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留平;李梦婷;谢庆磊
目的:探讨家庭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1991年10月至2015年12月国内外家庭肺康复对COPD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无法转换合并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研究,包含464例患者。 Meta分析显示,家庭肺康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结论家庭肺康复与其他形式的肺康复相比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技能。
作者:刘增霞;刘虹;杜世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对老年中晚期肾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中晚期肾癌患者4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行临床常规疗法治疗;实验组2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达沙替尼,检测两组患者血清 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乏氧诱导因子(HIF)-1α、生存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安全性,进而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VEGF、CTGF、HIF-1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沙替尼能有效降低老年中晚期肾癌患者血清VEGF、CTGF、HIF-1α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铁柱;张自刚;张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膀胱癌患者保存完好的癌组织石蜡标本为观察组,另选同期35例在医院接受前列腺增生电切手术时同时切取的少量膀胱黏膜标本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MCP-1与VEGF的阳性表达情况,另通过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检测两组组织中 MCP-1与 VEGF 表达,分析MCP-1、VEGF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及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CP-1与VEGF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1.43%、85.71%,均明显高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11.43%、20.00%,P<0.05);MCP-1与 VEGF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分别高于在正常膀胱组织( P<0.05);MCP-1及VEGF阳性表达与临床分级及病理分级有关( 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膀胱癌组织中 MCP-1的表达与 VEGF 呈正相关,同时MCP-1及VEGF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结论 MCP-1及VEGF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临床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同时二者呈正相关联系并共同参与膀胱癌病情进展。
作者:卢炳新;孙二琳;王丽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家族型帕金森病(PD)α-突触核蛋白(α-Syn)突变体 A53T和 A30P聚集体对大鼠原代神经元的神经毒性。方法取大鼠前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体外孵育的α-Syn聚集体。培养14 d后,MTT法和神经元流式细胞术观察神经元的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聚集体的分布。硫磺素S染色观察细胞内包涵体的形成。结果加入α-Syn聚集体各组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加入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下降较野生型α-Syn聚集体显著(P<0.05)。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在1~14 d内随培养时间而增加(P<0.05);在1~10μmol/L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而毒性增加(P<0.05)。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可以进入原代神经元内,并可在细胞内聚集而形成硫磺素S染色阳性的斑块。结论家族型α-Syn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对原代神经元具有神经毒性,此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这一现象对阐明家族型PD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鹏;历春;王海鹏;盖晓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大鼠大脑皮质、小脑、海马组织JWA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关系。方法40只刚断乳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区组法分为5组(对照组和4个乙酸铅剂量组),各组自由饮用不同浓度的乙酸铅溶液(0、100、200、400、800 mg/L)。连续染毒60 d后取大鼠脑组织,RT-PCR技术检测脑组织JWA mRNA的表达量,并测定脑组织铅含量、过氧化氢( H2 O2)水平、丙二醛( MDA)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染铅组大鼠大脑皮质、小脑和海马组织 JWA mRNA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脑组织铅含量及H2O2、MDA及8-OHdG水平均增加(P<0.05);脑组织JWA mRNA的表达量与其铅含量、H2O2、MDA、8-OHdG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饮水铅暴露可导致大鼠脑组织JWA mRNA的表达变化,并与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任晓慧;张中伟;徐群英;李伟;冯建高;任清风;李炜娟;肖元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EZH2抑制剂UNC1999联合顺铂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系,取生长良好的传代细胞分为对照组、联合用药组、顺铂组和UNC1999组。所有组均给予RPMI 1640培养液及10%的胎牛血清培养,对照组不加药液,联合用药组分别加入10、20、40、80、160 nmol /L UNC1999药液及2.5、5、10、20、40μg/ml 顺铂药液;顺铂组分别加入2.5、5、10、20、40μg/ml 顺铂药液;UNC1999组分别加入10、20、40、80、160 nmol/L的UNC1999药液;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中IC50及联合指数( CI)。 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相关凋亡蛋白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RK)及 p-ERK 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UNC1999组、顺铂组、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P<0.05)。