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

刘瑞琦;杜敏娟;徐晓光;曹宏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 吉西他滨, 奥沙利铂, 中晚期胰腺癌
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中晚期胰腺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HIFU+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23例和单纯化疗组(吉西他滨+奥沙利铂)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疗效、临床收益反应、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客观疗效:两组治疗后 CR均为0.00%,其中联合治疗组 PR 为47.8%,SD 为30.4%,PD 为21.7%, DCR为78.2%;单纯化疗组PR为22.7%,SD为27.3%,PD为50.0%,DCR为50.0%,联合治疗组的DCR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 P<0.05)。(2)临床受益率:联合治疗组中有阳性反应者18例,CBR阳性率为78.3%,单纯化疗组中阳性反应者10例,CBR阳性率为45.5%,联合治疗组的CBR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3)肿瘤标志物浓度: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血清CEA水平于治疗前、3、6个月时均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CA199水平3、6个月时明显低于治疗前以及同期单纯化疗组( P<0.05),单纯化疗组血清CA199水平于3、6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远期疗效: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6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73.9%,单纯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63.6%,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截止随访至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出现8例疾病进展,单纯化疗组11例疾病进展,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FU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可提高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未见增加副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药效、药动学优化导航系统(Smart Pilot)在老年人全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药效、药动学优化导航系统( Smart Pilot)在老年患者全静脉麻醉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全静脉麻醉行气管插管的择期肩关节镜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61~80岁)患者共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 T组)和药效、药动学优化导航系统组( S组),每组60例。术前均予静注咪达唑仑0.02 mg/kg。 T组予瑞芬太尼血浆效应室浓度3~4 ng/ml,丙泊酚血浆效应室浓度2.5~3μg/ml;S组根据优化导航系统实时计算出来的镇痛镇静药相互作用曲线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和术中维持。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缝皮前5 min停用所有全麻药物。记录时点:基础值(T1)、诱导后2 min(T2)、插管前1 min(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1 min(T5)、切皮时(T6)以及切皮30 min后至手术结束前30 min随机取间隔时间>20 min的三个时点(T7、T8、T9)。监测指标:BIS、镇痛/伤害性刺激平衡指数监测(AN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诱导用量、诱导阶段平均血浆效应室浓度和总用药量和术中平均血浆效应室浓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 ETCO2)、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0.5 h视觉模拟评分( VAS)。于术前1 d、术后第1、2、7天清晨收集患者尿样测定甲醛浓度。术前1d及术后第7天行神经心理测试量表测试。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期间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组间比较各时点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S组的苏醒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T组( P<0.05)。麻醉诱导和维持阶段S组丙泊酚血浆效应室浓度小于T组( P<0.05),瑞芬太尼的血浆效应室浓度诱导时大于T组( P<0.05)。术中两组BIS无明显差异;S组ANI明显>T组( P<0.05)。术后两组间 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在术后1~2 d尿甲醛浓度比术前显著升高,术后第1天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第2天两组间尿甲醛浓度有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第7天 T组甲醛浓度明显高于S组(P<0.01)。心理测试评分T组的POCD发生率为32.1%,S组的发生率是13.6%。结论药效、药动学优化导航系统能够指导麻醉诱导及维持阶段的合理用药,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改变的发生率。

    作者:王晖;吴安石;岳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感染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 EEN)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选取机械通气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肠外营养( PN)组38例,EEN组41例,添加益生菌的EEN( PEEN)组39例,于营养支持开始后1、3、7、14 d晨空腹抽血监测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观察预后情况,比较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天数、2 w撤机率及机械通气时间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 PEEN组白细胞计数在营养第7、14天显著低于EEN组及PN组(P<0.05),CRP在14 d显著低于EEN组及PN组(P<0.05),PCT在营养第7、14天显著低于EEN组及PN组(P<0.05),PEEN与EEN组总感染率明显低于PN组(P<0.05),PEEN组机械通气时间,2 w撤机率明显低于 EEN组及PN组( P<0.05)。结论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在EEN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有利于减低感染的发病率,改善预后。

