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雪;武静;王丹丹;王春艳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对老年中晚期肾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中晚期肾癌患者4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行临床常规疗法治疗;实验组2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达沙替尼,检测两组患者血清 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乏氧诱导因子(HIF)-1α、生存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安全性,进而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VEGF、CTGF、HIF-1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沙替尼能有效降低老年中晚期肾癌患者血清VEGF、CTGF、HIF-1α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铁柱;张自刚;张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家族型帕金森病(PD)α-突触核蛋白(α-Syn)突变体 A53T和 A30P聚集体对大鼠原代神经元的神经毒性。方法取大鼠前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体外孵育的α-Syn聚集体。培养14 d后,MTT法和神经元流式细胞术观察神经元的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聚集体的分布。硫磺素S染色观察细胞内包涵体的形成。结果加入α-Syn聚集体各组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加入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下降较野生型α-Syn聚集体显著(P<0.05)。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在1~14 d内随培养时间而增加(P<0.05);在1~10μmol/L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而毒性增加(P<0.05)。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可以进入原代神经元内,并可在细胞内聚集而形成硫磺素S染色阳性的斑块。结论家族型α-Syn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对原代神经元具有神经毒性,此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这一现象对阐明家族型PD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鹏;历春;王海鹏;盖晓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家庭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1991年10月至2015年12月国内外家庭肺康复对COPD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无法转换合并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研究,包含464例患者。 Meta分析显示,家庭肺康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结论家庭肺康复与其他形式的肺康复相比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技能。
作者:刘增霞;刘虹;杜世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骨肉瘤是一种骨髓间充质来源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通常发生在长骨干骺端和膝关节周围,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成人呈现双峰年龄分布。通常采取多种方式联合治疗,包括辅助化疗、截肢与保肢重建手术。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能够极大提高生存率,然而超过80%的手术治疗患者表现出转移〔1〕,患者预后极差。此外,化疗所带来的毒性和副作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当前自噬上调被发现存在于多种肿瘤疾病中,降低自噬可限制肿瘤生长〔2〕。因此,如何抑制骨肉瘤发展并降低治疗过程的毒副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自噬是一个受到严格监管的溶酶体降解途径,在所有物种中高度保守。自噬能防止有害元件的蓄积,降解或者回收部分损伤细胞器及其他细胞产品,以保持细胞正常生长和分裂分化,维持代谢平衡及内环境稳定性〔3〕。研究表明,自噬基因的缺陷,增加了基因组不稳定性、丧失移除受损线粒体的能力进而产生活性氧,诱导肿瘤发生〔4〕。抑制自噬可提高目前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及其他疗法的有效性〔5〕。本文将对自噬及自噬相关因子与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做以下综述。
作者:鞠杰;刘焕彩;王巧真;刘永新;王箐;张雅雯;周风华;陈燕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初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与血脂变化和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6例初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减组)、45例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亢组)和5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对甲减组患者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甲亢组患者服用甲巯咪唑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围/臀围比值(WHR)、血压、肝功以及血清中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脂〔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的水平;并对各组及治疗前后进行比较与相关性分析。结果甲减组患者 BMI、WC、WHR、TC、TG、LDL-C、TSH、TGAb、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甲亢组患者 BMI、WC、WHR、TC、TG、LDL-C、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FT3、FT4、TGAb、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治疗前后相比 BMI、WC、WHR、TC、TG、LDL-C、TSH、FT3、FT4相比差异显著(P<0.01)。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WC、WHR与TPOAb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甲状腺自身抗体与腹型肥胖存在关联。
