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陈晓英
腹膜透析( PD)主要适用于急、慢性肾衰竭、中毒性疾病等,对于严重腹膜炎以及腹膜缺损患者不适用〔1〕。 PD造成的并发症尤其是由于透析造成的疝气、渗漏以及营养不良〔2〕。营养不良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对患者治疗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院肾脏病PD相关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探究中药联合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友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补肾益气、活血解毒中药-还脑益聪方颗粒剂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自然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等表达的影响。方法以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SD老年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将学习记忆减退的50只老年大鼠结合体质量,分层随机方法分成为模型(老年认知障碍)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盐酸多奈哌齐片,0.49 mg/kg)组、还脑益聪颗粒剂小剂量(3.78 g 生药/kg)组、中剂量(7.56 g生药/kg)组、大剂量(18.90 g生药/kg)组,每组10只,学习记忆能力正常老年大鼠10只为老年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水,连续灌胃14 w。给药结束后,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组织CA1区早老蛋白-1( PS-1)、β淀粉样肽和 Tau蛋白激酶(TTBK1)的表达,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老年大鼠穿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第四象限游泳路程显著缩短(P<0.01)。给药14 w后,还脑益聪方各剂量组第四象限游泳路程显著延长(P<0.01),还脑益聪方大剂量组第四象限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模型组老年大鼠海马CA1区TTBK1阳性表达明显增多,PS-1表达水平增强,β淀粉样沉积增多。经治疗后,TTBK1、PS-1和β淀粉样肽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和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还脑益聪方可抑制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沉积,保护脑组织海马形态的完整性,从而改善老年认知障碍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王晓宁;李浩;刘剑刚;刘美霞;刘龙涛;胡佳;魏芸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2例,根据是否存在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45例和非心力衰竭组7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 P<0.01)。两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血糖、收缩压、梗死前心绞痛、白细胞计数、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B型钠尿肽(BNP)、β受体阻滞剂之间差异显著(P<0.05,P<0.01)。心力衰竭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病时间<3 h和3~5 h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明显低于非心力衰竭组,发病时间6~12 h和>12 h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患者年龄、高血压、血糖为心肌梗死急性介入老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梗死前心绞痛、术后TIMI血流为心力衰竭的保护因素。结论发病至手术时间长、年龄大、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的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风险较高,存在梗死前心绞痛、术后TIMI血流较好的老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较低。
作者:吴强;陈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和白细胞介素(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患者48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8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人员血清MMP-13、sICAM-1、IL-10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MMP-13、sICAM-1、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活动期组也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P<0.01或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MP-13、sICAM-1、IL-10水平与血沉(ES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病程相关性较小(P>0.05)。结论血清MMP-13、sICAM-1、IL-10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病情判断的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耿学丽;陈向华;宗春光;宋鸿儒;肖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特点及生存预后的对比。方法2007~2010年282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其后续治疗、生存时间,对比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首发症状、组织病理学及其与预后,并评价结肠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右半结肠癌中女性多于男性;左右半结肠癌各年龄组中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年龄越大,更容易发生右半结肠癌( P<0.05);左半结肠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血便、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发生改变等,而右半结肠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及腹泻;右侧结肠癌肿块直径≥5 