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精油穴位按摩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高静;柏丁兮;张倩;吴晨曦;弋新;唐妮;李迎春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 穴位按摩, 复方精油, 肝肾阴虚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精油穴位按摩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复方精油穴位按摩,对照组实施穴位按摩。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第2周、第4周采用Kupperman评分及中医肝肾阴虚证候积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Kupperman评分及中医肝肾阴虚证候积分在干预后各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Kupperman评分及中医肝肾阴虚证候积分的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及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各时间点进一步两两比较,后一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P<0.01)。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精油穴位按摩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缓解肝肾阴虚证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精油穴位按摩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复方精油穴位按摩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复方精油穴位按摩,对照组实施穴位按摩。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第2周、第4周采用Kupperman评分及中医肝肾阴虚证候积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Kupperman评分及中医肝肾阴虚证候积分在干预后各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Kupperman评分及中医肝肾阴虚证候积分的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及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各时间点进一步两两比较,后一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P<0.01)。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精油穴位按摩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缓解肝肾阴虚证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作者:高静;柏丁兮;张倩;吴晨曦;弋新;唐妮;李迎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直肠癌手术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离断平面的分析

    目的:探讨以腹膜返折为界限的老年人直肠癌肠系膜下动脉( IMA)根部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而决定手术离断平面。方法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36例患者,术中根据肿瘤所在部位分为腹膜返折上组(上组)85例及腹膜返折下组(下组)51例。术中常规游离裸化 IMA 并清除淋巴结,以IMA起始部为中心,清除周围3 cm范围内的脏层腹膜及脂肪组织;检测清除组织淋巴结数量并计算转移率。结果上组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3/85(3.5%);下组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51(1.9%),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站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局部进展及分期有关。结论对老年患者无须根据肿瘤位置进行D3淋巴结清扫。

    作者:高寒;胡光瑞;谢忠士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多模式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睡醒脑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

    睡醒脑卒中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16%~28%〔1,2〕,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有早晨发病高峰,主要发生在晨起的数小时内〔3,4〕,睡醒脑卒中和发病时间明确的缺血性脑卒中有类似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5〕。这提示睡醒脑卒中有可能是适合溶栓治疗的。本文对睡醒脑卒中患者行多模式磁共振成像( MRI)引导下静脉溶栓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静脉溶栓治疗对睡醒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范红星;张素平;何锐;邓婉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胫骨和子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胫骨和子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去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36只3个月龄雌性健康未孕 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静止组和去卵巢振动组。去卵巢10 w后,对去卵巢振动组进行为期7 w的全身垂直振动训练。振动结束后,用ELISA检测血清 VEGF水平,用 Western印迹检测胫骨和子宫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血清VE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去卵巢静止组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 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去卵巢振动组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去卵巢静止组(P<0.05;P<0.01)。结论全身垂直振动训练能上调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VEGF蛋白的表达。

    作者:司会群;卜淑敏;赵俊勇;思敏;段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替罗非班对发病12~24 h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发病12~24 h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12~24 h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系统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32例和观察组132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观察组术前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后TIMI血流分级、主要心血管事件( 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前TIMI血流3级、2级、1级、0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TIMI血流3级率高于对照组,TIMI血流2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发心梗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病12~24 h急性心梗患者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TIMI血流,降低MACE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并未增加。

    作者:杨钰;王季;王云川;胡晓峰;张秀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研究进展

    情感淡漠是脑卒中后一种常见症状,甚至成为部分脑卒中患者的核心症状〔1〕,它主要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其核心特征为动机的缺乏或丧失,与抑郁障碍不同,这类患者表现为中性心境。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情感淡漠是抑郁障碍的一种表现,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情感淡漠可以独立于抑郁障碍而存在,并认为它与抑郁障碍在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上有着本质不同〔2〕。本文就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评定量表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徐磊;谭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黄芪注射液对胃癌大鼠血清炎症机制、p53、STAT3、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胃癌大鼠血清炎症机制、p53、信号转导与激活因子(STAT)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低剂量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给予大鼠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于制模成功后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低、中、高剂量组于制模成功后分别给予黄芪注射液0.2、0.4、0.6 ml/100 g体重腹腔注射,1次/d。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组化法测定p53、STAT3、VEGF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各剂量组血清白细胞介素( 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含量明显上升( P<0.05);各剂量组血清IL-6、IL-10、TNF-α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且随剂量增加各因子含量降低越明显(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各剂量组p53、STAT3、VEGF阳性表达评分明显增加(P<0.05);各剂量组 p53、STAT3、VEGF阳性表达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且随剂量增加评分越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明显减轻胃癌大鼠炎症反应,降低p53、STAT3、VEGF表达。

