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崔晓珊;孙成英;娄明远;苏晓灵

关键词:间质性肺炎,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其中58例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无创组)、42例采用有创通气治疗(有创组),两组均给予支持治疗措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H、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间 pH、呼吸频率、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创组的PaO2水平显著高于无创组(P<0.05),PaCO2水平显著低于无创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随指标均显著好转(P<0.05);无创组和有创组患者的监护室住院时间、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创组患者的住院总时间、机械通气并发症率显著低于有创组(P<0.05)。结论老年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对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水平优于无创通气,但是并发症高、住院时间长,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并不显著。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执行功能与焦虑情绪及血浆5-羟色胺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执行功能与焦虑情绪及血浆5-羟色胺(5-HT)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评价( BADS)和画钟测试( CDT)评测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101例 OSAHS患者及66例对照组的执行功能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测焦虑情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清5-HT的水平。结果 OSAHS 组 BADS各项评分及 CDT 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OSAHS组血浆5-HT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SAHS 组执行功能障碍发生率为占71.28%,焦虑发生率64.3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OSAHS组焦虑评分与BADS各项评分及CDT评分呈负相关( P<0.05);OSAHS组血清5-HT水平与BADS各项评分及CDT评分呈负相关(均P=0.000);OSAHS的程度与BADS各项评分及CDT评分呈负相关(均P=0.000);OSAHS的程度与血浆5-HT的水平呈正相关(r=0.689,P=0.000)。结论 OSAHS患者可出现执行功能损伤和焦虑情绪,并伴血浆5-HT水平升高;OSAHS患者的执行功能能改变与焦虑情绪、血浆5-HT水平之间有一定关系。

    作者:李燕;赵雅宁;郭霞;王红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外周血血脂水平与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该探讨外周血中血脂水平与老年帕金森病( PD)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老年 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并分析血脂水平与PD发病、病程及 Hoehn-Yahr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PD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Apo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低水平ApoA、HDL-C是影响P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随着患者 Hoehn-Yahr分级的升高,其 ApoA、TG、HDL-C水平显著下降(P 均<0.05),不同 Hoehn-Yahr 分级患者 TC、TG、LDL-C、ApoB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ApoA 水平(r=-0.671,P=0.012)和HDL-C水平(r=-0.689,P=0.018)与PD病程呈负相关;ApoA水平(r=-0.646)和HDL-C水平(r=-0.754)与PD患者Hoehn-Yahr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脂水平下降可增加PD患病的风险,尤以ApoA、HDL-C下降对 PD病情的影响明显,低脂血症在 P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者:祖洁;杨新新;昝坤;叶新春;时宏娟;张作慧;崔桂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雷公藤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 )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根,主产于福建、安徽、浙江等地,主要入药部位是去除根皮的木质部,具有祛风湿,消肿,止痛,活络的功效,但是有剧毒,需要慎重〔1〕。药理实验研究显示,雷公藤具有调节免疫、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疗效确切。但是由于它的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难免产生各种毒副作用,如免疫系统、肝脏系统、肾脏系统、生殖系统毒性等,其毒副作用不容忽视〔2〕。研究表明,通过联合用药可以达到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的作用〔3〕。本文主要围绕雷公藤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作者:李金花;李军;王君明;崔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不同入院途径脑卒中并发肺炎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