cm的比例较左侧高;右侧结肠癌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左侧结肠癌以高分化腺癌为主(P<0.05);左侧半结肠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右侧(P<0.05);生存曲线Kplan-Meier法分析显示左半结肠癌累积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右侧( P<0.05);年龄、肿瘤部位、是否转移、病理分型是结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肠癌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首发症状、组织病理学及预后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可为结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海璐;邓婷;白明;巴一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照顾者的照顾感受与疲劳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照顾者负担量表( CBI)、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 PAC)和疲劳量表(FS-14)对重庆市190名老年期痴呆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期痴呆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积极感受和疲劳得分分别为(51.18±8.90)分、(29.20±5.48)分、(7.95±2.72)分;照顾者疲劳与照顾负担呈显著的正相关(r=0.56,P<0.01)、与积极感受呈显著的负相关(r=-0.33,P<0.01)。结论老年期痴呆照顾者沉重的照顾负担会加重疲劳,而增加积极感受可减轻疲劳。积极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减轻照顾者负担、增加积极感受可能会缓解照顾者的疲劳状况,进而提高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顾质量。
作者:杜晓;吴艳凤;沈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血脂、血清谷氨酰转肽酶( GGT)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内分泌科1606例(女694人,男912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5组,观察不同血尿酸( SUA)水平与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随着 SUA 水平逐渐升高,TG、TC、LDL-C、GGT水平逐渐升高(P<0.05),HDL水平逐渐下降(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G、TC、LDL-C、GGT与SUA呈正相关(女性 r依次为0.300,0.110,0.179,0.139,均P<0.001;男性 r依次为0.278,0.080,0.147,0.196,均 P<0.05),血清 HDL-C 呈 SUA 成呈负相关(女性 r为-0.187,P<0.000,男性r为-0.110, P<0.001)。结论 SUA水平升高与脂代谢紊乱、肝酶升高相关,进一步提示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马东芹;郭晖;吕欣航;王月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3h、生存素(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探讨三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意义。方法94例结直肠腺癌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56例结肠腺瘤上皮内瘤变组织作为对照组,距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黏膜组织5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中EIF3h、Survivin和PCNA的表达。结果3组中EIF3h、Survivin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显著。观察组中EIF3h、Survivin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均与肿瘤的肌层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EIF3h、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均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观察组中 EIF3h和PCNA、Survivin和PC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EIF3h、Survivin和PCNA高表达在结直肠腺癌病变发生和进展中有重要作用,EIF3h、Survivin均可能通过调节PCNA表达增殖过程发挥生物学功能。
作者:赵成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CTC)对老年小细胞肺癌( SCLC)患者早期转移恶化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80例初诊为 SCLC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者信息,并抽取静脉血进行CTC计数,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并对转移组患者的转移程度及是否有远处转移进行分组。并以终结局为金标准评价CTC对SCLC老年患者发生恶化转移的预测估价值。结果80例初诊为 SCLC 老年患者中,局限期32例(40.0%),广泛期48例(60.0%)。有38例(47.5%)患者发生远处转移,42例(52.5%)未发生远处转移。广泛期患者及远处转移患者CTC阳性率明显高于局限期及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且随着远处转移个数增加,CTC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预测价值分析发现:CTC 对SCLC广泛期的预测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62.5%,阳性似然比为0.57,阴性似然比0.79;对远处转移的预测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71.4%,阳性似然比为0.73,阴性似然比0.86;对远处转移个数≥3个的预测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92.9%,阳性似然比为0.64,阴性似然比0.98。绘制ROC曲线发现:CTC阳性率评估肺癌广泛期的AUC面积为0.818,评估远处转移的AUC面积为0.723,评估远处转移个数≥3个的AUC面积为0.698。结论 CTC阳性率对评估老年SCLC患者广泛期、发生远端转移、远端转移器官数≥3个有一定价值。
作者:韩朝辉;郭伟浜;陈钰;吴挺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多为内伤外感与挫伤,筋脉痹阻、腰府失养为基本病机。本证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常见于现代医学下腰外病变范畴(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盘源性腰痛等)。因其病情缠绵、易反复,在临床中治疗颇为棘手。我院采用小针刀结合温针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世民;周劭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酒精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该院治疗的46例老年酒精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观察组进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行脾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生化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切口疼痛明显缓解时间和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术治疗老年酒精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安全、有效、可行。