各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存在剂量-时间依赖关系,且 UNC1999与顺铂存在协同作用。 UNC1999组、顺铂组、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差异显著( P<0.05)。 UNC1999组、顺铂组、联合用药组中凋亡蛋白 Bax、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ER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组Bcl-2表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EZH2特异性抑制剂UNC199可能通过抑制MAPK-ERK细胞通路起到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与顺铂单药或联合均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张艳华;陆颖;陈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静脉辅助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腰丛-坐骨神经阻滞DEX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循环呼吸与镇静的影响。方法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引导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辅以一定剂量右美托咪定( DEX)、瑞芬太尼或两药复合应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 n=30): D 组为 DEX 负荷量0.5μg/kg (10 min 泵注),随即以0.3μg? kg-1? h-1泵注维持;R1组为瑞芬太尼0.05μg? kg-1? min-1持续泵注;R2组为瑞芬太尼0.1μg? kg-1? min-1持续泵注;DR组为瑞芬太尼0.05μg? kg-1? min-1持续泵注,同时DEX负荷量0.5μg/kg(10 min泵注),随即以0.3μg? kg-1? h-1泵注维持。各组均于静脉用药10 min后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且均于术毕前10 min停药。在入室时(T0)、神经阻滞操作前(T1)、手术切皮即刻(T2)、手术开始后15 min(T3)、手术开始后30 min(T4)、术毕即刻(T5)各时间点通过无创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等监测呼吸循环影响,BIS监测镇静程度。结果(1)对MAP 的影响:除 T2以外,DR组在各时间点MAP均明显降低(P<0.05),但却明显高于R2组(P<0.05);DR组除了T1时MAP低于D组(P<0.05)以外,其余各时间点与 D组均无显著差别。(2)对HR的影响:各组均引起了明显的HR减慢(P<0.05);尤其明显的是R2组与DR组, DR组除在 T1时刻以外,在各时间点HR明显低于D组与R1组(P<0.05),但与R1组无显著差别。(3)对RR的影响:各组各时间点RR均下降(P<0.05);DR组除T2外, RR与R1组均无明显差异,但却显著低于D组(P<0.05),并显著高于R2组(P<0.05)。(4)对SPO2的影响:各组各时刻SpO2均有降低(P<0.05);DR组SPO2在各时间点较D组有所降低(P<0.05),在T1、T2、T3时刻与R1、R2组均无明显差异,但在T4、T5时刻高于R1组(P<0.05)并低于R2组(P<0.05)。(5)对BIS的影响:各组各时刻BIS均明显降低(P<0.05);D组与DR组各时间点BIS均低于R1、R2组;DR组只在T1、T2、T3时BIS低于D组(P<0.05),而到T4、T5时与 D 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 kg-1?10 min-1、0.3μg? kg-1? h-1维持复合瑞芬太尼0.05μg? kg-1? min-1静脉维持,能使血流动力学与呼吸稳定,并提供更佳的围术期镇静效果。
作者:刘冲;王志学;董龙;张德利;史雅娟;段凤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对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内蒙古赤峰市某城市社区绝对空巢老人186例,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评估绝对空巢老人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对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过程。结果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得分为(145.53±86.59)分,高于中国常模,自我效能得分为(24.64±1.02)分,处于中等水平,应对方式得分为(29.40±0.67)分,以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为主;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显著F自我效能=18.56,P<0.01;F应对方式=36.25,P<0.01);经简单效应分析,不同自我效能条件下,应对方式不同,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得分差异显著( P<0.01);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下,自我效能水平不同,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得分呈现显著差异( P<0.01)。结论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应以两者间交互关系为护理干预依据,进而有效改善绝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孙玉静;王丽娜;周郁秋;苏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鼻咽癌细胞6-10B中的表达及其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 Bax的影响。方法鼻咽癌细胞6-10B培养后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下调FAK在6-10B中的表达水平,通过RT-PCR、Real-time PCR、Western印迹检测其干扰效率,通过 Western 印迹检测干扰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通过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果干扰后 FAK在鼻咽癌细胞6-10B中表达量较低、下调明显(P<0.05);鼻咽癌细胞系6-10B干扰FAK后,Bcl-2和Bax的表达量发生较明显改变(P<0.05);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干扰后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结论干扰FAK后促进鼻咽癌细胞凋亡,提示可以通过下调FAK表达水平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为鼻咽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凤琴;章许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54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血液透析治疗),共治疗8 w,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缓解率及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 PTH)、血磷、血钙、血肌酐、血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8 