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特点及生存预后的比较

张海璐;邓婷;白明;巴一

关键词:结肠癌, 病理分型
摘要:目的:研究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特点及生存预后的对比。方法2007~2010年282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其后续治疗、生存时间,对比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首发症状、组织病理学及其与预后,并评价结肠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右半结肠癌中女性多于男性;左右半结肠癌各年龄组中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年龄越大,更容易发生右半结肠癌( P<0.05);左半结肠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血便、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发生改变等,而右半结肠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及腹泻;右侧结肠癌肿块直径≥5 cm的比例较左侧高;右侧结肠癌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左侧结肠癌以高分化腺癌为主(P<0.05);左侧半结肠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右侧(P<0.05);生存曲线Kplan-Meier法分析显示左半结肠癌累积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右侧( P<0.05);年龄、肿瘤部位、是否转移、病理分型是结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肠癌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首发症状、组织病理学及预后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可为结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不同养老模式的长沙市老年人膳食结构比较

    目的:对不同养老模式下长沙市老年人膳食结构进行调查,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以及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长沙市随机抽取3所公办福利院、3所民办养老院和3个社区,共计443名60岁以上老年人参与问卷调查。采用食物频率法( FFQ)以及3 d 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老年人饮食消费模式、饮食习惯等。结果在老年人的膳食结构中,社区老年人的油脂和食盐的实际摄入量明显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摄入量,分别是其1.41倍、2.1倍;而公办福利院以及民办养老院老年人每日摄入油脂、食盐的量符合《指南》中推荐油脂≤25 g、食盐≤6 g的标准。相比老年人能量摄入标准而言,社区老人平均摄入的能量相对较高;从摄入食物构成中得出,男性摄入动物性食品比例比女性高(P<0.05),而女性摄入植物性食品比例比男性高(P<0.05)。结论老年人鱼虾类、奶制品类、豆制品类等食物每日摄入量普遍偏低,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情况。需加强对老年人的营养教育,促进老人平衡膳食,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

    作者:廖标;郭时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遵义地区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遵义地区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入院的94例老年T2 DM伴高血压患者予以降压等综合治疗,根据患者出院时血压状况。分为血压达标组及血压未达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将单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予以分析。结果94例患者出院时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均低于入院时,血压达标患者比例高于入院时,降压药物使用数量低于入院时(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影响住院老年T2DM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的因素有高血压病程、入院时SBP、入院时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及24 h 尿蛋白定量。高血压病程越长、入院时血压越高、HbA1c、TC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越高的老年T2DM患者其血压控制情况越不良。结论 T2DM患者入院时血压达标率较低,住院治疗明显改善血压水平;住院T2DM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与高血压病程、入院时血压水平、HbA1c、TC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杨波;杨孟雪;李思成;李显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盐酸氟西汀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后期执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后期执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氟西汀分散片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错误应答、持续性错误应答次数都低于对照组;完成分类数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后期执行能力。

    作者:刘国玲;王新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机器人辅助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机器人辅助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检索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评估及资料提取,采用 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显示:机器人辅助治疗4 w、>4 w及随访3个月时的Fulg-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总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95%CI)的值为6.86(3.25,10.46)〕;训练<6 w,脑卒中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近端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95%CI)的值为1.38(0.52,2.23)〕,上肢远端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95%CI)的值为1.75(-2.63,6.14)〕。结论机器人辅助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尤其是肩肘关节的运动功能。

    作者:郭佳宝;杨雨洁;谢斌;张文毅;朱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老年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老年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80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进行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水平,并且分析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卡氏(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和CD4+/CD8+和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FN-γ、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4、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能够改善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刘凤勤;李丹;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STEAMI )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操作的特点,特别当因各种原因使入院至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开通冠脉时间延长至获益降低时,静脉溶栓仍然是较好的选择〔1〕。本文对比瑞替普酶及尿激酶( UK)治疗STEA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田野;张陈匀;吴曼;陈丹丹;菜运昌;王咏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是慢性或反复心肌缺血一种代偿机制。当出现冠心病或动脉硬化性疾病时,危险因素的控制仍对疾病的进展及预后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危险因素可分为可改变及不可改变的因素,可改变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 DM )、高血脂、吸烟、缺乏运动等,不可改变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及遗传等。大量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存在密切的关系。

    作者:谢飞;赵学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是一类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具有病情进展快、预后不良等特点,随诊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加剧,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致使罹患IPF的患者不断增加,而关注与该疾病的治疗文献,相对不足。本文根据现有文献,作一篇关于IPF治疗的综述,为IPF的治疗提供一点思路。

