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林建龙;黄丽;陈璐;高慧婷;郑勇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IGF2) mRNA 结合蛋白3( IMP3)与 IGF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分别检测其肝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IMP3及 IGF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两种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MP3及IGF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0.05);IMP3及IGF2的表达阳性率在低分化组织中、TNM分期Ⅲ~Ⅳ期、伴有门脉栓癌、有转移组织及 Edmondson-Steiner 分级Ⅲ~Ⅳ级中均明显增高;IMP2及IGF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 r=0.32,P<0.05)。结论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癌症组织中 IMP3和IGF2的表达均显著增强,同时IMP3及IGF2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对IMP3作用机制的探讨与研究,可将其作为临床癌症诊断和治疗的靶分子。
作者:苏冬娜;吴诗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老年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患者的外科术式选择及对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老年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随访时行尿道狭窄、尿失禁及阴茎勃起功能的评估。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12~98个月,平均5.6年。尿道部分断裂患者中,单纯经尿道外口导尿术患者的尿道狭窄和尿失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期尿道断端吻合术者( P<0.05)。尿道完全断裂行早期尿道会师术后患者尿道狭窄、勃起功能障碍和尿失禁的发生率均远低于单纯行膀胱造瘘患者(P<0.05)。65~77岁以上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60~64岁高。结论对于合并后尿道损伤的老年骨盆骨折患者要根据全身情况结合尿道的断裂程度以及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决定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以达到提高尿道的修复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促进早期康复。
作者:刘兆月;严慧芳;王长义;于千;张占五;周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复康合剂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造模+肺复康组、单纯肺复康组。模型组、造模+肺复康组气管灌注博莱霉素(5 mg/kg),而对照组和单纯肺复康组气管灌注同等剂量无菌生理盐水,随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28 d,造模+肺复康组、单纯肺复康组肺复康合剂灌胃(12 ml/kg)28 d。给药28 d后麻醉处死,计算各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变化,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 HYP)、一氧化氮( NO)、肺动脉血浆NO2-/NO3-含量、丙二醛( MDA)水平,以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诱导型NO合酶( iNO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HYP、NO、NO2-/NO3-、MDA、iNOS、CTGF、p-ERK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造模+肺复康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HYP、NO、NO2-/NO3-、MDA、iNOS、CTGF、p-ERK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肺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单纯肺复康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P>0.05)。结论肺复康合剂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iNOS、CTGF表达及ERK信号通路,减少博莱霉素所致的应激损伤、病理变化、胶原合成,发挥抑制肺纤维化的药理作用。
作者:赵敏;李炯;宋晓冬;吕长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9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可溶性 OX40配体(OX40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 P-选择素(sP-selectin)的水平,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安全性指标的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OX40L 、hs-CRP 、sICAM-1、sVCAM-1、sP-selectin 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 MACE 和出血时间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瑞舒伐他汀对UA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王凌;林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肝豆状核变性( HLD)亦称Wilson's 病,世界范围发病率约为3/10万,致病基因携带者约1/90,发病时间可早至3岁或迟至50岁以后。首发症状在小年龄组以肝脏症状多见,与一般肝硬化无特征性差异,在大年龄组以神经症状多见,主要表现为椎体外系症状;角膜色素环( K-F)是由于铜沉积于角膜后弹力层所致,为HLD的特异性表现。该病是遗传性疾病中为数不多的可治性疾病,一旦诊断应终身治疗并持续监测。本文旨在讨论关于HLD治疗的相关进展。
作者:马溦;刘元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有研究显示〔1〕,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 QOL )的因素有性别、年收入、慢性病史和居住方式等。而婚姻生活往往被视为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国外研究所证实〔2〕。本文探讨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QOL的关系。
