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管雅琳;于长申;张莹;陆卉;刘淑玲;张雅静;石志鸿;纪勇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入院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以及实验组发病24 h内、治疗后第7天、治疗后第14天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观察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 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第7、14天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低于发病24 h内(P<0.05);颈动脉硬化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高于IMT增厚组,IMT增厚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高于IMT正常组。易损斑块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结论通过检测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可提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发生,判断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源性补充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内源性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

    目的:确立外源性补充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内源性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orBNP)影响。方法纳入青海地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衰常规治疗,rhBNP组则在心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rhBNP。对每一病例基线期及给药后各时间段NT-proBNP水平、临床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较对照组而言,rhBNP治疗组 NT-proBNP水平、呼吸困难在给药后各时间段均有着统计意义上的降低;两组均未出现症状性低血压等并发症。结论青海地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rhBNP同样有效而安全。

    作者:黄学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南阳市城区老年人健康商数的调查

    目的:研究南阳市城区老年人的健康商数( HQ)状况及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 HQ问卷对南阳市城区的332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南阳市城区老年人HQ得分均数为(6.42±1.13)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患病情况的老年人HQ差异显著(P<0.05)。结论南阳市城区老年人的HQ状况不容乐观,健康知识为薄弱;年龄、文化程度是老年人HQ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李丽;程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研究进展

    糖尿病( 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国际DM联盟预测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的DM患者可达3.24亿,其中80%死于心血管并发症,所以DM血管并发症是引起DM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与DM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1〕。本文对DM及其血管并发症与氧化应激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史亦男;张楠;崔圆;金凤表;侯瑞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训练对中年女性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对中年女性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招募在过去1年内无规律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且平时的体力活动水平在中等强度以下的健康中老年女性55名,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单纯有氧运动组),进行为期10 w的运动干预,测量训练前后身体成分和跟骨骨密度。结果实验组女性的平均体重虽然增加,但体脂肪含量下降骨骼肌肉含量增加,所以体质指数(BMI)增加合理;体脂肪含量、体脂率(P<0.05)、内脏脂肪面积均下降;去脂体重(P<0.01)、骨骼肌含量(P<0.01)、每日1 kg体重的基础代谢和全身基础代谢率(P<0.01)均增加;左右上肢、躯干的肌肉含量(P<0.01)均增加;女性的骨矿物含量(P<0.05)、骨强度(OSI)和T值均有所增加。相较之下,对照组中除骨矿物含量有少数增加,其余指标均向不良趋势方向发展。结论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练习在增加骨骼肌肉含量、降低体脂肪含量和促进骨健康方面优于单纯有氧运动。建议中年女性在有氧运动的同时增加适当力量练习,有助于缓解随年龄增长导致的脂肪增长、骨骼肌肉流失和基础代谢下降。

    作者:张军;陆大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江苏省老年体育工作调研报告

    江苏省体育局、省老年人体协组织4个调研组共19人,于2012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分赴13个省辖市和28个县(市、区)、35个乡镇(街道)、52个行政村、社区,对老年人体育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采取省市结合、全面调查与随机问卷调查结合、座谈交流与查看现场结合的方法,深入县、区和乡镇、社区,全面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共召开不同类型座谈会67个,其中市级13个、县(市、区)28个、乡镇(街道)26个;参加座谈会的共963人次,其中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党政领导85人,市、县(市、区)体育局(文体局、教体局)局长和副局长104人,各市、县(市、区)老年体协负责人56人参与了调研活动〔1〕。调研组在各地现场查看了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晨晚练点、老年人体协办公场所和老年人体协组织网络、骨干队伍、健身活动等台账。

    作者:费加明;刘志民;张焕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基层脑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干预效果

    目的:考察基层医院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即开始卒中单元下的康复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62例急性脑卒中伴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1∶1分成康复组和常规组。患者均经临床内科规范化的用药治疗和急救措施干预及护理后,病情稳定。对观察组施行早期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具体包括卧床期间的偏瘫侧肢体的被动活动训练和适度的主动助力的活动训练;逐步进行体位转移练习(坐位、立位平衡练习)、行走练习、协调性练习,躯干肌控制练习,球类灵活性练习,生活能力练习等。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及第3个月的神经功能( NIHSS评分)、肢体功能( Brunnstrom分级)、日常生活能力( Barthel指数)等指标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在治疗后第4周及第3个月不同时点,两组患者NIHSS评分、Brunnstrom分级、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30、9.45、5.69,均P<0.05)。结论基层医院对收诊的急性脑卒中合并肢体偏瘫患者于发病早期即给予卒中单元模式下的康复训练治疗,可显著地改善患者近期的肢体功能,有望终达到纠正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偏瘫)、恢复其基本的自理能力的终极治疗目标。

