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焦虑的影响

肖留根;高亮

关键词:健身气功, 焦虑
摘要:目的探讨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焦虑的影响。方法健身气功组为长期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133例老年人;对照组为无健身气功锻炼经历或偶尔锻炼的108例老年人,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测查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焦虑的影响。结果老年人长期参与健身气功锻炼能有效改善其焦虑状态,且改善程度受锻炼年限、锻炼频率、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和锻炼形式的影响。结论长期有规律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的焦虑状态有积极改善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 CT 测量心周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测量心周脂肪体积(PAV)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64层螺旋 CT 对65例正常成年人及59例冠心病患者 PAV、心外膜脂肪体积(EAV)、胸壁下脂肪厚度(SWFT)进行定量研究,对冠心病组病变范围进行分组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 PAV、EAV 及 SWFT 均高于正常组(P<0.05),单支、两支及三支病变的冠心病组 FAV、EAV 及 SWFT 均高于正常人(P<0.05),且 FAV、EAV 及SWFT 与冠心病发病范围明显相关(r 分别为0.724、0.616、0.411,P<0.05)。结论多层螺旋 CT 测量的心周脂肪量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发病范围明显相关,PAV 有望成为无创性预测冠心病指标之一。

    作者:殷小平;王慧荣;李秋平;郑亚亭;王志尊;徐占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王毅刚针灸疗法治疗老年面瘫患者的疗效及机制

    目的探讨王毅刚针灸疗法对老年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理论探索。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祛风解毒活络汤”加减配以“面动-翳风”穴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0 d。观察两组患者自开始治疗起第7、15、20、30天的 House-Brackmann 评分及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总有效率均为100%,实验组患者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除第7 天外,其余时间点实验组的 House-Brack-mann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王毅刚针灸疗法治疗老年面瘫患者疗效确切,所选穴位具有很强的理论支撑,汤药组方中味数少,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乔秀兰;靳文学;苟春雁;李梦;王毅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传染病医院收住院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135例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未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13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年龄、病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肝硬化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在门静脉内径、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血小板计数及肝硬化并发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门静脉内径增宽,肝功能 Child C 级,血小板计数增加及肝硬化并发症是影响肝硬化合并 PVT 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国顺;刘斌;尚华;方正亚;孟冬梅;吴静;门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糖尿病与牙周炎基础治疗的相互关系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牙周炎基础治疗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血糖控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牙周基础治疗,两组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3个月后的牙周状态,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 PD)、菌斑指数( PLI),龈沟液和血清中的 TNF-α,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T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 BI、PD、PLI、龈沟液TNF-α、FPG、HbA1c、TC 均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以上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的治疗有正性影响,不仅改变了患者的牙周状态而且可调节糖尿病的基础代谢。

    作者:谭忠荣;于飞;张春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胃腺癌中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整合期-1、-3和原癌基因 C-MYC 的表达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整合基因(PIM)-1、-3和原癌基因 C-MYC( C-MYC)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61例行胃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术后蜡块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 的经病理医师证实为正常的胃黏膜组织15例作为对照组。PIM-1、PIM-3和 C-MYC 表达的检测应用免疫组化法。结果两组 PIM-1、PIM-3和 C-MYC 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 PIM-1、PIM-3和 C-MYC 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浸润深度和 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PIM-1和 PIM-3的表达与脉管内癌栓密切相关,C-MYC 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三者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腺癌中 PIM-1、PIM-3和 C-MYC 高表达是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因素。 PIM-1、PIM-3和 C-MYC 三者间无相关性。

