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陈斌娟;林志艳;王卫丽;陈彻;李海龙;王勇;杨雅丽
目的探讨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气阴两虚型的2型糖尿病 DR 患者110例,应用随机数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降脂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物合成胰岛素治疗,实验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与杞菊地黄丸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水平、视网膜病变程度、低视力生活质量量表( CLVQOL)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血脂、糖代谢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但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P>0.05),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视力、眼底出血、微动脉瘤及黄斑水肿状况均比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而对照组几乎无变化( P>0.05);治疗后实验组疗效指数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气阴两虚型 DR,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降低视网膜病变程度,维持血糖及其他生化指标稳定,其疗效明显高于单纯应用胰岛素。
作者:王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CRRT)在脓毒症患者中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共53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 CRRT 组27例(观察组)、非 CRRT 组2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治疗前、治疗7 d 后的感染状况、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参数、临床结局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具有可比性。治疗7 d 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WBC)、血清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 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HR)、乳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和治疗后的 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RRT 能够很好地改善脓毒症患者的感染状况、控制机体炎症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组织灌注,减少患者总住院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金俐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又称为明胶酶 B,在病理状态下其表达上调,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使斑块纤维帽厚度变薄,斑块变得不稳定。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可清晰显示患者冠脉内斑块脂质含量及纤维帽厚度,并且分辨率可达到10μm,结果与组织学检查高度一致〔1〕。本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中 MMP-9与斑块纤维帽厚度之间的关系。
作者:付常宁;靳奇峰;李清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65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9例,依据影像学表现判断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分为 VBD 组和非 VBD 组。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VBD 与非 VBD 组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FV)和搏动指数(PI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后24 h 内1、3、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BD 患者后循环血流速度慢,且动脉搏动减弱。 VBD 患者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较重,且恢复程度慢。
作者:矣方圆;李艳玲;王瑞萍;商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比较半枝莲多糖(SBPS)对 H22荷瘤小鼠组织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的影响。方法建立 H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分别取 H22荷瘤小鼠和 SBPS 组小鼠瘤组织,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两组瘤组织的蛋白质,获得图谱后通过 ImageMaster 5.0软件分析两组蛋白表达的差异性。结果两组差异明显的蛋白点有14个,其中 SBPS 组6个点高表达,8个低表达;14个点仅在荷瘤组表达,12个点在 SBPS 组特异表达。结论SBPS 可以通过调节 H22肝癌瘤组织中部分蛋白质的表达,实现对肝癌的治疗作用。
作者:许晓义;武蕾蕾;李丽;张晓莉;关利新;迟砚军;宋高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 D-半乳糖联合亚硝酸钠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左卡尼汀低、中、高剂量组(0.25、0.5、1.0 g? kg-1? d-1),共5组。采用 D-半乳糖联合亚硝酸钠复制衰老模型,实验6 w 后检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测定脑中皮层和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逃避潜伏期延长;脑组织 SOD、GSH-Px 活性降低,MDA 含量增高。左卡尼汀组能改善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脑组织 SOD、GSH-Px 活性,降低 MDA 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栾海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老年肺结核( PTB)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血清胱抑素 C( CysC)与血清尿酸( S-UA)水平的关系。方法抽取空腹静脉血3.0 ml,进行血清 CysC 及 S-UA 的检测。结果抗结核治疗前实验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的血清 CysC 和 S-UA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结核治疗后血清 CysC 水平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1),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比较差异亦具统计学意义( P<0.05);抗结核治疗后试验组的 S-UA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1),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的 S-U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 与 S-UA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 =0.934,r =0.913,均 P<0.01)。