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左房巨大血栓2例

严闹;方樵;杨威;周建良;龚艺;董啸;张小强

关键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左房巨大血栓
摘要:1 病 例病例1:患者,男,55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十年余,加重半年”入院,心脏彩超示:M 型及左心功能测值(成人正常参考值):左房内径53 mm,右室前壁厚度6 mm,右室内径26 mm,室间隔厚度8 mm;左室后壁厚度8 mm,左室舒张末径47 mm,左室收缩末径31 mm,左室射血分数61%。频谱多普勒估测二尖瓣开口面积0.48 cm 2。实测二尖瓣口面积0.43 cm 2。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表现:二尖瓣增厚毛糙,回声增强,开放受限、开放幅度约4 mm,关闭可;左心耳显示不清,左房内见实性低回声团,大小约(86×35)mm 2。彩超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极重度狭窄并微量反流及前后叶瓣尖钙化。主动脉瓣中度狭窄并轻度反流及瓣膜局部钙化。三尖瓣中度反流、肺动脉瓣轻度反流、肺动脉增宽,提示重度肺动脉高压。左心房内血栓形成。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伴长 RR 间歇,胸部 CT 示:双侧胸水,胸膜下节段性肺实变;左心房增大,局部血栓或黏液瘤形成,建议彩超检查。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调整心功能,并于2015年07月13日行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心房血栓清除术+三尖瓣成形术。术中证实左心房内为巨大血栓。约8.5 cm×4.5 cm,术后10 d,患者治愈出院。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性电针对不同月龄大鼠骨骼肌形态和腓肠肌中 AKT、mTOR、p70S6K 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防性电针对不同月龄大鼠骨骼肌形态和 IGF /AKT 通路下与蛋白合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 SD 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电针组,各组又分为8月正常组(8 MN),14月龄正常组(14 MC)、16月龄正常组(16 MC)、14月龄电针6个月组(14 MEA6)、16月龄电针6个月组(16MEA6)和16月龄电针8个月组(16MEA8)。麻醉后快速取腓肠肌 HE 染色并测量骨骼肌横截面积,Western 印迹测定大鼠腓肠肌中 AKT、mTOR、p70S6K 和 p-p70S6K 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4MEA6、16MEA6组 SD 大鼠腓肠肌的肌肉湿重/体重比值显著升高;电针预防性干预的14MEA6、16MEA6组细胞核中心化、肌纤维小角化变少,骨骼肌横截面积显著升高;预防性电针首先通过 AKT 或磷酸化 AKT 表达上调,活化了 p70S6K 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翻译。结论预防性电针干预增龄性大鼠骨骼肌萎缩的较佳月龄为8月龄,较佳干预周期为6个月。预防性电针干预减缓增龄性大鼠骨骼肌萎缩与 IGF-1/AKT 通路有关,并促进了骨骼肌蛋白合成。

    作者:马长春;徐平;魏媛;虎力;温佩彤;张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脑梗死气管切开合并肺炎的效果

    脑梗死一旦发病后就易出现球麻痹,导致老年患者出现咳嗽反射迟钝、误咽、误吸等症状。老年脑梗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咳嗽无力,黏稠痰液不易被咳出;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并发吸入性肺炎,且可反复发生,给临床治疗增加难度。出现肺炎时需要经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于抗生素反复使用,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易出现耐药菌,使得治疗效果很难令人满意,且病情可以迅速进展。当严重的感染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时,就会导致多脏器衰竭,预后极差,为了保证气道畅通,维持患者的生命,需给患者行气管切开。如何有效控制气管切开后的吸入性肺炎,使疾病尽快好转或治愈,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分析脑梗死气管切开合并肺炎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药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作者:周丽娟;任波;吴春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甘肃天水地区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

    目的探讨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和生活满意度。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257名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和生活满意度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基督教徒的生活满意度在不同年龄、不同信教年限和不同宗教卷入程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宗教卷入与正性情感、满意度总分之间呈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基督教徒宗教卷入越高,其生活满意度越高;不同宗教卷入老年基督教徒的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王璇;魏亮亮;王东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功能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结合神经导航辅助手术在脑功能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结合神经导航辅助手术治疗在切除大脑功能区肿瘤中的应用。方法36例颅脑功能区肿瘤患者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导航组(18例),导航组采用神经导航结合 fMRI、DTI 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肿瘤切除率、术后生存质量及术后机体功能状态。结果导航组术前行 fMRI、DTI 成像,完成融合图像信息,术中结合神经导航仪成功标定肿瘤及功能区,导航组肿瘤切除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44.44%)(χ2=5.8997,P<0.05),导航组手术方式选择优于对照组(u =3.0652,P<0.05);导航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χ2=4.9846,P<0.05)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u =2.3671,P<0.05);导航组 fMRI 扫描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t =16.060,P<0.05),导航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t =4.901,P<0.05),导航组随访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u =2.3768,P<0.05)。结论fMRI、DTI 技术结合神经导航辅助手术治疗可准确判断肿瘤与脑功能区关系,明确肿瘤切除范围,实现手术方案个体化,有利于提高大脑功能区肿瘤全切率,改善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状态,保护大脑功能区,同时大范围切除肿瘤。