    目的:探讨不同入院途径脑卒中并发肺炎患者的多重耐药菌( MDR)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方法脑卒中并发肺炎患者1816例,按照入院途径分为门诊入院组917例,本院其他科室转入组584例,外院转入组315例。采集所有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不同入院途径和不同住院时间的MDR感染情况及细菌分布情况。结果共检测出MDR感染患者118例(6.50%),该院其他科室转入组阳性率低为4.79%,外院转入组阳性率高为10.16%,不同入院途径和不同住院时间 MDR 阳性率均有统计学差异(χ2=9.782、50.797,P=0.008、0.000)。在118例MDR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242株细菌,其中多重耐药菌155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107株(69.03%)、革兰阳性球菌48株(占30.97%)。分布前5位的多重耐药菌株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57株(36.77%)、铜绿假单胞菌26株(16.77%)、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0.97%)、肺炎克雷伯杆菌12株(7.74%)、溶血性葡萄球菌10株(6.45%)。结论脑卒中并发肺炎患者的 MDR感染率较高,且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MDR感染率逐渐升高。外院转入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来源的患者,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多重耐药菌。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勤;王庆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酶1和核因子-κB的表达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酶(TAK)1和核因子(NF)-κB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术后蜡块组织,37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TAK1和NF-κB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TAK1和NF-κB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TAK1和NF-κB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的大径相关,TAK1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TAK1和NF-κB均与患者的年龄、分子分型无明显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TAK1和NF-κB呈正相关性。结论 TAK1和NF-κB高表达对促进肿瘤性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一定意义,二者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作者:刘广寅;刘琳;张志勇;崔永兴;王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团体音乐治疗对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团体音乐治疗对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对南昌市某社区老年人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和一般情况的测评,随机选取100例老年人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观察组进行常规睡眠促进宣教,干预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开展团体音乐治疗,干预2个月后再次测评与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和睡眠问题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团体音乐治疗2个月后,除睡眠药物维度外,干预组PSQI评分和睡眠问题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观察组(P<0.05);观察组评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音乐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社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作者:孙伟铭;袁也丰;董香丽;卢和丽;邹卿;何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铁蛋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 Hcy)及铁蛋白( SF)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13例,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 I组(急性冠脉综合征73例)、Ⅱ组(稳定型冠心病69例)、Ⅲ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71例),应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法( Gensini)评价Ⅰ组和Ⅱ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检测三组血清中Hcy和 SF水平,应Pearson相关性分析Hcy、SF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Ⅰ组、Ⅱ组血清Hcy和SF水平显著高于Ⅲ组,Ⅱ组血清Hcy和SF水平显著高于Ⅲ组(P<0.05);I组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Ⅱ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cy水平与 SF水平呈正相关(r=0.825,P<0.05);血清 Hcy、SF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782,0.736,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SF水平高表达,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冠心病早期预测的指标。

    作者:叶志荣;林勇军;洪娜娇;吴远生;吴玉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腹腔镜非计划性右半结肠手术16例

    右下腹痛是外科常见的症状,临床诊断首先考虑急性阑尾炎,因其发病急、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居高不下。近年我国以急性阑尾炎收治的病例其误诊率高达4.6%〔1〕。本文旨在分析急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发现的其他右半结肠疾病,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是否安全可行,并对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情况、肿瘤根治效果及预后进行探讨。

    作者:张风滨;洪晓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硫化氢通过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1保持下肢深静脉血栓摘取术后血管通畅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摘取术后,应用硫化氢( H2 S)对维持下肢深静脉血管管腔通.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4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摘取术后,随机分为抗凝血对照组和抗凝血+H2 S治疗组。抗凝血对照组每天口服2.5~5 mg华法林钠片;抗凝血+H2 S治疗组除了每天口服华法林钠片外,尚每天口服1 mg 硫氢化钠片。每组持续服药8 w 后进行血管造影,观察手术区血管腔面积变化, ELISA检测患者血清MMP-1,以及羟脯氨酸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抗凝血对照组相比,抗凝血+H2S治疗组血管管腔面积显著增加(P<0.01);抗凝血+H2S治疗组MMP-1含量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羟脯氨酸含量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H2S通过下调MMP-1的表达、降低胶原蛋白的含量而维持下肢深静脉血栓摘取术后血管通.,防止血管再狭窄。

