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相挺;方程
动态固定系统( Dynesys )是由法国学者Dubois及其同事在Graf韧带系统基础上改进而来,并于1994年首先应用于临床,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后路非融合系统之一〔1〕。 Dyne-sys组成组件包括钛合金椎弓根螺钉、聚碳酸酯聚氨酯( PCU)弹性套管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绳索。 Dynesys 通过绳索与套管组成的“推拉装置”长期与螺钉之间产生微动,使脊柱后部结构恢复到近似正常生理解剖位置,限制了脊柱的异常活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节段间活动能力。本文将有关国内外Dynesys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海挺;蒋国强;卢斌;罗科锋;岳兵;陆继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社会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服务形式〔1〕。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养老方式,国家规划将有90%的老年人在家养老,安度晚年。通过十余年的建设,一些地区已经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在建设中涌现了许多创新性的做法。对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创新性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大限度地利用和整合养老资源,切实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
作者:马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骨性关节炎( 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疾病累及关节软骨或整个关节,包括软骨下骨、关节囊、滑膜和关节周围肌肉。主要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僵硬、无力、活动障碍,严重影响了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1〕。目前仍无较满意的治疗方法,西药虽缓解症状起效快,但副作用也较大,不适合长期使用,只能短期对症治疗;手术治疗风险高,价格较贵,且术后远期疗效尚不能确定,患者接受度不高。因此近些年来,非药物疗法治疗OA的研究逐步深入,治疗方法不断丰富,疗效也较满意,且安全、费用低,患者容易接受。笔者通过中国知网( CNKI)及Pubmed文献数据库,查阅近些年来与OA相关的临床实验研究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现将目前治疗该病的各种非药物疗法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张敏;孙永;沈梅红;郭海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ACS行PCI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 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水平水平分别为(53.16±4.29)ng/L、(93.41±8.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28±5.22)ng/L、(112.52±9.76)%;一氧化氮(NO)、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分别为(68.36±5.35)μmol/L、(6.16±1.08)%,高于对照组的(59.41±4.68)μmol/L、(5.06±0.95)%(P<0.05);血清白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61.42±5.19)ng/L、(359.32±65.06)μg/L、(7.05±3.37)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83±6.82)ng/L、(467.25±86.09)μg/L、(11.54±3.65)mg/L(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 ACS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张薇薇;董宏伟;张文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钙化与腔隙性脑梗死( LI)患者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LI并行头部CT血管造影( CTA)的110例患者,依据钙化评分分为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分析颅内动脉钙化发生和分布情况以及钙化评分与 LI数量的关系。结果110例LI患者中,无钙化患者19例(17.27%)、轻度钙化64例(58.18%)、重度钙化27例(24.55%)。钙化发生部位:颈内动脉颅内段71例(64.55%)、椎动脉29例(26.36%)、基底动脉5例(4.55%)、大脑中动脉3例(2.73%)、大脑前动脉1例(0.91%)和大脑后动脉1例(0.91%)。三组LI患者糖尿病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重度钙化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轻度钙化组和无钙化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梗死、冠心病、房颤在不同程度钙化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行MRI检查的57例LI患者中,LI少量组患者22例,LI多量组患者35例。 LI多量组钙化评分值高于少量组( P<0.05)。结论 LI患者颅内动脉发生率较高,糖尿病是颅内动脉钙化发病的影响因素,钙化程度与LI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陈娟;刘玥;赵丹丹;田第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3例,A组患者予髓心减压松质骨植入术,B组患者在髓心减压松质骨植入术的基础上实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分别于治疗后6、12、18、24个月对患者的蛙位X线片、磁共振成像及Harris评分进行复查,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6例(18.2%)患者术后12个月Ⅲ期塌陷,B组1例(3.0%)术后18个月Ⅲ期塌陷(P<0.05);两组治疗前股骨头坏死面积和 Harris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股骨头坏死面积和Harris功能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霏霰;吴齐英;李新志;韩庆斌;周游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本文高龄患者主要特指80岁及以上患者,腰椎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高龄患者多数症状重,病程长,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围术期心肺功能也面临巨大挑战〔1〕,如何成功地开展手术治疗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成为治疗的关键。本院对高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
作者:姚辉;徐义春;侯刚;陈碧英;戴驭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在老年重症监护室( ICU)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老年 ICU脓毒症患者治疗和随访资料,并按照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服用组(56例)和未服用组(42例)。对比 I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天数、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时间,并统计治疗前、治疗7 d后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变化,并统计治疗28 d内存活率。结果服用组I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天数、CRRT时间均明显少于未服用组(P<0.05);治疗前两组CRP、IL-6、TNF-α、SOD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7 d后两组SO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其他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7 d后服用组CRP、IL-6、TNF-α、SOD与未服用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服用组28 d存活率为85.71%,远高于未服用组(66.67%,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在老年ICU脓毒症患者中应用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提高28 d存活率,与减轻炎症反应、提升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关。
作者:陈后旺;贾冬冬;姚志军;王润娣;吴华初;张媛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环境应答基因JWA基因多态性对食管鳞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JWA 基因rs7038功能性变异对食管鳞癌易感性的影响。结果三种不同遗传模型下JWA基因SNP位rs7038与食管鳞癌发生均无关联。未发现rs7038与吸烟饮酒间未存在交互作用。结论虽然未发现JWA基因rs7038功能性遗传变异与食管鳞癌的相关性,但是不排除该单核苷酸多肽性( SNP)位点可能与其他SNP位点或环境因素联合作用共同影响肿瘤发生的可能。
作者:施东辉;刘国锋;黄利荣;王林毛;宋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老年人晕厥年发病率约6%。血管迷走性晕厥( VVS)是晕厥原因中常见的类型,约占41%~66%〔1〕。直立倾斜试验( HUTT)操作简单、安全,是目前诊断VVS的“准金标准”〔2〕。本文对老年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行HUTT检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高军;翁伟进;师干伟;薛社亮;杨丽萍;彭飞;李丽;李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性疾病的术式选择和疗效。方法共18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被分为颈动脉内膜剥脱组108例,颈动脉支架植入74例。术后分析并发症情况及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8.71±4.51)个月。两组再狭窄率、并发症及重大脑卒中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术式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疾病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闫雪梅;李文刚;洪星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南昌市部分城市社区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 AD)的发病率。方法对南昌市洪都街道所辖的10个社区9733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AD筛查随访,采用与国际接轨的两阶段调查法确定病例,并利用 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 AD 发病率为13.13/1000人年,其中女性发病率为15.25/1000人年,男性为10.94/1000人年,女性高于男性(χ2=10.19,P<0.05);AD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χ2趋势=15.13,P<0.01)。结论南昌市社区老年人AD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预防干预措施。
