飞蓟素对氧化应激损伤的肾小球内皮细胞SIRT1,AMPK和AMPKα磷酸化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1×105 nmol/L H2O2处理肾小球内皮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而1μg/ml和5μg/ml的水飞蓟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5μg/ml的水飞蓟素处理显著提高了肾小球内皮细胞SIRT1 mRNA水平,而对AMPKαmRNA水平无显著影响。 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H2 O2处理后,细胞的 SIRT1蛋白水平和 AMPKα磷酸化蛋白水平未出现显著变化,但AMPK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1μg/ml和5μg/ml的水飞蓟素处理显著提高了细胞SIRT1蛋白水平和AMPKα磷酸化蛋白水平;H2 O2处理后细胞的AMPK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而1μg/ml和5μg/ml的水飞蓟素处理显著提高了 AMPKα蛋白水平,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水飞蓟素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SIRT1及AMPKα蛋白的表达及AMPKα磷酸化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而保护肾小球内皮细胞。

    作者:郝传铮;魏利;赵旭陆;芳芳;胡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祛风除湿补肾法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角蛋白抗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祛风除湿补肾法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角蛋白抗体(AKA)水平的影响。方法186例老年RA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祛风除湿补肾法拟中药汤剂。治疗12 w观察两组疗效以及 ESR、RF、CRP、抗-CCP、AKA和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的变化。结果①Ridit分析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ESR、RF、CRP、抗-CCP水平及AKA阳性率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降幅更大(P<0.05)。③治疗后,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情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8个维度得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祛风除湿补肾法可显著提高老年RA的疗效,有助于抑制RA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玲;巴燕·艾克海提;古洁乃特汗·拜克里木;史睿;巴哈尔古丽·力提甫;卫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生理性衰老过程中的职业特征

    目的:探究生理性衰老过程中的职业特征。方法选用衰老评估量表( AES),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平凉、兰州3地中老年人群衰老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总体衰老、各领域衰老、衰老大多数方面均以管理人士轻,重者是服务人员或农民,其次为专业人士或工人。结论不同职业人群的衰老存在一定差异。应针对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延缓衰老。

    作者:胡燕;梁治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亚临床甲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脑钠肽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亚临床甲减( SCH)是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升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水平正常,并且患者的甲减症状不明显、体征正常的甲状腺疾病。脑钠肽( BNP )及同型半胱氨酸( HCY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发生有预测作用〔1〕,但与SCH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亚临床甲减对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和BNP及HCY的影响。

    作者:吴波;吴海声;陈云华;袁文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内生致热原3受体在发热中的研究进展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导致内生致热原( EP)产生,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继而引起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和体温调定点的改变,终引起发热。前列腺素( PG) E2是人体内广泛存在的前列腺素类物质。 PGE2是一种小分子物质,能透过血脑屏障,刺激下丘脑前部和脑干负责体温调节的神经元,进而引发体温变化。其调节体温功能是通过与其EP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 EP受体已鉴定有4种亚型:EP1、EP2、EP3和EP4,其中EP3受体的表达变化和信号转导途径与发热关系密切,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孟庆超;张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表达特征。方法7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经体检证实为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42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二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 hs-CRP、HCY和 CGRP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hs-CRP和HCY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GRP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hs-CRP、HCY和CGRP的表达与梗死灶大小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hs-CRP和HCY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和HCY高表达、CGRP低表达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hs-CRP、HCY和CGRP异常表达均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雪杰;栾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桑椹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血液流变学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探讨桑椹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血液流变学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制造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高、中、低剂量桑椹多糖组及洛伐他汀组。给予桑椹多糖或洛伐他汀干预3个月。实验结束处死大鼠,比较各组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载脂蛋白( Apo) A-I、ApoB。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桑椹多糖明显降低TG、TC、LDL-C、ApoB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MDA,增强T-SOD、GSH-Px、CAT、T-AOC活性,升高HDL-C、ApoA-I水平。结论桑椹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的黏聚状态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郭晓娜;刘现辉;闫春生;黄涛;张月藤;王君明;李晓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咸阳市部分社区465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疾病资料、自我管理水平进行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自我管理依从性良好181例(38.92%)。单因素χ2检验发现依从性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DM知晓率、服药种类及治疗复杂程度相关。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经济收入低、DM 知识知晓率和治疗复杂程度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支持,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简化治疗方案、结合经济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等提高管理的依从性。