    作者:聂柳;王汉;刘兴吉;夏鹰;金虎;陈建强;陈晓;东林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白藜芦醇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抑制高糖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的凋亡及可能机制。方法MTT 检测 HK-2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法、caspase-3活性检测细胞凋亡;DCFH-DA 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Real-time PCR 检测 Nrf2 mRNA 表达;Western 印迹法检测 Nrf2蛋白表达。结果30 mmol /L 葡萄糖能显著降低 HK-2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凋亡,上调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并下调 Nrf2 mRNA 和蛋白表达。10μmol /L 白藜芦醇预处理能部分逆转高糖的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对高糖诱导的 HK-2凋亡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活性氧的生成和上调 Nrf-2的表达有关。

    作者:宋碧辉;谢红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添加ω-3鱼油脂肪乳的围术期肠外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添加ω-3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支持对其围术期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胃癌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空白对照组、普通营养组及尤文营养组,每组30例。空白对照组患者术前未给予营养支持,普通营养组及尤文营养组患者术前7 d 均给予等单位体重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尤文营养组另补充尤文100 ml /d。分别于入院后、手术当天术前、术后第3、7天分别检测患者营养状况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及 IgA、IgG、IgM)指标。于术后3、7 d 检测各组患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6、C 反应蛋白(CRP),并统计各组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术前肠外营养后,普通营养组及尤文营养组的 PAB 均升高(t =2.44,2.67 P<0.05)。术后3、7 d 普通营养组及尤文营养组的 ALB、PAB、TF 较空白对照组高(第3 天:F =6.61,9.60,5.09,P<0.05;第 7天:F =7.63,4.68,4.21,P<0.05)。三组患者入院前、手术前及术后3 d 的体液免疫功能(IgA、IgG、IgM)和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0.29,0.48,0.84,0.14,0.13,0.71,0.24;F =0.89,1.64,0.44,0.25,0.23,2.11,2.46;F =2.32,1.94,3.00,2.20,2.10,1.00,2.39,P >0.05)。术后7 d 的体液免疫功能( IgA、IgG、IgM)和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49,4.03,4.62,5.54,3.39,4.66,4.13,P<0.05)。尤文营养组在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术后3 d、术后7 d 的炎症指标( CRP、IL-6)均低于普通营养组及空白对照(χ2=6.07,F =6.53,F =9.14,F =4.56,F =17.5,F =5.52, P<0.05)。三组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2.38,F =0.196,P>0.05)。结论对于营养状况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胃癌患者,围术期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而ω-3鱼油脂肪乳能显著降低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围术期感染性并发症,降低平均住院日,且不增加平均住院费用。

    作者:潘敦;陈辉;李良庆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靶控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生命体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靶控给药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生命体征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直肠癌行手术治疗患者58例,通过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泵入丙泊酚0.2~0.6 mg? kg-1? h-1;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控制在3μg /ml,静脉靶控注射泵给予靶浓度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 SpO2);起效时间、肌松作用时间、肌松自主恢复时间;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及 CD4+/CD8+比值。结果①两组 T1、T2时段 HR、MAP、SpO2差异显著(P<0.05);两组 T1、T2、T3、T4时段 CD4+、CD8+、CD4+/CD8+水平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起效时间、肌松作用时间、肌松自主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控给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减轻麻醉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培俊;李艳华;唐珩;王莉;唐天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长链非编码 RNA 在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骨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从单纯的骨形态结构向跟更加细微的层次发展。非编码 RNA 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成为当下一大研究热点。非编码 RNA 是一类由基因编码而成但不编码蛋白质的 RNA 分子。根据非编码 RNA 的大小,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小非编码 RNA,如 microRNAs;一类是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200 nt)。长链非编码 RNA 一词在2002年被首次提出〔1〕,它可以参与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成骨细胞的活动〔3〕,从而对骨代谢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本文综述国内外长链非编码 RNA 在骨代谢中的新研究,旨在阐述其在不同细胞与不同骨代谢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索其功能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郭健民;陈熙;邹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黄斑变性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究老年性黄斑变性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确诊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21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的非老年性黄斑变性者31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日本 TOPCON 造影系统、国际标准视力表、眼底镜、裂隙灯及自动化验光仪等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眼别、C 反应蛋白(CRP)、运动状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工作类型、家庭人均收入、教育程度及职业等,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性黄斑变性组患者年龄、收缩压明显高于非老年性黄斑变性组( P<0.05),HDL、LDL 明显低于非老年性黄斑变性组(P<0.05),两组 CRP、高血压、教育程度和职业方面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性别、身高、体重、BMI、腰臀比、舒张压、TC、TG、眼别、运动状态、吸烟、糖尿病、工作类型、家庭人均收入方面比较无差异( P>0.05)。将有意义的变量进入多因素分析,代入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HDL、CRP、高血压是预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HDL、CRP、高血压是预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于亚波;丛占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机体营养状况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PTH)水平与机体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78例 CR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组,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 MNA)评价两组患者营养状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 PTH水平,并对两组相关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利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方法评价血清 PTH 与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50%(P<0.05);血清各指标水平在不同营养状况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 PT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表现为营养不良>潜在营养不良>营养正常,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红蛋白(Hb)表现为营养不良<潜在营养不良<营养正常;相关性分析发现,PTH与 MNA、TP、TC、TG、CRP、Hb 负相关(P<0.05),与 BUN、SCr 正相关(P<0.05),与 ALB、HDL-C、LDL-C 无相关性(P>0.05)。结论CRF 患者并发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血清 PTH 水平高表达,与机体营养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予以重视,以协助治疗。