w后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组总的皮肤瘙痒缓解率为73.3%(22/30),显著高于对照组〔20.8%(5/24),P<0.01〕;治疗8 w 后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组血清β2-MG、P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磷、血钙、血肌酐、血白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组血清β2-MG、PT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在对照组中其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组合型人工肾可以有效地清除血浆中β2-MG、PTH等中大分子毒素,是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陈吉林;王金玲;谢华;杨宁;王可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肌酸磷酸激酶的峰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效果较好,对于心肌起到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晓溪;薄小萍;鲍小京;马兵兵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1例 OSAHS 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5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依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30 kg/m2)23例和非肥胖组( BMI<30 kg/m2)73例。观察组61例患者依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7例、中度组23例、重度组21例。对比并分析各组低血氧饱和度(SpO2)、低通气指数(AHI)、血浆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低SpO2低于对照组,AHI、血浆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组低SpO2低于非肥胖组,AHI、血浆hs-CRP水平高于非肥胖组(P<0.05);重度组低SpO2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AHI、血浆hs-CRP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低SpO2低于轻度组,AHI、血浆hs-CRP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hs-CRP水平与低SpO2呈负相关,与BMI、AHI呈正相关;将0SAHS组患者的血浆hs-CRP水平作为因变量,将低 SpO2、BMI、AHI作为自变量,进一步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浆 hs-CRP 水平与AHI相关而独立于BMI(F=6.378,P=0.012)。结论 OSAHS 患者机体内存在系统性的炎症反应,血浆 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且OSAHS的严重程度与血浆hs-CRP水平呈现良好的正相关,这对评估OSAHS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景山;孙鸿慧;张珏;唐建清;郝俊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人养老意愿调查表、抑郁评价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对724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结果11.7%的老年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31.5%倾向于居家养老。影响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方式的主要因素是月收入、患慢性病数量、子女是否在身边、抑郁情绪( P<0.05)。结论居家养老是目前社区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社区工作者应根据老年人的不同特征,为其提供切合需要的居家养老服务。
作者:汪凤兰;王玉静;张小丽;邢凤梅;景丽伟;张明杰;董胜莲;郝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住院期间的应对方式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研发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核心卷(QLQ-C30)中文版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117例老年住院肺癌患者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老年肺癌患者住院期间总体健康状况得分为(56.34±15.68)分;患者多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P<0.05);肺癌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与屈服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并对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影响。
作者:邵淑红;周彤彤;陈旭芳;王丽萍;李尊岭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低白蛋白血症对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首次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两组,白蛋白≥35 g/L为正常白蛋白组,白蛋白<35 g/L为低白蛋白组。检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记录患者年龄、既往史、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统计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饮酒、卒中史及入院时血糖、HbA1c差异显著(P<0.05),低白蛋白组入院及出院时NIHSS 、APACHEⅡ评分及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正常白蛋白组( P<0.05)。结论低白蛋白血症可加重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增加死亡率,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
作者:王康琪;吴小燕;高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麦粒灸内关穴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非特异性应激的影响,探讨麦粒灸防治急性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K)、模型组(M)、麦粒灸1 d组(A)、麦粒灸2 d组(B)、麦粒灸3 d组(C)和麦粒灸5 d组(D)。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K 组:不做任何处理;M 组:不做任何干预,直接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麦粒灸各组灸内关穴,1次/d,6壮/次,分别连续灸1d、2 d、3d、5d,并于末次麦粒灸结束后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各组均于造模前后取血制备血清并分离心脏制备心脏切片行TTC染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皮质醇(Cort)含量,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激酸肌酶同工酶(CK-MB)含量,ELISA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TnT)含量。