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蕴绮;周兰姝
目的:探讨行心脏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心脏介入治疗老年患者1176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将其分为未发生组(A组)和发生组(B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未发生组(C组)和发生组( D组)。比较患者一般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心脏介入治疗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给予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急救,分析临床急救效果。结果心脏介入治疗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2.21%。吸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术前焦虑、围术期疼痛、术中出血量>80 ml、鞘管置留>4 h、禁食>6 h、尿潴留和术后首次排尿量>500 ml是行心脏介入治疗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危险因素。心脏介入治疗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02%,左冠状动脉行介入治疗、RFCA、术前焦虑、围术期疼痛、术中出血量>80 ml、鞘管置留>4 h是行心脏介入治疗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行心脏介入治疗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对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急救可以降低临床死亡率。
作者:苏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STZ)评价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左室扭转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EH 100例为病例组(高血压组),根据Ganau分型法分为左心室构型正常(LVN)组68例和左心室重构(LVR)组32例。正常对照组30例,各组均应用普通二维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Ds)、室间隔舒张末期内径( 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2D-STI测量左室扭转参数:左心室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PAR)、基底部旋转角度峰值(PBR)及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不同组别、分级间各测量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2D-STI 检查左室扭转参数PAR、PBR、PTW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LVN组PAR、PBR、PTW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LVR各组中离心性心肌肥厚(ECH)组PAR与向心性重构(CCR)组、向心性肥厚(CCH)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扭转运动异常较构型改变提前出现,为早期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提供了指标。2D-STI通过定量评价不同分级、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室旋转及扭转特征,可敏感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
作者:汪雨;杨欣;孙鹏;贾琳琳;李丹;杨军;范蕾;金梅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65岁以上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 NK)细胞的影响。方法84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各42例,右美托咪定组于麻醉前静脉输注0.5μg/kg 右美托咪定,随后以0.3μg· kg-1· h-1进行维持,对照组给予相同量的生理盐水静脉输注。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60 min(T1)、手术结束后60 min(T2)和术后1 d(T3)对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亚群及NK细胞进行检查,并计数CD4+/CD8+。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舒芬太尼术中用量和术后镇痛用量均低于对照组( P<0.05);与T0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T1~T2时刻CD3+、CD4+、CD4+/CD8+和 NK+均出现降低( P<0.05),对照组患者 T1~T3时刻也均出现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 T2~T3时刻 CD3+、CD4+和 NK+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T2时刻CD4+/CD8+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65岁以上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减轻 CD3+、CD4+亚群及NK+细胞降低程度。
作者:刘国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用综合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科收治的118例老年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用治疗组(观察组)以及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脑脊液检查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定,随访1年,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定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氯化物、葡萄糖、蛋白质、白细胞数以及压力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氯化物、葡萄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蛋白质、白细胞数以及压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 总分以及精神性因子、躯体性因子的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均无失访现象,两组比较,随访6、12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可有效治疗老年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其机制可能与可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指标有关,同时,还可有效改善老年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晓;张崇;曹建玺;来中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胸部损伤并发ARDS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予以吸氧和预防感染,针对肺水肿行对症治疗,确诊ARDS后采用呼吸机为患者行支持呼吸。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36例接受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 SIMV)+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为SIMV+PEEP组,36例接受连续性气道通气(CPAP)+压力支持(PSV)模式为CPAP+PSV组,另36例患者接受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为PCV组。对比各组疗效,呼吸模式参数,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CPAP+PSV组的 MV、SaO2及 PaO2水平均显著高于 SIMV+PEEP组及 PCV组,但PIP及PaCO2的水平均显著低于SIMV+PEEP 组及 PCV 组(均 P<0.05)。各组治疗后的 PaO2、PaCO2、SaO2及 PaO2/FiO2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CPAP+PSV组的PaO2/FiO2显著高于SIMV+PEEP组及PCV组(均P<0.05)。各组治疗后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机械通气模式对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并发ARDS的疗效均较好。