    作者:岳秋娟;杨波;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溴结构蛋白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JQ-1对其活性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溴结构蛋白( BRD)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特征及靶向抑制内源性 BRD4的活性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80例食管鳞癌和配对癌旁组织中BRD4的表达情况,分析BRD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小分子抑制剂JQ-1作用于食管鳞癌细胞EC109,MTT分析抑制内源性BRD4的活性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 JQ-1干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BRD4阳性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癌组织较癌旁组织表达显著增高;BRD4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1),BRD4高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 JQ-1显著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JQ-1干预24 h,EC109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上升;细胞凋亡执行蛋白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1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BRD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疾病进展明确相关,是潜在的预后评估标记物;抑制内源性BRD的活性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因此,BRD4是潜在的食管鳞癌治疗靶点。

    作者:吴丹;吕望;虞莉;周振宇;胡耶基;胡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训练对中年女性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对中年女性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招募在过去1年内无规律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且平时的体力活动水平在中等强度以下的健康中老年女性55名,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单纯有氧运动组),进行为期10 w的运动干预,测量训练前后身体成分和跟骨骨密度。结果实验组女性的平均体重虽然增加,但体脂肪含量下降骨骼肌肉含量增加,所以体质指数(BMI)增加合理;体脂肪含量、体脂率(P<0.05)、内脏脂肪面积均下降;去脂体重(P<0.01)、骨骼肌含量(P<0.01)、每日1 kg体重的基础代谢和全身基础代谢率(P<0.01)均增加;左右上肢、躯干的肌肉含量(P<0.01)均增加;女性的骨矿物含量(P<0.05)、骨强度(OSI)和T值均有所增加。相较之下,对照组中除骨矿物含量有少数增加,其余指标均向不良趋势方向发展。结论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在增加骨骼肌肉含量、降低体脂肪含量和促进骨健康方面优于单纯有氧运动。建议中年女性在有氧运动的同时增加适当力量练习,有助于缓解随年龄增长导致的脂肪增长、骨骼肌肉流失和基础代谢下降。

    作者:张军;陆大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宁夏地区55岁及以上回、汉族居民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现状

    目的:调查宁夏地区55岁及以上回、汉族人群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现状。方法分别采用典型抽样法和概率比例规模( PPS)抽样法在宁夏城市和农村社区抽取55岁及以上人群2471例,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MCI的筛查,比较回、汉族人群检出率差异。结果共有439例符合MCI判定标准,检出率为21.6%(95%CI:19.1~23.2)。农村检出率高于城市(24.3% vs 19.2%),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27.1% vs 13.5%),回族检出率高于汉族(25.0% vs 20.0%,P均<0.05);随年龄的增长检出率呈显著增高趋势(χ2=40.26,P<0.001);控制年龄、性别、城乡和文化程度后,汉族 MCI 的检出率仍显著低于回族( OR=0.74,95%CI:0.56~0.90)。结论宁夏地区55岁及以上人群MCI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回、汉族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作者:王志忠;刘兰;黄悦勤;丁莉;马万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脑卒中后抑郁与心理一致感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 PSD)与心理一致感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 CES-D)、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和社会支持量表(SSS)对145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用Pearson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脑卒中患者 PSD的得分为(14.37±7.61)分,心理一致感得分为(65.71±12.36)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9.23±10.12),PSD 与心理一致感、社会支持的相关系数为-0.488和-0.372(P<0.01)。结论 PSD与心理一致感、社会支持呈中度负相关,提示护理人员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制定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心理一致感和社会支持的干预措施,从而激发患者的应对潜能,降低PSD的发生。

    作者:黄蕾;娄小平;王爱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晨峰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

    目的:分析具有晨峰现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特点。方法对90例血压正常对照者及1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照晨峰数值≥35 mmHg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特点分为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10%,但<20%)与非杓型,非杓型进一步划分为浅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10%)、超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20%)、反杓型(夜间不下降,即<0%)。结果①高血压组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者比例(62.8%)较对照组(23.3%)明显升高( P<0.05)。②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浅杓型(30.3%)、超杓型(25%)、反杓型(14.5%)特征的患者比例与对照组(10.0%、8.9%、4.4%)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③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者比例在晨峰高血压组内(69.7%)与非晨峰高血压组(48.6%)之间相比升高(P<0.05)。④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浅杓型特征的患者比例(30.3%)与非晨峰组(10.8%)相比明显升高(P<0.05)。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超杓型(25%)、反杓型(14.5%)特征的患者比例较非晨峰组(24.3%、13.5%)高,但两者无差异( P>0.05)。结论晨峰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主要表现为浅杓型的特点。