作者:王晶;陈长香;李淑杏;郝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对高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血气分析、血浆脑钠肽( BNP)及 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RDS患者,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BNP、CRP水平。结果观察组通气后血气分析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通气后BNP、CRP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显著(均 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高龄ARDS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BNP、CRP水平,其中有创机械通气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唐玉珍;魏继红;张国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方法与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在早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120例膝骨关节炎早期患者(120个膝关节),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腔内注射组)及关节镜下清理术(清除术组),使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价腔内注射组注射前、注射1个疗程(5 w)后;清除术组入院时及术后5 w时膝关节功能,将收集数据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并用统计学分析;统计腔内注射组、清除术组6~12个月复发率,将两组复发率使用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均有改善;清除术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腔内注射组患者好。两组患者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关节镜下清理术都是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有效治疗方法。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在短期疗效上优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与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都不能根治膝骨关节炎。
作者:苏永春;何峻龙;汪振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脑动脉瘤手术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颅内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Ⅰ~Ⅱ级,年龄65~74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 D组)和生理盐水组( N组),每组20例,D组麻醉前20 min开始泵入右美托咪啶0.4μg· kg-1· h-1持续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N组泵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采用比色法测定全麻诱导前( T1)、术毕(T2)、术毕6 h(T3)、术毕12 h(T4)及术后24 h(T5)血清 SOD、MDA浓度。结果两组SOD活性有显著差异,T4和T5时点较T1显著降低(P<0.05),T4和T5时间点D组显著高于N组(P<0.05);两组MDA含量有显著差异,T4和T5时点较T1显著升高(P<0.05),T4和T5时间点D组显著低于N组(P<0.05)。结论老年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可增加患者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张满和;周秀敏;张树立;赵昕;徐翔;康师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不同养老模式下长沙市老年人膳食结构进行调查,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以及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长沙市随机抽取3所公办福利院、3所民办养老院和3个社区,共计443名60岁以上老年人参与问卷调查。采用食物频率法( FFQ)以及3 d 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老年人饮食消费模式、饮食习惯等。结果在老年人的膳食结构中,社区老年人的油脂和食盐的实际摄入量明显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摄入量,分别是其1.41倍、2.1倍;而公办福利院以及民办养老院老年人每日摄入油脂、食盐的量符合《指南》中推荐油脂≤25 g、食盐≤6 g的标准。相比老年人能量摄入标准而言,社区老人平均摄入的能量相对较高;从摄入食物构成中得出,男性摄入动物性食品比例比女性高(P<0.05),而女性摄入植物性食品比例比男性高(P<0.05)。结论老年人鱼虾类、奶制品类、豆制品类等食物每日摄入量普遍偏低,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情况。需加强对老年人的营养教育,促进老人平衡膳食,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
作者:廖标;郭时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脑蛋白水解物对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跳台法观察脑蛋白水解物对亚硝酸钠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测定小鼠血清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与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 AChE)、Na+-K+-ATP、γ氨基丁酸酯( GABA)、MDA含量和SOD活性,并观察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脑蛋白水解物能延长小鼠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脑组织Na+-K+-ATP和AChE含量,升高GABA含量;脑蛋白水解物对正常小鼠脑组织形态学无明显影响,对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作用。结论脑蛋白水解物能增强正常小鼠、改善亚硝酸钠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减少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魏婧;马玉玲;邵晓彤;宋丹丹;王广红;陈丽娜;安丽萍;杜培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围术期手术疗效以及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该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确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78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开腹组70例行开腹D2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的恢复情况及手术对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CD3+、CD4+、CD8+及CD4+/CD8+均高于开腹组(P<0.05);两组内比较,术后第1、7天,两组患者CD3+、CD4+、CD8+较术前1 d均有所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CD4+/CD8+较术前1 d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间免疫球蛋白(Ig)A无差异(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 IgA指标在术后不能敏感反映机体体液免疫,腹腔镜组IgG和IgM高于开腹组( P<0.05),两组内比较,术后第1、7天均高于术前1天( P<0.05),到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 P<0.01)。