作者:罗毅;王健屹;李熙;王华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丁苯酞(NBP)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内硫化氢(H2S)和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对照组外,将含酒的水作为大鼠唯一水来源,并逐渐增加酒精含量,采用自由饮用方法建立慢性酒精中毒模型。42 d后按慢性酒精中毒大鼠戒断评分表于末次饮酒后6 h检测大鼠模型,NBP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灌胃不同剂量NBP(大约14 d),饮酒结束后利用Y型电迷宫测试酒精中毒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随后检测海马组织H2S和F-actin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40.38±5.97)、H2S含量(23.25±3.61)和F-actin在阳性细胞中的表达相比,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83.25±5.47)和H2S含量(43.86±6.95)均升高,F-actin的阳性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大鼠相比,NBP中、高剂量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64.75±4.71)、(70.00±4.72)和H2S含量(32.21±5.32)、(36.78±7.29)nmol/g均降低,F-actin的阳性表达升高(P<0.01)。结论 NBP能够减轻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对酒精的依赖,缓解酒精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可能与NBP影响H2 S和F-actin的含量有关。
作者:徐磊;姜洪波;安娜;董献红;杜爱林;张瑞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武陵山贫困地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状况并探讨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生命质量( QOL)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对武陵山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和QOL进行调查。结果武陵山区老年人锻炼的动机明确,但参加者的文化水平较低。大部分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没有得到技术指导。体育锻炼对老年人QOL的单因素分析显示:除躯体疼痛外,常锻炼组其他各项指标均优于不常锻炼组。常锻炼组QOL总分高于不常锻炼组(P<0.05)。结论武陵山区老年人并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参与时间、锻炼场地等离体育人口标准差距较大,武陵山区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需要国家和政府提供更多的政策和经济扶持,促进体育活动发展。
作者:陈正英;刘泽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喉癌患者术后焦虑程度与营养状况及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喉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于术后24~48 h进行焦虑调查,根据SAS得分筛选出焦虑患者105例,并根据SAS评分分为三组:轻度焦虑组18例、中度焦虑组36例和重度焦虑组51例。分别对三组患者于术前1 d、术后14 d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进行营养指标的测量,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采集患者空腹外周的静脉血进行免疫指标的检测。比较术前及术后不同焦虑程度的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指标水平,同时对三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各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三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G、IgM、IgA、CD4+、CD8+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轻度焦虑组BMI、ALB、IgG、IgM、IgA、CD8+以及 NK水平术前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外,轻度焦虑组的CD4+水平、中度焦虑组和重度焦虑组术后14 d的BMI、ALB、IgG、IgM、IgA、CD4+、CD8+以及NK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1 d(P<0.05)。结论老年喉癌患者术后焦虑程度与营养状况及免疫指标关系密切,焦虑程度越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指标水平越差。
作者:李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肾病风湿科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80例,分为透析组(45例)和非透析组(35例),同时选择在该院体检正常、具有可比性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比较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及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基本指标,分析FGF2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血红蛋白(HBG)、白蛋白(ALB)、甲状旁腺激素、C反应蛋白(CRP)以及FGF23在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检查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42例(52.5%),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有38例(47.5%),其中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平均年龄、收缩压、吸烟史比例、糖尿病比例、CRP水平、FGF23水平均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 P<0.05),其他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FGF23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间有正相关趋势( r=0.679, P=0.000)。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年龄、收缩压、糖尿病以及 FGF23是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患者血清FGF23水平与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合并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把血清FGF23水平变化作为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张瑾;王少亭;杨宏;胡晓舟;张燕;安旭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3例老年 CABG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低氧血症将所有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对性别、年龄、吸烟史等18项可能的影响因素先行单因素筛选,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3例老年CABG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57(23.46%);单因素筛选8个可能影响因素,包括吸烟史、糖尿病史、慢性肺病史、有瓣膜病、术前左室射血分数( LVEF)、体外循环时间、术毕血红蛋白( Hb)、术中输液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史、糖尿病史、慢性肺病史和体外循环时间是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而术毕Hb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吸烟史、糖尿病史、慢性肺病史和体外循环时间是CABG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而术毕Hb则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宋冀东;闫继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颌骨囊肿是指颌骨内出现的含有液体的肿物,其发病隐蔽,多数患者初期并无自觉症状,多发于年轻患者;但是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中老年患者也在不断增加〔1〕。多数患者发现时,往往囊肿已较大,并形成严重骨破坏,不及时诊断治疗,肿物逐渐增大,骨质向周围膨胀,则会造成面部畸形,出现相应局部症状〔2〕。常规手术方法为完整刮治术,但这种方法改变了颌骨结构,使牙齿掉落,终严重影响咀嚼功能,尤其是中老年人自身修复能力低而且并发全身其他系统疾病,影响了中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3〕。因此,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创伤程度、缩小手术范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开窗减压术以及完整刮治术治疗颌骨囊肿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两种方法的疗效及预后。