作者:李会会;姜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老年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乳腺叶状肿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老年患者无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为(39.27±11.34)个月,1年、3年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60%、85.56%和66.6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病理类型为恶性、初治手术方式为局部切除、有同侧或对侧纤维腺瘤病史均为乳腺叶状肿瘤老年患者无病生存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病理类型为恶性、初治手术方式为局部切除、有同侧或对侧纤维腺瘤病史乳腺叶状肿瘤老年患者的监测,提高其术后生存率。
作者:王兴武;肖春花;李莹;夏菊华;杨武森;李笑云;张武妨;周建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炎性衰老是一种长期的、低度的慢性炎症反应状态。它表现为循环血中炎症反应的标志物如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C-反应蛋白( CRP)等明显升高,可增加2~4倍〔1〕。适度的炎症反应是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与清除自身坏死组织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因而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持续、稳定、低度的炎症刺激存在时,炎症就会成为一种慢性持续损害而影响周围组织的状态,终能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造成一个或多个器官的损害。因此,炎性衰老是引发许多老年病的基础。研究表明,炎性衰老与许多衰老相关性疾病发生发展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肿瘤、糖尿病、骨质疏松、痴呆、血管病变、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等〔2〕。自 Franceschi 等在2000年首次提出炎性衰老以来,研究工作者对其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理论,这些理论包括自由基学说、应激学说、免疫衰老学说、氧化炎症学说、细胞因子学说、自噬学说等来阐述其产生的原因〔2〕,然而,这些学说并不能完全说明炎性衰老发生的原因,说明炎性衰老的发生是复杂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进入老年,人的各个器官都会出现衰老现象,而这些衰老又会是相互影响的。炎性衰老是导致老年肌肉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炎性衰老与肌肉衰退是一种双向的作用,老年骨骼肌减少也是炎性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抗阻运动可对此种炎性衰老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因此,在预防与延缓炎性衰老中,应加强抗阻训练。
作者:徐唯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系统评价平消胶囊辅助治疗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 (1980~2013.9)、Wiley Online Library (1990~2013.9)、Elsevier(1990~2013.9)、CNKI(1990~2013.9)、VIP(1990~2013.9)和WanFang Data(1990~2013.9),全面收集平消胶囊治疗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9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合格文献,共1922例病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平消胶囊与对照组比较,平消胶囊能有效提高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OR=1.82,95%CI(1.50,2.20),P<0.00001〕;提高患者完全缓解率〔OR=1.90,95%CI(1.37,2.62), P=0.0001〕;提高患者部分缓解率〔OR=1.45,95%CI(1.19,1.76),P=0.000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平消胶囊组随访1年和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OR=1.54,95%CI(1.04,2.27),P=0.03;随访2年:OR=2.04,95%CI(1.27,3.28),P=0.003〕;但随访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OR=1.37,95%CI(0.56,3.37),P=0.49〕。平消胶囊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消胶囊是辅助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郑海伦;曾林淼;肖建宏;彭锦芸;吴东梅;潘炜飘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调查分析独居与非独居老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老年人模块(WHOQOL OLD)对杭州市345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独居老人生存质量低于非独居老人(t=2.132,P=0.034);独居老人在感觉能力领域(SA)、过去/现在和将来行为经历领域(PPFA)、死亡观领域(DD)等领域得分低于非独居老人(P<0.05);由多元线性回归得出独居老人生存质量受居住地、家庭月收入、是否常与邻里/亲朋交往、和子女的关系等因素影响( P<0.05)。结论独居老人生存质量不高,加大对独居老人的经济支持,呼吁子女多关爱年迈的父母,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从而改善独居老人生存质量现状。
作者:毛晨峰;陈静;杨涛;王育娟;王晓培;周伟洁;翁小瑜;黄仙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睡眠潜伏期( SL)、总睡眠时间(TST)和觉醒次数(AT)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SL和 A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ST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L和A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S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非快眼动相(nREM)和快眼动相(REM)的时间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REM和REM(除S1期外)的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S1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后 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汉水;童绥君;马祺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对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内蒙古赤峰市某城市社区绝对空巢老人186例,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评估绝对空巢老人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对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过程。