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兴义市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胡健;雷世光

关键词:留守老年人,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摘要:目的了解兴义市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2013年8月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猪场坪乡8个行政村对24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一对一面访问卷调查。结果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为(26.41±4.22)分,适应维度得分(6.10±2.06)分,低于非留守老年人(P<0.05);性格维度得分(4.18±1.30)分,情绪维度得分(4.57±1.38)分,人际维度得分(6.48±1.39)分,认知维度得分(5.07±1.67)分。社会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家庭外支持、就诊方便、心理健康咨询、经济来源、生活困难补助、每周与子女通电话等不同社会支持状况及评价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差异显著(P<0.05或 P<0.01)。结论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大农村留守老年人社会支持力度,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链非编码 RNA 在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骨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从单纯的骨形态结构向跟更加细微的层次发展。非编码 RNA 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成为当下一大研究热点。非编码 RNA 是一类由基因编码而成但不编码蛋白质的 RNA 分子。根据非编码 RNA 的大小,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小非编码 RNA,如 microRNAs;一类是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200 nt)。长链非编码 RNA 一词在2002年被首次提出〔1〕,它可以参与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成骨细胞的活动〔3〕,从而对骨代谢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本文综述国内外长链非编码 RNA 在骨代谢中的新研究,旨在阐述其在不同细胞与不同骨代谢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索其功能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郭健民;陈熙;邹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谵妄的早期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谵妄的早期干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12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5例),入院后每天使用谵妄评定方法中文修订版(CAM-CR)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确诊为谵妄后再进行谵妄分级量表评定(DRS-R-98),记录首次、末次 DRS-R-98评分和谵妄持续时间。干预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进行谵妄危险因素的干预,并结合上述量化评分进行预防性治疗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照组进行常规骨科处理。结果干预组谵妄发生率〔15.87%(10例)〕低于对照组率(30.76%(20例),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28±2.54)d,少于对照组〔(14.15±2.18)d,P<0.01〕;干预组首次 DRS 评分为(18.25±3.42)分,低于对照组〔(21.27±3.64)分,P<0.05〕;干预组谵妄持续平均时间为(2.06±1.03)d,少于对照组〔(3.42±1.57)d,P<0.05〕;治疗后干预组的末次 DR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随着年龄增长谵妄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谵妄的早期干预可结合量表评估早期诊断和量化治疗,早期控制谵妄危险因素,酌情预防性用药,高龄患者更应早期筛查和干预。早期干预可降低围术期谵妄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作者:靖光武;谢琴;任国海;王金华;赵鸿生;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本刊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行支气管全麻的老年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组和表面组。分别监测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和气管插管后1(T2)、3(T3)、5 min(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HR)。结果与同组 T0比较,三组 T1 SBP、DBP 和 HR 均显著降低(P<0.05)。与同组 T1比较,对照组和静脉组 T2、T3、T4 SBP 和 DBP 均显著升高(P<0.05);表面组 T2和 T3 SBP 和 DBP 均显著升高(P<0.05);三组 T2,对照组 T3和 T4 HR 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静脉组和表面组 SBP 在 T2、T3和 T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 DBP 在 T1、静脉组和表面组在 T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HR 在 T1和 T4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能够减轻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作者:秦树国;周颖;赵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治疗老年膀胱癌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老年膀胱癌患者100例,采用 LRC 治疗的60例患者纳入 LRC 组,将采用开放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ORC)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 ORC 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LRC 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 ORC 组(P<0.05),而手术时间明显长于 ORC 组(P<0.05);LRC 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1.67%,显著低于 ORC 组的47.50%(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阳性率、手术切缘、术后2年总生存率、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RC 治疗老年膀胱癌与 ORC 具有相似的疗效,但 LRC 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师宏斌;于家兴;于见修;杨晓波;张超;陈福宝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20例),分别采用传统模式和快速康复外科措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留置胃管时间、疼痛情况、围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况、患者满意度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可有效缩短胃管留置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焦虑,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对医护的满意度,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秀轻;谭淑卓;孔晔宏;刘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城市低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城市低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SWB)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社会学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188名低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低、中、高龄老年人 SWB 存在显著差异(F =6.35,P =0.002)。低龄老年人 SWB 在文化程度、子女数、对子女生活满意度、子女探望频率、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变量上的差异显著( 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其 SWB 主要影响因素有:子女生活满意度、经济状况、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子女数。结论子女是影响城市低龄老年人 SWB 的核心问题,可从多角度深入探讨提高城市低龄老年人 SWB的方法。