结论老年 PTB 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血清 CysC 浓度升高与 S-UA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血清 CysC 可作为抗结核药物早期肾损害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刘艳;赵帅英;吕多;刘欢;杨宁;刘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老年急诊 STEM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阿司匹林+替罗非班治疗41例纳入对照组,联合替格瑞洛治疗58例纳入实验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服药后0.5、2、24 h、7 d 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服药后0.5 h 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服药前,服药后2 h 低于服药后0.5 h,服药后24 h 低于服药后2 h,服药后7 d 高于服药后24 h(P<0.05);实验组出血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PCI 术后1 w,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例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 STEMI 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
作者:过云峰;陈风;高长征;田明玉;李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桑叶黄酮和多糖对糖尿病(DM)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 C 反应蛋白(CRP)含量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用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桑叶黄酮治疗组、桑叶多糖治疗组。检测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检测24 h 尿蛋白定量、计算肾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 CRP 和 TNF-α的含量。结果①模型组大鼠血糖、肾指数、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和血肌酐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而桑叶黄酮治疗组和桑叶多糖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②模型组大鼠血清中 CRP 和 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桑叶黄酮治疗组和桑叶多糖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或 P<0.01)。③桑叶黄酮和桑叶多糖可减轻肾脏病理变化。结论桑叶黄酮和多糖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血清中 TNF-α和 CRP 的含量,改善炎症反应,从而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黄立佳;杜月光;孙梽均;周宏明;吕勃;沈晨璐;鲍徐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20例),分别采用传统模式和快速康复外科措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留置胃管时间、疼痛情况、围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况、患者满意度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可有效缩短胃管留置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焦虑,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对医护的满意度,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秀轻;谭淑卓;孔晔宏;刘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测量心周脂肪体积(PAV)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64层螺旋 CT 对65例正常成年人及59例冠心病患者 PAV、心外膜脂肪体积(EAV)、胸壁下脂肪厚度(SWFT)进行定量研究,对冠心病组病变范围进行分组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 PAV、EAV 及 SWFT 均高于正常组(P<0.05),单支、两支及三支病变的冠心病组 FAV、EAV 及 SWFT 均高于正常人(P<0.05),且 FAV、EAV 及SWFT 与冠心病发病范围明显相关(r 分别为0.724、0.616、0.411,P<0.05)。结论多层螺旋 CT 测量的心周脂肪量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发病范围明显相关,PAV 有望成为无创性预测冠心病指标之一。
作者:殷小平;王慧荣;李秋平;郑亚亭;王志尊;徐占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共同经济为纽带组成的亲属团体,为个体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情感寄托〔1,2〕,也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随着增龄,老年人活动场所也由单位转向了社区、街道。本文旨在了解老年人家庭、社会生活环境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蒲在春;赵玉娜;李淑杏;陈长香;张敏;赵雅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改变,并分析辅助诊断价值。方法AA 患者45例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辅助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外周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 FGF-1水平与 VEGF 水平呈正相关( r =0.732,P<0.001)。 ROC 曲线分析显示,以43.83 ng /L 为截点值,FGF-1诊断 AA 的敏感性为91.11%,特异性为90.00%,曲线下面积为0.89,优于VEGF。结论老年 AA 患者外周血 VEGF 及 FGF-1水平显著降低,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李玉玲;冀林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1470 nm 半导体激光汽化术(TUDLVP)与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 BPH 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半导体激光组(DL 组)和等离子组(PK 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 Qmax)、残余尿(PVR)等指标。结果DL 组手术时间(78.5±12.4) min,显著长于 PK 组(46.8±14.6) min;DL 组出血量(50±15) ml,显著少于 PK 组(120± 30)ml;DL 组留置尿管时间(2.2±0.3)d,显著短于 PK 组(4.6±0.8) d( P<0.05)。 DL 组术后1、3个月 IPSS、QOL、Qmax、PVR 与 PK 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UDLVP 可达到与 TUPKRP 相同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 BPH 相关的下尿路症状,但出血少,留管时间短,效果更佳。
作者:曹会彦;刘智明;乜国雁;章晓东;王国录;易文发;于湧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老年患者75例根据有无脑缺血症状分为症状组(观察组)和非症状组(对照组)。 MRI 检查比较两组管腔厚度、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成分。结果MRI 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两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观察组管腔狭窄程度、管壁平均厚度均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斑块脂质核心、斑块出血、斑块纤维帽破溃的比例均大于对照组(P<0.05);管壁平均厚度、纤维帽破溃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产生临床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通过 MRI 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管壁情况和斑块成分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
