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萍;菅彩霞;付晓敏;马维凤;刘静
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干化学分析仪、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等对尿沉渣物进行检测时所依据的原理各有不同,在临床检验中的精度和适用因素也有区别,在实际工作中,经过比对分析,应重视尿液的一体化检测.
作者:段素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创伤性脾损伤的保守手术与根除治疗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 摘取2010年5月—2012年6月在该院治疗创伤性脾损伤的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采取保守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全脾切除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结果.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根除治疗相比,保守手术能够提高创伤性脾损伤的治疗效果,并且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周悦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使家属客观看待病人,增进沟通技巧,促进治疗,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病患家属进行宣传教育,如何与病患愉悦的相处.结果 家庭成员能耐心、关心、帮助、照顾精神病患者,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康复.结论 精神病患者很希望得到家里人的关爱,家庭的科学护理尤为重要,也是减少复发以及康复必要条件.
作者:霍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有关绿色养生的文献逐年增多,但说法不一,有运动养生、传统养生等,但是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提出绿色中医养生与保健.
作者:俞贺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内科护理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诊治的上消化道疾病进行的内科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常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其应对之策.结果 针对常见问题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明显,患者恶心呕吐、腹痛、上消化道出血和焦虑常见问题得到明显的纠正,护理前后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针对常见问题实施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上消化道内科护理效果.
作者:林淑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我国目前应用三阶段培训模式或合作学习模式,对我国城市社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训,能有效提升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应尽快建立相关培训模式.
作者:张群;马天薇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尿常规检验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2011年10月来该院儿科看病初步判断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儿童168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经尿常规检查对小儿阑尾炎情况进行观察.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尿常规检验诊断检出小儿急性阑尾炎117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116例儿童均为急性阑尾炎,1例误诊,应为原发性腹膜炎.结论 尿常规检查能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时既往有肺结核病史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分析,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从本院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份期间,在该院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时既往有肺结核病史的老年患者共计56例.本次试验活动,根据患者检查的结果,将56例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其中A组别,共有患者22例,按照单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治疗 ;B组别,共有34例,按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病症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10日的治疗周期,我们发现A组22例患者中,14例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病症,8例无效,有效率为63.63%,B组34例患者,通过治疗28例有所好转,有效率82.35%.结论 在治疗中应当加强检查的确定性,才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余飞;刘元昆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对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6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38例.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在治疗期间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阴道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程江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对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以该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脂肪肝患者病例58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转氨酶水平进行检测,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经统计发现,脂肪肝组患者的转氨酶水平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对转氨酶水平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提供相对客观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金保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1年11月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26例,对26倒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诊断,处理与防治措施.结果 26例患者中出血量在500~800 mL的患者18例,1例出现休克 ;出血量在800 mL的患者8例,有3例出现休克.结论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于产妇的影响比较大,例如不及时止血甚至会出现休克,影响到产妇的生命健康,因此在手术中必须加强对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及时诊断及处理产后出血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降低死亡率.
作者:高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根管内纤维桩在牙体残冠、残根修复 的应用.方法 应用根管内纤维桩加烤瓷冠对96例残冠,残根进行修复.结果 在修复后一年,对根管内纤维桩修复的残冠和残根的修复质量进行分析观察,未发现有纤维桩折断及脱落现象.结论 根管内纤维桩具有良好的质量效果,在掌握好相关适应症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修复牙体的残冠、残根,恢复患牙的美观和咀嚼功能.
作者:李坤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对应用锁定钢板对患有肱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治疗组患者利用锁定钢板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肱骨骨折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围手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锁定钢板对患有肱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彭冬;钟颜;黄阿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以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良好的医患沟通也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建立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就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探讨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作者:杨琴;王红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对我院经治的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抗生素的使用种类、使用频度、药物利用指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青霉素类占39.29%,头孢菌素类占25.00%、喹诺酮类占16.07%、克林霉素、硝基咪唑类、分别占5.35% ;在抗菌药物DDDs方面,青霉素类为486、头孢菌素类为321、喹诺酮类为207、克林霉素为59、硝基咪唑类为52、大环内酯类为51、氨基糖苷类为48、磺胺类为32、酰胺醇类为7.结论 对于我院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值得临床工作重视.
作者:张定森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以护理干预手段,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培养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在门诊输液的过程中,门诊护士利用定的时间对病人进行有目的的健康教育,能够使病人获得一些医疗知识,促使病人改变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疾病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林晓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 将治疗组94例采用常规护理与对照组94例采用人性化护理,进行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满意率90.43% ;对照组,总满意率68.0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马保莉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对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的进展进行研究,以临床常用的药物敷贴、推拿、针灸及物理疗法的临床操作方法,疗效及优势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证实中医外治法在治疗乳腺增生中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依从性高等优势.是治疗乳腺增生的理想疗法,日具有良好的发展方向.
作者:肖新海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并评价优质护理的实施结果.方法 在我院神经外科推广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调查,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 通过实施人性化优质扩理服务,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优化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通过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可显著减少医疗纠纷,缓解医患关系.
作者:董春香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精神科一线护理人员的精神卫生状况,分析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 以护士工作压力和总体幸福感相关分析量表对本院6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科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大,主观幸福感较低,其中25%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以强迫13.5%、抑郁13.1%、躯体化11.5%和敌对11.5%、人际关系敏感11.1%为常见.与综合性医院护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幸福满意度与一般人群相对较差.为精神科医院管理者制定措施提供依据,促进护士加强自身抗压能力,进一步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总体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
作者:李翠萍;菅彩霞;付晓敏;马维凤;刘静 刊期: 2012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