    作者:杨颖;华树成;白晓雪;刘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电针对继发性脊髓损伤后大鼠神经元自噬及相关蛋白轻链3Ⅱ和bcl-2/腺病毒E1 B19000相互作用蛋白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继发性脊髓损伤( SCI)后神经元自噬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甲泼尼龙治疗)及电针组(电针大椎、命门穴治疗)4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采用改良的Allen打击装置(50 g/cm)复制大鼠 T10~11中度SCI模型。分别于SCI后6 h、1 d、7 d取损伤局部脊髓组织,经透射电子显微镜及Western印迹法,观察各组SCI后神经元自噬的病理变化及轻链(LC)3Ⅱ、bcl-2/腺病毒E1B19000相互作用蛋白(BNIP)3的表达。结果①SCI后1 d脊髓组织中LC3Ⅱ、BNIP3表达明显升高(P<0.01);电针组和西药组SCI后脊髓组织中LC3Ⅱ、BNIP3的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差异显著( P<0.01);西药组与电针组差异不显著( P>0.05)。②在透射电镜观察下,对照组脊髓组织神经元细胞核膜完整,胞质中线粒体形态分布及数目正常,未发现自噬小体,溶酶体数目也未见增多;模型组脊髓组织可见线粒体肿胀明显、空泡化,溶酶体数量增多,细胞核形不规则,可发现自噬小体;西药组和电针组可见脊髓组织神经元细胞肿胀,线粒体也略肿胀,核形规则,核内染色质欠均匀,溶酶体数目未见明显增多。结论电针可降低SCI大鼠脊髓组织中LC3Ⅱ和BNIP3的表达,抑制细胞自噬,减缓脊髓损伤后的病理损害,其作用与甲泼尼龙相仿。

    作者:杨波;隋汝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宫颈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联合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诊断老年宫颈疾病的价值

    目的:通过对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U-US)的中老年患者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联合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 ECC)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55岁的262例宫颈 ASCUS患者的液基细胞学、高危型 HPV 定量检测( HC2-HPV DNA)、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资料。结果组织病理学确诊情况,良性病变177例(67.56%)、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Ⅰ38例(14.5%)、CINⅡ18例(6.87%)、CINⅢ23例(8.78%)和浸润性癌6例(2.29%)。相应的HC2-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9.6%(17/177),55.26%(21/38),88.89%(16/18),95.45%(21/23)和100%(6/6)。 ECC所得的组织病理学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例,而对应患者活检完整组织块病理学结果分别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良性病变。 HPV 阳性组≥CINⅡ的检出率53.09%(44/81),阴性组为0(0/18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的患者中存在不小比例的HSIL( CIN Ⅱ和CIN Ⅲ),甚至浸润性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管搔术有助于诊断,防止漏诊。对ASC-US患者及时进行HC2-HPV DNA检测,可作为ASC-US 患者的分流手段,并采取规范诊疗措施能有效地发现潜在的HSIL或浸润性癌病变。

    作者:张丹凤;张晓丽;杜佳秋;宋继荣;胡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和自行设计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131例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及67名健康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61.8%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其中入睡时间、睡眠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均高于健康老年人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示年龄越高、有高血压、非休息时间卧床睡觉等3个因素为影响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有午睡习惯、洗热水澡的睡前习惯为影响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较高,应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胡荣;林建龙;黄丽;陈璐;高慧婷;郑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参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膜受体研究进展

    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小胶质细胞(MG)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MG被认为是CNS中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主要调节者〔1〕,MG以静息和活化两种状态存在,静息的MG对CNS起着支持、营养、保护和修复等作用,而活化的MG一方面营养和保护了CNS,另一方面通过释放促炎症细胞因子、自由基、超氧化物阴离子、一氧化氮( NO )、活性氧、前列腺素E2( PGE2)等多种物质,对CNS产生了更多的损伤作用。研究发现活化的MG存在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例如在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和多发性硬化症(MS)等疾病中〔2~4〕,引起MG活化的因素十分广泛,有脂多糖( LPS )、β淀粉样蛋白(Aβ)、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三磷酸腺苷(ATP)和肽聚糖(PG)等,不同的刺激因素引起MG活化时,会引起不同的膜受体发生变化。 MG的活化是由多种刺激因素和多种膜受体参与的一个复杂的过程,现将MG活化时参与的主要膜受体总结如下。

    作者:贺改英;徐颖;张志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针刀结合温针治疗寒湿型腰痛症患者疗效

    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多为内伤外感与挫伤,筋脉痹阻、腰府失养为基本病机。本证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常见于现代医学下腰外病变范畴(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盘源性腰痛等)。因其病情缠绵、易反复,在临床中治疗颇为棘手。我院采用小针刀结合温针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世民;周劭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研究进展

