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

刘兆月;严慧芳;王长义;于千;张占五;周卫东

关键词:骨盆骨折, 尿道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患者的外科术式选择及对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老年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随访时行尿道狭窄、尿失禁及阴茎勃起功能的评估。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12~98个月,平均5.6年。尿道部分断裂患者中,单纯经尿道外口导尿术患者的尿道狭窄和尿失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期尿道断端吻合术者( P<0.05)。尿道完全断裂行早期尿道会师术后患者尿道狭窄、勃起功能障碍和尿失禁的发生率均远低于单纯行膀胱造瘘患者(P<0.05)。65~77岁以上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60~64岁高。结论对于合并后尿道损伤的老年骨盆骨折患者要根据全身情况结合尿道的断裂程度以及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决定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以达到提高尿道的修复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促进早期康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红景天酪醇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型冠心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景天酪醇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型冠心病的作用。方法取30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给药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联合用药的方法,正常对照组喂养基础饲料,模型组与给药组喂养高脂饲料,连续5 w。腹腔注射4%异丙肾上腺素(Iso)5 ml/kg,在通过装有钠石灰缺氧再给氧的装置制造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冠心病模型,红景天酪醇灌胃给药1 h后,记录心功能,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K)及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给药组心电图变化较模型组明显改善,LDH 和CK 水平明显下降,心肌MPO和MDA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红景天酪醇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军鸽;朱凯;李娜;徐伟;邱智东;于智莘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方案初治及复治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符合条件的晚期肺腺癌患者96例,分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组(培美曲塞组)及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组(吉西他滨组)。培美曲塞组应用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奈达铂80 mg/m2,第2、3天;治疗前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过程中补充叶酸及维生素 B12;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奈达铂80 mg/m2,第2、3天。每组方案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个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根据RE-CIST标准对肿瘤的疗效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进展(PD)、疾病稳定(SD),以 CR+PR计算临床治疗有效率(RR),以CR+PR+SD为疾病控制率( DCR)。记录患者胃肠道反应程度、骨髓抑制情况,并适时给予白细胞或血小板等对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评估两组方案的毒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培美曲塞组42例,有效率为31.0%,疾病控制率为69.0%;吉西他滨组54例,有效率为26.0%,疾病控制率为68.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初治/复治、男性/女性、PS评分0~1/PS评分2的分层分析后,两组也均有较高的有效率,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培美曲塞组的Ⅲ和Ⅳ度毒副反应率低,并且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患者肿瘤标志物均有所降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较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更适用于晚期肺腺癌的治疗。

    作者:李函阳;方鹤;南钰;鲍欣;于平;刘林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宫颈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联合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诊断老年宫颈疾病的价值

    目的:通过对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U-US)的中老年患者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联合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 ECC)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55岁的262例宫颈 ASCUS患者的液基细胞学、高危型 HPV 定量检测( HC2-HPV DNA)、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资料。结果组织病理学确诊情况,良性病变177例(67.56%)、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Ⅰ38例(14.5%)、CINⅡ18例(6.87%)、CINⅢ23例(8.78%)和浸润性癌6例(2.29%)。相应的HC2-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9.6%(17/177),55.26%(21/38),88.89%(16/18),95.45%(21/23)和100%(6/6)。 ECC所得的组织病理学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例,而对应患者活检完整组织块病理学结果分别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良性病变。 HPV 阳性组≥CINⅡ的检出率53.09%(44/81),阴性组为0(0/18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的患者中存在不小比例的HSIL( CIN Ⅱ和CIN Ⅲ),甚至浸润性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管搔术有助于诊断,防止漏诊。对ASC-US患者及时进行HC2-HPV DNA检测,可作为ASC-US 患者的分流手段,并采取规范诊疗措施能有效地发现潜在的HSIL或浸润性癌病变。

    作者:张丹凤;张晓丽;杜佳秋;宋继荣;胡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肺腺癌A549细胞KDR基因沉默后对厄罗替尼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激酶功能区受体( KDR)基因沉默对人肺腺癌 A549细胞增殖和对化疗药物厄罗替尼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KDR的siRNA序列,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人A549细胞。 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KDR在干扰后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MTT法和细胞克隆形成试验观察KDR基因沉默后 A549细胞对厄罗替尼的敏感性。结果 KDR 基因沉默48 h 后,A549细胞的KDR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P<0.05)。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 P<0.05)。 KDR基因沉默组细胞对厄罗替尼的敏感性显著性增强。结论 KDR特异性siRNA能显著沉默A549细胞KDR基因,抑制细胞增殖,并增强A549细胞对厄罗替尼的敏感性。