作者:杨晨辉;陈静华;吴明洋;潘友根;王乃博;吴磊;黄国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检测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和白细胞介素( IL)-6、IL-18的表达,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57例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观察组,21例经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 NT-proBNP、IL-6和IL-18的表达。结果两组中NT-proBNP、IL-6和IL-18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NT-proBNP、IL-6和 IL-18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NT-proBNP、IL-6和IL-18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NT-proBNP、IL-6和IL-18高表达,在病变形成和进展中可能有一定作用。
作者:李琳业;侯明;吴海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失眠患者2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70例。 A组给予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B组给予抗失眠药物治疗,C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浆中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 NE)水平。结果 A组、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1%和92.86%,显著高于C组的15.71%( P<0.05),A组、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A组、B组治疗后5-HT水平显著升高,NE水平显著降低(P<0.05);A组、B 组治疗后5-HT 水平显著高于C组,NE水平显著低于C组( P<0.05)。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与抗失眠药物效果相当,能升高5-HT 水平,降低 NE水平。
作者:杨雪捷;于海波;黄杏贤;罗晓舟;黄昭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对老年肥胖患者肥胖指标、心血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肥胖症患者52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4例和对照组265例,观察组采用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运动治疗,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肥胖指标、心血管功能和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20%)显著高于对照组(70.19%)(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腹围及股围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未径(LVSEd)、左房内径(LA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可提高老年肥胖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肥胖指标,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广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腺癌中CD44v6和细胞核因子( NF)-κB 的表达特征,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关性。方法经病理医师确诊的69例胃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1,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2,未见明显异常的胃黏膜组织16例作为对照组3,均留取术后或钳检后的组织,经石蜡包埋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和NF-κB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CD44v6和NF-κB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和3。观察组中CD44v6和NF-κB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脉管累犯相关,NF-κB的表达与浸润深度相关。二者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 CD44v6和 NF-κB 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腺癌中CD44v6和NF-κB表达升高,其可能有利于肿瘤的播散,二者高表达可能预示着不良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刘爱华;王罡;陆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连接黏附分子A(JAM-A)在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2例原发于头颈部的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及20例头颈部健康的上皮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各样本组织中JAM-A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及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均有一定水平JAM-A的表达。但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JAM-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JAM-A在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高度表达。JAM-A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的细胞增殖及转移。
作者:田耕;腾河;李芳;呼和;张国威;吕广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 EP)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及环氧化酶( COX)-2表达及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未使用任何激素类药物治疗的绝经前、后EP患者、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在绝经前后 EP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及COX-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MP-9、COX-2在绝经前EP组织中表达分别为83.33%(25/30)、57.67%(17/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7%(8/30)、20.00%(6/30)(χ2=19.461、8.531,P<0.05);在绝经后EP中表达分别为73.33%(22/30)、47.67%(13/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9/30)、16.67%(5/30)(χ2=11.279、5.079,P<0.05);MMP-2与 COX-2在绝经前后 EP组织中呈正相关(r=0.383,P=0.037)。结论 MMP-9和COX-2在绝经期EP组织高表达,且呈正相关,这两种蛋白酶可能参与绝经期EP的形成。
作者:张艳;夏颖;王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调节性T细胞(Treg)与辅助性T 细胞17(Th17)水平失衡对相关炎症因子及血管钙化因子的影响。方法105例尿毒症患者为受试对象,其中35例尿毒症合并心血管病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观察1组,33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无心血管病的患者为观察2组,37例尿毒症无心血管病未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对照1组,另选取同期的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2组。以流式细胞技术对单个核细胞中Treg、Th17细胞水平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单个核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IL)-10、IL-6、IL-17等炎症因子及血管钙化因子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进行监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叉头蛋白p3(Foxp3)、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γt信使RNA(ROR-γt mRNA)的表达。结果观察1组与对照2组相比,存在Treg/Th17细胞比例失衡、BMP-2异常分泌,主要表现为IL-6、IL-17水平和 Foxp3、ROR-γt相对表达量升高,而IL-10水平、Foxp3/ROR-γt相对表达量降低( P<0.01);同时,这一失衡在观察1组、观察2组及对照组1组中均存在( P<0.01)。结论 Treg/Th17细胞比例失衡将引起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导致血管钙化加剧。
作者:王莉华;侯晶晶;高永宁;王丽丽;申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主观幸福感(SWB)的影响及孤独感在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一般心理健康量表、孤独感量表及费城老年中心总体SWB量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69例平均年龄73.2岁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SWB总体上偏低,但是孤独感水平偏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对SWB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老年人的孤独感在心理健康与SWB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减少个体的孤独感可以增加前二者的正性关系。
作者:赵娜;周明洁;张建新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