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寿家系的白细胞端粒长度

吴华裕;罗晓秋;韩焕钦;吕泽平;胡才友;刘承武;彭均华;孙鹏;葛琳;潘尚领

关键词:端粒长度, 长寿, 衰老
摘要:目的:探讨长寿家系血液白细胞的端粒长度与人类衰老/长寿的关系。方法采用 real-time PCR 方法对广西巴马地区长寿家系(BLF,n=1301)群体外周血白细胞进行相对端粒长度(LTL)的测定,并与同地区非长寿家系(BNLF,n=283)及外地区(广西平果地区)长寿家系(PLF,n=308)、非长寿家系(PNLF,n=482)进行比较。结果(1)在整体人群及各家系人群中,LTL均与年龄呈负相关;(2)在BLF中,LTL在各年龄段均无性别差异(P>0.05),其他对照家系除个别年龄段外,也呈现类似的趋势;(3)BLF 90~年龄段的LTL长于PLF(P=0.000);(4)BLF 65~年龄段(近似于长寿老人的第一胎子女)的LTL长于BNLF(P=0.000)、PLF(P=0.011)及PNLF(P=0.021)三个对照家系,BLF 90~高龄段的LTL与三个对照家系65~年龄段的水平相当。结论长寿家系LTL明显长于普通家系,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方法与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在早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120例膝骨关节炎早期患者(120个膝关节),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腔内注射组)及关节镜下清理术(清除术组),使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价腔内注射组注射前、注射1个疗程(5 w)后;清除术组入院时及术后5 w时膝关节功能,将收集数据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并用统计学分析;统计腔内注射组、清除术组6~12个月复发率,将两组复发率使用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均有改善;清除术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腔内注射组患者好。两组患者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关节镜下清理术都是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有效治疗方法。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在短期疗效上优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与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都不能根治膝骨关节炎。

    作者:苏永春;何峻龙;汪振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357例 T2DM 的患者,测算ABI及eGFR,并根据修正肾脏病饮食( MDRD)公式计算估算eGFR。按照ABI分为ABI正常组与 ABI下降组,检查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肌酐(SCr)等水平,分析两组 ABI及eGFR的关系。结果 ABI降低组的T2DM 患者病程较长、TC、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性高于正常组(P<0.05或 P<0.01),HDL-C、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eGFR 显著性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eGFR是ABI下降的主要因素,并与糖尿病病程、TC、hs-CRP相关。结论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T2DM患者的 ABI逐渐减低,低水平的eGFR是下肢外周动脉疾病( PAD)的危险因素,并与糖尿病病程、TC、hs-CRP相关。

    作者:魏兰;姚勇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变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96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手术组( OS组)和腹腔镜微创术组( LS 组)。采用 ELISA 法检测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 d、7 d 和10 d 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19-9和CA242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LS 组和 OS组患者血清中 CEA,CA19-9和 CA242的含量在术前、术后1d、7d和10d均高于正常组健康人体内的含量,且在术前、术后1d、7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LS 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 CEA,CA19-9和 CA242的含量分别为(11.73±1.17)ng/ml,(40.09±3.35)U/ml 和(42.77±5.65)U/ml,术后10 d分别下降至(2.12±0.89)ng/ml,(9.71±1.21)U/ml和(7.43±2.87)U/ml,其下降幅度高于OS组,术后10 d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LS组患者血清CEA,CA19-9和CA242阳性率分别为58.73%,55.56%和52.38%,术后10 d分别下降至9.53%,4.76%和6.3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LS 组的手术时间为(224.9±31.4)min,比 OS 组要长4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LS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为(111.3±34.6)ml,低于OS组的(209.4±41.77)min,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术后排气时间上,LS组要早于OS组,分别为(47.5±11.3)min和(63.9±12.7)min,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切除肠管长度和切除淋巴数目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组和OS组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17%和15.16%,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微创术对机体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机体恢复能力快,术后并发症少,能够快速清除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亮;叶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电针通过mTOR/P70 S6 K信号途径增强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目的:探讨电针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重要影响因子mTOR和 P70S6K mRNA 表达量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普食组( n=10)和模型组( n=60),分别饲以普食和高脂高糖饮食。8 w后选取40只造模成功大鼠再一次随机分为高脂高糖饮食(HFHCD)1、HFHCD 2、电针(EA)1、EA 2组,每组10只;HFHCD 1组和EA 1组继续给予高脂高糖饮食,HFHCD 2组和EA 2组给予普通饮食。电针组针刺双侧“足三里”、“三阴交”、“胃脘下俞”,每次20 min,1次/d,针刺14 d。观察大鼠体重、血糖、胰岛素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mTOR和P70S6K mRNA的表达量。结果 HFHCD 1组比CD组mTOR、P70S6KmRNA明显升高,HFHCD 2组比HFHCD 1组明显降低,EA1组较HFHCD1组明显降低,EA2组较HFHCD2组明显降低,EA2组较EA1组明显降低。结论电针刺激胰岛素抵抗大鼠“足三里”、“三阴交”、“胃脘下俞”能降低mTOR和P70S6K mRNA的表达水平,恢复胰岛素信号通路的正常传导,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