作者:陈官明;张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稳定腹膜透析( PD)时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价各种营养指标对预测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规律随访患者112例,年龄≥60岁,收集患者稳定透析时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BMI)、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标准化的氮出现率相当蛋白( nPNA)等营养指标及一般临床数据。随访时间4年,以患者死亡为终点事件。采用 Kaplan-Meier分析和多元 Cox回归模型对预后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ROC曲线用于评价各营养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营养的各项指标中,SGA、白蛋白、nPNA为影响老年PD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三种指标预测死亡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693、0.628;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3%、65.7%,71.2%、60.5%,69.4%、58.1%。结论老年PD患者营养状态较差者预后差,SGA是有效预测患者生存预后的指标,更适合老年PD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
作者:曾颖;石永兵;沈华英;施晓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复康合剂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造模+肺复康组、单纯肺复康组。模型组、造模+肺复康组气管灌注博莱霉素(5 mg/kg),而对照组和单纯肺复康组气管灌注同等剂量无菌生理盐水,随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28 d,造模+肺复康组、单纯肺复康组肺复康合剂灌胃(12 ml/kg)28 d。给药28 d后麻醉处死,计算各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变化,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 HYP)、一氧化氮( NO)、肺动脉血浆NO2-/NO3-含量、丙二醛( MDA)水平,以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诱导型NO合酶( iNO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HYP、NO、NO2-/NO3-、MDA、iNOS、CTGF、p-ERK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造模+肺复康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HYP、NO、NO2-/NO3-、MDA、iNOS、CTGF、p-ERK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肺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单纯肺复康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P>0.05)。结论肺复康合剂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iNOS、CTGF表达及ERK信号通路,减少博莱霉素所致的应激损伤、病理变化、胶原合成,发挥抑制肺纤维化的药理作用。
作者:赵敏;李炯;宋晓冬;吕长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运用ABCD2评分结合颈部血管彩超方法观察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7 d内发生脑梗死情况并比较其差异性。方法采用ABCD2评分结合颈部血管彩超对80例TIA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观察各组7 d内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7 d内进展为脑梗死22例(27.5%);其中低危组(0~3分)发生率5.26%(1/19);中危组(4~5分)22.86%(8/35);高危组(6~9分)50%(13/26);不同危险分层TIA患者7 d内脑梗死发病率差异显著( P<0.05)。结论采用ABCD2评分结合颈部血管彩超方法观察颈动脉系统TIA患者7 d内发生脑梗死的情况在临床上是可行的,其危险分层差异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晓明;吴卫文;陆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冠心病妇女血浆雌二醇与左心室重构及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期女性90例,其中冠心病组50例,非冠心病对照组40例,收集年龄、血压、体表面积、体重指数等基本信息,均检测血浆雌二醇、NT-proBNP 水平,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年龄、血压水平、体表面积、体重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雌二醇显著降低,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显著增加( P<0.05)。 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组血浆雌二醇与NT-proBNP(r=-0.565,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径(r=-0.731,P<0.05)、左心室质量指数(r=-0.768,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绝经后冠心病患者血浆雌二醇水平下降,但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加;雌二醇水平与 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呈负相关。
作者:汤展;马懿;钟元林;夏皓;黄兆辉;吴赛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样蛋白(Nedd4L)通过泛素化降解癌蛋白神经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TrkA)抑制老年前列腺癌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43例老年前列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edd4L及TrkA的表达,在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中转染 Nedd4 L 特异性 siRNA 后,采用 qRT-PCR 及 Western 印迹检测 LNCaP 细胞内 TrkA mRNA 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Nedd4L蛋白在老年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而TrkA表达显著升高(P<0.05);二者呈显著负相关(P<0.05),Nedd4L的表达降低与 TrkA表达升高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高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在体外,下调Nedd4L表达后可显著升高 TrkA 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而对 TrkA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Nedd4L及TrkA在老年前列腺癌组织中异常表达,Nedd4L可能通过泛素化降解癌蛋白TrkA实现其抗肿瘤作用。
