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彦臻;张钧;谢鑫友
缺血性脑卒中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为有效的治疗方案〔2〕,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缺血半暗带,大限度恢复局部脑组织梗死区域的血液供应,避免不可逆性损伤现象的发生〔3,4〕。本研究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魏秀娥;朱本亮;陶中海;杨森;龚爱平;王虎;刘海艳;肖利杰;张俊;吕尤;许静;胡玉婷;杨华;王兰琴;付家亮;荣良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 WBC)和C反应蛋白( CRP)两项指标与临终老年患者深部念珠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血细胞计数仪计数WBC。分析WBC、CRP这两项检测指标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单独念珠菌感染和念珠菌细菌联合感染、念珠菌细菌联合感染和单独细菌感染组间WBC、CR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而单独念珠菌感染和单独细菌感染、单独念珠菌感染和微生物检测阴性、念珠菌细菌联合感染和微生物检测阴性、单独细菌感染和微生物检测阴性组间比较WBC、CRP,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临终老年患者的 WBC、CRP与念珠菌、细菌感染均有相关性;念珠菌感染后,WBC、CRP增高幅度与是否细菌联合感染无相关性。
作者:施彦臻;张钧;谢鑫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社会养老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而养老机构作为社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了解唐山市养老机构的设施及服务现状。
作者:张小曼;李焕;王素冬;纪桂英;邢凤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 TMP)对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E、P21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海马区注入β淀粉样蛋白( Aβ)1~42制作AD模型。 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CyclinE和P21蛋白的表达。结果低、高剂量TMP组均能改善 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1,P<0.05),下调大鼠海马CyclinE蛋白表达(P<0.05),上调P21蛋白表达( P<0.05)。低、高剂量TMP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TMP能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调CyclinE 蛋白和上调 P21蛋白表达,减轻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尹淑杰;张涛;荣光影;宋庆娇;汪悦;柳朝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截断型载脂蛋白(Apo)E对神经元中tau蛋白和神经细丝磷酸化的影响。方法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 pEGFP-T-ApoE4,培养小鼠成神经瘤细胞系,并将pEGFP、pEGFP-ApoE4和pEGFP-T-ApoE4质粒转染 N2a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转染细胞内磷酸化tau蛋白和神经细丝含量。结果不同质粒转染组N2a细胞中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明显不同,pEGFP-T-ApoE4组>pEGFP-ApoE4组>pEGFP-C3组(P<0.05);不同质粒转染组N2a细胞中磷酸化神经细丝表达不同,pEGFP-T-ApoE4组>pEGFP-ApoE4组>pEGFP-C3组(P<0.05)。结论截断型ApoE能够促进N2a细胞tau蛋白和神经细丝磷酸化,推测其可能是增加阿尔茨海默病( AD)患病风险及促进病程进展的原因之一。
作者:董翔;常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硫辛酸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两组患者肌电图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0%)和对照组(75.0%)无差异(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李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 )通过在细胞内与三磷酸腺苷竞争结合酪氨酸激酶的胞内区催化部分,抑制磷酸化反应,阻止向下游传达增殖信号,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基础研究及临床实验均显示 EGFR-TKI 可部分透过血脑屏障〔1〕,将其应用于脑转移癌的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EGFR基因突变曾被证实在多步致癌过程中就已形成且可能与转移到脑有关〔2〕,相关研究证实 EGFR 基因突变对于NSCLC脑转移有预测价值, Li 等〔3〕回顾性分析110例晚期NSCLC患者,发现原发肿瘤发生脑转移者较未发生转移者EG-FR突变率高。 Eichler等〔4〕发现EGFR突变型NSCLC患者较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更易发生脑转移。 Berger等〔5〕研究发现经EGFR-TKI治疗的患者脑转移的发生率更高,中位随访27个月后,脑转移发生率仍高达43%。推测原因可能是 TKI对颅外病灶的控制率更高,使脑转移的风险累积。然而,大多数研究则证明 EGFR-TKI 治疗上具有积极疗效,例如 Heon等〔6〕观察了100例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其中接受EGFR-TKI治疗后发生脑转移风险要明显低于未选择该治疗的患者,另一项研究同样证明了接受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脑转移治疗失败率明显低于接受标准化疗者〔7〕。总之,目前对于EGFR突变与脑转移之间的关系尚无明确的定论,还有待于更多的临床研究去证实。
作者:孙文宇;马克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膀胱癌患者不同尿流改道术式治疗的效果。方法84例老年膀胱癌患者均接受全膀胱癌切除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尿流改道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原位新膀胱术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回肠膀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1.36%,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P<0.05)。结论与原位新膀胱术比较,回肠膀胱术的操作更简单,且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更易被患者接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温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降钙素原(PCT)、hs-CRP水平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单纯AECOPD组、AECOPD合并糖尿病组,检查各组血PCT、hs-CRP、HbA1c水平。结果 COPD急性加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PCT、hs-CRP较单纯AECOPD期及单纯2型糖尿病明显升高。结论 PCT、hs-CRP对COPD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秋颖;郭晓慧;徐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脂质代谢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均给予脑梗死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B组给予氟伐他汀80 mg,C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均显著降低,其中 C 组治疗后 TG、TC显著低于A组和B组,B组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降低,且C组治疗后LDL显著低于 A组和 B组(P<0.05);三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C组治疗后CRP、TNF-α、IL-6显著低于A组和B组,B组治疗后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治疗可以显著调节老年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钱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大鼠 A10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VSMC,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及CSE组,其中CSE组给予5%CSE处理24 h,应用Transwell方法检测两组VSMC的迁移能力;应用RT-PCR 和 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两组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结果 CSE组VSMC迁移能力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同时CSE组OPN 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CSE能够促进大鼠VSMC的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上调OPN表达有关。