    作者:李珏;马立;周宇晖;陈芬;李淼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改变及辅助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改变,并分析辅助诊断价值。方法AA 患者45例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辅助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外周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 FGF-1水平与 VEGF 水平呈正相关( r =0.732,P<0.001)。 ROC 曲线分析显示,以43.83 ng /L 为截点值,FGF-1诊断 AA 的敏感性为91.11%,特异性为90.00%,曲线下面积为0.89,优于VEGF。结论老年 AA 患者外周血 VEGF 及 FGF-1水平显著降低,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李玉玲;冀林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参芪补肺汤对慢阻肺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中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芪补肺汤对慢阻肺(COPD)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中组蛋白去乙酰基酶2(HADC2)、乙酰化组蛋白 H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 COPD 模型组。原代培养大鼠 ASMCs 取4~6代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氨茶碱组。其中空白组为正常培养 ASMCs,不予处理。模型组、中药低、高剂量组和氨茶碱组为 COPD 模型组培养 ASMCs,模型组加入香烟提取物(CSE)及正常组大鼠血清;中药低剂量组加入 CSE 及中药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药高剂量组加入 CSE 及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氨茶碱组加入CSE 及氨茶碱。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 ASMCs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各组 ASMCs 中 HDAC2、H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 ASMCs 明显增殖,ASMCs 中的 HDAC2表达明显降低,乙酰化组蛋白 H4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 ASMCs 增殖和 HDAC2、乙酰化组蛋白 H4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高剂量组 ASMCs 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下降,ASMCs 中的 HDAC2表达明显增高,乙酰化组蛋白 H4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氨茶碱组 ASMCs 增殖降低、ASMCs 中的 HDAC2表达明显增高(P<0.05),乙酰化组蛋白 H4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芪补肺汤可抑制 ASMCs 增殖,其机制可能通过提高 ASMCs 中 HDAC2的表达、抑制组蛋白 H4的表达,影响其平衡状态发挥作用。

    作者:吴桂英;张葵;张湘燕;闫萍;杨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h 和 PTEN 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胃腺癌组织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3h 和 PTEN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5例胃腺癌作为观察组,7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中 EIF3h 和 PTEN 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 EIF3h 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TEN 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 EIF3h 和 PTEN 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癌结节和 Ki67增殖指数均密切相关,且 EIF3h 和 PTEN 的表达负相关,生存分析显示 EIF3h 和 PTEN 的表达与预后相关。结论胃腺癌组织中 EIF3h 高表达、PTEN 低表达时,对肿瘤的进展有促进作用,两者具有协同负向作用,术后联合检测 EIF3h 和 PTEN 的表达对判断胃腺癌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爱东;刘扬;马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ABCD2评分和头颈部 CT 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特征及介入疗效

    目的探讨 ABCD2评分及头颈部 CT 血管造影(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血管病变特征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 TIA 患者128例,行头颈部 CTA 检查及 ABCD2评分,分析狭窄血管的分布、狭窄程度及与 ABCD2评分的关系。按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中高和低危组,中高危组中有44例患者行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28例患者中,头颈动脉狭窄104例(81.25%),累及动脉298段,其中颅内动脉162段(54.36%),颅外动脉136段(45.64%)。低危组患者动脉狭窄以轻、中度为主,中高危组患者以中、重度为主(χ2=9.621,P =0.008)。与血管支架成形术前的 ABCD2评分(6.41±0.50)分相比,术后患者3、6、12个月评分明显降低,分别为(3.00±0.71)、(2.82±0.63)和(2.88±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D2评分联合头颈部 CTA 能有效评价 TIA 患者血管狭窄情况及介入治疗的疗效。