    作者:吴芳;张磊;冯冬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

    目的回顾性研究70岁及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71例70岁及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特点、围术期死亡率。采用 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 检验各组生存率,采用 Cox 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53.2%和41.4%,平均生存时间为(63.443±4.20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4.6±7.5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病理类型、术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是否行根治术、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数占总清除淋巴结数比例)、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数是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是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4%(30/172),围术期死亡率为1.7%(3/172)。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选择性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长期生存,病理类型和病理分期是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黄楚坚;李桦;陈于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吉西他滨对老年中晚期胰腺癌肿瘤生长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究老年中晚期胰腺癌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用吉西他滨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的预后。方法54例老年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为 HIFU+化疗组,采用 HIFU 联合静脉滴注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化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疼痛缓解程度、肿瘤体积变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3、6个月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 VAS 评分、外周血 CA199水平明显下降(P<0.001)。观察组治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生存率为100%,对照组生存率为92.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121);治疗 6个月后,观察组生存率为75.9%,对照组生存率为24.0%,两组生存率对比差异显著(P<0.001)。观察组29例患者均未出现皮肤烧伤、胃肠道穿孔、胰瘘和出血等 HIFU 治疗并发症。结论HIFU 联用吉西他滨治疗老年中晚期胰腺癌可明显限制肿瘤生长,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且并发症少,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瑞琦;赵民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甘肃天水地区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

    目的探讨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和生活满意度。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257名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和生活满意度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基督教徒的生活满意度在不同年龄、不同信教年限和不同宗教卷入程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宗教卷入与正性情感、满意度总分之间呈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基督教徒宗教卷入越高,其生活满意度越高;不同宗教卷入老年基督教徒的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王璇;魏亮亮;王东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氯吡格雷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及其对应的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分别予相应剂量的硝酸酯剂、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与左卡尼汀。治疗周期为4 w。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超声心动图,血脂等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杨磊;冯秋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桑叶黄酮和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含量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桑叶黄酮和多糖对糖尿病(DM)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 C 反应蛋白(CRP)含量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用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桑叶黄酮治疗组、桑叶多糖治疗组。检测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检测24 h 尿蛋白定量、计算肾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 CRP 和 TNF-α的含量。结果①模型组大鼠血糖、肾指数、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和血肌酐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而桑叶黄酮治疗组和桑叶多糖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②模型组大鼠血清中 CRP 和 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桑叶黄酮治疗组和桑叶多糖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或 P<0.01)。③桑叶黄酮和桑叶多糖可减轻肾脏病理变化。结论桑叶黄酮和多糖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血清中 TNF-α和 CRP 的含量,改善炎症反应,从而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黄立佳;杜月光;孙梽均;周宏明;吕勃;沈晨璐;鲍徐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糖代谢异常伴高血压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糖代谢异常伴高血压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15例,根据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分成正常糖耐量组(NGT 组)、糖调节受损组(IGR 组)、2型糖尿病组(T2DM 组)。比较各组血糖、血脂及胰岛素相关指标,并分析其与血清 SF 的相关性。结果三组空腹血糖(FPG)及甘油三酯(TG)比较,T2DM 组显著高于 IGR 组与 NGR 组,且 IGR 组显著高于 NGT 组(P<0.05)。T2DM 组的空腹胰岛素(FTI)、SF、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高于 NGT 组和 IGR 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 HOMA-β)显著低于 NGT 组,尿酸(UA)显著高于 NGT 组(P<0.05);IGR 组的 FTI、SF、HOMA-IR 显著高于 NGT 组,HOMA-β显著低于 NGT 组(P<0.05)。 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F 与 FPG、FTI 及 HOMA-IR 均呈正相关。结论糖代谢异常伴高血压者可通过监测血清 SF 反映胰岛素抵抗情况。

    作者:牟健;陈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常见感染菌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足(DF)危险因素及 DF 常见感染菌。方法老年 DF 患者82例为 DF 组,同期未合并 DF 的 T2DM 患者82例为对照(非 DF 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并发症,并检测血脂、血糖、血压、踝肱指数(ABI)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 Logistic 回归分析 DF 的危险因素。 DF 组患者均进行足部分泌物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主要感染菌种分布。结果DF 组男性比例及病程明显高(长)于非 DF 组(P<0.05),两组年龄、BMI 无统计学差异(P>0.05)。 DF 组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 DF 组(P<0.05);NF 组血脂水平与非 NF 组无明显差异(P>0.05),NF 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收缩压(SBP)明显高于非 NF 组(P<0.05),ABI 明显低于非 NF 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周围血管病变、HbA1c、SBP、ABI 是DF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80份足部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94株,革兰阳性球菌62株(66%),革兰阴性菌32株(34%);全部病原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结论老年 T2DM 患者中,男性、合并周围血管病、高 SBP、高 HbA1c、低 ABI 是发生 DF 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患者应加强血压、血糖控制,定期监测上述指标,以预防或早期发现 DF。 DF 感染病原体中,常见的是革兰阳性球菌,通过积极内科治疗可以控制感染。

