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氮嗪预处理对Aβ1~42作用神经元NR2 B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

夏春凤;李艳菊;朱瑾;杜怡峰;马国诏;张镛

关键词:二氮嗪, Aβ1~42, NMDA受体, NR2B亚基
摘要:目的:研究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iazoxide)预处理对Aβ1~42作用原代培养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NR2B)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海马神经元并进行鉴定,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Aβ1~42干预组、二氮嗪预处理1h后Aβ1~42干预组(Aβ1~42+diazoxide)、单纯二氮嗪预处理组,并采用免疫印迹检测不同时间点(24 h、72 h)细胞 NR2B亚基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Aβ1~42(2μmol/L)作用神经元24 h 后,与对照组相比,单纯 Aβ1~42干预组和 Aβ1~42+diazoxide 组的 NR2B 亚基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改变。Aβ1~42作用神经元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单纯Aβ1~42组NR2B亚基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与单纯Aβ1~42干预组相比,Aβ1~42+diazoxide组NR2B亚基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Aβ1~42作用原代培养神经元72 h,能够显著增加神经细胞NR2B亚基蛋白的表达量;同时,二氮嗪能拮抗Aβ1~42所引起的NR2B亚基蛋白表达量升高,提示二氮嗪可能通过NMDA受体通路影响Aβ1~42的细胞毒性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过敏原检测对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及过敏原检测对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行支气管舒张实验,对筛选出的CVA患者行FENO检测及过敏原检测,分析其对老年CVA诊断的意义及二者相关性。结果应用 FENO从慢性咳嗽中诊断老年咳嗽变异性的佳界值为40 ppb,同时FENO值>38 ppb的慢性咳嗽患者对吸入糖皮质激素( ICS)治疗的反应性好,FENO可以敏感地反映气道炎症,且对ICS治疗反应敏感。老年CVA与过敏原密切相关,通过体外过敏原检测,可辅助诊断 CVA并明确致敏因素,过敏原反应强度与FENO呈正相关。结论 FENO在诊断老年CVA中具有很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老年 CVA与过敏因素关系密切,二者结合有助于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

    作者:邢芳远;李玉玲;丁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获得性肝脑变性合并肝性皮层盲1例

    1病例患者男性,64岁,农民,河北省望都县人。主诉行动迟缓、言语不利、双眼视物不清8~9个月,加重10 d于2012年8月14日入院。缘于入院前8~9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行动迟缓、行走不稳、言语不利、面部表情呆板、双眼视物不清,扶物可行走,反应迟钝、智能减退,无头晕、头痛、呕吐,无肢体感觉障碍。症状持续存在,但时轻时重,未予重视。入院前10 d行走不稳、反应迟钝、言语不清、双眼视物不清症状加重,不能翻身起床。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血压高“150/120 mmHg”,未规律用药。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构音障碍,面部表情呆板,反应迟钝。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差。双眼视力减退(双眼眼前手动),双瞳孔正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稍高。双侧巴氏征、双划征阴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肝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1横指处可触及,质软。入院后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 PLT)59.0×109/L。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17.90 s延长,凝血酶时间比值(PTR)1.56,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5,增高,纤维蛋白原(FIB)1.67 g/L降低。肝功能:转氨酶及三系胆红素稍高。乙肝五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血氨检测结果:96.8μmol/L明显高于正常(10~47μmol/L)。腹部CT:①肝硬化,考虑肝左叶小囊肿,肝右叶钙化斑;②脾大,静脉曲张。头部磁共振成像( MRI):两侧大脑脚、豆状核T1加权成像( T1WI)高信号。常规脑电图检测报告:中度异常成人脑电图:全部导联以中低波幅的节律性慢波活动为主。入院后诊断为获得性肝脑变性( AHCD )合并肝性皮层盲、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降血氨及保肝治疗,奥美拉唑抑酸保护胃黏膜。住院第6天,症状逐渐好转,住院第12天出院时双眼视力基本恢复,但反应迟钝、语言不利、表情呆板及步态不稳未完全缓解。

    作者:陈立英;苏立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自我放松训练对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效果

    目的:探讨自我放松训练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选取长沙市某社区睡眠质量下降老年人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一般促进睡眠的健康宣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和冥想放松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6个月末使用PSQI、爱泼沃斯嗜睡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的背数、图片学习、联想记忆、理解记忆4个分量表进行测量。结果除爱泼沃斯嗜睡量表得分的干预主效应和背数的时间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外,其他的得分在时间主效应、干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我放松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