    作者:周为;马新福;戈锐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60例乳腺癌、60例乳腺纤维腺瘤、60例乳腺增生症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IGFBP-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以及乳腺增生症中 IGFBP-6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 IGFBP-6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增生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 P<0.05),且乳腺纤维腺瘤中 IGFBP-6蛋白的表达量低于乳腺增生症(P<0.05);而在 IGFBP-6 mRNA 表达方面,乳腺癌高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增生症(P<0.01),乳腺纤维腺瘤高于乳腺增生症(P<0.01)。结论IGFBP-6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因素,且可作为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杨;薛晶;张建伟;申兴斌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预防性电针对不同月龄大鼠骨骼肌形态和腓肠肌中 AKT、mTOR、p70S6K 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防性电针对不同月龄大鼠骨骼肌形态和 IGF /AKT 通路下与蛋白合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 SD 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电针组,各组又分为8月正常组(8 MN),14月龄正常组(14 MC)、16月龄正常组(16 MC)、14月龄电针6个月组(14 MEA6)、16月龄电针6个月组(16MEA6)和16月龄电针8个月组(16MEA8)。麻醉后快速取腓肠肌 HE 染色并测量骨骼肌横截面积,Western 印迹测定大鼠腓肠肌中 AKT、mTOR、p70S6K 和 p-p70S6K 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4MEA6、16MEA6组 SD 大鼠腓肠肌的肌肉湿重/体重比值显著升高;电针预防性干预的14MEA6、16MEA6组细胞核中心化、肌纤维小角化变少,骨骼肌横截面积显著升高;预防性电针首先通过 AKT 或磷酸化 AKT 表达上调,活化了 p70S6K 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翻译。结论预防性电针干预增龄性大鼠骨骼肌萎缩的较佳月龄为8月龄,较佳干预周期为6个月。预防性电针干预减缓增龄性大鼠骨骼肌萎缩与 IGF-1/AKT 通路有关,并促进了骨骼肌蛋白合成。

    作者:马长春;徐平;魏媛;虎力;温佩彤;张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ABCD2评分和头颈部 CT 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特征及介入疗效

    目的探讨 ABCD2评分及头颈部 CT 血管造影(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血管病变特征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 TIA 患者128例,行头颈部 CTA 检查及 ABCD2评分,分析狭窄血管的分布、狭窄程度及与 ABCD2评分的关系。按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中高和低危组,中高危组中有44例患者行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28例患者中,头颈动脉狭窄104例(81.25%),累及动脉298段,其中颅内动脉162段(54.36%),颅外动脉136段(45.64%)。低危组患者动脉狭窄以轻、中度为主,中高危组患者以中、重度为主(χ2=9.621,P =0.008)。与血管支架成形术前的 ABCD2评分(6.41±0.50)分相比,术后患者3、6、12个月评分明显降低,分别为(3.00±0.71)、(2.82±0.63)和(2.88±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D2评分联合头颈部 CTA 能有效评价 TIA 患者血管狭窄情况及介入治疗的疗效。

    作者:吴照宇;郭应兴;雷进元;于海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新型肿瘤抑素对 C6神经胶质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型肿瘤抑素对 C6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及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 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新的肿瘤抑素对 C6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并用 Western 印迹检测对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新的肿瘤抑素作用 C6胶质瘤24 h 空白对照组与卡莫司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其他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 空白组与卡莫斯汀组、1500、2000μg /ml 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72 h 时空白对照组与卡莫斯汀组、1500、2000μg /ml 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与卡莫司汀组、1500、2000μg /ml 组比较 Caspase-3蛋白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肿瘤抑素可能通过调控 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 C6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任吉祥;刘爽;孙洋;周庆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需求

