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临床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杨建科;金平;楼卫英;张德锋;朱建艇

关键词:胆囊急性炎症,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摘要:随着CT、超声等诊断技术的发展,急性胆囊炎大多可及时获得确诊。临床治疗主要包括内科药物和手术两种治疗方法。内科药物的疗效不稳定,尤其是因结石梗阻引发的急性胆囊炎,临床多主张手术治疗〔1〕。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患者的康复。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取代开腹手术,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2〕。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且多合并有各种基础疾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3〕。本研究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策略,以进一步提高本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糖尿病的防治现状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糖尿病( DM)防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首次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含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DM住院患者182例,应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一级预防知识调查问卷,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①患者DM、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肥胖等主要危险因素知晓率分别为34.6%,63.7%,46.7%,48.4%和17.6%;②182例患者中对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4.6%(63/182)、27.5%(50/182)和19.2%(35/18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是否医疗保险等因素对DM进行治疗和干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和是否医疗保险是患者接受降糖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伴DM患者对DM治疗认识不够,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和是否医疗保险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作者:周经霞;代鸣明;吴硕琳;苏庆杰;蔡毅;曾超胜;李鹏翔;吴映曼;吴海荣;龙发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心病合并病临床专家调查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病临床专家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冠心病合并病临床专家调查问卷的信度采用α信度系数法,效度采用多重因子分析(MFA)法。结果各个模块Cronbachα系数范围0.9865~0.9915,均>0.9。各冠心病合并病中每个模块分别提取多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79.77%~94.32%,均高于70%。结论冠心病合并病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以利用其进行冠心病合并病的证候研究。

    作者:刘硕;曲淼;张明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与并发症的关系

    脑卒中患者临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者破裂,出现急性脑循环功能障碍〔1〕。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病人数多达200万,患者会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2〕。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研究早期综合康复介入对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与并发症的关系。

    作者:赵亮;胡亚军;朱江;张雁;王东;冯佩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氟伐他汀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浆N-末端脑钠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老年心力衰竭( HF)患者心功能、血浆N-末端脑钠肽( NT-ProBNP)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年龄≥60岁老年HF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按 HF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汀氟伐他汀缓释片80 mg/晚。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12个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NT-ProBNP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9.0%,χ2=13.07,P<0.01);观察组患者 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介素(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NT-ProBNP、TNF-α、hs-CRP 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TNF-α、IL-6、hs-CRP 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LVEF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0,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改善HF患者的心功能,显著降低其血浆 NT-ProBNP和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王春梅;郝淑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9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帕瑞昔布钠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静脉注射2 ml生理盐水,预处理组患者术前给予静脉注射40 mg帕瑞昔布钠,术后均安装镇痛泵,记录两组患者2、4、6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4、6、12 h的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次数和24 h镇痛泵中舒芬太尼的使用量,同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人数。结果预处理组患者术后2、4、6 h VAS评分及4、6、12 h的PCIA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且预处理组患者24 h舒芬太尼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预处理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热、心动过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前使用能在术后有效镇痛,降低镇痛泵药物使用量,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刘艳军;袁华平;余相地;钟宇;肖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研究显示〔1〕,在65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中,约1/3在3个月内发展为血管性痴呆( VD )。 VD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第2位原因,发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2〕。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元缺乏再生能力,损伤后修复相当困难,因此该病的治疗成为目前临床工作的难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hUCMSCs)是一种来源广泛、再生能力强、有较强分化潜能、免疫原性低的干细胞,近年来已经进行了很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VD,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其在VD治疗中的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作者:王毅鹏;金醒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老年健康体检中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综合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中老年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邻近社区40~75岁自愿健康体检者144人,利用低剂量螺旋CT,分析胸部低剂量螺旋CT轴位扫描图像,总结检出结果。结果144例体检者中阳性118例(81.94%),其中恶性病变4例(2.78%)、肺内结节病变32例(22.22%)。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中老年健康体检中有明显优势,值得广泛应用,并大力推广。

    作者:吴业君;孙玲玲;刘家铮;邹杰;胡天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呼吸道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早期诊断

    念珠菌血症病死率高达45%~75%〔1〕,真菌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寻找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早期预测深部真菌感染的方法极其重要。本研究探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