    作者:王道军;王晨伍权;丁守勇;方恒忠;徐弘;张超;王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溴结构蛋白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JQ-1对其活性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溴结构蛋白( BRD)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特征及靶向抑制内源性 BRD4的活性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80例食管鳞癌和配对癌旁组织中BRD4的表达情况,分析BRD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小分子抑制剂JQ-1作用于食管鳞癌细胞EC109,MTT分析抑制内源性BRD4的活性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 JQ-1干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BRD4阳性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癌组织较癌旁组织表达显著增高;BRD4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1),BRD4高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 JQ-1显著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JQ-1干预24 h,EC109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上升;细胞凋亡执行蛋白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1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BRD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疾病进展明确相关,是潜在的预后评估标记物;抑制内源性BRD的活性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因此,BRD4是潜在的食管鳞癌治疗靶点。

    作者:吴丹;吕望;虞莉;周振宇;胡耶基;胡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影响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因素

    目的:分析影响肾移植手术后移植肾失功的因素。方法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共750例,分析移植肾失功率及失功原因。应用Logistic分析影响移植肾失功的独立因素。结果5年内移植肾失功率为3.87%,存活率为96.13%,肾移植受者的存活率为97.73%;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感染,显著影响移植肾的存活率(P<0.05)。年龄、免疫抑制方案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肾冷缺血时间、肌酐恢复正常时间、患者1个月内状况(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感染)均属影响移植术后移植肾存活的独立因素。结论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感染的发生进行严格控制,对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艳春;翟秀宇;李红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及 C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年龄>65岁)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治疗前后空腹抽静脉血测定血清D-二聚体、Hcy及CRP,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24%,低于研究组的92.68%( 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变化,研究组治疗后D-二聚体、Hcy及CRP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能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 D-二聚体、Hcy及CRP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李会会;姜涛;文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CETP I405 V多态性与海南汉族高血压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I405V多态性位点遗传多态性与海南汉族人群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218例海南汉族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301例健康对照(对照组)的基因组DNA进行遗传多态性检测,利用SPASS19.0软件分析I405V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I和V的组间差异。结果 I405V多态性位点II、IV及VV三种基因型的检出率分别为17例(7.8%),197例(90.4%),4例(1.8%),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组间比较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等位基因I和V在高血压组的分布频率为52.9%和47.1%,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I405V多态性与海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基因型Ⅳ可能是危险因素。

    作者:苏娅;吴恳;张勇;孙悦;夏儒鸿;张耀忠;邱逸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二肽基肽酶Ⅱ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二肽基肽酶( DPP)Ⅱ在不同病程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中的表达及酶活性变化,探讨DPPⅡ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晶状体混浊程度不同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根据晶状体核硬度不同进行分组。 Western印迹法检测 DPPⅡ在各组晶状体中的表达变化,应用蛋白酶活性测定DPPⅡ紫外吸光度,计算DPPⅡ在各组晶状体中的酶活性变化。结果随着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核硬度的增加,DPPⅡ的表达增加,同时,DPPⅡ的酶活性增强。结论 DPPⅡ随晶状体核硬度增加而呈现表达及酶活性的变化与老年性白内障进展有关。

    作者:吴怡;田蕊;李卉;窦文文;张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发展至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过程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基因(HER-2)和增生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它们和临床病理指标的联系。方法选取了220例老年乳腺癌术后标本,包括42例DCIS和178例IDC。所有标本均通过免疫组化测定ER、PR、HER-2和 Ki-67的表达。用线性回归分析 ER、PR、HER-2、Ki-67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与DCIS相比,IDC中ER和PR的表达降低(分别为38.1% vs 22.5%,χ2=4.371,P=0.037;28.6% vs 14.0%,χ2=5.126,P=0.024)。但是在 IDC 中HER-2的表达增加(11.9% vs 26.4%,χ2=3.958,P=0.047)。 Ki-67的表达在 DCIS 和 IDC 中并没有显著差异(14.3% vs 15.7%,χ2=0.054,P=0.816)。结论 ER、PR和HER-2的表达变化与老年乳腺癌的进展有关联。