    作者:唐念珍;唐成林;黄思琴;杨辉;张毅;田源;谢辉;陈晓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目前,随着对前列腺癌的认识越发深入以及前列腺癌细胞抗原( PSA)筛查的广泛展开,我国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呈上升趋势。但是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错过了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内分泌治疗是这一部分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在经过12~18个月的内分泌治疗后,一部分患者逐渐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进入了前列腺癌的下一个阶段: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CRPC),并且多数患者伴有骨转移或远处脏器的转移。这些转移性的CRPC患者的预后差,预计生存期<19个月〔1〕。同时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到目前为止,根据新的文献结果,尚没有十分有效的药物来治疗CRPC。本文回顾了相关药物临床研究结果,对CRPC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刘兆博;王春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PTPMeg2的PTP结构域对磷酸化STAT3入核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PTPMeg2结构域对磷酸化STAT3核转位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PTPMeg2与STAT3不同结构域的相互作用,采用GST pull down实验研究STAT3与PTPMeg2不同结构域的相互作用,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PTPMeg2对磷酸化STAT3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 STAT3与PTPMeg2的所有结构域均有相互作用,PTPMeg2的PTP结构域和△SEC结构域( PTP结构域+LK结构域)可以抑制磷酸化STAT3入核。结论 PTPMeg2的PTP结构域对磷酸化STAT3的入核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苏富琴;王玉春;齐占朋;孙超;李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红景天酪醇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型冠心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景天酪醇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型冠心病的作用。方法取30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给药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联合用药的方法,正常对照组喂养基础饲料,模型组与给药组喂养高脂饲料,连续5 w。腹腔注射4%异丙肾上腺素(Iso)5 ml/kg,在通过装有钠石灰缺氧再给氧的装置制造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冠心病模型,红景天酪醇灌胃给药1 h后,记录心功能,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K)及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给药组心电图变化较模型组明显改善,LDH 和CK 水平明显下降,心肌MPO和MDA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红景天酪醇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军鸽;朱凯;李娜;徐伟;邱智东;于智莘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苦瓜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苦瓜提取物(MCE)对糖尿病(DM)大鼠早期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产生大鼠DM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 NC)、模型组( DN)、MCE预防给药低、高剂量组( A、B 组)、MCE治疗给药低、高剂量组( C、D组)。检测各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血糖、测定24 h尿蛋白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 UAE)量及尿中β2-球蛋白(β2-MG)浓度及肾皮质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A、B、C、D各组均能明显降低DN组大鼠的血糖、肾指数及24 h尿蛋白量、24 h UAE量、尿β2-MG浓度,并显著降低肾皮质MDA含量和明显升高SOD活性(P<0.05或P<0.01),且MCE各给药组均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DN组大鼠的肾小球结构模糊、细胞数增多等病理变化;同剂量下,A组较C组,B组较D组效应更显著(P<0.05或P<0.01)。结论苦瓜提取物对DM的早期肾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作者:翟玉荣;刘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机器人辅助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机器人辅助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检索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评估及资料提取,采用 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显示:机器人辅助治疗4 w、>4 w及随访3个月时的Fulg-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总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95%CI)的值为6.86(3.25,10.46)〕;训练<6 w,脑卒中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近端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95%CI)的值为1.38(0.52,2.23)〕,上肢远端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95%CI)的值为1.75(-2.63,6.14)〕。结论机器人辅助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尤其是肩肘关节的运动功能。