    作者:刘磊;刘彬;李玉;朱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泪道浚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老年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

    泪道阻塞性疾病( LDOD)是眼科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1〕,国外有文献〔2〕报道,LDOD患者占门诊病人的3%,为各种原因所致形成泪道阻塞,表现为长期流脓或泪溢,女性尤为多发人群。本研究拟观察泪道浚通联合硅胶义管植入在老年LDOD中的疗效。

    作者:周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空巢老人伤害研究进展

    2006年,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比例更高,达到56.1%〔1〕,专家预测:50年后,我国老年人家庭的空巢率将达到90%〔2〕。空巢老人由于身体健康受到慢性病的严重威胁,加上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缺乏日常生活照料与情感上的慰藉。从而使其生活中产生很多安全隐患,成为伤害的高危人群之一。本文回顾分析空巢老人的伤害相关研究。

    作者:李春艳;唐四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组蛋白修饰与相关疾病研究

    表观遗传学是针对不涉及DNA序列变化而表现为DNA甲基化谱、染色质结构状态和基因表达谱在细胞间传递的遗传现象的一门科学。目前表观遗传学通常被定义为基因表达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而DNA序列不发生改变〔1〕。其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目前已知核小体组蛋白蛋白质的共价翻译后修饰在基因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见的组蛋白尾部修饰方式有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小类泛素化( SUMO)等。

    作者:王婕;刘声茂;王树龙;袁琦;贾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胰岛β细胞总量的非侵入性图像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T1DM)是胰腺β细胞选择性自身免疫损伤的结果,当其绝大多数β细胞被破坏,β细胞总量( BCM)显著减少,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出现高血糖。 T2DM除外周胰岛素抵抗,肝葡萄糖产生增加外,研究表明,机体多个代谢紊乱可以对β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BCM降低,高出现65%的β细胞损伤〔1〕。 BCM的显著降低是T1DM和T2DM的共同特点。能够准确对BCM进行测定,了解BCM的动态变化,可以为DM治疗及包括胰岛移植的新的治疗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目前, BCM的经典分析是利用组织切片,经免疫组化染色后进行形态学分析〔2〕,需要杀死实验动物并取出胰腺,临床研究也仅局限于尸体解剖。近年,一系列研究探讨了对活体内BCM进行非侵入性分析,建立了一些胰岛或胰岛β细胞图像分析技术,本文综述关于胰岛或胰岛β细胞图像分析技术的新进展。

    作者:姜文静;孙嘉星;朱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喷他佐辛对老年患者全麻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对芬太尼抑制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拟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喷他佐辛组( P组)和对照组( C组)各50例。常规全身麻醉诱导前P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30 mg,C 组静脉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5 min后进行全麻诱导,达到插管条件后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0)、诱导时(T1)、诱导后3 min(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3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T2与 T0比较,两组 MAP、HR均下降(P<0.05);T3时刻 C 组 MAP、HR均显著高于 T0时刻(P<0.05),P组MAP、HR与T0时刻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 P组 MAP、HR低于 C 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喷他佐辛30 mg可加强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作用。

    作者:崔瑞岑;杜奕鹏;徐道权;李春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压氧对老年大鼠脊髓损伤后巨噬细胞极化和神经保护的影响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后高压氧治疗(HBOT)的效果,尤其对老年大鼠巨噬细胞活化和神经保护的影响。方法建立脊髓钳夹损伤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压空气治疗组〔NBA组,21%氧气、1个标准大气压(ATA)〕,HBOT组(100%氧气,2.8 TAT),90 min/次,2次/d,共3 d。分别检测三组模型的巨噬细胞活化、细胞凋亡、组织防护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SCI环境下HBOT带来显著性变化,M2亚型的数量和水平显著提升,M1亚型的数量下降。这与同步发生的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的衰减、致炎因素〔如白介素( IL)-1β、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IL-17〕的下调有关。坚牢蓝(LFB)和GAP-43染色结果显示,HBOT组的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的水平明显高于NBA组。结论 HOBT可以提升M2亚型巨噬细胞活性,有效地减少SCI相关炎症的发生,这可能促进神经保护并有助于老年大鼠SCI后的功能恢复。