    作者:张秀义;勾建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电针对继发性脊髓损伤后大鼠神经元自噬及相关蛋白轻链3Ⅱ和bcl-2/腺病毒E1 B19000相互作用蛋白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继发性脊髓损伤( SCI)后神经元自噬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甲泼尼龙治疗)及电针组(电针大椎、命门穴治疗)4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采用改良的Allen打击装置(50 g/cm)复制大鼠 T10~11中度SCI模型。分别于SCI后6 h、1 d、7 d取损伤局部脊髓组织,经透射电子显微镜及Western印迹法,观察各组SCI后神经元自噬的病理变化及轻链(LC)3Ⅱ、bcl-2/腺病毒E1B19000相互作用蛋白(BNIP)3的表达。结果①SCI后1 d脊髓组织中LC3Ⅱ、BNIP3表达明显升高(P<0.01);电针组和西药组SCI后脊髓组织中LC3Ⅱ、BNIP3的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差异显著( P<0.01);西药组与电针组差异不显著( P>0.05)。②在透射电镜观察下,对照组脊髓组织神经元细胞核膜完整,胞质中线粒体形态分布及数目正常,未发现自噬小体,溶酶体数目也未见增多;模型组脊髓组织可见线粒体肿胀明显、空泡化,溶酶体数量增多,细胞核形不规则,可发现自噬小体;西药组和电针组可见脊髓组织神经元细胞肿胀,线粒体也略肿胀,核形规则,核内染色质欠均匀,溶酶体数目未见明显增多。结论电针可降低SCI大鼠脊髓组织中LC3Ⅱ和BNIP3的表达,抑制细胞自噬,减缓脊髓损伤后的病理损害,其作用与甲泼尼龙相仿。

    作者:杨波;隋汝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BiPAP干预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血浆中NO、氧自由基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经BiPAP临床干预后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氧自由基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的收集神经内科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住院病人214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 CR组,头晕、头痛患者50例)、急性脑梗死未合并OSAHS组( CI组,5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未行BiPAP 临床干预组( CO组,58例)、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并行BiPAP 临床干预组( CB组,56例)。 CO、CB组患者按入院时OSAHS发病程度再分为三个亚组:轻度组、中度组、中度组。所有患者于入院后第1、3、5、7天测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血量表评分(NIHSS),并采静脉血检测血清 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对比各组间NIHSS评分及NO、SOD、MDA含量的差异,并评价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CI、CO、CB组血清中NO含量入院后第1~3天进行性下降、并于第5天开始回升。第7天,CB组NO含量高于CO组,低于CI组。 CI、CO、CB组患者入院后第1~3天血清中 MDA含量进行性升高,于第5天开始下降。第5~7天,CB组MDA含量低于CO组,高于CI组。各组血清中SOD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相同时间点同组中,重度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重于轻、中度组。结论(1)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OSAHS的程度越高,血清 NO、氧自由基含量变化越大,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越重,(2)Bi-PAP临床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血浆中NO、氧自由基含量的变化水平,但仍不及未合并 OSAHS患者,(3) BiPAP临床干预治疗不能促进合并OSAHS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宋学萍;于士龙;祝淑贞;项薇;孙盛同;潘速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改进的ABCD-I评分对进展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改进的ABCD-I评分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对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入院时的血压、血糖、血脂及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和吸烟史等脑卒中危险因素及颈部血管超声、头CT特殊影像等信息。结果①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年龄、身高、体重、胆固醇、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血糖值、收缩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颈动脉彩超及头CT特殊影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危险因素ABCD-I赋分,进展组ABCD-I评分均>3分,非进展组均<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颈动脉狭窄等都是进展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像学表现为分水岭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的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发生进展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②改进的ABCD-I评分的高低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存在相关,对进展性脑卒中有预测价值。

    作者:苏立华;隋汝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肺癌患者服用吉非替尼期间SF-36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的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服用吉非替尼期间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0.25 g/d,治疗4 w为1个周期。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问卷(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总有效率(RR)比较差异显著(χ2=6.445,P<0.05),观察组患者11例出现皮疹,8例出现腹泻,其余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肺癌相关症状量表(LESS)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呼吸困难、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加重,其他症状无明显改变(P>0.05);躯体功能状态(PS)评分<3分者,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方面SF-36评分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对照组 SF-36各项评分变化不明显( P>0.05);PS 评分≥3分者,观察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 P>0.05),而对照组SF-36各项评分明显降低( P<0.05)。结论吉非替尼的服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不同癌变程度患者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故应早期对肺癌患者进行吉非替尼干预。