作者:屈宝泽;游陆;刘奇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手助腹腔镜及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应用手助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41例(腹腔镜组),常规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39例(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保肛手术,且无术中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者。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而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以达到与传统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相同的疗效,相比传统开腹及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老年患者。
作者:曹正涛;王西墨;张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健康知识后才能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有利于改善其健康水平〔1,2〕。本研究旨在观察老年人慢性病发生及急救卫生保健知识掌握现状。
作者:石雪;李淑杏;陈长香;张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期症状表现为短期记忆丧失、失语、方向感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行为异常,生活不能自理,直至死亡〔1,2〕。随着社会发展,老龄化速度的加快,AD 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3〕。据统计,全世界65岁以上人口患有AD 为5000多万,并且估算2020年将增加50%〔3,4〕。我国AD 人数达500万,数据显示,60岁人群中患病率为5%,80岁为20%〔5〕。目前AD 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其死亡率仅低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脑卒中,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6〕。由于AD 发病时间较晚,并且没有特异性指标,早期很容易被忽略,很多患者被确诊时已发展至痴呆阶段。而患者一旦进入痴呆阶段,将面临无有效治疗方法可用的尴尬。故力求在痴呆前阶段对AD 进行诊断和预警并进行治疗干预已成为AD 学界的共识。
作者:杨婷婷;刘辰庚;王培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在急性脑梗死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2014年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发病在24 h内的78例患者,根据梗死面积分为小、中、大梗死组,行头部核磁弥散加权成像( MR-DWI)检查及血清NSE、S100β蛋白检测。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人员40例。结果两组血清 NSE、S100β蛋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 P<0.001)。核磁弥散病灶大小与血清NSE、S100β水平均呈正相关(r=0.851,0.758;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S100β水平的变化能反映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较影像学检查更方便、更经济、易于掌握。
作者:司景荣;王亮;贾晓静;刘欣;苑云凤;祁昭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为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TRUBP)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不适及各种并发症。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收集2015年1~11月住院TRUBP患者212例,其中86例为对照组,年龄(68±7)岁,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式;126例作为干预组,年龄(67±6)岁,采用个体化健康指导。结果实施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的患者,肠道准备情况得分2.99±0.09,术前焦虑得分35.36±2.09,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焦虑量表得分以及术后发热、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尿路刺激征以及肉眼血尿、大便带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能提高TRUBP患者术前准备的依从性,减轻其焦虑情绪,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索晋柳;齐艳;郭燕;丁清清;刘春雷;王雪格;苏明阳;赵松;刘会范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心肌声学造影在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后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因心肌梗死住院并行PCI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GEVivid19型超声心动仪进行六氟化硫心肌声学造影,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下观察正常冠脉供血区、梗死冠脉供血区的心肌造影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负荷后心肌显影强度、曲线上升斜率、心肌血流量均高于负荷前,正常冠脉供血区负荷前后心肌显影强度、曲线上升斜率、心肌血流量均高于梗死冠脉供血区( P<0.05)。梗死冠脉供血区存活心肌负荷前后心肌显影强度、曲线上升斜率、心肌血流量均高于非存活心肌(P<0.05)。心肌声学造影记分指数(CSI)>0.8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CSI≤0.8的患者(P<0.05)。结论六氟化硫心肌声学造影检查可有效评价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状况,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的负荷下,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测手段,能正确反映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
作者:王震;郑波;李宗清;张方霞;徐会圃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光凝治疗的效果。方法对83例136眼老年DR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根据眼底荧光造影(FFA)的DR分期,早期予局限性视网膜光凝格栅样光凝或标准全视网膜光凝。结果术后随访1年,视力提高45眼(33.1%),不变75眼(55.1%),下降16眼(11.7%),总有效率88.2%。术后2 w~1个月内激光治疗,效果明显。结论白内障术后合理及时地进行光凝治疗,能有效控制DR进展,改善视功能,稳定视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静;张剑虹;沈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雌激素分布于身体内的多个器官组织中,调节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的反馈作用调节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的人体生理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雌激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集于脑组织中的不同部位,作为中枢神经递质之一,发挥神经系统保护作用和增强认知功能等〔1,2〕。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雌激素可以降低或延缓神经变性疾病,如延迟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脑缺血、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病率或改善其预后〔3~5〕,但其确切机制还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雌激素除了核受体以外,胞膜上也存在雌激素受体,核受体ER-α和 ER-β、G 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 GPR30和 GAq-ER等〔6,7〕,这些受体对雌激素反应途径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作者:张文丽;唐慧;张瑞;朱莹;秦丽娟;王瑞敏;王智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清骨代谢物骨钙素(OC)、Ⅰ型肽原C端肽(CTX-1)、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通过检测BMD值将其分为4组:BMD正常男性、女性组和BMD减低男性、女性组,每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OC、CTX-1、BAP及BMD进行测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四组患者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OC、CTX-1、BAP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BMD减低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BMD正常组(P<0.05)。在血清各骨代谢指标中,OC、CTX-1、BAP均与骨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血清骨代谢物OC、CTX-1、BAP与老年骨代谢性疾病的BMD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为骨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诊断、鉴别以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永红;鲁力;夏凤琼;林明春;张宇杰;帅小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