    作者:杨瑜莹;汤洪;周岩;拓步雄;谢柏梅;傅卫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栀子水提物和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并发抑郁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栀子水提物( ZZST)和80%乙醇提取物(醇提物,ZZCT)防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 MH-FH〔盐酸二甲双胍(MH,100 mg/kg)、盐酸氟西汀(FH,10 mg/kg)联合用药〕、ZZST 低、中、高剂量(102、204、408 mg/kg)和ZZCT低、中、高剂量(73、146、292 mg/kg),连续灌胃(ig)给药21 d,1次/d,末次给药后1 h进行糖水消耗实验(SCT)、开场实验(OFT)、强迫游泳实验( FST)和血糖测试;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糖水平显著升高、糖水偏爱显著降低、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OFT运动时间和站立次数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ZZST(102、204、408 mg/kg)、ZZCT(146、292 mg/kg)和MH-FH均可使以上异常指标显著改善,ZZST(204、408 mg/kg)和 ZZCT(292 mg/kg)均与 MH-FH相比无显著差异;ZZST和 ZZCT中栀子苷含量分别为206.8 mg/g和207.1 mg/g。结论栀子提取物ZZST和ZZCT均具有防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作用,且与阳性药 MH-FH作用相当;栀子苷可能为栀子防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

    作者:王君明;段佩利;师燕然;李晴;张月月;崔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替罗非班对发病12~24 h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发病12~24 h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12~24 h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系统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32例和观察组132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观察组术前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后TIMI血流分级、主要心血管事件( 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前TIMI血流3级、2级、1级、0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TIMI血流3级率高于对照组,TIMI血流2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发心梗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病12~24 h急性心梗患者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TIMI血流,降低MACE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并未增加。

    作者:杨钰;王季;王云川;胡晓峰;张秀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发展至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过程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基因(HER-2)和增生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它们和临床病理指标的联系。方法选取了220例老年乳腺癌术后标本,包括42例DCIS和178例IDC。所有标本均通过免疫组化测定ER、PR、HER-2和 Ki-67的表达。用线性回归分析 ER、PR、HER-2、Ki-67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与DCIS相比,IDC中ER和PR的表达降低(分别为38.1% vs 22.5%,χ2=4.371,P=0.037;28.6% vs 14.0%,χ2=5.126,P=0.024)。但是在 IDC 中HER-2的表达增加(11.9% vs 26.4%,χ2=3.958,P=0.047)。 Ki-67的表达在 DCIS 和 IDC 中并没有显著差异(14.3% vs 15.7%,χ2=0.054,P=0.816)。结论 ER、PR和HER-2的表达变化与老年乳腺癌的进展有关联。

    作者:许振;李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人群泪液白细胞介素-6与糖尿病及其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糖尿病( DM)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与老年患者泪液、血清白细胞介素( IL)-6浓度的关系。方法纳入人群分为三组:A组为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组,B组为2型糖尿病有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组,C组为正常对照老年人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三组人群泪液、血清中IL-6的含量。结果 A、B组泪液IL-6含量均较C组高,B组泪液IL-6含量较A组高(P<0.01);泪液IL-6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r=0.655,P<0.05)。结论老年DM患者泪液IL-6含量较正常老年人增高,老年DR患者泪液IL-6水平进一步升高,且泪液 IL-6与血清IL-6水平呈直线正相关。

    作者:张洁;王伟超;王虹;刘素波;李雅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2014年湖北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

    目的:分析2014年湖北省恶性肿瘤发病、分布与死亡的流行特征。方法依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和《中国肿瘤登记审核方法》对湖北省8个市上报的2014年肿瘤发病与死亡资料,对性别、年龄、职业、病种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湖北省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262.47/10万,中标发病率221.26/10万,世标发病率214.57/10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均高于女性(χ2=24.503,P<0.001),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农村(χ2=33.257,P=0.013);湖北省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为159.47/10万,中标死亡率134.46/10万,世标死亡率130.39/10万,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χ2=7.413,P=0.004);城市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农村(χ2=15.397,P<0.001)。结论2014年湖北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略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年轻化趋势;政府应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的信息监测与干预措施,运用多维手段强化健康教育,构建医防一体的健康管理与服务模式。

    作者:李嫚;甘宁;张翔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与子女交流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随之出现,老年人对照护和精神抚慰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状况下,老年人的子女大多不在身边,或居住较远,虽可能得到子女的经济资助,却不能及时得到子女的精神慰藉和生活上的照料,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需要的老年人群体〔1~3〕。本研究旨在了解与子女交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

    作者:刘宇航;陈长香;李淑杏;张敏;马素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及 C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年龄>65岁)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治疗前后空腹抽静脉血测定血清D-二聚体、Hcy及CRP,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24%,低于研究组的92.68%( 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变化,研究组治疗后D-二聚体、Hcy及CRP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能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 D-二聚体、Hcy及CRP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李会会;姜涛;文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