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鹤;胡敏予
硅,地壳中除氧以外丰富的元素,在自然界多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形式存在。硅可能是影响骨钙化的重要元素〔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硅的生物学作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硅是除钙和维生素D以外对骨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2,3〕。硅的主要来源是饮食〔4〕,本文对硅在食物中的含量及对人体健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史鹤;胡敏予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联合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乳腺肿物切除术后镇痛和麻醉苏醒的影响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行乳腺肿物切除术的80例病人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例,四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持续泵注不同浓度的右美托咪定:A组0.6μg/kg,B组0.4μg/kg,C组0.2μg/kg,D组泵注生理盐水,以上每组均在切皮前静脉滴注总量为100 mg的氟比洛芬酯。记录麻醉结束后病人VAS评分、Ramsay 镇静评分,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术毕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蛋白酶活化受体(PAR)-4表达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较C组、D组的VAS评分降低(P<0.05),较A组的VAS评分升高(P<0.05),而C组与D组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较C组、D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较A组镇静评分降低(P<0.05),而C组与D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A、B、C、D四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分别是75%、10%、10%、0%,A组明显高于B、C、D组(P<0.05)。 A、B、C组PAR-4的表达明显高于 D组(P<0.05);A组与B组相比PAR-4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0.4μg/kg(泵注时间为20min)的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乳腺肿物切除术后镇痛和麻醉苏醒的效果显著,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周研;刘国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机构和社区养老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两者间的差异。方法采用 SF-12量表,运用方便取样对福州市231例机构养老和220例社区养老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比较两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差异。结果机构和社区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生理健康得分分别为(44.8±24.6)分和(53.3±15.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6,P<0.01);心理健康得分分别为(51.4±19.2)分和(61.6±15.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2,P<0.01)。结论机构和社区养老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均偏低,社区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显著优于机构养老老年人。建议维护老年人的自尊,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充实社区护理服务。
作者:杨士来;杨贵芳;肖惠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对高龄患者行无痛肠镜时异丙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纤维结肠镜检查术高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0.5、1.0μg/kg芬太尼组(F0.5组、F1.0组)。采用血浆靶控(TCI)输注异丙酚后,3组分别予静脉注射芬太尼0、0.5、1.0μg/kg,3 min后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按序贯法确定异丙酚血浆靶浓度,相邻的浓度梯度比值为1.2。若未出现体动反应,下一例采用低一级浓度梯度;出现体动反应者,则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梯度,计算各组异丙酚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 EC50),半数有效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AI50),肠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F0.5、F1.0组异丙酚抑制肠镜检查术诱发的体动反应的 EC50及其95%CI分别为3.08(2.78~3.42)、2.75(2.50~3.02)、2.05(1.98~2.13)μg/ml,异丙酚EC50呈递减趋势(P<0.05);AAI50及其95%CI分别为28.92(24.26~31.72)、30.95(18.79~32.67)、33.72(31.85~36.24),AAI50呈递增趋势(P<0.05)。三组中 F1.0组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C组和F0.5组(P<0.05)。结论高龄患者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时,芬太尼联合异丙酚 TCI,可使异丙酚抑制体动反应的EC50降低,而复合芬太尼1μg/kg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谢文钦;高文峰;李顺元;赵桀;李杨亿;张良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调查宁夏地区55岁及以上回、汉族人群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现状。方法分别采用典型抽样法和概率比例规模( PPS)抽样法在宁夏城市和农村社区抽取55岁及以上人群2471例,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MCI的筛查,比较回、汉族人群检出率差异。结果共有439例符合MCI判定标准,检出率为21.6%(95%CI:19.1~23.2)。农村检出率高于城市(24.3% vs 19.2%),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27.1% vs 13.5%),回族检出率高于汉族(25.0% vs 20.0%,P均<0.05);随年龄的增长检出率呈显著增高趋势(χ2=40.26,P<0.001);控制年龄、性别、城乡和文化程度后,汉族 MCI 的检出率仍显著低于回族( OR=0.74,95%CI:0.56~0.90)。结论宁夏地区55岁及以上人群MCI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回、汉族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作者:王志忠;刘兰;黄悦勤;丁莉;马万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发病12~24 h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12~24 h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系统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32例和观察组132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观察组术前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后TIMI血流分级、主要心血管事件( 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前TIMI血流3级、2级、1级、0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TIMI血流3级率高于对照组,TIMI血流2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发心梗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病12~24 h急性心梗患者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TIMI血流,降低MACE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并未增加。
