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 灌注扫描对尤瑞克林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老年患者的效果

刘希奇

关键词:CT 灌注扫描, 尤瑞克林, 急性期脑梗死, 血流灌注
摘要:目的:探讨 CT 灌注扫描技术(CTPI)对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168例经头部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急性期脑梗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尤瑞克林组各84例,常规治疗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治疗,尤瑞克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尤瑞克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行 CTPI,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心区及半暗带区脑灌注成像相对比值。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脑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情况。结果尤瑞克林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常规治疗组(76.1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心区及半暗带区中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尤瑞克林组治疗后中心区及半暗带区中 CBV、CBF、TTP 均高于常规治疗组( P<0.05)。尤瑞克林组治疗后梗死面积及NIHSS 评分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通过 CT 灌注扫描可观察尤瑞克林对老年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病灶中心区及半暗带区血流灌注的改善情况,对评价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rAd-p53注射液联合热化疗治疗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41例

    重组人 p53腺病毒(今又生,rAd-p53)注射液是新型广谱基因抗癌药,p53肿瘤抑制基因与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血性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癌肿侵犯胸膜的并发症之一,积液中有大量红细胞,生长较快,治疗困难,是肿瘤治疗上一大难题。本研究观察 rAd-p53注射液联合控阵热疗法并灌注化疗药对晚期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

    作者:张林;王季堃;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 HT-29中 NDRG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 HT-29结肠癌细胞株中 N-myc F 下游调节基因(NDRG)2表达的影响及姜黄素不同浓度处理下 NDRG2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干预体外培养的 HT-29细胞48 h 后,提取总 RNA,并运用 RT-PCR 技术检测姜黄素对 HT-29细胞中 NDRG2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 RIPA 细胞裂解液提取细胞总蛋白,运用 Western 印迹技术,检测姜黄素对 HT-29细胞中 NDRG2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不但能够在 mRNA 水平促进 HT-29细胞中 NDRG2基因的表达,且能够促进 NDRG2蛋白质的表达,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有效浓度范围在20~100μmol /L,且80μmol /L 效果佳,表明姜黄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 NDRG2基因上调(P<0.05),RG2基因,并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结论姜黄素能够促进结肠癌细胞株 HT-29细胞中 NDRG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佳浓度为80μmol /L。

    作者:李照伟;柳长明;何其勇;赵东慧;姜吉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ATP 敏感钾通道在丹参酮ⅡA 对抗高糖诱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 ATP 敏感钾通道(KATP)在丹参酮ⅡA(TSA)对抗高糖诱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方法,检测高糖诱导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以及血管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 KATP抑制剂格列本脲(Gly)对 TSA 的作用。结果高糖显著降低了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TSA 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了高糖诱导的损伤。高糖显著降低了血管组织中 NO 含量和 SOD 活性而增加了 MDA 含量,TSA 逆转了高糖的作用,而 Gly 部分取消了 TSA 的作用。结论 TSA 能对抗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 TSA 增加 NO 的释放,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Gly 能部分地阻断 TSA 的这种保护作用。

    作者:胡海燕;李跃艳;李春霞;李兴;陈梦华;周寿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 /d,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 /d,均于晚饭后2 h 服用,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血脂、心功能、颈动脉斑块指标变化,并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6及高敏 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均 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 TC、TG、LDL-C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 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1%(5/45),对照组为31.1%(1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结论相比20 mg /d,40 mg /d 的阿托伐他汀能使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益处。

    作者:马维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浆 NT-proBNP 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浆 N 端前体脑钠肽( 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12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在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无创 BiPAP 治疗;对照组62例,在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面罩吸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以及 NT-proBNP 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 MA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心肺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 NT-proBNP 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胀、呼吸抑制、意识障碍,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急性左心衰患者予以 Bi-PAP 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降低 NT-proBNP 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唐庆业;刘文举;蒲宏伟;李文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针刺预防及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目的:研究针刺预防对糖尿病(DM)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40只 SD 大鼠按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每组10只。预防组于造模前1 w 开始针刺预防,取穴双侧“后三里”(相当于足三里)、胰俞穴,1次/d,造模后停止针刺。治疗组大鼠取穴同预防组大鼠,于造模后第1天给予针刺治疗,1次/d,共7次。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空腹血糖的变化及治疗后各组间血糖、血脂的差异。结果预防组大鼠血糖、血脂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血糖、血脂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针刺预防改善 DM 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不明显;针刺治疗具有显著改善 DM 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