    作者:许振;李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宁夏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卫生服务需求

    目的:分析宁夏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卫生服务需求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宁夏5县3507例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宁夏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41.32%,标化患病率为41.4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患病率年龄分布上呈先增后降趋势;循环系统、骨骼肌肉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代谢疾病位于系统别患病率前5位;单病种顺位前5位分布是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胃肠炎、糖尿病及胆结石胆囊炎;老年慢性病患者与非慢性病老年人群相比,健康自评状况明显较差;近3个月因慢性病就诊人数占30.57%,就诊机构以县级以上医院所占比例大。结论宁夏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卫生服务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应切合实际,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开展卫生服务。

    作者:孙仙;刘兰;赵燚;刘秀英;朱玲勤;王平;高生堂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新生血管增强程度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有颈动脉斑块病变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缺血症状组(63例),另一组为无缺血症状组(27例),对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重点观察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比较有脑缺血症状患者组与无脑缺血症状患者组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及造影增强程度的组间差异。结果有脑缺血症状患者组斑块的造影后增强强度(EI)及ratio值(误差比率值)明显高于无临床症状患者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显示斑块内新生毛细血管的再生情况,可以依据斑块内造影剂增强强度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风险的有效指标。

    作者:郑春梅;王薇;黄雪兰;邹晓娉;李丹;卢晓潇;潘宁;杨欣;曹霞;金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亚临床甲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脑钠肽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亚临床甲减( SCH)是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升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水平正常,并且患者的甲减症状不明显、体征正常的甲状腺疾病。脑钠肽( BNP )及同型半胱氨酸( HCY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发生有预测作用〔1〕,但与SCH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亚临床甲减对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和BNP及HCY的影响。

    作者:吴波;吴海声;陈云华;袁文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国老年人宗教信仰的城乡差异及原因

    目的:分析城乡老年人的宗教信仰状况。方法使用2010年第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全国性数据,对老年人宗教信仰的城乡分布、地区分布基本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老年人宗教信仰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这主要是城乡老年教徒在经济收入、健康状况、社会养老保障和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以及城乡人口老龄化倒置所导致。老年人信仰宗教形成的信仰共同体提供的社会保障是老年人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低是老年人宗教信仰城乡差异的根本原因。结论加快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构建农村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

    作者:王武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 L和hs-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超敏C 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78例NSTE-ACS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氯吡格雷治疗剂量的不同将观察组患者分成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各39例,另选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7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所有患者300 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而后低剂量组给予75 mg/d的氯吡格雷,高剂量组给予150 mg/d的氯吡格雷,均治疗14 d。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观察组内不同剂量亚组治疗前后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吸烟者比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高剂量两组负荷量24 h 与治疗后的血清 sCD40L 和 hs-CRP 水平均显著低于各组治疗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剂量组治疗前、负荷量24 h及治疗后的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均可降低NSTE-ACS患者的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但降低幅度与剂量差异无明显联系。

    作者:陈小贞;王晓明;于运福;闫瑞;杨鹏伟;闫继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与子女交流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随之出现,老年人对照护和精神抚慰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状况下,老年人的子女大多不在身边,或居住较远,虽可能得到子女的经济资助,却不能及时得到子女的精神慰藉和生活上的照料,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需要的老年人群体〔1~3〕。本研究旨在了解与子女交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

    作者:刘宇航;陈长香;李淑杏;张敏;马素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咸阳市部分社区465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疾病资料、自我管理水平进行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自我管理依从性良好181例(38.92%)。单因素χ2检验发现依从性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DM知晓率、服药种类及治疗复杂程度相关。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经济收入低、DM 知识知晓率和治疗复杂程度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支持,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简化治疗方案、结合经济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等提高管理的依从性。

    作者:岳秋娟;杨波;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