    作者:郭佳宝;杨雨洁;谢斌;张文毅;朱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血脂、血清谷氨酰转肽酶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血脂、血清谷氨酰转肽酶( GGT)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内分泌科1606例(女694人,男912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5组,观察不同血尿酸( SUA)水平与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随着 SUA 水平逐渐升高,TG、TC、LDL-C、GGT水平逐渐升高(P<0.05),HDL水平逐渐下降(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G、TC、LDL-C、GGT与SUA呈正相关(女性 r依次为0.300,0.110,0.179,0.139,均P<0.001;男性 r依次为0.278,0.080,0.147,0.196,均 P<0.05),血清 HDL-C 呈 SUA 成呈负相关(女性 r为-0.187,P<0.000,男性r为-0.110, P<0.001)。结论 SUA水平升高与脂代谢紊乱、肝酶升高相关,进一步提示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马东芹;郭晖;吕欣航;王月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中Fibulin-5、vWF和P-选择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扣针蛋白( Fibulin)-5、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和P-选择素( P-selectin)的影响。方法12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于治疗前、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血清中Fibulin-5、vWF和P-selecti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梗死灶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评分的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 Fibulin-5、vWF和 P-selectin 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Fibulin-5、vWF和 P-selectin的含量,减少其诱导的相关级联反应,优化内环境。

    作者:李春雷;张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肺腺癌A549细胞KDR基因沉默后对厄罗替尼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激酶功能区受体( KDR)基因沉默对人肺腺癌 A549细胞增殖和对化疗药物厄罗替尼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KDR的siRNA序列,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人A549细胞。 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KDR在干扰后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MTT法和细胞克隆形成试验观察KDR基因沉默后 A549细胞对厄罗替尼的敏感性。结果 KDR 基因沉默48 h 后,A549细胞的KDR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P<0.05)。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 P<0.05)。 KDR基因沉默组细胞对厄罗替尼的敏感性显著性增强。结论 KDR特异性siRNA能显著沉默A549细胞KDR基因,抑制细胞增殖,并增强A549细胞对厄罗替尼的敏感性。

    作者:张秀义;勾建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河北省老年人婚姻状况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有研究显示〔1〕,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 QOL )的因素有性别、年收入、慢性病史和居住方式等。而婚姻生活往往被视为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国外研究所证实〔2〕。本文探讨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QOL的关系。

    作者:王晶;陈长香;李淑杏;郝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是慢性或反复心肌缺血一种代偿机制。当出现冠心病或动脉硬化性疾病时,危险因素的控制仍对疾病的进展及预后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危险因素可分为可改变及不可改变的因素,可改变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 DM )、高血脂、吸烟、缺乏运动等,不可改变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及遗传等。大量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存在密切的关系。

    作者:谢飞;赵学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结直肠腺癌患者术后组织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 h、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意义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3h、生存素(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探讨三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意义。方法94例结直肠腺癌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56例结肠腺瘤上皮内瘤变组织作为对照组,距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黏膜组织5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中EIF3h、Survivin和PCNA的表达。结果3组中EIF3h、Survivin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显著。观察组中EIF3h、Survivin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均与肿瘤的肌层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EIF3h、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均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观察组中 EIF3h和PCNA、Survivin和PC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EIF3h、Survivin和PCNA高表达在结直肠腺癌病变发生和进展中有重要作用,EIF3h、Survivin均可能通过调节PCNA表达增殖过程发挥生物学功能。