结果与K组相比,麦粒灸各组造模前血清Cort水平均增高(P<0.01);M组、A组造模前血清 CK-MB、cTnT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造模前血清CK-Mb、cTnT均升高(P<0.05)。与K组相比,各组造模后血清Cort水平均增高(P<0.01),血清CK-MB 均升高(P<0.01),血清cTnT均升高(P<0.05)。与M组造模后相比,麦粒灸各组造模后血清 Cort水平均增高(P<0.05),A组造模后血清CK-MB、cTnT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 组造模后血清 CK-MB、cTnT 均升高(P<0.05)。 A、B 两组心肌缺血面积比值与 M 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E组心肌缺血面积比值与B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麦粒灸内关穴预处理对防治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有效性,其机制与改变非特异性应激反应的程度有关。
作者:白桦;张宏如;卢圣锋;张皓然;顾一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人血压变化特点。方法抽取100例≥80岁高龄老年人进行健康问卷调查、诊室和动态血压监测及常规生化检测等。按照中国高血压指南(2010年)推荐诊断标准分析老年人血压状况。结果高龄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占78%(78/100),居于首位,其中新发现高血压患者人数占38.5%(30/78)。白大衣性高血压11例(11%),隐蔽性高血压31例(31%)。隐蔽性高血压组与持续性高血压组的24 h动态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高于血压正常组和白大衣性高血压组,而夜间血压下降率低于血压正常组和白大衣性高血压组(均 P<0.05),隐蔽性高血压组收缩压、脉压和收缩压负荷低于持续性高血压组(均P<0.05);白大衣性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72例(72%)高龄老年人夜间血压升高,78例(78%)血压昼夜节律呈非杓型曲线模式。结论高血压在高龄老年人中的患病居于首位,而夜间血压升高和非杓型节律模式是高龄高血压的特点。
作者:闫志晖;王敏;李传松;陈宇;李慧颖;付越榕;赵子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中晚期胰腺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HIFU+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23例和单纯化疗组(吉西他滨+奥沙利铂)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疗效、临床收益反应、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客观疗效:两组治疗后 CR均为0.00%,其中联合治疗组 PR 为47.8%,SD 为30.4%,PD 为21.7%, DCR为78.2%;单纯化疗组PR为22.7%,SD为27.3%,PD为50.0%,DCR为50.0%,联合治疗组的DCR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 P<0.05)。(2)临床受益率:联合治疗组中有阳性反应者18例,CBR阳性率为78.3%,单纯化疗组中阳性反应者10例,CBR阳性率为45.5%,联合治疗组的CBR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3)肿瘤标志物浓度: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血清CEA水平于治疗前、3、6个月时均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CA199水平3、6个月时明显低于治疗前以及同期单纯化疗组( P<0.05),单纯化疗组血清CA199水平于3、6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远期疗效: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6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73.9%,单纯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63.6%,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截止随访至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出现8例疾病进展,单纯化疗组11例疾病进展,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FU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可提高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未见增加副作用。
作者:刘瑞琦;杜敏娟;徐晓光;曹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伴感染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时间内降钙素原( PCT)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不伴感染的急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分为PCT增高组(>0.05 ng/ml)和PCT正常组(≤0.05 ng/ml),分别观察两组24 h及48 h PCT水平和患者的出血量。结果 PCT增高组22例,正常组28例,入院24 h和入院48 h两个时刻PCT水平增高组分别为(0.078±0.032)、(0.076±0.031)ng/ml,正常组分别为(0.045±0.016)、(0.043±0.014)ng/ml,组间差异显著(均P<0.01)。将基底节区脑出血分为 A组10 ml以下出血组,B 组10~20 ml 出血组及C组20~30 ml出血组,在入院24 h和入院48 h PCT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伴感染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时间内PCT水平虽然升高,但数值往往<0.1 ng/ml,和出血量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可以将PCT作为鉴别急性脑出血是否合并感染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建;马琳;孙艳军;李淑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德惠地区居民1326例,获取人口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按照血尿酸水平进行四分位分组,分析血尿酸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对于不同的尿酸分组,性别、乡镇、文化、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型半胱氨酸、尿素氮、肌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白蛋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及白蛋白为血尿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该地区人群应该尽早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尿酸水平,积极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尤其男性人群更应该提高健康意识,倡导低嘌呤饮食,限制动物内脏、肉食的摄入,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魏雪;武静;王丹丹;王春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