    作者:康佳迅;王平;孙景贤;曾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入术治疗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治疗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均伴有玻璃体积血(5眼周围静脉炎,12眼分支静脉阻塞,61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2例78只眼的临床资料,并追踪观察6个月以上,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及视力的预后。结果手术后近期视网膜解剖复位100%(78眼),随访6~18个月,平均12.3个月,终视网膜复位的78只眼,术后视力提高的59只眼,不变的15只眼,下降的4只眼,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是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和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是治疗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结合术中及术后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预防玻璃体再积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孟祥俊;周明;刘豪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胱抑素C对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价值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水平变化在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 AKI)的价值以及与 AKI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入住 ICU的198例危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发生AKI的42例患者,对照组为未发生AKI的156例患者。以入住ICU第1个24 h为起点,观察至患者在ICU死亡或转出ICU为观察终点。所有患者每天早晨采血做血CysC和血肌酐( Scr)检查。采用 Cockroft-Gault equation公式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GFR)。 AKI运用RIFLE分期标准进行诊断。分析不同分期标准的AKI患者CysC与Scr,血CysC与肾小球滤过率,Scr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关系,CysC与AKI患者预后关系。结果198例ICU患者中,42例发生AKI,发生率21.2%,其中R标准9例,I标准8例,F标准25例;156例非AKI为对照组。 AKI患者的CysC较非AKI显著升高。 AKI患者的CysC与Scr,CysC-1与GFR成显著线性正相关。按照 CysC和 Scr分别诊断 AKI,不同程度AKI诊断中位时间是R标准的中位时间为2.5 d和3 d(P<0.05),I标准的中位时间为3.5 d和5 d(P<0.05),F标准的中位时间为5 d和6 d(P<0.05);当以Scr升高≥150%作为AKI诊断标准时,ROC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78(95%可信区间O.960~1.006),血清CysC在AKI诊断上准确性高;AKI病人血清CysC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在 AKI的不同分期标准中,血清CysC与 Scr、(CysC)-1与 GFR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和Scr与AKI患者死亡率无关(P>0.05);ROC分析表明CysC和Scr不能预测 AKI病人的死亡和存活情况(P>0.05)。结论 CysC在AKI的诊断时间上较 Scr早,可作为 AKI早期检测指标,CysC升高与 AKI的严重程度紧密相关,Cys C与AKI患者的预后无关,不能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杨欣悦;钱传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颈部姿势异常与平衡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颈部姿势/活动异常与平衡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易导致颈部姿势/活动异常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进行对比观察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时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及基本的康复护理措施。治疗组同时给予一系列的颈部康复干预措施。平衡功能障碍程度采用Fugl-Meyer 平衡功能量表进行测试。分别于入院第1,7,14,28天进行颈部活动评分和平衡功能比较。结果两组同期对照第1天时无差异,第7、14、28天时有显著差异。结论脑卒中后应异常姿势与平衡功能障碍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且自然恢复差,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脑卒中后应及时予以康复干预措施预防和纠正颈部异常姿势,改善和恢复患者平衡功能。

    作者:邓红琼;陈文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人群对成功老龄化认知、生活管理策略运用的比较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对成功老龄化(SA)情况和差异及在选择策略,优化策略,生活管理策略(SOC)上运用情况。方法使用问卷法对南京仙林大学城医学院校学生100名及非医学院校学生92名和中老年人194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中老年人对SA及其相关因素认识情况优于医学生和非医学生。②年龄、身体状况和职业等是SA和SOC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③医学生和中年人选择性选择( ES)策略运用得好。④生活评价高的人在SA认识情况和SOC运用上较好。⑤SA与SOC呈正相关。结论不同人群对SA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和SOC的运用差异显著。

    作者:张玉红;刘洋;张宇梅;胡敏;金胜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脊椎弹性内固定治疗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