    作者:王玉凤;商敏;关淑芬;赵旭伟;刘继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预测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早期转移恶化的价值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CTC)对老年小细胞肺癌( SCLC)患者早期转移恶化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80例初诊为 SCLC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者信息,并抽取静脉血进行CTC计数,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并对转移组患者的转移程度及是否有远处转移进行分组。并以终结局为金标准评价CTC对SCLC老年患者发生恶化转移的预测估价值。结果80例初诊为 SCLC 老年患者中,局限期32例(40.0%),广泛期48例(60.0%)。有38例(47.5%)患者发生远处转移,42例(52.5%)未发生远处转移。广泛期患者及远处转移患者CTC阳性率明显高于局限期及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且随着远处转移个数增加,CTC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预测价值分析发现:CTC 对SCLC广泛期的预测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62.5%,阳性似然比为0.57,阴性似然比0.79;对远处转移的预测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71.4%,阳性似然比为0.73,阴性似然比0.86;对远处转移个数≥3个的预测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92.9%,阳性似然比为0.64,阴性似然比0.98。绘制ROC曲线发现:CTC阳性率评估肺癌广泛期的AUC面积为0.818,评估远处转移的AUC面积为0.723,评估远处转移个数≥3个的AUC面积为0.698。结论 CTC阳性率对评估老年SCLC患者广泛期、发生远端转移、远端转移器官数≥3个有一定价值。

    作者:韩朝辉;郭伟浜;陈钰;吴挺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HO)-1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Wistar健康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干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0只,分别给予烟熏配合脂多糖造模,烟熏配合脂多糖造模+大蒜素6.17 mg/kg灌胃,正常喂养等干预措施,5 w后进行肺功能测定,包括动脉血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氧合指数( PaO2/FiO2)。同时光镜下观察肺脏的形态,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HO-1 mRNA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模型组3 s用力呼气容积(FEV)3.0/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PaO2、PaO2/FiO2、HO-1蛋白及基因表达下降显著(P<0.01),PaCO2升高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 FEV3.0/FVC、PEF、PaO2、PaO2/FiO2、HO-1蛋白及基因表达升高显著(P<0.01),PaCO2下降显著(P<0.01)。各组光镜下肝脏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肺结构清晰,肺泡间毛细血管轻度扩张,部分支气管旁间质存在少许淋巴细胞浸润;模型组肺组织结构模糊,肺泡间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并伴有出血,见大小不一凝固性肺坏死灶;药物干预组肺组织结构尚清,少量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存在少许水肿液。结论 HO-1可能在 COPD的发病过程中起保护作用,大蒜素改善COPD大鼠肺功能结构。

    作者:徐冰;张一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肺复康合剂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

    目的:探讨肺复康合剂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造模+肺复康组、单纯肺复康组。模型组、造模+肺复康组气管灌注博莱霉素(5 mg/kg),而对照组和单纯肺复康组气管灌注同等剂量无菌生理盐水,随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28 d,造模+肺复康组、单纯肺复康组肺复康合剂灌胃(12 ml/kg)28 d。给药28 d后麻醉处死,计算各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变化,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 HYP)、一氧化氮( NO)、肺动脉血浆NO2-/NO3-含量、丙二醛( MDA)水平,以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诱导型NO合酶( iNO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HYP、NO、NO2-/NO3-、MDA、iNOS、CTGF、p-ERK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造模+肺复康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HYP、NO、NO2-/NO3-、MDA、iNOS、CTGF、p-ERK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肺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单纯肺复康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P>0.05)。结论肺复康合剂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iNOS、CTGF表达及ERK信号通路,减少博莱霉素所致的应激损伤、病理变化、胶原合成,发挥抑制肺纤维化的药理作用。

    作者:赵敏;李炯;宋晓冬;吕长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神经根回植联合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作用

    目的:研究神经根回植联合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实验大鼠分成3组:A组(颈神经根撕脱组)、B组(颈神经根撕脱后回植组)、C组〔颈神经根撕脱后回植联合神经干细胞( NSCs)与雪旺细胞( SCs)移植组〕;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实验大鼠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应脊髓损伤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结果术后1~8 w,B、C组患肢活动功能恢复情况较A组明显改善;各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比较:A组<B组<C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神经根回植术联合细胞移植能够改善受伤大鼠的患肢功能,对损伤局部的神经元提供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可以挽救局部濒死的神经元,减少损伤局部细胞的死亡。