作者:杨钰;王季;王云川;胡晓峰;张秀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差异。方法52例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各26例,分别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1 d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肿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及术后死亡率。结果手术治疗21 d 后,微创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15%)高于开颅组(76.92%)(P<0.05)。两组治疗后1、3、5 d血肿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逐渐减少(P<0.05),微创组血肿量均显著少于同期开颅组(P<0.05)。手术治疗3个月后,微创组评分显著高于开颅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朝平;吴杰;周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口服10(A组)、20(B组)、40 mg/d(C组)阿托伐他汀至少持续1年,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来预防脑卒中复发,临床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血流灌注情况及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变化,评价强化治疗的效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后12个月hs-CRP水平较治疗后6个月明显下降(P<0.05)。 C组在降低hs-CRP水平方面显著优于A、B组。在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三组患者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均明显升高(P<0.05),A、B组相对达峰时间(rTTP)和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rTTP较治疗前明显缩短(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40 mg/d较阿托伐他汀20 mg/d和10 mg/d在抗炎及改善脑血流灌注方面有显著优势。
作者:高平;周佩洋;王普清;李光;曹治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失独家庭〔1〕是指独生子女因意外事故亡故,而夫妇因年龄较大及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或不愿再生育的家庭。我国70年代实施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是失独家庭形成的一个重要促成因素〔2〕。调查显示〔3〕,造成独生子女家庭中独生子女死亡的因素主要集中于意外事故(车祸、地震等大规模灾害等)、疾病、自杀等。30年后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渐渐进入老年期,在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下,独生子女的去世使失独家庭出现养老困境。如今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及帮扶体系的构建成为社会各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对探讨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构建失独家庭帮扶体系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李艳伟;周乐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 HMG) B1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外科手术治疗后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标本80例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25例行开颅减压手术的脑外伤患者的正常脑组织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HMGB1表达,分析表达差异性与病理级别的关系。结果实验组HMGB1基因表达量(25.371±2.837)明显高于对照组(6.074±3.309)(P<0.05);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00%,高于正常脑组织中的20.00%(P<0.05);在病理分级中,实验组的Ⅲ~Ⅳ级胶质瘤组HMGB1 mRNA表达量(29.835±3.942)显著高于Ⅰ~Ⅱ级(21.332±2.253)(P<0.05),Ⅲ~Ⅳ级胶质瘤组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76.92%)高于Ⅰ~Ⅱ级(70.73%)(P<0.05)。结论 HMGB1在人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元峰;孙瑞迅;董孟宁;孙保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应用超声声学定量技术评价二尖瓣置换术中使用曲前列尼尔注射液控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并探究其机制。方法选取二尖瓣狭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曲前列尼尔8~12 ng· kg1· min-1,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输注。观察麻醉诱导前(T0)、体外循环开始前(T1)、体外循环1 h(T2)和体外循环结束时(T3)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血压(BP)、AP、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于T1~T3时间点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测量肺动脉压指标: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肺动脉平均压(PAMP)。结果与T0相比,治疗组患者T2~T3各时点心率(HR)明显下降(均P<0.05),T3时间点HR明显低于T0时间点(均P<0.05),T3时间点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R下降更明显(均P<0.05);T3时间点治疗组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T2~T3时间点PASP、PADP和PAMP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T2~T3时间点PASP、PADP和PAMP水平下降更明显(均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中,曲前列尼尔能明显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肺循环阻力。
作者:宋毅;程敬亮;张瑞芳;王帅;崔贤;张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症状严重者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制,肺康复的推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然而,存在于COPD患者疾病治疗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仍旧不容忽视,如吸烟、较低的药物使用率及对肺康复的忽视等〔1〕。国内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证实了正确运用自我效能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2,3〕。自我效能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自信程度,即在面临某一具体的活动任务时,是否相信自己或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该活动任务,它通过影响人们的选择、目标的设定、行为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发挥作用〔4〕,本文将自我效能与COPD的相关研究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何志萍;朱素翠;严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具有晨峰现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特点。方法对90例血压正常对照者及1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照晨峰数值≥35 mmHg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特点分为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10%,但<20%)与非杓型,非杓型进一步划分为浅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10%)、超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20%)、反杓型(夜间不下降,即<0%)。结果①高血压组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者比例(62.8%)较对照组(23.3%)明显升高( P<0.05)。②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浅杓型(30.3%)、超杓型(25%)、反杓型(14.5%)特征的患者比例与对照组(10.0%、8.9%、4.4%)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③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者比例在晨峰高血压组内(69.7%)与非晨峰高血压组(48.6%)之间相比升高(P<0.05)。④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浅杓型特征的患者比例(30.3%)与非晨峰组(10.8%)相比明显升高(P<0.05)。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超杓型(25%)、反杓型(14.5%)特征的患者比例较非晨峰组(24.3%、13.5%)高,但两者无差异( P>0.05)。结论晨峰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主要表现为浅杓型的特点。