    脊柱侧凸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青少年脊柱侧凸多为先天性畸形,治疗相对简单〔1〕。而成人脊柱侧凸畸形更加僵硬,常伴有神经根症状以及椎管狭窄等。外用支具治疗脊柱侧凸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手术内固定治疗是治疗脊柱侧凸的有效方法〔2〕。传统的内固定手术治疗为非弹性内固定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并不理想。随机手术技术的发展,弹性内固定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脊柱侧凸的治疗当中,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锐;高峰;王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老年颞叶癫痫患者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老年颞叶癫痫患者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老年颞叶癫痫患者(观察组)及基线资料相近的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均行头皮及24 h长程的脑电图( EEG)、额叶及双侧海马的1 H-MRS检查。比较左、右侧不同部位海马区致痫侧、致痫侧对侧海马区NAA/( Cr+Cho)。结果观察组48例(其中23例致痫灶为右侧海马区,25例为左侧海马区),正常对照组42例。观察组左、右侧各个部位的海马区NAA/(Cr+Cho)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左、右侧各部位的海马区 NAA/(Cr+Cho)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观察组致痫侧各个海马区NAA/(Cr+Cho)比值均显著低于致痫侧对侧(P均<0.01)。结论1H-MRS检查在颞叶癫痫患者的定位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姜剩勇;邹宜芬;曾文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镇痛模式对广泛子宫切除术皮质醇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探讨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较为理想的术后镇痛模式。方法择期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 E)组、静脉舒芬太尼(S)组、静脉吗啡(M)组。术毕启动患者自控镇痛(PCA)。 E组用(0.125%罗哌可因+0.5 ug/ml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总容量180 ml),背景剂量2 ml/h,PCA量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 S组用(0.75μg/ml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泵(总容量150 ml),背景剂量2 ml/h,PCA量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 M组用(吗啡0.5 mg/ml)静脉镇痛泵(总容量100 ml),背景剂量1 ml/h,PCA量2 ml,锁定时间6 min。三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时、术后2、24 h分别采集肘静脉血4 ml,注入EDTA抗凝试管中,室温下静置0.5~1 h后,以3000 r/min离心5 min后分离提取血清,-20℃低温冷藏待所有标本采集完毕分别测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 IL-6)值(放射免疫法)。结果术后2、24 h所有患者血浆皮质醇、IL-6均降低,且 E组、S组皮质醇值明显低于M组,但E组与S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24 h E组IL-6明显低于S组( P<0.05),E 组、S组与 M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静脉自控镇痛(PCEA)和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IA)对于妇科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均明显抑制了皮质醇、IL-6的产生,抑制了手术创伤及疼痛所致机体过度的应激反应。

    作者:赵锋;田小瑞;莫怀忠;安裕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反式载脂蛋白A1模拟肽R-D4 F对内皮祖细胞黏附及迁移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反式载脂蛋白A1模拟肽R-D4 F对人内皮祖细胞黏附及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新鲜人脐静脉血,采用密度梯法从中分离、诱导培养人内皮祖细胞,并使用Dil-ac-LDL和FITC-UEA-1染料进行双荧光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分别给于牛血清白蛋白、顺式D-4F(50μg/ml)及R-D4F(5~50μg/ml)处理后,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及Transwell小室观察内皮祖细胞黏附及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与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相比,D-4F显著增强内皮祖细胞的黏附及迁移功能。相似的是,R-D4F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内皮祖细胞的黏附与迁移。结论 R-D4F具有与D-4F相似的生物学作用,可促进人内皮祖细胞的黏附及迁移。

    作者:贺艳红;袁晓晨;孙京京;朱华江;姚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补骨脂注射液外涂后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48例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脱失症,易诊难治〔1〕,临床表现为皮损处色素完全脱失,呈乳白色斑片。白斑边缘境界清楚,大小、形态不一,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指背、前臂、面、颈、生殖器及其周围较为常见。既往补骨脂注射液及紫外线照射的方法疗效确切,近年来,临床试验表明,新型钙磷镁调节剂他克莫司软膏对白癜风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2〕。本研究观察补骨脂注射液外涂后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 NB-UVB )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

    作者:滕瑞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山东省城市社区养老中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