    作者:孙顶双;丁肃;邢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特征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乳腺癌患者76例均行 DCE-MRI,并对手术切除的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DCE-MRI 表现和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雌激素受体( ER)染色阳性78.75%,孕激素受体(PR)染色阳性73.7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染色阳性63.75%,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染色阳性66.25%,肿块大小与 Ki-67呈正相关(r =0.281,P =0.039),肿块形态与 Her-2(r=0.306,P =0.024)和 Ki-67(r =0.427,P =0.001)呈正相关,肿块边缘与 ER(r =0.288,P =0.032)和PR(r =0.295,P =0.030)呈正相关,肿块强化类型与 PR 呈负相关(r =-0.243,P =0.036),TIC 类型与 Ki-67呈正相关(r =0.336,P =0.006),早期增强率与 Her-2呈正相关(r=0.275,P =0.044)。结论乳腺癌的 DCE-MRI 表现与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相关性,提示通过 DCE-MRI 推测乳腺癌相关生物学特征的可能性,亦可以据此为患者安排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朱默;杨玲;王希明;郝光宇;郝正梅;胡春洪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又称为明胶酶 B,在病理状态下其表达上调,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使斑块纤维帽厚度变薄,斑块变得不稳定。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可清晰显示患者冠脉内斑块脂质含量及纤维帽厚度,并且分辨率可达到10μm,结果与组织学检查高度一致〔1〕。本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中 MMP-9与斑块纤维帽厚度之间的关系。

    作者:付常宁;靳奇峰;李清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心理干预在早期老年胃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早期老年胃癌(年龄≥65岁)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早期老年胃癌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未予特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心理健康状态〔焦虑自评分量表(SAS)、抑郁自我评分量表(SDS)、状态-特质焦虑评分( STAI)〕、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穿孔率)。结果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 SAS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0.643);心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 SAS 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000)。心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 SDS 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状态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74);干预后研究组状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00)。心理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特质焦虑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 =0.004)。两组患者术中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P =1.000)。两组均无患者发生术中穿孔。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早期老年胃癌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作者:朱林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膜受体-2的影响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膜受体( VEG-FR)-2的影响。方法70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伊立替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清 VEGF、VEGFR-2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缓解率(85.7%)显著高于对照组(71.4%)( P =0.04)。结肠癌患者治疗后血清 VEGF、VEGFR-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VEGF、VEGFR-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 SD)患者化疗后血清 VEGF、VEGFR-2水平明显下降( P<0.05),CR+PR 患者下降程度明显高于 SD 患者(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Ⅲ~Ⅳ度发生率为22.9%,白细胞减少Ⅲ~Ⅳ度发生率为31.4%,对照组分别为20.0%和34.3%(P<0.05),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能够降低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 VEGF、VEGFR-2水平,且化疗后血清 VEGF、VEGFR-2越低,治疗效果越好。说明测定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 VEGF、VEGFR-2水平有助于判断化疗效果和肿瘤进程。

    作者:苏卓彬;费建东;李磊;杜园;杨本鑫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骨质疏松研究中的应用

    高通量测序(HTS)技术几乎改变了生物医学科学的每一个领域,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飞快,将人们真正带入了HTS 的时代。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具有测序通量高、测序时间短和测序成本低等特点。2015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推出精准医疗计划〔1〕。精准医疗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更精准、更个体化的医疗。 HTS 技术为精准医疗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为疾病的研究、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更精准,更有效的手段。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OP)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OP 发病率男性为35.8%,女性为73%,接近40%的妇女一生中都会发生OP 导致的骨折〔2〕。而 OP 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复杂过程。因此,HTS 技术的发展能更加系统地阐述 OP 的发生、发展机制及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作者:王潇;陈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层医院慢性咳嗽经验性治疗的程序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建立慢性咳嗽经验性治疗的程序。方法从146例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中筛选出102例原因不明者,依据不同的疑诊病因划分为四组,按照既定程序分别实施经验性治疗,统计治疗后总有效率,并依据有效的治疗方案推断相应病因,初略了解病因分布情况。结果门诊就诊的146例 慢 性咳嗽患者中有44例患者经筛选明确了病因;102例 不 明 原 因 慢性 咳嗽 患 者接受了经验性治疗,73例(71.6%)患者治疗有效;推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 CVA-EB-AC)者38例(37.3%),推断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者27例(26.5%),推断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者 8例(7.8%);治疗无效者判定为无法推断,共计29例(28.4%)。结论经验性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慢性咳嗽治疗方法,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但治疗前应尽可能完善鉴别诊断,治疗方案需规范。

    作者:何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