作者:汪治宇;郭晓金;曹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熟地有效成分5-羟甲基糠醛对高浓度皮质酮致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学习记忆相关蛋白P-synapsinI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24 h新生大鼠制备原代海马神经细胞。培养第8天用皮质酮、RU38486、5-HMF处理细胞,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10-4mol/L皮质酮)、拮抗剂组(10-4 mol/L皮质酮+3 nmol/L RU38486)、5-羟甲基糠醛组(10-4 mol/L 皮质酮+0.5 mg/L 5-HMF)。24 h后,通过 SYTO13-PI双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及存活情况,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生化方法检测衰老特异性指标β-半乳糖苷酶活性, Western印迹检测学习记忆相关分子P-syn-apsinⅠ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死亡较多,细胞活力下降,β-半乳糖苷酶活性升高,P-synapsinⅠ蛋白表达显著性降低;如上改变均被皮质酮受体拮抗剂RU38486逆转;一定浓度的5-羟甲基糠醛明显减少死细胞数量,提高细胞活力,降低β-半乳糖苷酶活性,提高模型细胞 P-synapsinⅠ蛋白表达。结论0.5 mg/L 5-羟甲基糠醛可以保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免遭高浓度皮质酮的损伤,通过调节学习记忆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蛋白P-synapsinⅠ的蛋白表达,可能在延缓学习记忆功能退化中发挥作用。
作者:张丽娜;张天良;金国琴;戴薇薇;林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延缓老龄大鼠脑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3月龄大鼠12只作为青年组,选用24月龄大鼠36只随机分为老年组、当归红芪超滤物组、维生素E组。给予相应处理后检测各组学习记忆功能、脑指数测定,组织形态学观察,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丙二醛( MDA)含量测定及脑组织线粒体DNA( mt-DNA)缺失的表达。结果与青年组大鼠相比:老年组大鼠学习能力下降,脑组织形态学存在差异,脑指数存在差异(P<0.05),脑组织 SOD活力明显降低,MDA 含量明显升高,脑缺失 mt-DNA/内参 mt-DNA 比例明显增高(P<0.05);与老年组相比:用药组大鼠学习能力明显增加,脑组织形态学存在差异,脑指数无明显差异,脑组织中SOD 活力显著增高,脑组织中 MDA 含量显著降低,脑缺失mt-DNA/内参mt-DNA比例降低( P<0.05)。与维生素E组相比,用药组大鼠学习能力、脑指数、脑组织 SOD 活力、MDA含量、脑缺失mt-DNA/内参mt-DNA比例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当归红芪超滤物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防止mt-DNA片段丢失发挥延缓老龄大鼠脑组织衰老的作用,其功效与维生素E相当。
作者:李应东;刘萍萍;周倩倩;孙少伯;刘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大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严重慢性肝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老年患者临床疗效。方法100例严重慢性肝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剂量为2000 mg/d。对照组采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剂量为1000 mg/d。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前后总胆红素、肝功能: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 w后,观察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t=8.0531,P<0.0001);治疗4 w后,观察组总胆红素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大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严重慢性肝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良好,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肝功能。
作者:刘淑媛;杜敬佩;王胜根;李茹珂;郜媛;赵巍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U-US)的中老年患者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联合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 ECC)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55岁的262例宫颈 ASCUS患者的液基细胞学、高危型 HPV 定量检测( HC2-HPV DNA)、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资料。结果组织病理学确诊情况,良性病变177例(67.56%)、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Ⅰ38例(14.5%)、CINⅡ18例(6.87%)、CINⅢ23例(8.78%)和浸润性癌6例(2.29%)。相应的HC2-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9.6%(17/177),55.26%(21/38),88.89%(16/18),95.45%(21/23)和100%(6/6)。 ECC所得的组织病理学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例,而对应患者活检完整组织块病理学结果分别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良性病变。 HPV 阳性组≥CINⅡ的检出率53.09%(44/81),阴性组为0(0/18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的患者中存在不小比例的HSIL( CIN Ⅱ和CIN Ⅲ),甚至浸润性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管搔术有助于诊断,防止漏诊。对ASC-US患者及时进行HC2-HPV DNA检测,可作为ASC-US 患者的分流手段,并采取规范诊疗措施能有效地发现潜在的HSIL或浸润性癌病变。
作者:张丹凤;张晓丽;杜佳秋;宋继荣;胡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