    作者:耿承奎;曹红花;熊鹰;余化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药效学机制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C)大鼠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痛泻要方组,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加束缚法制作UC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光镜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结肠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蛋白表达变化,并以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为观察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严重(P<0.01),大鼠结肠组织 PPAR-γ蛋白表达下调(P<0.01),脾脏和胸腺指数降低(P<0.05),MPO和T-AOC活性降低(P<0.05,P<0.01),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组的结肠损伤明显修复(P<0.05),大鼠结肠组织 PPAR-γ蛋白表达上调(P<0.01);脾脏和胸腺指数升高,MPO 和 T-AOC 活性升高(P<0.05), SOD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增加(P<0.05)。结论痛泻要方能够有效治疗实验性UC,其药效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结肠组织抗氧化能力和调节结肠组织紊乱的免疫功能以及提高结肠组织PPAR-γ的表达实现。

    作者:朱向东;曹燕飞;汪斌;王燕;段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血压患者血清醛固酮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醛固酮水平变化及其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12月在该院心内科就诊的初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以及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受试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受试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包括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 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 A),计算E/A;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清醛固酮水平,并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E值、A值、E/A和血清醛固酮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患者血压分期不同其左心室舒张功能和血清醛固酮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血压升高,E值和E/A显著降低(P<0.01),A值和血清醛固酮水平显著升高(P<0.01);(3)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醛固酮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A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并且与 E 值和 E/A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醛固酮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可能参与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病理过程。

    作者:郑香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天然生物碱单体在结肠癌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结肠癌早期临床症状隐匿,且缺乏早期诊断靶标,就诊时已多为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因此化学药物治疗在结肠癌的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应用于结肠癌的一线化疗药物主要为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1,2〕。肿瘤细胞对化学药物的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于结肠癌的化疗过程中,严重制约着这些化疗药物的临床疗效〔3〕。天然生物碱单体具有抗炎、抗氧化、解热镇痛、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4〕。天然化合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具有毒副作用小、缓解肿瘤患者疼痛等独特优势,因此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结肠癌的治疗方案中。研究发现生物碱单体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抑制微管蛋白活性,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促进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改变肿瘤细胞膜特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途径实现。本文将近年来报道的生物碱单体在结肠癌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按其结构分类进行综述。

    作者:郭毅;李慧颖;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86例患者,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和医学应对量表( MCMQ)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受住院次数、病变程度和文化程度的影响( r=0.716、0.928、0.665,均P<0.05)。老年冠心病患者面对应对方式和屈服应对方式维度得分高于常模( P<0.05),面对应对方式与患者生活质量的三个领域呈正相关(r=0.323、0.216、0.257,均P<0.05)。屈服应对方式与患者生活质量的身体领域和情绪领域呈负相关(r=-0.221、-0.159,均 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该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对能力和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和干预,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作者:龚丽;那建华;曹冰莹;杨丽华;任曼曼;周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影响民族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 QOL)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文版量表对乌鲁木齐社区1047名老年人进行测定。结果60~69岁组 QOL总分高于70~79岁和80岁以上组;已婚老年人QOL总分高于单身老年人。干部技术人员QOL总分高于工人组(均P<0.05)。结论应从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原职业和经济收入因素进行干预以提高乌鲁木齐老年人QOL。

    作者:苏沂;王彦茹;王芸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检测

    目的: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胸恶性腔积液脱落细胞、转移性淋巴结和气管镜活检组织标本,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 ARMS)法进行EGFR突变检测。结果在34例NSCLC患者标本中发现EGFR突变19例(56%),包括15例19外显子缺失,2例21外显子点突变,2例外显子19、21双突变。 EGFR突变更多的出现非吸烟、肺腺癌患者中(P<0.05),与年龄、性别、身体状态评分、标本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 EGFR突变阳性和突变阴性组患者在组织标本和细胞学标本中DN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9例接受氨酸蛋白激酶小分子抑制剂(TKIs)治疗的患者中EGFR突变阳性较突变野生型患者临床获益更多(P<0.05)。结论ARMS法检测胸恶性腔积液脱落细胞、转移性淋巴结和气管镜活检组织标本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其结果可靠、实用,为晚期NSCLC患者在无法获得足量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标本的情况下实行TKIs治疗提供预测依据。

    作者:王沣;王继灵;操乐杰;徐修才;伍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