结果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得分为(145.53±86.59)分,高于中国常模,自我效能得分为(24.64±1.02)分,处于中等水平,应对方式得分为(29.40±0.67)分,以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为主;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显著F自我效能=18.56,P<0.01;F应对方式=36.25,P<0.01);经简单效应分析,不同自我效能条件下,应对方式不同,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得分差异显著( P<0.01);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下,自我效能水平不同,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得分呈现显著差异( P<0.01)。结论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应以两者间交互关系为护理干预依据,进而有效改善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孙玉静;王丽娜;周郁秋;苏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降钙素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均常规补充碳酸钙D3片,降钙素组加用鲑鱼降钙素。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检测腰椎部骨密度与肩关节Neer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除对照组有2例延迟愈合,其余患者均骨折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1、2年,所有患者腰椎骨密度T值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 P<0.05),但降钙素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降钙素组术后1、2年的肩关节Ne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随访期间,降钙素组未发生影响治疗进程的并发症。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有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提高骨密度,改善患肢肩关节功能。
作者:徐志文;陈有芬;朱家骏;范顺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人血压变化特点。方法抽取100例≥80岁高龄老年人进行健康问卷调查、诊室和动态血压监测及常规生化检测等。按照中国高血压指南(2010年)推荐诊断标准分析老年人血压状况。结果高龄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占78%(78/100),居于首位,其中新发现高血压患者人数占38.5%(30/78)。白大衣性高血压11例(11%),隐蔽性高血压31例(31%)。隐蔽性高血压组与持续性高血压组的24 h动态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高于血压正常组和白大衣性高血压组,而夜间血压下降率低于血压正常组和白大衣性高血压组(均 P<0.05),隐蔽性高血压组收缩压、脉压和收缩压负荷低于持续性高血压组(均P<0.05);白大衣性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72例(72%)高龄老年人夜间血压升高,78例(78%)血压昼夜节律呈非杓型曲线模式。结论高血压在高龄老年人中的患病居于首位,而夜间血压升高和非杓型节律模式是高龄高血压的特点。
作者:闫志晖;王敏;李传松;陈宇;李慧颖;付越榕;赵子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从社会资本理论角度探讨江苏省农村老年人收入相关健康不平等状况及影响机制。方法使用2014年1~6月间在江苏省沛县、丰县、铜山县、邳县开展的徐州医科大学卫生研究基地队列人群跟踪调查数据。社会资本特征调查选取可直接反映农村老年人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的4个维度:日常生活资源、专家咨询资源、技能资源、困境应对资源;从生理层面、心理层面评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使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和集中指数分解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江苏省农村老年人心理层面、生理层面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得分随人均年收入的增加而提升,集中指数分别为0.0735、0.0618,均大于0。总社会资本和4个资源维度得分与心理层面、生理层面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均呈明显正相关( P<0.01)。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人均年收入、社会总资本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有明显正向作用( P<0.01);而教育水平、医疗保险、职业、居住方式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日常生活资源、技能资源、困境应对资源3个维度的社会资本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有明显正向作用( P<0.05)。集中指数分解模型分析显示:年收入是大贡献因素,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贡献额度均在60%以上;其次为总社会资本,贡献额度均在20%以上;社会资本对收入相关不平等的整体贡献额度仍较高;教育水平、职业、居住方式对收入相关不平等的贡献度很小。日常生活资源是生理层面健康不平等的大贡献因素,其次为技能资源。结论江苏省农村老年人存在亲富人的健康不平等,其中收入水平和社会资本对健康不平等的贡献度较高。本次研究结论有助于认识社会因素影响健康差异的机制和过程。