    作者:葸英博;程青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减压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减压疗法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表达水平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318例以高血压就诊的老年患者。使用Morisky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体检健康人群168例为健康对照组,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减压疗法前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CTGF表达水平。结果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一般与服药种类和患病年限呈负相关( P<0.05);与非医保患者相比,医保患者的依从性明显较高( P<0.05);此外,经济条件较好患者及城市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经济条件较差及非城市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服药依从性一般与服药种类和患病年限呈负相关,回归方程 Y=-1.07X+2.387,R2=8.27, P=0.002。高血压患者血清CT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使用减压疗法治疗后,血清CTGF水平明显减低( P<0.05),但血清 CTGF水平仍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依从性好308例,依从性差10例,较治疗前(依从性好257例,依从性差61例)明显改善(χ2=41.24,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CTGF水平比血压正常者明显增高,减压治疗后,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血清CTGF水平,且服药依从性增加。随着患病年限加长,服药种类增多,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逐渐减弱。通过有效措施提供医疗保险覆盖率,可以增加经济条件较差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施小花;孙晓光;于卫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化瘀开窍解郁颗粒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化瘀开窍解郁颗粒(HY颗粒)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对大鼠 MCAO处理,再进行慢性应激刺激两步完成PSD模型的复制,给药后观察HY颗粒对大鼠糖水消耗、开场活动情况的影响,以及对水迷宫实验中游泳时间、游泳距离、游泳速度、近站台区游泳距离、远站台区游泳距离、近/远站台区距离比、近站台区时间、远站台区时间、近/远站台区时间比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Y颗粒对海马和皮层(额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表达的影响。结果 HY 颗粒治疗后可显著增加 PSD大鼠体重、糖水消耗体积、水平活动次数、垂直活动次数,缩短总游泳距离、近站台区的游泳距离、远站台区的游泳距离、游泳时间、近站台区游泳时间、远站台区游泳时间,增加近/远站台区游泳距离比和时间比。 HY颗粒还可剂量依赖性增加海马和皮层脑区中 BDNF和 NGF 蛋白的表达。结论HY 颗粒能促进PSD 大鼠行为学改善,其机制涉及BDNF 和NGF 表达量的增加。

    作者:喻斌;张臻年;黄仕文;杨丽;邹杰;程海波;沈祥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SPB)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问卷法对脑卒中患者SPB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SPB平均得分(34.99±5.97)分,处于中度水平。影响因素主要有生活自理能力、医疗付费方式、照顾者情况等。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自我感受负担明显。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负担。

    作者:唐浪娟;岳丽春;刘聪香;涂淑华;吴利;谌秘;李新晨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八珍汤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医体质和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八珍汤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医体质和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检查后,治疗组开始服用八珍汤,连续服用6 w。对照组不服用中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2、4、6周中医全身症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h的凝血功能情况,包括纤维蛋白原( Fg)、凝血酶原时间( 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7天的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B),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引流量和隐形失血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2、4周的中医全身症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h的Fg、PT及APT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3、7天的RBC、HB、引流量及隐形失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八珍汤能够有效改善TKA患者术后中医全身症候,明显降低术后失血量,并且不增加术后手术切口出血量等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刘振峰;方锐;邓迎杰;艾力江?阿斯拉;梁志权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早期生长反应-1蛋白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在老年垂体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Egr)-1蛋白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老年垂体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5例病理学诊断为非侵袭性垂体瘤,10例诊断为侵袭性垂体瘤的老年患者垂体瘤病理组织学样本及35例正常垂体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Egr-1和PTEN在老年垂体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35例老年性垂体瘤患者组织标本Egr-1和PTEN水平明显增高,与健康垂体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侵袭性垂体瘤中Egr-1水平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 P<0.05);与非侵袭性垂体瘤相比,侵袭性垂体瘤PTEN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Egr-1和PTEN两者联合检测对评价老年垂体瘤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党帅;张强;张跃欣;马进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麦粒灸内关穴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非特异性应激的影响