    作者:赵成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参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膜受体研究进展

    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小胶质细胞(MG)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MG被认为是CNS中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主要调节者〔1〕,MG以静息和活化两种状态存在,静息的MG对CNS起着支持、营养、保护和修复等作用,而活化的MG一方面营养和保护了CNS,另一方面通过释放促炎症细胞因子、自由基、超氧化物阴离子、一氧化氮( NO )、活性氧、前列腺素E2( PGE2)等多种物质,对CNS产生了更多的损伤作用。研究发现活化的MG存在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例如在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和多发性硬化症(MS)等疾病中〔2~4〕,引起MG活化的因素十分广泛,有脂多糖( LPS )、β淀粉样蛋白(Aβ)、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三磷酸腺苷(ATP)和肽聚糖(PG)等,不同的刺激因素引起MG活化时,会引起不同的膜受体发生变化。 MG的活化是由多种刺激因素和多种膜受体参与的一个复杂的过程,现将MG活化时参与的主要膜受体总结如下。

    作者:贺改英;徐颖;张志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有氧运动联合森田疗法治疗老年失眠患者的疗效

    影响老年人睡眠的因素包括器质性因素和非器质性因素。其中,器质性因素指身体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病变和精神疾患等,对于由此导致的失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及进行心理行为治疗。而非器质性因素,就是指老年人抱怨的睡眠障碍因素。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它的大影响是心理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抑郁症、焦虑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功能性疾病及各个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失眠患者目前通常采取安定类药物治疗,依赖性大,成瘾性强。而单纯快步走时心理活动难以集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快步走中运用森田疗法原则帮助老年失眠患者缓解失眠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洪军;徐丽萍;张伟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与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150例DLBCL患者的乙肝5项和肝功能,并选取同期住院的其他肿瘤患者150例及门诊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结果 DLBCL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阳性率(22.7%)显著高于其他肿瘤组患者(9.3%)和健康对照组(8.0%)(P<0.05)。 HBsAg阳性组及HBsAg阴性组DLBCL临床分期、肝脾受累、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节外受累区域和国际预后指数评分(IP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组患者化疗前后肝功能损伤情况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 HBsAg阴性组治疗完全缓解率及生存期均显著高于HBsAg阳性组( P<0.05)。结论 DLBCL患者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且 HBV感染与 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

    作者:韦花媚;罗春英;刘坤平;钟雪云;卢运龙;黄永秩;苏群英;陆海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康复治疗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后重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重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于术前、术后1、3、6个月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中文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MSE)和卒中影响量表( SIS)进行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用Brunnstrom分期标准〔9〕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P<0.05)。术后3、6个月时观察组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术后1、3、6个月时观察组 SI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重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罗春;付益;黎开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运动对老年人睡眠方式和代谢特征的影响

    目的:评价中等强度运动对坐式生活方式的老年人睡眠质量和代谢特征的影响。方法14例坐式生活,健康男性老年人自愿参与研究。受试者完成每天60 min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3 d,共24 w,功率等于个体通气无氧阈。环境温度保持在(23±2)℃,空气湿度为(60±5)%。分别进行3次血液收集和多功能睡眠记录:基础值(训练前1 w)、训练3个月后和训练6个月后。结果训练3个月后与基础值相比,训练促进有氧能力增加(相对VO2,时间和速度VO2max;P<0.05),降低血清自由脂肪酸,胰岛素浓度和 HOMA 指数改善(P<0.05),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增加(P<0.05)。训练6个月后与基础值相比,睡眠参数,觉醒时间和REM睡眠潜伏期降低(P<0.05)。结论中等强度运动改善老年人睡眠特征,但是代谢适应不能持久改善,建议老年人群需要修正运动策略以保证持续改变相关的代谢。

    作者:樊贤进;李月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