    作者:李晓涛;李长德;解云川;孙国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胰岛素“3C”整合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DM)控制和并发症实验(DCCT)及其后续研究证实,早期开始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降低DM后期的并发症〔1〕,但强化治疗的广泛应用也提高了低血糖的发生率,对于病程较长且胰岛素分泌严重障碍的难治性、脆性DM患者更易发生无症状的低血糖〔2,3〕。胰岛素“3C”整合管理系统包括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CGM)、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 CSII)和DM管理软件(Carelink),根据CGM的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泵的剂量,并上传到网上进行结果分析,优化了血糖管理〔4〕。现就胰岛素“3C”整合管理系统在临床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作综述。

    作者:仇铁英;黄金;刘邵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低剂量辐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兴奋效应

    低剂量辐射( LDR)是指剂量在0.2 Gy以内的低传能密度辐射或剂量在0.05 Gy以内的高传能密度辐射。早在1982年, Luckey首先提出LDR的兴奋效应〔1〕,认为LDR对生物体可能有益,随后的研究逐渐证实LDR的兴奋效应存在于机体的从整体到分子、细胞水平,LDR能够刺激动植物生长发育、提高生育力、促进细胞代谢、降低肿瘤发生率、活化淋巴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等〔2~4〕。 LDR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产生兴奋效应。

    作者:康爽;谭业辉;郎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水通道蛋白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急性肺损伤( ALI)常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由于急性肺水肿是其主要病理学特点,故水在肺组织细胞内外、肺泡膜内外转运能力的强弱则成为ALI形成的关键。水转运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简单扩散,另一种是通过细胞膜蛋白质的选择性转运作用,大量证据表明这种细胞膜蛋白质的选择性转运作用是由水通道蛋白( AQPs)介导的,AQPs是肺内水转运的一个重要途径,与ALI时水的代谢和转运障碍密切相关〔1〕。本文重点对AQPs及其在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任炜;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机器人辅助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机器人辅助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检索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评估及资料提取,采用 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显示:机器人辅助治疗4 w、>4 w及随访3个月时的Fulg-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总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95%CI)的值为6.86(3.25,10.46)〕;训练<6 w,脑卒中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近端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95%CI)的值为1.38(0.52,2.23)〕,上肢远端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95%CI)的值为1.75(-2.63,6.14)〕。结论机器人辅助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尤其是肩肘关节的运动功能。

    作者:郭佳宝;杨雨洁;谢斌;张文毅;朱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特点及生存预后的比较

    目的:研究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特点及生存预后的对比。方法2007~2010年282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其后续治疗、生存时间,对比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首发症状、组织病理学及其与预后,并评价结肠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右半结肠癌中女性多于男性;左右半结肠癌各年龄组中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年龄越大,更容易发生右半结肠癌( P<0.05);左半结肠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血便、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发生改变等,而右半结肠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及腹泻;右侧结肠癌肿块直径≥5 cm的比例较左侧高;右侧结肠癌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左侧结肠癌以高分化腺癌为主(P<0.05);左侧半结肠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右侧(P<0.05);生存曲线Kplan-Meier法分析显示左半结肠癌累积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右侧( P<0.05);年龄、肿瘤部位、是否转移、病理分型是结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肠癌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首发症状、组织病理学及预后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可为结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海璐;邓婷;白明;巴一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目前,随着对前列腺癌的认识越发深入以及前列腺癌细胞抗原( PSA)筛查的广泛展开,我国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呈上升趋势。但是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错过了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内分泌治疗是这一部分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在经过12~18个月的内分泌治疗后,一部分患者逐渐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进入了前列腺癌的下一个阶段: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CRPC),并且多数患者伴有骨转移或远处脏器的转移。这些转移性的CRPC患者的预后差,预计生存期<19个月〔1〕。同时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到目前为止,根据新的文献结果,尚没有十分有效的药物来治疗CRPC。本文回顾了相关药物临床研究结果,对CRPC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刘兆博;王春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动物超声机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的评价作用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快速评价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功建立与否的方法。方法18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对照组(8只)。模型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6 w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16 w后,用Vevo2100小动物超声机MS-550D探头观测ApoE-/-小鼠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并检测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HE染色检测颈动脉及主动脉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较快明显增加,颈动脉小动物超声可见明显的斑块影,LDL-C及TC水平升高(P<0.05,P<0.01),小鼠内膜、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形成。结论小动物超声可简单快速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建立成功与否。

    作者:陈燕芬;卢军;张敏州;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康复治疗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后重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重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于术前、术后1、3、6个月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中文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MSE)和卒中影响量表( SIS)进行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用Brunnstrom分期标准〔9〕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P<0.05)。术后3、6个月时观察组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术后1、3、6个月时观察组 SI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重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罗春;付益;黎开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