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东省基层医务人员基层首诊制认知分析

欧伟麟;沈欢瑜;欧文森;王金明;吴文林;陈宝欣;张立威;王家骥

关键词:基层医务人员, 基层首诊制, 认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基层医务人员对基层首诊制认知和愿望。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参加广东省家庭医生高峰论坛的基层医务人员175人进行不记名调查,回收有效率为93.14%。结果①对于基层首诊制的认同,93.3%调查对象赞成建立基层首诊制;②53.4%、52.8%的调查对象认为基层首诊的优势是“全科医生全面负责健康”、“方便就诊”,仅有5.5%的调查对象认为基层首诊的优势是“医保政策规定”。③所有对象都认为基层首诊制推行的主要障碍集中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门诊医保支持和国家对基层投入不足。④对于束缚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原因分析上,研究对象皆认为缺乏辅助检查设备、基药不能满足需求、缺乏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基层首诊制的推广建立在将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以现有条件而言,距离推广基层首诊制还有一定现实差距。通过基层自我完善,自我巩固以及自我强化是实行基层首诊制的根本出路。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跳跃式Centerpiece内固定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颈后路C3~C7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获得完整随访的老年患者52侧,其中男44例,女8例;年龄60~79岁,平均(68.3±5.9)岁。术前、术后1 w及6个月行日本矫形协会(JOA)评分;手术前后行颈椎X线片、CT及MRI检查,以评价术前与术后6个月颈椎Cobb角、术前与术后1 w全节段椎管矢状径大小( CT横断面上测量),钛板固定节段和非固定节段在术后1 w及术后6个月的椎管矢状径大小及门轴骨愈合情况。结果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8~29个月,平均16个月,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术前 JOA评分为(9.7±2.5)分,术后1 w为(13.2±1.6)分,改善率为(51.5±15.7)%。术前颈椎Cobb角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全节段椎管矢状径较术前显著扩大(P<0.01),钛板固定节段和非固定节段的椎管矢状径大小在术后6个月较术后1 w略有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T检查见门轴均达骨性愈合,而MRI见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基本解除。结论颈后路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是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简单、安全且相对经济的方法,早期疗效较满意。

    作者:杨建成;陈维善;钱胜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导管原位癌生物标记物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导管原位癌( DCIS)又称导管内癌,是指异型性和(或)异常性导管上皮细胞增生,但仅局限于导管小叶系统,尚未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的肿瘤性增生,DCIS存在肌上皮缺失现象,约10%DCIS缺乏肌上皮细胞但是基膜一定保持完整〔1〕。近年来,乳腺癌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2015年我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占全国女性新发恶性肿瘤总数的15%,在女性癌肿发病率中高居第一位〔2,3〕。 DCIS是乳腺癌癌前病变,属于非浸润性导管癌,占乳腺癌的10%~25%〔4〕。美国每年有超过60000例DCIS新患者,占乳腺肿瘤的25%以上,中国人群DCIS的患病率也有上升趋势〔5〕。对女性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作者:张建;邬黎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及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尿酸(UA)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184例老年CHD患者纳入患者组,并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组。按照患者 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低分组、中分组及高分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UA、Hcy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低分组血U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P<0.05),其 Hcy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患者Gensini评分的增加,其血UA、Hcy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 UA和 Hcy水平升高是导致Gensini评分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UA和Hcy是影响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作用机制和 CHD进展性损伤有关,随着其水平的升高,CHD患者冠脉病变逐渐加重。

    作者:姚云婕;钱雪松;盛宇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他汀组和联合组。连续治疗12 w后,检测干预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血糖( FPG)、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胱抑素 C(CysC)、尿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治疗后两组的总辅酶Q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 TC、TG、LDL-C、CysC、β2-MG 显著下降,HDL-C均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患者HbA1c、FPG显著下降(P<0.05),他汀组无显著差别。治疗前后比较,联合组HbA1c、FPG、TC、TG、LDL-C、β2-MG优于他汀组(P<0.05)。给药后与联合组比较,他汀组总辅酶Q10、SOD均显著下降,MDA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比阿托伐他汀单独使用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更加有效,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作者:史荣;李金蝶;冯飞;董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

    目的:探究老年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乳腺叶状肿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老年患者无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为(39.27±11.34)个月,1年、3年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60%、85.56%和66.6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病理类型为恶性、初治手术方式为局部切除、有同侧或对侧纤维腺瘤病史均为乳腺叶状肿瘤老年患者无病生存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病理类型为恶性、初治手术方式为局部切除、有同侧或对侧纤维腺瘤病史乳腺叶状肿瘤老年患者的监测,提高其术后生存率。