    目的:观察麦粒灸内关穴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非特异性应激的影响,探讨麦粒灸防治急性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K)、模型组(M)、麦粒灸1 d组(A)、麦粒灸2 d组(B)、麦粒灸3 d组(C)和麦粒灸5 d组(D)。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K 组:不做任何处理;M 组:不做任何干预,直接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麦粒灸各组灸内关穴,1次/d,6壮/次,分别连续灸1d、2 d、3d、5d,并于末次麦粒灸结束后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各组均于造模前后取血制备血清并分离心脏制备心脏切片行TTC染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皮质醇(Cort)含量,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激酸肌酶同工酶(CK-MB)含量,ELISA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TnT)含量。结果与K组相比,麦粒灸各组造模前血清Cort水平均增高(P<0.01);M组、A组造模前血清 CK-MB、cTnT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造模前血清CK-Mb、cTnT均升高(P<0.05)。与K组相比,各组造模后血清Cort水平均增高(P<0.01),血清CK-MB 均升高(P<0.01),血清cTnT均升高(P<0.05)。与M组造模后相比,麦粒灸各组造模后血清 Cort水平均增高(P<0.05),A组造模后血清CK-MB、cTnT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 组造模后血清 CK-MB、cTnT 均升高(P<0.05)。 A、B 两组心肌缺血面积比值与 M 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E组心肌缺血面积比值与B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麦粒灸内关穴预处理对防治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有效性,其机制与改变非特异性应激反应的程度有关。

    作者:白桦;张宏如;卢圣锋;张皓然;顾一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替吉奥联合顺铂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对胃癌合并腹水患者恶性分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吉奥( FT)联合顺铂( DDP)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对胃癌合并腹水患者恶性分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胃癌合并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FT联合直接腹腔注入DDP化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口服FT联合恒温腹腔循环灌注DDP化疗方案,21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腹水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2、FGF-1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4水平以及外周血 CD3+、CD4+、CD8+细胞所占的比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水中的 FGF-2、FGF-19、bFGF及 FGFR-4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腹水中以上各恶性分子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及CD4+/CD8+无明显变化( P>0.05),而实验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及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增高,CD8+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25%( P<0.05)。结论 FT联合DDP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合并腹水患者,能够明显降低腹水中肿瘤恶性分子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存;曹旸;王兰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行宫颈癌手术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观察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5 mg/kg及地佐辛0.05 mg/kg,对照1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照2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对照3组静脉注射与观察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监测四组患者术后4、6、12、24 h脉搏氧饱和度( SpO2)、呼吸频率( RR),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Ramasy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统计四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术后4~24 h SpO2、RR水平及Ramasy评分稳定,不同时间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24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优于其他三组,且对照1组、对照2组均优于对照3组(P<0.05)。术后四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观察组、对照1组及对照3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2组( 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显著缓解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陈秀莺;管锦生;陈小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广东省基层医务人员基层首诊制认知分析

    目的:了解广东省基层医务人员对基层首诊制认知和愿望。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参加广东省家庭医生高峰论坛的基层医务人员175人进行不记名调查,回收有效率为93.14%。结果①对于基层首诊制的认同,93.3%调查对象赞成建立基层首诊制;②53.4%、52.8%的调查对象认为基层首诊的优势是“全科医生全面负责健康”、“方便就诊”,仅有5.5%的调查对象认为基层首诊的优势是“医保政策规定”。③所有对象都认为基层首诊制推行的主要障碍集中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门诊医保支持和国家对基层投入不足。④对于束缚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原因分析上,研究对象皆认为缺乏辅助检查设备、基药不能满足需求、缺乏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基层首诊制的推广建立在将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以现有条件而言,距离推广基层首诊制还有一定现实差距。通过基层自我完善,自我巩固以及自我强化是实行基层首诊制的根本出路。