    餐后低血压( PPH )是老年人常见而特有的疾病。从帕金森症患者中发现第一例PPH后〔1〕,又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多系统萎缩、糖尿病患者中相继发现PPH。近年来发现,PPH 是老年人全因死亡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2〕。 PPH患者大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其与晕厥、心绞痛、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存在明显相关性〔3〕。

    作者:祝岩岩;王祥;郝守艳;李冰;郑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临床胃镜诊断与胃癌患者漏诊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胃镜诊断对胃癌患者漏诊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从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选择在该院治疗的343例胃癌患者。根据患者的漏诊情况进行分组。统计并分析胃癌的漏诊率,并分别经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性分析胃镜诊断对于胃癌患者漏诊的相关因素。结果343例胃癌患者中,共漏诊19例(5.54%),经胃镜诊断胃癌患者的敏感性为94.46%。漏诊的胃癌患者诊断延迟的时间为1~38个月,平均(13.2±3.7)个月。漏诊组<60岁,无报警症状,需倒镜观察以及使用制酸剂的比例显著高于未漏诊组(均 P<0.05)。以胃癌漏诊作为因变量,以年龄<60岁,无报警症状,需倒镜观察以及使用制酸剂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需倒镜观察和使用制酸剂为胃癌漏诊的独立危险因素(OR=4.925,3.188)。结论临床上应用胃镜诊断对于胃癌患者而言,可能会发生漏诊情况,因此,诊断时应重点关注此类情况。

    作者:张延祯;王福让;曹新广;余娟;曹海峡;韩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HO)-1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Wistar健康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干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0只,分别给予烟熏配合脂多糖造模,烟熏配合脂多糖造模+大蒜素6.17 mg/kg灌胃,正常喂养等干预措施,5 w后进行肺功能测定,包括动脉血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氧合指数( PaO2/FiO2)。同时光镜下观察肺脏的形态,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HO-1 mRNA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模型组3 s用力呼气容积(FEV)3.0/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PaO2、PaO2/FiO2、HO-1蛋白及基因表达下降显著(P<0.01),PaCO2升高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 FEV3.0/FVC、PEF、PaO2、PaO2/FiO2、HO-1蛋白及基因表达升高显著(P<0.01),PaCO2下降显著(P<0.01)。各组光镜下肝脏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肺结构清晰,肺泡间毛细血管轻度扩张,部分支气管旁间质存在少许淋巴细胞浸润;模型组肺组织结构模糊,肺泡间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并伴有出血,见大小不一凝固性肺坏死灶;药物干预组肺组织结构尚清,少量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存在少许水肿液。结论 HO-1可能在 COPD的发病过程中起保护作用,大蒜素改善COPD大鼠肺功能结构。

    作者:徐冰;张一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与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150例DLBCL患者的乙肝5项和肝功能,并选取同期住院的其他肿瘤患者150例及门诊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结果 DLBCL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阳性率(22.7%)显著高于其他肿瘤组患者(9.3%)和健康对照组(8.0%)(P<0.05)。 HBsAg阳性组及HBsAg阴性组DLBCL临床分期、肝脾受累、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节外受累区域和国际预后指数评分(IP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组患者化疗前后肝功能损伤情况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 HBsAg阴性组治疗完全缓解率及生存期均显著高于HBsAg阳性组( P<0.05)。结论 DLBCL患者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且 HBV感染与 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

    作者:韦花媚;罗春英;刘坤平;钟雪云;卢运龙;黄永秩;苏群英;陆海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牵引时间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后牵引时间对膀胱痉挛(BS)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根据医生术后是否牵引及牵引时间不同,将115例TUVP术后患者分为三组。Ⅰ组32例,术后不予牵引;Ⅱ组51例,术后尿道外口纱布加压法牵引6 h;Ⅲ组32例,术后尿道外口纱布加压法牵引12~24 h。观察三组患者TUVP术后24 h内发生BS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24 h内B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在24 h内BS的发生率与Ⅲ组有显著差异显著(P<0.0125)。结论 TUVP术后导尿管牵引6 h能有效降低BS的发生率。

    作者:李菲菲;刘丽;张金华;程洁;王新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水平比较

    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 NT-proBNP )血中浓度增高可反映心脏功能障碍,血容量过多,与住院治疗风险、死亡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在肾功能严重损害行血液透析( HD )或腹膜透析( CAPD)的患者中, BNP可作为其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的预测因子〔1〕。然而,在不同类型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老年患者中NT-proBNP水平的差异如何,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调查老年HD和CAPD患者中不同的神经体液激活情况。

    作者:李建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酒精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术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酒精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该院治疗的46例老年酒精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观察组进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行脾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生化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切口疼痛明显缓解时间和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术治疗老年酒精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安全、有效、可行。

    作者:陈官明;张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