    作者:马兵兵;卢辉俊;胡亚立;赵晓溪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患者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的院内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同期冠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同期行冠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手术、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11例老年患者完成同期冠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手术,手术时间平均5.9 h(3.7~9.9 h)。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均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13.9 h(4.1~19.5 h),术后住监护室时间平均3 d(1~5 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3 d(10~15 d)。术中出血量平均500 ml(400~800 ml);术后当天血红蛋白浓度由术前132 g/L(115~149 g/L)下降至114 g/L(100~145 g/L),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下降14 g/L。1例患者术后48 h发生急性肾损伤,治疗后恢复。11例患者整体血肌酐水平出院前与入院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患者平均发热3 d(1~8 d),无心包、纵隔、胸腔感染发生。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及新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结论基础心肺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的老年患者行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手术安全、可行。

    作者:陈夏欢;孙丹;黄波;耿慧;董士勇;商学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硬膜外麻醉下开腹胆囊切除术牵拉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人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对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硬膜麻醉下行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及氟芬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手术切皮时开始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20 min输注完毕;氟芬组患者手术切皮时静注氟芬合剂2 ml。监测并记录注药前(T0)、注药后5 min(T1)、注药后10 min(T2)、牵拉胆囊时(T3)、手术结束时(T4)五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效果,并记录术中牵拉胆囊时有无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鼓肠、牵拉痛等牵拉反应发生。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抑制胆囊牵拉反应有效率为90%,氟芬组抑制胆囊牵拉反应有效率为57%,两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人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能有效抑制胆囊牵拉反应,不良反应少。

    作者:石海霞;于建设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表现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与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表现。方法随机选取4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取46例自愿参与的健康老年人作对照,均采用MMSE、MoCA和ADL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同时检测 N400相关事件,分析相关性,总结 N400电位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MMSE和MoCA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DL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老年人 Fz、Pz、C3和 C4 N400潜伏期的匹配与不匹配均有意义( P<0.05)。两组老年人Pz、C3和C4 N400潜伏期的匹配与不匹配均有意义( P<0.05),除Pz之外,两组老年人的匹配N400波幅均有意义(P<0.05)。 C3不匹配的N400波幅和MMSE注意力以及MoCA定向评分呈正相关;C4不匹配的 N400潜伏期和 MMSE 空间构图、MoCA总分、MoCA延迟记忆和MoCA定向评分呈负相关。结论老年抑郁症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且相关电位 N400存在异常状况,在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辅助价值,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聂所成;王娟;刘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脂多糖诱导建立AD炎症模型,利用八臂迷宫刺激器进行被动回避反应和信号方位辨别反应测试,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信号方位辨别能力的改变;观察脑内海马组织切片神经元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果实验组小鼠学习能力和记忆保持率均显著优于模型组( P<0.01);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数量也显著增多,形态明显改善,接近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结论姜黄素可改善 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抗炎症、抗氧化、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陈鑫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不同糖耐量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水平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CHD患者139例,按其糖代谢状况分为糖尿病组(DM)31例,糖调节受损(IGR)组38例,正常糖耐量(NGT)组7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aspin、ATGL水平,同时测定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2 h胰岛素(2 h INS)水平。结果 DM组收缩压(SBP)、舒张压( DBP)、FPG、2 h PG、FINS、2 h INS 、HOMA-IR、TG、LDL-C、LP( a)、Gensini积分均高于NGT组和IGR组,vaspin、ATGL、HDL-C 低于 NGT组和IGR组(P<0.05)。 DM组和IGR组≥3支病变率明显高于NGT组(P<0.05),单支病变率显著低于NGT组(P<0.05)。 vaspin、ATGL水平与 Gensini积分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538、-0.522,P<0.01),与血管病变支数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5、-0.514,P<0.01)。结论 vaspin、ATGL水平与2 h PG、胰岛素抵抗及CHD患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vaspin、ATGL参与了不同糖耐量CHD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海英;杨收平;秦继宝;冯小娟;安仲武;吴兆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失能中老年人不同养老条件下的心理需求