作者:赵华硕;郑楚;徐渭;夏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肌酸磷酸激酶的峰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效果较好,对于心肌起到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晓溪;薄小萍;鲍小京;马兵兵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老年透析患者应用Permcath导管与肝素涂层Palindrome导管后透析充分性,导管凝血功能变化,分析Palindrome导管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45例老年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心静脉置管材料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均采用Palindrome导管置管,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Permcath导管,所有患者术后均保持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置管前与1 w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置管1 w与12个月后透析期间血流速度、尿素清除指数( Kt/V)以及随访期间血栓相关性导管功能不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保持随访。随访期间观察组感染率为10.5%(2/19),与对照组无明显〔11.5%(3/26),P>0.05〕差异。对照组6例出现导管不畅,观察组2例出现导管不畅病例。对照组导管不畅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P<0.05)。两组患者置管1 w内未出现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12个月后的平均透析血流量、Kt/V较置管1 w时稍有降低,但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12个月后的平均透析血流量、Kt/V较置管1 w 时明显降低(P<0.05)。置管后,观察组平均透析血流量、Kt/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透析患者置入肝素涂层 Palindrome导管在控制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维持透析充分性方面有显著优势。
作者:王先惠;夏洪;叶莹;曾六龄;李艳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系统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Ovid、CNKI、VIP、CBM、万方等数据库内有关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简称联合用药,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或单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COPD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至2014年7月,对纳入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5篇文献,其中33篇为中文,2篇为英文,合计2847例患者。 Meta分析显示,联合用药对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均优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除尚不能确定联合用药在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优于单用噻托溴铵外,在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 PaO2)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也优于单用噻托溴铵。联合用药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没有加重不良反应的损害程度。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 COPD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何芳;张霄;陈赫军;平泽;解立刚;孙红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高校离退休老年人是同龄人中具有较高思想和经济独立的群体,且子女大部分在远离父母的地方工作,故其空巢率更高,有的高校甚至达80%〔1〕。高校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以北京市高校为例,离休干部中有25.3%的人检出抑郁症状,而社会支持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2〕。本研究旨在观察湖南高校离退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212名离退休老年人,其纳入主要标准:(1)长沙市内高校离退休教师(年龄≥60岁),工勤人员除外;(2)没有与子女同住,也没有居住在同一城市;(3)退休后仍居住在工作单位所在城市;(4)愿意接受调查者。共发出220份问卷,收回212份。其中男94人,女118人,年龄60~90岁。
作者:罗汝珍;卢捷湘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行宫颈癌手术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观察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5 mg/kg及地佐辛0.05 mg/kg,对照1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照2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对照3组静脉注射与观察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监测四组患者术后4、6、12、24 h脉搏氧饱和度( SpO2)、呼吸频率( RR),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Ramasy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统计四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术后4~24 h SpO2、RR水平及Ramasy评分稳定,不同时间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24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优于其他三组,且对照1组、对照2组均优于对照3组(P<0.05)。术后四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观察组、对照1组及对照3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2组( 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显著缓解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陈秀莺;管锦生;陈小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化瘀开窍解郁颗粒(HY颗粒)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对大鼠 MCAO处理,再进行慢性应激刺激两步完成PSD模型的复制,给药后观察HY颗粒对大鼠糖水消耗、开场活动情况的影响,以及对水迷宫实验中游泳时间、游泳距离、游泳速度、近站台区游泳距离、远站台区游泳距离、近/远站台区距离比、近站台区时间、远站台区时间、近/远站台区时间比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Y颗粒对海马和皮层(额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表达的影响。结果 HY 颗粒治疗后可显著增加 PSD大鼠体重、糖水消耗体积、水平活动次数、垂直活动次数,缩短总游泳距离、近站台区的游泳距离、远站台区的游泳距离、游泳时间、近站台区游泳时间、远站台区游泳时间,增加近/远站台区游泳距离比和时间比。 HY颗粒还可剂量依赖性增加海马和皮层脑区中 BDNF和 NGF 蛋白的表达。结论HY 颗粒能促进PSD 大鼠行为学改善,其机制涉及BDNF 和NGF 表达量的增加。
作者:喻斌;张臻年;黄仕文;杨丽;邹杰;程海波;沈祥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