    作者:王兴武;肖春花;李莹;夏菊华;杨武森;李笑云;张武妨;周建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低白蛋白血症对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白蛋白血症对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首次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两组,白蛋白≥35 g/L为正常白蛋白组,白蛋白<35 g/L为低白蛋白组。检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记录患者年龄、既往史、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统计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饮酒、卒中史及入院时血糖、HbA1c差异显著(P<0.05),低白蛋白组入院及出院时NIHSS 、APACHEⅡ评分及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正常白蛋白组( P<0.05)。结论低白蛋白血症可加重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增加死亡率,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

    作者:王康琪;吴小燕;高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龄非小细胞肺癌125 I粒子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单纯性125 I粒子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性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筛选出26例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 TPS)计算出目的病灶的剂量和布源方案,再用 CT引导进行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观察并发症,术后2个月第一次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2个月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88.2%,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和肿瘤性发热改善明显,并发症以气胸和痰中带血为主。结论 CT引导下单纯性125 I粒子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性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作者:黄伍奎;刘墨;顾朋;刘登尧;杨树法;王海林;王萍菊;樊喜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光敏剂喜泊分对H22肝癌小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效果

    目的:观察光敏剂喜泊分对H22肝癌小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效果。方法建立H22肝癌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放疗1组、联合治疗1组、放疗2组、联合治疗2组、放疗3组、联合治疗3组,观察第14天瘤体积、抑瘤率、增敏系数、小鼠生存时间、病理、细胞凋亡等指标。结果喜泊分联合放疗能够抑制小鼠移植瘤生长,尤其联合治疗2组,第14天瘤体积明显减小、增敏系数>1,有佳增敏效果,能够明显延长小鼠生存时间,病理HE染色显示,联合治疗2组肿瘤细胞坏死数量多,坏死范围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显示联合治疗2组凋亡率高。结论喜泊分联合放疗可以有效减小瘤体积,提高抑瘤率,延长小鼠生存时间,促使细胞凋亡,具有良好的放射增敏效果。

    作者:刘伟;徐鑫;王英芳;许文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及相关性。方法老年血液透析患者1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社会支持情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并分析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躯体角色、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情绪角色、心理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与社会支持总评分呈正相关( P<0.05)。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较低,且相互呈正相关关系,应给患者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留平;李梦婷;谢庆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基于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的淄博市老年人体质状况及生活方式

    目的:对山东省淄博市老年人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其生活方式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淄博市359名60~69岁城乡老年人进行体质测试和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男性身体形态指标的城乡差异不显著,而城镇老年女性的身体形态指标略优于乡村,主要体现在腰臀比。城镇老年男性的身体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乡村,主要体现在收缩压、舒张压、布兰奇心功能指数( BI)明显低,而肺活量明显高;而城镇老年女性的身体功能指标中除肺活量明显优于乡村外,其余心肺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城镇老年人的力量、柔韧性、反应能力均明显优于乡村,神经系统等的退化程度要小于同龄的乡村老年人。城乡老年人的身体形态指标差别不大,而身体功能和素质指标均是城镇老年人优于乡村。老年人的饮食习惯良好,饮食结构合理,暴饮暴食及食用垃圾食品的概率较低;每天睡眠时间主要集中在6~8h;闲暇时间的体力活动强度较低,频率较少;参与体育锻炼程度较低。结论淄博市老年人应该继续保持健康饮食、保证充足的高质量睡眠,适度增加闲暇体力活动,增加体育锻炼参与程度。

    作者:张保国;王小迪;张庆来;马国栋;刘艳环;赵宁;王秋灵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益肾化浊方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Bcl-2/Bax及α分泌酶蛋白可溶性淀粉酶前体蛋白α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肾化浊方对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大鼠可溶性淀粉酶前体蛋白α( sAPPα)、α分泌酶蛋白以及 Bcl-2/Bax比值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化浊方组,每组10只。益肾化浊方组灌以中药,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共4 w。治疗后取海马标本并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海马中sAPPα、α分泌酶以及Bcl-2/Bax比值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APPα、α分泌酶蛋白、Bcl-2/Bax比值表达明显降低( 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化浊方组sAPPα、α分泌酶蛋白、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肾化浊方可通过促进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提高Bcl-2B/ax 比值,上调AD模型大鼠海马中sAPP α、α分泌酶蛋白,发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抑制Aβ的神经毒性作用。

    作者:徐家淳;王凯;覃启京;宋宛珊;孙伟明;郭威;张玉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化瘀开窍解郁颗粒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化瘀开窍解郁颗粒(HY颗粒)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对大鼠 MCAO处理,再进行慢性应激刺激两步完成PSD模型的复制,给药后观察HY颗粒对大鼠糖水消耗、开场活动情况的影响,以及对水迷宫实验中游泳时间、游泳距离、游泳速度、近站台区游泳距离、远站台区游泳距离、近/远站台区距离比、近站台区时间、远站台区时间、近/远站台区时间比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Y颗粒对海马和皮层(额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表达的影响。结果 HY 颗粒治疗后可显著增加 PSD大鼠体重、糖水消耗体积、水平活动次数、垂直活动次数,缩短总游泳距离、近站台区的游泳距离、远站台区的游泳距离、游泳时间、近站台区游泳时间、远站台区游泳时间,增加近/远站台区游泳距离比和时间比。 HY颗粒还可剂量依赖性增加海马和皮层脑区中 BDNF和 NGF 蛋白的表达。结论HY 颗粒能促进PSD 大鼠行为学改善,其机制涉及BDNF 和NGF 表达量的增加。