    目的:了解失能中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机构4种养老模式下的心理需求状况。方法使用老年人心理需求调查问卷对320名失能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养老模式下居家养老组、老年公寓组、敬老院组和托老机构组在身体健康、生活满意度差异显著,在经济来源途径上,除了养老保险外,四组在劳动所得、离退休工资、子女供养、社会救济方面差异显著。在心理需求总分( F=1.677)、生理需求( F=1.142)、认同需求( F=1.835)上,居家养老组显著高于托老机构组和敬老院组,在交往需求( F=1.859)上,老年公寓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自我实现需求( F=2.711)上,居家养老组显著高于敬老院组。结论居家养老组心理需求高,居家养老应是今后主要的养老模式;其他养老模式下,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交往需求。

    作者:周跚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结肠腺癌组织Aurora-B和靶向Xklp2靶蛋白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Aurora-B和靶向Xklp2靶蛋白(TPX-2)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85例结肠腺癌患者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30例结肠黏膜上皮内瘤变组织作为对照组,非肿瘤性的结肠黏膜组织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组中Aurora-B和TPX-2的表达。结果三组中Aurora-B和TPX-2阳性率差异显著。观察组中Aurora-B和TPX-2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Aurora-B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PX-2的阳性率与肿瘤的 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结论 Aurora-B和 TPX-2在结肠腺癌中高表达是促进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二者异常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

    作者:杨瑞琦;王钟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运用RUPP诊断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路梗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运用静态尿道测压( RUPP)评价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发生尿路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泌尿科就诊60岁以上老年男性BPH患者124例尿动力学资料,依据尿动力学检查中的linRUPP图进行尿路梗阻分级,将0~2级定为无梗阻组,3~6级定为梗阻组。分别比较组间RUPP指标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 ROC)分析比较各个指标诊断尿路梗阻。结果在两组别比较中,膀胱颈压、功能曲线长度、前列腺平台面积、精阜压及前列腺长度显示有统计学差异( P<0.05);而大尿道压、大尿道闭合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取诊断点值1185.06 mm· cmH2O,以前列腺平台面积为指标时诊断效能好;ROC 曲线下面积0.893,敏感度为86.12%,特异度为100.00%,正确指数为0.887。结论可以运用RUPP方法中前列腺平台面积指标诊断老年BHP患者尿路梗阻。

    作者:王鹏;崔崎;郭小鹏;张树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保乳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老年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根据其意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观察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的给予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总引流量、术后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美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引流管拔出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P<0.05),总流量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美容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保乳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和较好的美容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陈军;江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切割球囊成形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切割球囊成形术在老年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观察组行切割球囊成形术,对比两组球囊扩张后即刻弹性回缩率、血管小直径和狭窄程度、管腔丢失和再狭窄发生。结果两组均成功顺利完成球囊血管成形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0%,观察组球囊扩张后即刻弹性回缩率〔(6.28±2.65)%〕明显小于对照组〔(20.08±12.56)%〕(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随访各时刻血管小直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血管狭窄程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随访3、6、12个月管腔直径丢失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再狭窄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老年患者行切割球囊成形术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即刻弹性回缩率低,血管扩张效果明确,再狭窄率低,可作为首选的球囊扩张方案之一。

    作者:刘静;达军;张铁亮;戴远辉;黄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生物反馈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60例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做Kegel运动锻炼盆底肌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尿失禁量、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静息状态都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静息状态(8.26±0.15)低于对照组(15.26±3.19),(P<0.05);两组患者的大收缩力、协调能力都有所上升,观察组〔(88.29±6.13)、(6.15±1.03)〕高于对照组〔(65.29±5.18)、(4.13±0.57)〕(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尿流率(39.48±5.16)明显高于对照组(33.26±5.16),(P<0.05);观察组 PFIQ-7评分(0.56±0.02)低于对照组(1.03±0.03)(P<0.01);治疗2、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量都有所下降,观察组〔(1.85±0.03)、(1.43±0.02)〕低于对照组〔(2.06±0.05)、(1.59±0.01)〕(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P<0.01)。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戴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