    作者:李红艳;李瑜霞;贾晓莹;王辰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临床诊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临床诊疗。方法45例老年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患者均经CT、MRI及腰椎穿刺检查确诊,并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45例病例术后无死亡,无感染、脑内血肿、堵管,发生硬膜下积液1例。随访3个月至2年,26例(57.8%)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自理;11例(24.4%)症状部分改善,生活不能自理;8例(17.8%)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为82.2%。步态障碍总有效率86.7%,认知障碍总有效率82.2%,小便障碍总有效率76.9%。结论老年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易漏诊、误诊;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上应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肖爵贤;沈亚徐;张焱;祝新根;程祖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左西孟旦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NT-proBNP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N端前脑钠肽( NT-proBNP)和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支持治疗以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用药24 h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化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各组用药前相比(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 NT-proBNP和 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77.5%(31/40),观察组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95.0%(38/4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左西孟旦不仅可以显著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 NT-proBNP和 hs-CRP、IL-6、TNF-α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且用药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国强华;宋维鹏;贾红丹;宋婷婷;刘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uPA、VEGF、Ki-67的表达在预测新辅助化疗远期疗效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主要肿瘤标志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变化与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ⅠB2~ⅡB 期原发性老年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32例,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和2个疗程结束当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主要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情况;跟踪随访10~18个月,记录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新辅助化疗两个疗程后,uPA、VEGF、Ki-6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前uPA、VEGF为阴性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uPA、VEGF阳性患者(P<0.05);化疗前Ki-67为阳性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Ki-67阴性患者(P<0.05)。结论 uPA、VEGF、Ki-67表达反映老年宫颈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敏感性较佳,化疗前uPA、VEGF阴性、Ki-67阳性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远期预后效果。

    作者:邓丽;梁青松;邓琳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指标,分析治疗前后两组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的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RICU停留的时间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态顺应性(Cdyn)水平高于治疗前,而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及呼吸做功(WO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4和IL-8细胞因子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以及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阳;赵苏;刘晓帆;周长治;胡轶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新生血管增强程度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有颈动脉斑块病变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缺血症状组(63例),另一组为无缺血症状组(27例),对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重点观察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比较有脑缺血症状患者组与无脑缺血症状患者组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及造影增强程度的组间差异。结果有脑缺血症状患者组斑块的造影后增强强度(EI)及ratio值(误差比率值)明显高于无临床症状患者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显示斑块内新生毛细血管的再生情况,可以依据斑块内造影剂增强强度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风险的有效指标。

    作者:郑春梅;王薇;黄雪兰;邹晓娉;李丹;卢晓潇;潘宁;杨欣;曹霞;金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信号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 RIF)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80只SD 雄性大鼠编号,随机平均分为单侧输尿管结扎( UUO)模型组和假手术组,UUO模型组行大鼠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游离左侧输尿管但不予结扎,术后第3、7、10、14、21天时每组分别处死8只,留取大鼠左侧肾脏用于病理以及蛋白测定,HE、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SP)检测 TGF-β1、Smad3蛋白表达,PCR检测 TGF-β1、Smad3 mRNA 的表达。结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RIF大鼠建模成功,随着结扎时间延长,UUO模型组RIF指数、Smad3与TGF-β1蛋白及 mRNA表达均逐渐升高( P<0.05),同一时间 UUO模型组各指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 Smad3、TGF-β1与 RIF 指数呈正相关(r=0.564,0.735,P<0.05),TGF-β1与 Smad3间呈正相关(r=0.673,P<0.05)。结论通过检测肾脏组织中Smad3、TGF-β1的表达可判断RIF病情,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继义;钟鸿斌;彭永挑;朱戉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症状严重者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制,肺康复的推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然而,存在于COPD患者疾病治疗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仍旧不容忽视,如吸烟、较低的药物使用率及对肺康复的忽视等〔1〕。国内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证实了正确运用自我效能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2,3〕。自我效能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自信程度,即在面临某一具体的活动任务时,是否相信自己或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该活动任务,它通过影响人们的选择、目标的设定、行为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发挥作用〔4〕,本文将自我效能与COPD的相关研究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何志萍;朱素翠;严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胫骨和子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胫骨和子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去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36只3个月龄雌性健康未孕 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静止组和去卵巢振动组。去卵巢10 w后,对去卵巢振动组进行为期7 w的全身垂直振动训练。振动结束后,用ELISA检测血清 VEGF水平,用 Western印迹检测胫骨和子宫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血清VE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去卵巢静止组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 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去卵巢振动组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去卵巢静止组(P<0.05;P<0.01)。结论全身垂直振动训练能上调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VEGF蛋白的表达。