作者:彭少华;王成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检测小鼠脑缺氧后 SA1在神经细胞中的转录表达变化。方法将60只小鼠共分为10组,采用手术方式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分别于术后3、6、9、12 h、1、3、5、7 d 处死。逆转录 PCR 扩增 SA1 cDNA,应用 RT-PCR 检测其转录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6 h 后 SA1表达增高,其表达量随时间延长增高(P<0.05)。结论SA1在小鼠脑缺氧后表达增高,说明脑缺氧后细胞染色体黏附发生改变。
作者:卢佳;高艳斌;马可;陈志明;王治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兴义市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2013年8月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猪场坪乡8个行政村对24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一对一面访问卷调查。结果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为(26.41±4.22)分,适应维度得分(6.10±2.06)分,低于非留守老年人(P<0.05);性格维度得分(4.18±1.30)分,情绪维度得分(4.57±1.38)分,人际维度得分(6.48±1.39)分,认知维度得分(5.07±1.67)分。社会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家庭外支持、就诊方便、心理健康咨询、经济来源、生活困难补助、每周与子女通电话等不同社会支持状况及评价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差异显著(P<0.05或 P<0.01)。结论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大农村留守老年人社会支持力度,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胡健;雷世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结合神经导航辅助手术治疗在切除大脑功能区肿瘤中的应用。方法36例颅脑功能区肿瘤患者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导航组(18例),导航组采用神经导航结合 fMRI、DTI 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肿瘤切除率、术后生存质量及术后机体功能状态。结果导航组术前行 fMRI、DTI 成像,完成融合图像信息,术中结合神经导航仪成功标定肿瘤及功能区,导航组肿瘤切除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44.44%)(χ2=5.8997,P<0.05),导航组手术方式选择优于对照组(u =3.0652,P<0.05);导航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χ2=4.9846,P<0.05)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u =2.3671,P<0.05);导航组 fMRI 扫描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t =16.060,P<0.05),导航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t =4.901,P<0.05),导航组随访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u =2.3768,P<0.05)。结论fMRI、DTI 技术结合神经导航辅助手术治疗可准确判断肿瘤与脑功能区关系,明确肿瘤切除范围,实现手术方案个体化,有利于提高大脑功能区肿瘤全切率,改善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状态,保护大脑功能区,同时大范围切除肿瘤。
作者:聂柳;王汉;刘兴吉;夏鹰;金虎;陈建强;陈晓;东林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老年难治性丙型肝炎(RHC)初治患者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通过12个临床中心入组225例老年 RHC 初治患者,先统一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利巴韦林(RBV)治疗12 w,之后根据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EVR)情况分组。获得 cEVR 的患者进入A 组,继续给予标准治疗到48 w;未获得 cEVR 的患者进入 B 组,并进一步随机分为 B1组(继续治疗到72 w)和 B2组(继续治疗到96 w)。随访24 w。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中、随访中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 RNA 水平,比较各组患者病毒学应答率。结果总的持续病毒学应答( SVR)率为85.09%。抗病毒治疗后 A 组147例患者延迟病毒学应答(DVR)、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VR)、SVR 比例均明显高于 B1组和 B2组(P<0.01)。 B1组和 B2组抗病毒治疗后无效应答(pEVR)、DVR、ETVR、SVR 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 HCV 基因6型患者 SVR 获得率明显高于感染 HCV基因1、2、3型的患者(P<0.05)。 IL28B 基因型 CC 型患者 SVR 获得率明显高于非 CC 型。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DVR 对SVR 的阳性预测率分别为92.93%、89.80%、85.71%;阴性预测率分别为27.42%、90.00%、100.00%。结论中国老年 RHC 初治患者通过 cEVR 分组进行个体化治疗绝大部分可获得 cEVR。其中治疗12 w 未获得 cEVR 的患者,可将治疗延长至72 w,但不必到96 w。治疗12 w 时患者仍未获得EVR,应当停止治疗,更换治疗方案;获得 pEVR 的患者可继续治疗到24 w;若仍未获得 DVR,应停止治疗,更换治疗方案。
作者:苏瑞霞;张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预防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脂、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择因 TIA 入院接受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合并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纤溶指标、脑梗死发病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预防老年TIA 患者脑梗死效果,同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脂、血小板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 TC、TG 及 LDL-C 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斑块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低回声斑块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颈部斑块超声检查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低回声斑块数目少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89%(3/38),对照组为13.16%(5/38),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TIA 后能够有效稳定粥样斑块,使脑梗死发病率降低,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凝血功能得到改善,安全性良好。
作者:张成刚;孙中武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