    作者:喻斌;张臻年;黄仕文;杨丽;邹杰;程海波;沈祥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运用高通量RNA测序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6例符合要求的绝经后病人,3例骨质疏松患者为实验组,3例非骨质疏松者为对照组。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骨密度。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适量,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 Nanodrop分光光度计及琼脂糖电泳对RNA进行质检,构建RNA文库。用 Illumina Hiseq2000平台测序,对数据进行统计,寻找差异表达基因,并且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根据差异分析P<0.05阈值筛选两组的差异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显示,大多集中在与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上,如防御反应( IL-15, IL-1 RAP,TNFAIP6,TNFRSF4,IL-2RA,IL-8等),免疫反应(CD8A,CD8B,IL-15,TNFRSF13C CD79B,CD14等),炎症反应(IL-15,CD24,TLR10,TN-FAIP6等),白细胞活化(IL-8,CD8A,CD8B等)和淋巴细胞活化(CD3G,CD8A,CD8B,THEMIS,KIR2DS4,KIR3DL1等)。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陶有娣;王潇;陈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保定市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保定市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保定市社区中抽取一个社区,对社区内符合条件的555名老年人采用自制一般情况、心理状况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保定市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得分为(23.32±4.104)分,低于中国常模(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性别、配偶、文化程度及抑郁是影响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结论增加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和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么婷;汪凤兰;张小丽;邢凤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的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邯郸市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及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形式的倾向。方法对邯郸市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共12个社区的607名老人采用城镇居民养老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日常生活能力( ADL)量表评定老年人ADL。结果选择居家/社区养老+家庭病床的老人占27.2%,选择医养机构占41.1%,整体表现出养老与医疗服务结合意愿;对影响老年人养老意愿选择的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生活自理能力、经济收入、家庭户情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医疗消费及经济收入之间有差异( P<0.05)。对有显著差异的影响因素做多重比较检验( P<0.05),筛选出由大到小的影响因素为慢性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年龄及家庭户情况。结论邯郸市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正在启动,应推进社区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一体化资源配置,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作者:周燕;党瑞英;徐亮;焦丽艳;刘凤丽;程冉冉;王芳;王雪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黏着斑激酶在鼻咽癌细胞系6-10 B中的表达及其对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鼻咽癌细胞6-10B中的表达及其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 Bax的影响。方法鼻咽癌细胞6-10B培养后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下调FAK在6-10B中的表达水平,通过RT-PCR、Real-time PCR、Western印迹检测其干扰效率,通过 Western 印迹检测干扰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通过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果干扰后 FAK在鼻咽癌细胞6-10B中表达量较低、下调明显(P<0.05);鼻咽癌细胞系6-10B干扰FAK后,Bcl-2和Bax的表达量发生较明显改变(P<0.05);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干扰后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结论干扰FAK后促进鼻咽癌细胞凋亡,提示可以通过下调FAK表达水平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为鼻咽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凤琴;章许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SPB)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问卷法对脑卒中患者SPB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SPB平均得分(34.99±5.97)分,处于中度水平。影响因素主要有生活自理能力、医疗付费方式、照顾者情况等。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自我感受负担明显。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负担。

    作者:唐浪娟;岳丽春;刘聪香;涂淑华;吴利;谌秘;李新晨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不同阶段的生活质量

    目的:了解老年永久性肠造口者不同阶段生活质量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国14所三甲医院不同阶段(术后住院期、术后化疗期及居家康复期)的123例老年永久性肠造口者,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C-COH),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PSS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造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且术后住院期、术后化疗期及居家康复期的生活质量得分呈上升趋势( P<0.05)。术后住院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是体质指数、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 P<0.05);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是自我效能、陪护者和医保比例( P<0.05);居家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是自我效能、造口并发症和自理程度( P<0.05)。结论老年永久性肠造口者不同阶段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医护人员应结合其机体特点,针对个体情况和所处阶段,充分评估和筛选影响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制定患者易接受、理解和吸收的分阶段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秦芳;王惠珍;苏茜;甄莉;张琰;马玥;朱木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德惠地区居民血尿酸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德惠地区居民1326例,获取人口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按照血尿酸水平进行四分位分组,分析血尿酸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对于不同的尿酸分组,性别、乡镇、文化、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型半胱氨酸、尿素氮、肌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白蛋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及白蛋白为血尿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该地区人群应该尽早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尿酸水平,积极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尤其男性人群更应该提高健康意识,倡导低嘌呤饮食,限制动物内脏、肉食的摄入,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魏雪;武静;王丹丹;王春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