    糖尿病(DM)被认为是失明、肾衰竭、下肢截肢、心血管病引发死亡的主要原因。与 DM 相关的并发症被认为是口腔疾病发作的高风险因素,已有学者确定了 DM 与口腔健康之间的双向关系,DM 可加速牙周膜与牙龈的破坏,反过来口腔疾病对血糖控制产生负面影响〔1〕。 DM 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终导致口腔疾病,包括急性口腔感染、唾液腺功能障碍、牙周炎、龋牙导致牙齿脱落〔2〕。 口腔健康素养缺乏是获得口腔健康信息与预防性服务的障碍〔3〕。 本文将从四个主题描述老年患者对于2型 DM(T2DM)与口腔健康之间的双向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李艳玲;田彦卿;季捧先;董雪;李倩;田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非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体会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采用前房冲洗及药物途径的体会。方法眼内炎患者6例(6只眼)均采取前房冲洗,2例患者行球周注射万古霉素,4例患者行球内注射抗生素(其中3例注射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观察治疗后眼内炎的控制情况、手术前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6例患者经前房冲洗、局部应用抗生素后,眼内感染性炎症均得到控制。 4例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2例患者随诊期间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预后取决于有效抗生素介入的时间。在没有病原学支持的情况下,尽早采用前房冲洗联合广谱抗生素玻璃体腔注射能够有效地控制细菌性眼内炎。如果出现玻璃体及视网膜等并发症还应尽早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作者:张志;张新秀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脓毒症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CRRT)在脓毒症患者中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共53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 CRRT 组27例(观察组)、非 CRRT 组2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治疗前、治疗7 d 后的感染状况、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参数、临床结局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具有可比性。治疗7 d 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WBC)、血清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 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HR)、乳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和治疗后的 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RRT 能够很好地改善脓毒症患者的感染状况、控制机体炎症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组织灌注,减少患者总住院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金俐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老年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在老年复杂性肾结石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1至2014年12月31日间行 PCNL 的52例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1.77±42.18)min;结石一期清除率为78.85%(41/52);术中出血量为67.69 ml;平均术后拔管时间为(5.27±1.57)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7.63±1.88)d。结论应用 PCNL 治疗老年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确切,出血量少,创伤小,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邓飞;许文德;姚子明;范芯岩;李红飞;王艳波;姜凤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桑叶黄酮和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含量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桑叶黄酮和多糖对糖尿病(DM)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 C 反应蛋白(CRP)含量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用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桑叶黄酮治疗组、桑叶多糖治疗组。检测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检测24 h 尿蛋白定量、计算肾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 CRP 和 TNF-α的含量。结果①模型组大鼠血糖、肾指数、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和血肌酐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而桑叶黄酮治疗组和桑叶多糖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②模型组大鼠血清中 CRP 和 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桑叶黄酮治疗组和桑叶多糖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或 P<0.01)。③桑叶黄酮和桑叶多糖可减轻肾脏病理变化。结论桑叶黄酮和多糖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血清中 TNF-α和 CRP 的含量,改善炎症反应,从而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黄立佳;杜月光;孙梽均;周宏明;吕勃;沈晨璐;鲍徐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红景天苷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选取 SD 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心力衰竭模型,8 w 后取存活的8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组( n =20),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接受24、12、6 mg /kg 灌胃处理,每天1次,连续8 w。同时选取20只仅开腹而不结扎的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比较各组大鼠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室重构相关指标〔心脏指数(CI)、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心肌胶原容积分数( CVF)、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比( PVCA)及心肌羟脯氨酸〕和RAAS 指标〔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Ⅱ和醛固酮(ALD)〕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 LVEDD、LVESD、CI、LVMI、CVF、PVCA、羟脯氨酸含量及 RAAS 指标均升高,LVEF、LVFS 降低,以上提示造模成功,模型大鼠发生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及 RAAS 激活。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组 LVEDD、LVESD、心室重构及 RAAS 相关指标均低于模型组(P<0.05),LVEF、LVFS 均高于模型组( P<0.05)。红景天苷处理的大鼠中,仅高剂量组的羟脯氨酸含量与假手术组的无差异(P>0.05)。结论红景天苷能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可能与其改善 RAAS 激活有关,且以上改善效应与红景天苷的剂量有关。