    作者:欧伟麟;沈欢瑜;欧文森;王金明;吴文林;陈宝欣;张立威;王家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跳跃式Centerpiece内固定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颈后路C3~C7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获得完整随访的老年患者52侧,其中男44例,女8例;年龄60~79岁,平均(68.3±5.9)岁。术前、术后1 w及6个月行日本矫形协会(JOA)评分;手术前后行颈椎X线片、CT及MRI检查,以评价术前与术后6个月颈椎Cobb角、术前与术后1 w全节段椎管矢状径大小( CT横断面上测量),钛板固定节段和非固定节段在术后1 w及术后6个月的椎管矢状径大小及门轴骨愈合情况。结果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8~29个月,平均16个月,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术前 JOA评分为(9.7±2.5)分,术后1 w为(13.2±1.6)分,改善率为(51.5±15.7)%。术前颈椎Cobb角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全节段椎管矢状径较术前显著扩大(P<0.01),钛板固定节段和非固定节段的椎管矢状径大小在术后6个月较术后1 w略有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T检查见门轴均达骨性愈合,而MRI见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基本解除。结论颈后路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是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简单、安全且相对经济的方法,早期疗效较满意。

    作者:杨建成;陈维善;钱胜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肺癌住院患者应对方式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住院期间的应对方式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研发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核心卷(QLQ-C30)中文版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117例老年住院肺癌患者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老年肺癌患者住院期间总体健康状况得分为(56.34±15.68)分;患者多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P<0.05);肺癌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与屈服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并对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影响。

    作者:邵淑红;周彤彤;陈旭芳;王丽萍;李尊岭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α1抗胰蛋白酶治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及对抗氧化物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α1抗胰蛋白酶( AAT)对豚鼠皮肤光老化的治疗作用并检测皮肤组织中抗氧化物的变化。方法60只健康雌性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SC)、预防治疗组(Pre)和模型组(MC),建立光老化模型,Pre组造模同时给予 AAT预防治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 SC组相比,MC组皮肤组织中MDA 含量明显增多,GSH-Px、SOD 活力及Hyp含量降低(P<0.05);与MC组相比,AAT治疗后MDA减少,GSH-Px、SOD活力及Hyp含量增加( P<0.05)。结论 AAT可延缓和治疗豚鼠皮肤光老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老化皮肤组织中抗氧化物含量并抑制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作者:秦铮;张桂云;刘腾飞;杨文娟;姚春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静脉辅助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循环呼吸与镇静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辅助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腰丛-坐骨神经阻滞DEX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循环呼吸与镇静的影响。方法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引导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辅以一定剂量右美托咪定( DEX)、瑞芬太尼或两药复合应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 n=30): D 组为 DEX 负荷量0.5μg/kg (10 min 泵注),随即以0.3μg? kg-1? h-1泵注维持;R1组为瑞芬太尼0.05μg? kg-1? min-1持续泵注;R2组为瑞芬太尼0.1μg? kg-1? min-1持续泵注;DR组为瑞芬太尼0.05μg? kg-1? min-1持续泵注,同时DEX负荷量0.5μg/kg(10 min泵注),随即以0.3μg? kg-1? h-1泵注维持。各组均于静脉用药10 min后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且均于术毕前10 min停药。在入室时(T0)、神经阻滞操作前(T1)、手术切皮即刻(T2)、手术开始后15 min(T3)、手术开始后30 min(T4)、术毕即刻(T5)各时间点通过无创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等监测呼吸循环影响,BIS监测镇静程度。结果(1)对MAP 的影响:除 T2以外,DR组在各时间点MAP均明显降低(P<0.05),但却明显高于R2组(P<0.05);DR组除了T1时MAP低于D组(P<0.05)以外,其余各时间点与 D组均无显著差别。(2)对HR的影响:各组均引起了明显的HR减慢(P<0.05);尤其明显的是R2组与DR组, DR组除在 T1时刻以外,在各时间点HR明显低于D组与R1组(P<0.05),但与R1组无显著差别。(3)对RR的影响:各组各时间点RR均下降(P<0.05);DR组除T2外, RR与R1组均无明显差异,但却显著低于D组(P<0.05),并显著高于R2组(P<0.05)。(4)对SPO2的影响:各组各时刻SpO2均有降低(P<0.05);DR组SPO2在各时间点较D组有所降低(P<0.05),在T1、T2、T3时刻与R1、R2组均无明显差异,但在T4、T5时刻高于R1组(P<0.05)并低于R2组(P<0.05)。(5)对BIS的影响:各组各时刻BIS均明显降低(P<0.05);D组与DR组各时间点BIS均低于R1、R2组;DR组只在T1、T2、T3时BIS低于D组(P<0.05),而到T4、T5时与 D 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 kg-1?10 min-1、0.3μg? kg-1? h-1维持复合瑞芬太尼0.05μg? kg-1? min-1静脉维持,能使血流动力学与呼吸稳定,并提供更佳的围术期镇静效果。