    作者:孙娜;崔建美;刘慧娟;高秀娟;齐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ShRNA 靶向干扰 BHRF1基因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

    目的:针对 ShRNA 靶向干扰 BHRF1基因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以分析癌症靶向治疗的前景。方法通过基因测序法鉴定所构建的siRNA 表达载体。用四唑盐比色(MTT)法、流式细胞术评价转染 siRNA 后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与 NC-shRNA 组相比,BHRF1-shRNA 组细胞凋亡增加,凋亡率为(31.51±1.59)%。结论由慢病毒载体介导的 shRNA 表达载体进入细胞后,可以有效下调 BHRF1基因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张艳平;丁矢;李雪兰;杨杰;唐峰;欧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Nrf2/ARE/HO-1通路:阿尔茨海默病神经保护的潜在靶点

    近年研究表明,调节 Nrf2/ARE/HO-1通路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通过遗传学或药理学手段上调Nrf2或 HO-1的表达,在动物模型和细胞体系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因此有必要就 Nrf2/ARE/HO-1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作用的研究进行梳理。本文对 Nrf2/ARE/HO-1在 AD 中作用的研究历史进行了梳理。调节 Nrf2/ARE/HO-1通路的激活剂有望成为治疗 AD 的手段。氧化应激(OS)损伤在 AD 的发病机制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鉴于 OS 在 AD 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针对抗 OS 的治疗策略对 AD 的发生和发展是有效的治疗途径。

    作者:王洪权;王玉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胸腺素β10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胸腺素β10(Tβ10)是胸腺素β家族的一员,是一种与细胞运动有关的肌动蛋白单体结合蛋白。研究发现 Tβ10与甲状腺癌、乳腺癌、食管癌、胰腺癌、胆管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关系密切。虽然恶性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已经为患者获取了更长的生存期及无疾病进展时间,但总体治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 Tβ10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和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简要综述了 Tβ10的结构与分布、机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继岚;蒋永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椎弓根钉技术在颈椎巨大神经鞘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2011年该院应用椎弓根钉技术手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患者9例,行后路椎板减压、肿物切除,椎弓根钉和(结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术前、术后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定期影像学随访观察颈椎稳定性、肿物切除及残留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MRI)证实肿瘤全部切除,术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JOA 评分显著提高;随访无严重并发症且肿瘤无复发。结论颈椎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减压术后的颈椎不稳效果满意,该术式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国威;林宏生;吴昊;陈克恩;李德彦;熊廷亮;纪志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神经细胞退行性病变机制研究进展

    神经退行性疾病(ND)是由神经元及(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1,2〕,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以致功能障碍。 ND 病理改变有两种:一是细胞凋亡引起的大量神经细胞丢失;二是神经系统没有明显的神经元数量减少,但神经元出现结构和功能进行性退行性变性〔3〕。目前这些复杂疾病的病因仍未明确阐明。

    作者:曾纪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老年骨骼肌衰弱的延缓作用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延缓老年骨骼肌衰弱的康复锻炼效果。方法将26例患者随机分为练功组和对照组各13例。练功组进行12 w 运动干预,对照组维持原来的生活方式,采用等速测试指标分析健身气功易筋经延缓老年骨骼肌衰弱的康复锻炼效果。结果练功组与对照组在膝关节伸肌峰力矩(60°/s)、峰力矩/体重(60°/s)、平均功率(60°/s 、180°/s)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可以起到延缓老年骨骼肌增龄性衰弱的作用。

    作者:王宾;马士荣;胡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六味雪哈片对健康成年人的抗衰老作用

    目的:观察六味雪哈片对健康成年人的抗氧化作用。方法108例试食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抗氧化功能的人体试验规程进行。结果试验前,两组血清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后,血清中 SOD 试验前后自身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GSH-Px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DA 试验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六味雪哈片对健康成年人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于丽雅;刘海艳;李宜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固脑益智汤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肾虚痰浊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固脑益智汤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肾虚痰浊型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该院收治的老年肾虚痰浊型VaD 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多奈哌齐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固脑益智汤。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坚持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 ADL)、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WMS)评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9.07%)明显高于对照组(53.4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MMSE、ADL、HDS、WMS 评分及血清 SOD、MDA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 P<0.05)。结论固脑益智汤联合多奈哌齐有效提高老年肾虚痰浊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改善患者痴呆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孙薇;张倩;杨建波;徐金凤;张震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单孔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