作者:杨瑜莹;汤洪;周岩;拓步雄;谢柏梅;傅卫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胫骨和子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去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36只3个月龄雌性健康未孕 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静止组和去卵巢振动组。去卵巢10 w后,对去卵巢振动组进行为期7 w的全身垂直振动训练。振动结束后,用ELISA检测血清 VEGF水平,用 Western印迹检测胫骨和子宫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血清VE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去卵巢静止组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 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去卵巢振动组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去卵巢静止组(P<0.05;P<0.01)。结论全身垂直振动训练能上调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VEGF蛋白的表达。
作者:司会群;卜淑敏;赵俊勇;思敏;段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 IL)-18、细胞间黏附因子( ICAM)-1在大鼠左心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复制左心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并与BL-420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相联,对照组不进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其余操作均同研究组。观察两组肺组织在缺血30 min、再灌注30、60 min时间点时的IL-18、ICAM-1表达情况,同时对比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8水平、动脉血氧分压与呼吸曲线等。结果缺血30 min、再灌注30、60 min时研究组IL-18、ICAM-1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曲线幅度、强度、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IL-18能够激活ICAM-1释放增多,吸引白细胞在肺循环发生黏附聚集释放反应,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进一步释放,造成肺炎症反应失衡,继而引起大鼠急性炎症损伤并导致呼吸功能的下降。
作者:宋桂敏;李飞;高月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前列舒通胶囊联合α-硫辛酸对老年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一氧化氮( NO)及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方法中老年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7例,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清Hcy、NO及氧化应激产物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血清Hcy水平较低( P<0.05),血清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较高(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较高,血清丙二醛(MDA)水平较低(P<0.05),血清内皮素(ET)-1水平较低(P<0.05),IEF-5评分较高(P<0.05)。结论前列舒通胶囊联合α-硫辛酸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血清Hcy、MDA以及ET-1水平,提高血清NO、NOS、SOD以及GSH-Px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郭菁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探讨二尖瓣几何结构与左室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反流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陈旧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合并乳头肌功能不全的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共92例,分为正常对照组38例( A组),冠心病合并乳头肌功能不全组54例( B 组),二尖瓣外科成形术后组26例( C组,随机选自B组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前叶、后叶与二尖瓣环之间的几何角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评估二尖瓣反流程度,计算得到二尖瓣有效反流口面积,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B组患者二尖瓣前后叶与二尖瓣环之间的角度较 A组、C 组患者明显增大(P<0.01),且二尖瓣前后叶与二尖瓣环之间的角度与反流程度呈正相关;C组患者二尖瓣反流量明显低于 B 组患者(P<0.01),与 A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冠心病引发左室乳头肌功能不全合并二尖瓣反流程度与二尖瓣前后叶及环间的几何角度密切相关;二尖瓣外科修补术可通过改善二尖瓣几何结构减轻反流程度。
作者:冉青;王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复方精油穴位按摩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复方精油穴位按摩,对照组实施穴位按摩。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第2周、第4周采用Kupperman评分及中医肝肾阴虚证候积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Kupperman评分及中医肝肾阴虚证候积分在干预后各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Kupperman评分及中医肝肾阴虚证候积分的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及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各时间点进一步两两比较,后一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P<0.01)。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精油穴位按摩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缓解肝肾阴虚证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作者:高静;柏丁兮;张倩;吴晨曦;弋新;唐妮;李迎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AAC)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ACC)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月至2014年9月,该院采用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12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AAC 28例,ACC 97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围术期死亡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死亡率及其他术后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P>0.05)。 AAC组术中中转开腹率明显高于 ACC组(P<0.05),胆囊坏疽率明显高于 ACC 组(P<0.05)。结论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AAC效果与ACC相似,可作为AAC治疗的可靠选择。
作者:郑立;史朝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N端前脑钠肽( NT-proBNP)和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支持治疗以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用药24 h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化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各组用药前相比(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 NT-proBNP和 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77.5%(31/40),观察组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95.0%(38/4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左西孟旦不仅可以显著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 NT-proBNP和 hs-CRP、IL-6、TNF-α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且用药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国强华;宋维鹏;贾红丹;宋婷婷;刘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