    作者:司会群;卜淑敏;赵俊勇;思敏;段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水飞蓟素保护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效应与SIRT1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的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对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SIRT1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α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1×105 nmol/L H2O2处理肾小球内皮细胞,构建氧化应激细胞模型。 MTT实验法检测水飞蓟素对氧化应激造成的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水飞蓟素对氧化应激损伤的肾小球内皮细胞SIRT1和AMPKαmRNA水平的影响。 Western 印迹法测定水飞蓟素对氧化应激损伤的肾小球内皮细胞SIRT1,AMPK和AMPKα磷酸化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1×105 nmol/L H2O2处理肾小球内皮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而1μg/ml和5μg/ml的水飞蓟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5μg/ml的水飞蓟素处理显著提高了肾小球内皮细胞SIRT1 mRNA水平,而对AMPKαmRNA水平无显著影响。 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H2 O2处理后,细胞的 SIRT1蛋白水平和 AMPKα磷酸化蛋白水平未出现显著变化,但AMPK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1μg/ml和5μg/ml的水飞蓟素处理显著提高了细胞SIRT1蛋白水平和AMPKα磷酸化蛋白水平;H2 O2处理后细胞的AMPK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而1μg/ml和5μg/ml的水飞蓟素处理显著提高了 AMPKα蛋白水平,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水飞蓟素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SIRT1及AMPKα蛋白的表达及AMPKα磷酸化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而保护肾小球内皮细胞。

    作者:郝传铮;魏利;赵旭陆;芳芳;胡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磁共振DTI在老年脑梗死Wallerian变性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DTI)在老年脑梗死Wallerian变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老年超急性期或急性期脑梗死Wallerian变性患者89例,全部患者均施行常规MRI、DTI检查,根据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超急性期组(超急性期脑梗死,36例)与急性期组(急性期脑梗死,53例),比较两组患者DTI各参数的差异。结果全部患者病灶Exat值较对侧增高,DCavg值较对侧降低,急性期组 Wallerian变性患者病灶 VRA 值、FA值较对侧降低( P<0.05),超急性期组 Wallerian 变性患者 BTCI ROI Exat 值、VRA 值与 FA 值较对侧明显增高, DCavg 值较对侧明显降低( P<0.05)。与超急性期组比较,急性期组 BTCI ROI Exat值、VRA值、FA值明显增高,DCavg值明显降低,DCavg、VRA、FA 相对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磁共振DTI各参数在老年超急性与急性脑梗死中存在特定的变化规律,其在磁共振DTI在老年脑梗死Wallerian变性中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连强;钱银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人口老龄化对老年营养学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我国老年人群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营养知识相对缺乏。而我国老年营养人才缺乏、医学教育对临床营养学的教学不够重视,使得老年人群一系列的营养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如何加强老年人群的营养管理,发展及促进临床营养学教学,已成为目前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蒋莉;刘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与老年性痴呆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压、血脂及血糖与老年性痴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和2015年均进行年度体检的同一组65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常规血压、血脂及血糖检测,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 CDR)对入选者进行认知能力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单一病种及综合性比较。结果入选患者1418例,其中2013年确定为痴呆者112例,均为轻度痴呆,占总人数比7.89%;2015年度痴呆者上升为149例,轻度129例,中度17例,重度3例,占总人数比10.51%,与2013年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选患者中高血压534例,2013年度确诊痴呆18例,2015年度29例,两者占总人数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选患者中高脂血症506例,2013年度确诊痴呆26例,2015年度38例,两者占总人数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选患者中糖尿病884例,2013年度确诊痴呆73例,2015年度120例,两者占总人数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均为发生老年性痴呆的基础性疾病,应当给予有效的早期干预。

    作者:董艳华;何平;姚敏;陈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食物中硅含量及相关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硅,地壳中除氧以外丰富的元素,在自然界多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形式存在。硅可能是影响骨钙化的重要元素〔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硅的生物学作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硅是除钙和维生素D以外对骨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2,3〕。硅的主要来源是饮食〔4〕,本文对硅在食物中的含量及对人体健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史鹤;胡敏予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华法林使用剂量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华法林开始应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房颤以及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并证实是安全有效的。但是由于华法林治疗窗窄,个体间存在差异性,要达到治疗效果的华法林剂量仍然较困难。临床上通常根据国际化标准比值( INR)调整华法林药量。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华法林的作用机制以及遗传基因学特点,并发现以及证实了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的关联性,以基因多态性来预测华法林合适剂量的模式已经应用于临床。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新的华法林相关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华法林基因与剂量的关系提供参考。

    作者:马建赢;李金;唐燕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