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且对围术期机体的创伤小、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情况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韦斌;黄俏莹;钟晓刚;麦威;黄顺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运用ABCD2评分结合颈部血管彩超方法观察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7 d内发生脑梗死情况并比较其差异性。方法采用ABCD2评分结合颈部血管彩超对80例TIA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观察各组7 d内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7 d内进展为脑梗死22例(27.5%);其中低危组(0~3分)发生率5.26%(1/19);中危组(4~5分)22.86%(8/35);高危组(6~9分)50%(13/26);不同危险分层TIA患者7 d内脑梗死发病率差异显著( P<0.05)。结论采用ABCD2评分结合颈部血管彩超方法观察颈动脉系统TIA患者7 d内发生脑梗死的情况在临床上是可行的,其危险分层差异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晓明;吴卫文;陆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稳定腹膜透析( PD)时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价各种营养指标对预测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规律随访患者112例,年龄≥60岁,收集患者稳定透析时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BMI)、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标准化的氮出现率相当蛋白( nPNA)等营养指标及一般临床数据。随访时间4年,以患者死亡为终点事件。采用 Kaplan-Meier分析和多元 Cox回归模型对预后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ROC曲线用于评价各营养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营养的各项指标中,SGA、白蛋白、nPNA为影响老年PD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三种指标预测死亡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693、0.628;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3%、65.7%,71.2%、60.5%,69.4%、58.1%。结论老年PD患者营养状态较差者预后差,SGA是有效预测患者生存预后的指标,更适合老年PD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
作者:曾颖;石永兵;沈华英;施晓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忧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2013年入住该院治疗的80例脑出血后忧郁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DS、SAS、SCL-90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焦虑症状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除精神病性外其他8项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忧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因此值得临床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桑琳霞;赵丽娟;高增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后牵引时间对膀胱痉挛(BS)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根据医生术后是否牵引及牵引时间不同,将115例TUVP术后患者分为三组。Ⅰ组32例,术后不予牵引;Ⅱ组51例,术后尿道外口纱布加压法牵引6 h;Ⅲ组32例,术后尿道外口纱布加压法牵引12~24 h。观察三组患者TUVP术后24 h内发生BS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24 h内B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在24 h内BS的发生率与Ⅲ组有显著差异显著(P<0.0125)。结论 TUVP术后导尿管牵引6 h能有效降低BS的发生率。
作者:李菲菲;刘丽;张金华;程洁;王新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激酶功能区受体( KDR)基因沉默对人肺腺癌 A549细胞增殖和对化疗药物厄罗替尼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KDR的siRNA序列,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人A549细胞。 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KDR在干扰后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MTT法和细胞克隆形成试验观察KDR基因沉默后 A549细胞对厄罗替尼的敏感性。结果 KDR 基因沉默48 h 后,A549细胞的KDR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P<0.05)。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 P<0.05)。 KDR基因沉默组细胞对厄罗替尼的敏感性显著性增强。结论 KDR特异性siRNA能显著沉默A549细胞KDR基因,抑制细胞增殖,并增强A549细胞对厄罗替尼的敏感性。
作者:张秀义;勾建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按照结核性脑膜炎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糜蛋白酶,观察组给予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糜蛋白酶。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脑脊液检查结果改善的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死亡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高颅内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定量和脑脊液糖水平的恢复时间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柳兴军;黄玉宝;陈子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是一类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具有病情进展快、预后不良等特点,随诊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加剧,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致使罹患IPF的患者不断增加,而关注与该疾病的治疗文献,相对不足。本文根据现有文献,作一篇关于IPF治疗的综述,为IPF的治疗提供一点思路。
作者:杨颖;华树成;白晓雪;刘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坏疽性胆囊炎主要由急性炎症或胆囊循环障碍引起,以老年患者为多见〔1〕。坏疽性胆囊炎胆囊肿大,血运障碍,导致胆囊壁出血、坏死或脓肿,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右上腹疼痛及反跳痛,部分伴有寒战、黄疸〔2〕。传统的胆囊切除术虽能有效切除胆囊,但术中操作易导致胆管损伤,影响患者预后〔3〕。本研究对老年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观察其疗效。
作者:徐胜前;秦勇;潘德标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