    作者:吴洁;尹涛;邹庆华;司良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难治性丙型肝炎初次治疗患者个体化治疗后的病毒学应答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老年难治性丙型肝炎(RHC)初治患者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通过12个临床中心入组225例老年 RHC 初治患者,先统一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利巴韦林(RBV)治疗12 w,之后根据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EVR)情况分组。获得 cEVR 的患者进入A 组,继续给予标准治疗到48 w;未获得 cEVR 的患者进入 B 组,并进一步随机分为 B1组(继续治疗到72 w)和 B2组(继续治疗到96 w)。随访24 w。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中、随访中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 RNA 水平,比较各组患者病毒学应答率。结果总的持续病毒学应答( SVR)率为85.09%。抗病毒治疗后 A 组147例患者延迟病毒学应答(DVR)、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VR)、SVR 比例均明显高于 B1组和 B2组(P<0.01)。 B1组和 B2组抗病毒治疗后无效应答(pEVR)、DVR、ETVR、SVR 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 HCV 基因6型患者 SVR 获得率明显高于感染 HCV基因1、2、3型的患者(P<0.05)。 IL28B 基因型 CC 型患者 SVR 获得率明显高于非 CC 型。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DVR 对SVR 的阳性预测率分别为92.93%、89.80%、85.71%;阴性预测率分别为27.42%、90.00%、100.00%。结论中国老年 RHC 初治患者通过 cEVR 分组进行个体化治疗绝大部分可获得 cEVR。其中治疗12 w 未获得 cEVR 的患者,可将治疗延长至72 w,但不必到96 w。治疗12 w 时患者仍未获得EVR,应当停止治疗,更换治疗方案;获得 pEVR 的患者可继续治疗到24 w;若仍未获得 DVR,应停止治疗,更换治疗方案。

    作者:苏瑞霞;张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肺癌患者姑息治疗过程中的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姑息治疗过程中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姑息治疗的40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L),分析患者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QL 评分中的整体分值、功能总分值及症状总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负性情绪与 QL 整体评分及功能评分负相关(P<0.05),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 SAS、SDS 与整体 QL 评分和功能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S、SDS 以及整体负面情绪均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姑息治疗的肺癌患者负性情绪明显,负性情绪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善负性情绪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靳生艳;曹培琳;王蓉;柴海萍;罗茂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预防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脂、血小板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预防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脂、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择因 TIA 入院接受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合并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纤溶指标、脑梗死发病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预防老年TIA 患者脑梗死效果,同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脂、血小板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 TC、TG 及 LDL-C 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斑块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低回声斑块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颈部斑块超声检查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低回声斑块数目少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89%(3/38),对照组为13.16%(5/38),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TIA 后能够有效稳定粥样斑块,使脑梗死发病率降低,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凝血功能得到改善,安全性良好。

    作者:张成刚;孙中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左房巨大血栓2例

    1 病 例病例1:患者,男,55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十年余,加重半年”入院,心脏彩超示:M 型及左心功能测值(成人正常参考值):左房内径53 mm,右室前壁厚度6 mm,右室内径26 mm,室间隔厚度8 mm;左室后壁厚度8 mm,左室舒张末径47 mm,左室收缩末径31 mm,左室射血分数61%。频谱多普勒估测二尖瓣开口面积0.48 cm 2。实测二尖瓣口面积0.43 cm 2。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表现:二尖瓣增厚毛糙,回声增强,开放受限、开放幅度约4 mm,关闭可;左心耳显示不清,左房内见实性低回声团,大小约(86×35)mm 2。彩超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极重度狭窄并微量反流及前后叶瓣尖钙化。主动脉瓣中度狭窄并轻度反流及瓣膜局部钙化。三尖瓣中度反流、肺动脉瓣轻度反流、肺动脉增宽,提示重度肺动脉高压。左心房内血栓形成。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伴长 RR 间歇,胸部 CT 示:双侧胸水,胸膜下节段性肺实变;左心房增大,局部血栓或黏液瘤形成,建议彩超检查。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调整心功能,并于2015年07月13日行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心房血栓清除术+三尖瓣成形术。术中证实左心房内为巨大血栓。约8.5 cm×4.5 cm,术后10 d,患者治愈出院。

    作者:严闹;方樵;杨威;周建良;龚艺;董啸;张小强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水平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1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肺癌患者80例为肺癌组,取6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TK1表达,并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1、3年生存情况。结果肺癌患者中 TK1阳性率为40.00%(32/8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3.64%(9/66)(P<0.05),肺癌患者 TK1阳性率在性别、吸烟史、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上未见统计学差异,而与远处转移及 TMN 分期有关(P<0.05);肺癌 TK1阳性与阴性患者在1年生存率上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但 3年生存率阳性患者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 TK1在肺癌患者中高表达,并与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及 TMN 分期密切相关,且预后生存率低。因此,血清 TK1可作为指导肺癌临床分期及判断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作者:孙达统;王琳;曾爱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