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临床上有几种心功能分级?如何应用?目前常用的是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该分级是依据活动和症状的关系来分级,比较粗糙,也是人为的分级,但当前应用普遍.
作者:郑秋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的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选择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214例,其中狭4<70%者145例;狭窄≥70%者69例.将214例患者因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分为无症状组、轻度症状组、明显症状组、危险症状组.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和神经精神症状及脑梗塞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随着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程度的逐渐加重,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也逐渐加重;出现非特异性症状的患者与出现危险症状的患者脑梗塞的发生率分别为6.0%、8.1%,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1,P=0.670).结论 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的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引起脑梗塞的风险不容忽视,应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以有效控制或延缓脑梗塞的发生.
作者:栾智勇;史跃;徐卫东;张慧;周军;张耀文;杭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军队疗养事业是我军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地方疗养院相比,大的区别在于它承担着为军队干部疗养员和特勤疗养员实施体格检查、疾病矫治、健康鉴定、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收治康复伤病员,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使命任务.
作者:汪亚东;王庆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预防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14名PICC留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对照组外涂肝素钠乳膏.结果 实验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6.48%,对照组为16.98%,P<0.01.结论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优于肝素钠乳膏.
作者:詹燕;延雅青;张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老年膀胱癌患者在膀胱灌注中应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留置尿管的效果.方法 将50例需灌注化疗前置管的老年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置管前先用10ml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经尿道表面麻醉,然后按常规方法将尿管置入: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应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后留置尿管.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观察患者灌注前和灌注后的主观感受.结果 实验组留置尿管后焦虑反应(SAS 44.49±5.24分)低于对照组(52.95±9.16分),实验组留置尿管一次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可明显减轻老年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灌注时留置尿管的焦虑反应,提高置管的一次成功率.
作者:周翠鸾;田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老年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交(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探讨其流行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0年5月~2004年5月间,对在我院进行健康查体的老年糖尿病人群进行眼底检查.如发现有微小血管瘤或更严重的改变则确诊为DR,并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4年中新发DR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2207例糖尿病患者参与检查,平均随访3.8年,DR的患病率从2000年的19.8%上升到2004年的21.6%,发病率为14.01/1000人年.经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微量尿白蛋白定量与DR的发生明显相关.结论 该研究组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发病率较以往调查我国一般人群为高,但其DR的患病率和发病率较其它调查组明显降低,表明对相关危险因素良好的控制可有效降低DR的发生.
作者:王兆艳;李昕;张卯年;李星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2002年1月~2006年12月在解放军第153医院住院患者56例,年龄60~99岁,平均78岁.除外肿瘤、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所致的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有基础心脏疾病;(2)有慢性心衰的症状;(3)至少有1项或1项以上心血管异常的指标.包括病因学、心脏形态及心脏功能性指标.
作者:董淼伟;柳韶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评定工具,对153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住院CKD(3~5期)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72.55%,其中公费医疗和自费医疗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50.00%及74.51%;与子女同住患者发生率为42.59%,独自居住为68.69%;公职人员发生率为23.47%,企业职工为48.39%,农民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故应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改善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施海燕;凌晓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高及起搏治疗在心血管病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起搏器置入后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常见的囊袋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晔;李焱焱;贺治民;罗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深入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55例CRF患者和71例非CRF患者进行临床情况分析,回顾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CRF组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的比率明显高于非CRF组.(2)CRF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CRF组,以频发房早(43.6% vs 26.7%)、房颤(32.7%vs 15.5%)、多源室早(36.4%vs 16.9%)、室早RenT(16.3%vs 4.23%)、短阵室速(12.7%vs 2.82%)以及窦性停搏(18.2%vs 7.04%)、房室传导延迟(29.1%vs 13.0%)明显增加为特点.(3)CRF组24 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4.6±1.4 vs 2.8±1.1)、ST段压低幅度(2.6±0.5 vs 1.9±0.7)、ST段压低持续时间(7.3±3.2 vs 4.1±2.6)明显高于非CRF组.Holter记录到心肌缺血发作时.临床典型心绞痛症状的发生率CRF组明显低于非CRF组(18.2%vs52.1%).(4)随访期,CRF组急性冠脉综合征(41.8%vs 21.1%)、急性左心衰竭(10.9%vs 1.41%)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CRF组.(以上比较均P<0.05).结论 CRF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心肌缺血程度高于非CRF组,以无症状心肌缺血为多;随访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
作者:苗冬梅;秦爱梅;曹瑞华;刘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完善的多管道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制定管道管理流程,采用责任护士负责制与质量管理小组监控相结合的方法,对48例多管道留置的老年脑血管病重症患者实施干预.结果 48例患者中,41例(85.4%)无管道留置相关并发症发生;7例(14.6%)发生相关并发症,均及时发现,有效处置;4例管道留置疑难病例经会诊,改进管理措施,均留置成功;所有患者无1例发生管道断裂、堵塞.结论 完善的多管道管理机制,可以有效预防管道留置并发症,提高老年重症患者的多管道护理质量.
作者:龚兴霞;杨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循证医学(EBM)的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都应建立在新近详实佳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为了提高医院的院前急救质量,我们在急救工作中学习和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自觉地、理智地利用现有好的证据实施具体患者的急救医疗决策,采用新先进、有效的证据指导院前急救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柳惠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老年人便秘现象非常普遍,是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保健医生们面临的一个难题.现将我们多年来对老年人便秘的病因观察及防治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宁军然;顾军明;田占明;李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空降医疗队员赴四川地震灾区救治伤病员第20~69 d期间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应激症状调查表,调查参加抗震救灾空降医疗队员44名.心理干预前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正常人常模进行对照;医疗队员心理干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空降医疗队员心理干预前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除抑郁和恐怖症状因子分均值较高外,(P<0.01),其它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国正常人常模比较,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均高(P<0.05或P<0.01).心理干预后医疗队员的心理症状严重程度有明显减轻(P<0.05),个体症状数虽然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降医疗队员抗震救灾早期心理应激症状人数多,程度重者少,属正常的心理应激表达.随队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后,医疗队员及时、有效的摆脱了负面情绪,团体心理得到重构.
作者:喻伟;张义红;李菊成;王楚润;熊金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疗养院实施的可行性,分析临床路径应用干高血压专科疗养的总体效果.方法 388名师职疗养员分为传统组(206例)和临床路径组(182例),比较两组的医疗费用、疗养护理质量及疗养员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临床路径不能减少整体费用,可以减少药费支出,增加理疗和体疗费支出,使经费使用更为合理有效;临床路径显著提高疗养员的满意度,提高疗养护理质量.结论 临床路径可以在疗养院实施,是提高疗养、护理质量的一个值得推广的管理方法.
作者:孙清华;董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9月~2007年10月130例年龄在60~94岁.超声心动图符合老年退行性瓣膜病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总检出率为22.4%(130/580),80~94岁组检出率(34.3%),>70~79岁组(25.2%),>60~69岁组(13.6%),P<0.05;瓣膜退行性病变的发生部位以主动脉瓣多见(77.7%),较常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其次累及二尖瓣(10.0%).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亦可同时侵及主动脉瓣和二尖瓣(12.3%);高血压的程度与退行性瓣膜病关系密切.结论 增龄是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是退行性心脏瓣膜病重要危险因素及促进因素.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是引起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重要原因.目前,超声心动图仍是检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敏感、实用的方法.
作者:吴宁;钱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