    作者:刘冲;王志学;董龙;张德利;史雅娟;段凤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不同阶段的生活质量

    目的:了解老年永久性肠造口者不同阶段生活质量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国14所三甲医院不同阶段(术后住院期、术后化疗期及居家康复期)的123例老年永久性肠造口者,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C-COH),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PSS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造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且术后住院期、术后化疗期及居家康复期的生活质量得分呈上升趋势( P<0.05)。术后住院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是体质指数、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 P<0.05);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是自我效能、陪护者和医保比例( P<0.05);居家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是自我效能、造口并发症和自理程度( P<0.05)。结论老年永久性肠造口者不同阶段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医护人员应结合其机体特点,针对个体情况和所处阶段,充分评估和筛选影响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制定患者易接受、理解和吸收的分阶段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秦芳;王惠珍;苏茜;甄莉;张琰;马玥;朱木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不伴感染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不伴感染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时间内降钙素原( PCT)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不伴感染的急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分为PCT增高组(>0.05 ng/ml)和PCT正常组(≤0.05 ng/ml),分别观察两组24 h及48 h PCT水平和患者的出血量。结果 PCT增高组22例,正常组28例,入院24 h和入院48 h两个时刻PCT水平增高组分别为(0.078±0.032)、(0.076±0.031)ng/ml,正常组分别为(0.045±0.016)、(0.043±0.014)ng/ml,组间差异显著(均P<0.01)。将基底节区脑出血分为 A组10 ml以下出血组,B 组10~20 ml 出血组及C组20~30 ml出血组,在入院24 h和入院48 h PCT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伴感染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时间内PCT水平虽然升高,但数值往往<0.1 ng/ml,和出血量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可以将PCT作为鉴别急性脑出血是否合并感染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建;马琳;孙艳军;李淑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本刊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基于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的淄博市老年人体质状况及生活方式

    目的:对山东省淄博市老年人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其生活方式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淄博市359名60~69岁城乡老年人进行体质测试和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男性身体形态指标的城乡差异不显著,而城镇老年女性的身体形态指标略优于乡村,主要体现在腰臀比。城镇老年男性的身体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乡村,主要体现在收缩压、舒张压、布兰奇心功能指数( BI)明显低,而肺活量明显高;而城镇老年女性的身体功能指标中除肺活量明显优于乡村外,其余心肺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城镇老年人的力量、柔韧性、反应能力均明显优于乡村,神经系统等的退化程度要小于同龄的乡村老年人。城乡老年人的身体形态指标差别不大,而身体功能和素质指标均是城镇老年人优于乡村。老年人的饮食习惯良好,饮食结构合理,暴饮暴食及食用垃圾食品的概率较低;每天睡眠时间主要集中在6~8h;闲暇时间的体力活动强度较低,频率较少;参与体育锻炼程度较低。结论淄博市老年人应该继续保持健康饮食、保证充足的高质量睡眠,适度增加闲暇体力活动,增加体育锻炼参与程度。

    作者:张保国;王小迪;张庆来;马国栋;刘艳环;赵宁;王秋灵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尿微量蛋白及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尿微量蛋白及 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 NAG)含量的影响。方法输尿管结石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及解痉止痛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坦索罗辛,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尿微量蛋白及NAG含量、血尿素氮、肌酐、转氨酶含量,记录肾绞痛发生次数,自然排石时间以及解痉止痛药的使用剂量。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尿微量蛋白及NAG 含量较低(P<0.05);自然排石时间明显缩短(P<0.05),肾绞痛发生次数减少(P<0.05),解痉止痛药剂量降低(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能有效降低输尿管结石患者尿微量蛋白及NAG含量,减少肾绞痛发生次数,减少解痉止痛药使用剂量,缩短自然排石时间,且对肝肾功能没有影响。

    作者:吴涛;罗旭;赵泽驹;张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