作者:刘英;李连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肺功能检测是临床上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之一〔1〕。体质指数( 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营养状况的一个指标。本文旨在探讨60岁以上健康老人肺功能与BMI的相关性。
作者:任爱红;闫君宝;胡咏梅;胡志红;王红伟;王晓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老年性脑卒中病情发展快,重者可伴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将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机体对所需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利用,使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力不断降低,影响了患者治疗和康复训练的疗效及疾病预后〔1〕。脑卒中后营养障碍发生率约为15%,1 w后上升30%〔2〕。因此,对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应及时合理地给予营养支持,对改善老年性脑卒中疾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慎伍;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低氧诱导因子( HIF)-1α及脑红蛋白( Ngb)的浓度,揭示 HIF-1α、Ngb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3月80例首次发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浆 HIF-1α和Ngb的浓度,然后在患者接受治疗的第1天及第14天分别进行NIHSS评分。结果血浆低HIF-1α组与高HIF-1α组患者相比,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轻、预后好(P<0.05);血浆低Ngb组比高Ngb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轻、预后好(P<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浆 HIF-1α和Ngb水平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独立于年龄、血压、性别、血脂和血糖等危险因素(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IF-1α与 Ngb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及Ngb可通过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监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IF-1α和Ngb的含量,可作为判断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估疾病预后的新的重要参考指标;HIF-1α与Ngb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媛媛;窦志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期脑梗死( AMI)患者血压变异性( BPV)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AMI患者122例。以收缩压标准差(SBP SD)和舒张压标准差(DBP SD)中位值为界,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MI患者BPV的影响因素;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 mRS)评价患者出院后90 d预后,Pearson分析BPV与老年AMI患者预后间的相关性。结果男性患者、70岁以上老年患者、高血压病史超过20年、伴随患有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吸烟是影响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 BPV 的主要因素( P<0.05)。而且老年AMI患者BPV大与患者预后不良存在正相关性(r=0.637,P<0.01)。结论老年AMI患者BPV与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异常BPV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蔡奕秋;周少珑;周辉;邢爱群;张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江西汉族人群对氧磷酶1(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牙周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64例正常人(N组)、61例单纯T2DM(DM组)患者、64例T2DM合并牙周病患者(DM+P组)PON1 Q192R基因型。分析江西地区汉族人群PON1 Q192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特点,以及T2DM和T2DM合并牙周病的危险因素。结果①3组间临床资料比较:与N组比较,DM、DM+P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均显著偏高;DM组的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平均水平高于N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平均水平低于 N组;DM+P组的 TC、TG、FPG、HbA1c、SBP平均水平高于N组,而HDL平均水平低于N组(P<0.05)。与DM组相比,DM+P组平均年龄约高7岁,SBP平均水平和吸烟率均高于DM组(P<0.05)。②3组内不同性别临床资料比较:N 组女性的 TG 平均水平和吸烟率低于男性( P<0.05);DM 组女性的 HDL 平均水平高于男性,而吸烟率低于男性( P<0.05);DM+P组女性的BMI、HbA1c平均水平均低于男性(P<0.05)。③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TT、CC、TC 基因型频率和 T、C 等位基因频率在3组之间两两比较,P值均>0.05。④在N组和DM组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TG、TCH、SBP的OR值均>1,为发生DM的独立危险因素;在DM组和DM+P组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SBP和BMI的OR值均>1,而BMI的OR值<1,提示年龄和SBP是发生T2DM合并牙周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则有保护作用(以α=0.05为纳入标准,以α=0.1为剔除标准)。结论①在其他因素存在的情况下,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不能作为T2DM合并牙周病的独立危险因素。②高年龄、高TG、高TC、高SBP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年龄、高SBP是T2DM合并牙周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则是保护因素。
作者:杜蔚莲;宋莉;戴芳;朱德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等生理性改变,易发生股骨骨折。常见股骨粗隆、股骨颈、股骨干骨折,均需行复位固定手术。老年下肢手术宜采用椎管内麻醉。然而,股骨骨折病人在搬运及椎管麻醉前摆放体位可引起剧痛,从而影响椎管内麻醉的应用。如在椎管内麻醉前,行患侧股神经阻滞,则能减轻在搬运及体位改变过程中的剧痛,且能更好地配合椎管内麻醉的实施,减少麻醉操作时间。本文就股神经阻滞在老年病人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进行临床评价。
作者:耿光星;李欣;周娟;潘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学组指出〔1〕:肺功能检查对COPD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估、疾病进展、预后和治疗反应等均有重要意义。 COPD患者病程中有易反复急性加重住院治疗的特点,本研究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通气指标变化的特征及其与呼吸困难、活动耐力等病情变化的关系。
作者:符琴;王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减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及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例中高危MDS 及难治性白血病患者应用减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 方案治疗1个疗程〔地西他滨15 mg· m-2· d-1,静脉滴注第1~3天,Ara-C 10 mg/m2,静脉滴注,1次/12 h;ACR 5 mg· m-2· d-1,静脉滴注,第1~7天;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μg· m-2· d-1,皮下注射,第1~12天〕,观察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例获完全缓解,1例获血液学进步,总有效率为85畅7%。1例疾病进展,后因急性腹膜炎死亡。结论减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 方案治疗MDS 及难治性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梁亮;吴国才;聂丽容;熊丹;林斌;杨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科学合理的供给营养物质对老年鼻饲患者尤为重要。本文拟探讨3种营养方案何种更适合老年长期鼻饲患者。
作者:姬长珍;王慧媛;毛显春;高茂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