    老年自发性气胸多继发于胸膜或肺部病变〔1〕。发病初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2〕。电视腹腔镜(VATS)已经作为新的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治疗。但传统3孔 VATS 手术中易出现出血及损伤神经,对创伤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因此探索出一种适用于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低创伤性术式对于提高治疗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选取本院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分组采用单孔 VATS 及传统3孔 VATS 两种术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作者:蒋清;曾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

    幽门螺杆菌(Hp)自发现至今已有30余年,全球人口感染率高达50%〔1〕,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老年人组织器官衰老、血管硬化以及全身免疫功能衰退,致使胃黏膜上皮腺体萎缩、血供减少、对细菌清除率下降,导致 Hp 感染率高。 Hp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胃癌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由于诸多原因尤其是细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Hp 根除成功率逐年下降,现就老年患者 Hp 根除治疗失败原因作一综述。

    作者:刘立坤;程洪晶;白焕焕;孟祥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肺腺癌中 MEL-18、DESTRIN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检测肺腺癌中 MEL-18、细胞骨架蛋白(DESTR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探讨三者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肺腺癌的组织及临床资料99例作为观察组,收集距肿物边缘>5 cm 的正常肺组织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 MEL-18、DESTRIN 和 VEGF 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 MEL-18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 DESTRIN 和 VEGF 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 MEL-18、DESTRIN 和 VEGF 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临床分期、Ki67的表达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 MEL-18和 VEGF 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而 DESTRIN 和 VEGF 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肺腺癌中 MEL-18低表达、DESTRIN 和 VEGF 高表达,三者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MEL-18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DESTRIN 可能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二者的作用可能均通过介导 VEGF 的作用实现。

    作者:王再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尿病心肌重构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DM)心肌病(DCM)是 DM 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病理生理特点为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晚期也有收缩功能的降低〔1〕。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及实验研究结果证实,心肌病变作为 DM 的独立并发症而存在。随着 DM 发病率的逐年增高,DCM 已成为老年 DM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本文阐述 DM 心肌重构的病因、病理、机制及防治。

    作者:曾菊绒;胥晓丽;徐天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蒙药嘎日迪-13味丸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蒙药嘎日迪-13味丸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至大鼠脑组织缺血损伤模型,在各时间段断头取脑,用 ELISA 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脑缺血海马组织中 IL-1β和 TNF-α的含量及细胞凋亡数量的百分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中 IL-1β和 TNF-α升高,细胞凋亡百分比增多( P<0.05);与模型组比较,嘎日迪-13味丸组大鼠海马组织中 IL-1β和 TNF-α含量降低,细胞凋亡百分比数减少( P<0.05)。结论嘎日迪-13味丸能降低大鼠脑缺血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减轻缺血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内 IL-1β和 TNF-α含量有关。

    作者:陶春;林琳;宋葆华;汤文莉;宝鲁尔;宣丽颖;翟景波;刘鑫;张冬丽;霍万学;刘月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受体 GFR-a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 Mor-ris 水迷宫筛选56只健康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每组14只。正常组常规饮水和饲料,不给予任何处理。其余三组大鼠均采用聚集态 Aβ25~35所致 AD 模型,模型组造模后不给予任何处理。电针组施以电针双肾俞、双太溪、双足三里、百会、大椎等穴位治疗。西药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灌胃,疗程4 w。治疗后各组大鼠灌注固定后取海马,用免疫组化和 RT-PCR 检测大鼠海马 GDNF 及受体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 GDNF 及其受体 GFR-a1阳性细胞表达降低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海马 GDNF、 GFR-a1阳性细胞及 GDNF mRNA 表达增加(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对 AD 大鼠海马 GDNF 及其受体 GFR-a1表达增强的影响,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刘忠锦;张海燕;孙丽慧;郎尉雅;孙忠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