    作者:吴照宇;郭应兴;雷进元;于海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联合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联合血清胱抑素 C 及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组,测定所有患者血清胱抑素 C 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根据尿蛋白和肌酐情况分为 A 组(尿蛋白和血尿酐异常 n =50例)和 B组(尿蛋白和血肌酐正常 n =5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肾脏造影成像检查,应用 QLAB 计算双肾造影强度,并比较各组造影灌注参数。结果A 组血清胱抑素 C 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 B 组( P<0.05),B 组血清胱抑素 C 及β2微球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对照组,曲线达峰绝对值(DP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达峰时间(TT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和 B 组 AUC、DPI 和 TTP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血清胱抑素 C 及β2微球蛋白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会出现漏诊,联合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能明显提高诊断价值。

    作者:李莉;陈斌娟;林志艳;王卫丽;陈彻;李海龙;王勇;杨雅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针刺对高脂饲养胰岛素抵抗大鼠葡萄糖输注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丰隆、三阴交穴对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葡萄糖输注率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大鼠均以高脂饲料饲养。12 w 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将大鼠固定于自制袋中,不进行任何处理。西药组按大鼠质量以吡格列酮10 mg /kg 灌胃,电针组取双侧“丰隆”、“三阴交”穴电针治疗,1次/d,连续2 w。于干预2 w 后分别检测体质量、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葡萄糖输注率(GIR)。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体质量、FPG、FINS、HOMA-IR 水平显著降低(P<0.01),ISI、GIR 显著升高(P<0.05或 P<0.01)。结论电针治疗具有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率、改善 IR、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作者:李知行;蓝丹纯;张弘弢;张海华;陈小砖;孙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老年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在老年复杂性肾结石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1至2014年12月31日间行 PCNL 的52例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1.77±42.18)min;结石一期清除率为78.85%(41/52);术中出血量为67.69 ml;平均术后拔管时间为(5.27±1.57)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7.63±1.88)d。结论应用 PCNL 治疗老年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确切,出血量少,创伤小,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邓飞;许文德;姚子明;范芯岩;李红飞;王艳波;姜凤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正常老年人骶髂关节CT影像特点

    目的观察正常老年人骶髂关节的 CT 影像特点。方法162例无骶髂关节相关病史或病变的老年人骶髂关节 CT 影像资料,按被研究者年龄分为3组进行观察和测量,观察关节间隙形态改变,测量关节间隙宽度。结果关节清晰度:关节间隙清晰155例(95.68%),关节间隙模糊7例(4.32%),无关节间隙消失。骶髂关节间隙形态:男性以直线型为主,女性以 S 型为主。骨质增生发生率高,部位以骶骨前上缘、后下缘、髂骨前上缘和后下缘多见。骶髂关节软骨下改变主要有囊性变、局限性骨质硬化和骨皮质连续性欠佳,骶髂关节腔出现真空征。正常老年人骶髂关节间隙随着年龄增加,在左、右两侧与男、女两性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常老年人骶髂关节存在广泛的退行性改变,与生物力学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袁锋;于成福;原嘉民;段权;董嘉怡;李义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状况与高胰岛素血症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糖尿病(DM)患者睡眠情况,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及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在 BPH 合并DM 患者睡眠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73例住院的 BPH 患者,测量常规生化指标、hs-CRP、前列腺增生指标等,并行国际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定睡眠状况。根据血糖代谢水平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 =92)、DM 组(n =81);根据 PSQI 评分结果分为低分组(PSQI≤7分)68例,高分组(PSQI>7分)105例;对各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M 组患者中,PSQI>7分 比例占69.1%,而糖耐量正常组患者 PSQI >7分 比 例 占53.3%,二者差异显著(χ2=4.550,P =0.033)。 DM 组患者 PSQI 总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时间评分均高于糖耐量正常组( P<0.05)。另外校正年龄、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臀围等因素,高分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hs-CR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中位数水平均高于低分组(P<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患者 IPSS、PV、hs-CRP 与睡眠障碍呈正相关(P<0.05)。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睡眠时间评分与合并糖尿病呈正相关(P<0.05)。结论BPH合并 DM 患者睡眠障碍发病率高,睡眠状况差者常存在高胰岛素血症、hs-CRP 水平增高以及 IPSS、QOL、PV 偏高,提示前列腺增生程度、炎症反应与睡眠障碍相关,而且睡眠时间减少亦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作者:刘敏;孙常铭;杨新宏;何杰;张秀琴;辛秋平;王兆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