    目的:探讨山东省城市社区养老中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利用自编问卷对山东省内14个地市的1200名社区养老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居民中已有一定的认可度与利用率,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身体状况的社区养老居民对是否选择就诊社区卫生机构存在着显著差异。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应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加服务内容、实施优惠的就医价格、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及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以此提高其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作者:董毅;胡善菊;郭继志;高润国;沈郁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褪黑素对高血压模型大鼠基底前脑和海马细胞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褪黑素干预高血压模型大鼠过程中基底前脑三个胆碱能核团神经元、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学习记忆之间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与Morris水迷宫系统,观察外源性褪黑素干预后,基底前脑内侧隔核( MS)、斜角带核垂直支( vDB)与水平支( hDB)的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阳性细胞、海马CA1区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阳性细胞变化及学习记忆变化的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肾性高血压大鼠的hDB的ChAT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海马CA1区的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 P<0.05);应用褪黑素后可将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逆转到接近正常的水平(P<0.05),但MS或hDB的ChAT阳性细胞数始终均无显著变化(P>0.05);各组大鼠的ChAT阳性细胞形态或GFAP阳性细胞形态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中,褪黑素具有保护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免遭损害的作用,并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产生抑制效应,褪黑素在早期防治因高血压而诱发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或老年性痴呆可能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磨洁琳;郭灵;曾庆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脂代谢紊乱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调查表明〔1〕,我国成人脂代谢紊乱的患病率高达30%。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的高危因素。目前西方医学临床〔2〕常用降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胆酸螯合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然而这些药物肝毒性大,对继发性脂代谢紊乱疗效不理想。

    作者:丁宁;张梅;张琳丽;张艳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

    近年来由于肿瘤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1〕,临床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免疫力低下的老年病人并使得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免疫力低下的老年病人发生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后的死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曲霉菌所导致的感染占了很大的比例,2000~2008年美国一肿瘤中心发生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比例达58%〔2,3〕。抽样调查显示,空气中存在的孢子0.1%~22%为曲霉属孢子〔4〕。曲霉菌感染可以导致人类多种疾病,比如侵袭性曲霉病,侵袭性肺曲霉病,过敏性支气管曲霉病,过敏性真菌鼻窦炎等。除了曲霉病以外,曲霉菌还可以导致其他多种疾病,比如曲霉肿、鼻窦炎、过敏性支气管曲霉病等〔5〕。研究表明,某些曲霉病也可发生于一些与上述高危因素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无关的病人中,如肺曲霉病可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非真菌性肺炎等〔6〕。早期精确的诊断结果是及早开展抗霉菌治疗的前提。而及时、正确的抗霉菌治疗无疑能够显著改善临床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立朋;秦榛;夏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立止血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立止血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老年烧伤整形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烧伤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采取立止血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止血敏与复合皮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止血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修复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止血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烧伤整形患者治疗有效率,减少创面的出血量,加快对出血的控制,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继洋;惠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直肠癌术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肠梗阻( POI)的临床危险因素,旨在提高老年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肛肠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645例患者分别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POI发生率为8.99%(58/64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80岁、肿瘤TNM分期、肿瘤分级、既往手术史、术前合并 POI、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镇痛药物的应用均与 POI发生关系密切(P<0.05)。经 Logistic多因素显示,N2分期(OR:5.66;95%CI:1.589~8.123)、结直肠肿瘤切除史(OR:4.223;95%CI:1.269~6.425)、左半结肠切除术(OR:4.112;95%CI:1.326~6.986)、右半结肠切除术(OR:3.896;95%CI:1.245~6.112)、ASA分级(OR:3.745;95%CI:1.231~5.210)、阿片类药物的应用(OR:4.986;95%CI:1.232~7.025)是 PO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腹腔镜手术(OR:3.652;95%CI:1.023~6.002)是POI的保护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术后 POI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对于 ASAⅢ~Ⅳ级患者选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可降低POI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作者:乔文辉;杨磊;李斌;柴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胺聚糖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糖胺聚糖( 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的临床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14年3月确诊的52例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CAG组和对照组,CAG组采用阿糖胞苷( Ara-C)、阿柔比星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针( G-CSF)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CAG组患者治疗预后影响因素如性别、年龄、病因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AG组总有效率(65.4%)高于对照组(42.3%),CAG组治疗后骨髓恢复时间、平均输注浓缩红细胞数及平均输注单采血小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分析发现,年龄超过70岁、继发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计数(WBC)≥100×109/L、血小板(PLT)<20×109/L、骨髓原始细胞比例≥0.5的患者其CAG方案治疗后的缓解率低于其他患者(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CAG方案治疗组患者缓解率高、骨髓恢复时间短、输血量少、安全性高。影响CAG方案治疗老年AML预后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年龄、病因、WBC水平、PLT水平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等。

    作者:冀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