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淑霞;李冬梅;王戬萌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1〕表明,炎症反应在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为血管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因此检测其血清浓度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本文就我院收治的AMI患者48例,于发病6 h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治疗,旨在探讨TNF-α在AMI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韩慧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老年人便秘能引起腹部不适,恶心、厌食及头晕、头痛、乏力、焦虑、坐卧不安等全身症状〔1〕,并可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2〕。而老年人便秘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尤其与老化致肠道运动功能减弱直接相关,但行为习惯也是便秘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了解老年人日常生活习惯与便秘的关系。
作者:原志芳;陈长香;李淑杏;李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宁夏老年人平衡障碍患病现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银川市四个社区以及青铜峡市两个村作为调查单位,对60岁及以上的常住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调查问卷由卫生部统一制定,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药物史、生活习惯(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水平)及平衡障碍情况(起立行走实验量表)。调查项目包括一般询问项目和现场调查测试项目两类。结果本次共调查949名老年人,平均年龄(73.6±6.8)岁,平衡障碍患病率为45.3%;调查对象中男425人,女524人,女性平衡障碍患病率高于男性(51.1% vs 37.9%,P=0.000);城市老年人513人,农村老年人436人,城市老年人平衡障碍的患病率低于农村(41.7% vs 49.3%,P=0.019)。在多因素分析中,将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经统计分析后发现,性别、年龄、糖尿病、关节炎、颈椎病、药物因素是平衡障碍的危险因素;经常运动、文化程度高是平衡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宁夏老年人平衡障碍患病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平衡障碍是多种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何俊;廖沙;付海龙;靳雅男;丁攀;李小霞;徐晓丽;韩百惠;侯安然;赵燚;张毓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 MCA) M1分叉角度的正常值范围及其与年龄、性别、侧别的相关性。方法以195例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 MRA)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双侧MCA分叉角度测量,结果采用百分比法和Correlations 相关性分析统计95%可信区间以及夹角和性别、年龄及侧别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左侧MCA夹角:58.52°~128.40°;男性右侧 MCA 夹角:60.20°~132.20°;女性左侧 MCA夹角:51.63°~127.50°;女性右侧MCA夹角:65.38°~155.38°;Correlations相关性分析结果:双侧MCA夹角(左侧MCA夹角56.90°~128.00°;右侧MCA夹角62.00°~144.00°)(r=0.321,P=0.000)有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双侧MCA夹角有差异(Z=-2.641,P=0.008)。 Correlations 相关性分析结果:MCA 夹角与年龄正相关(P<0.01);与性别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MCA夹角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性别无相关性。左侧MCA夹角大于右侧MCA夹角。
作者:周存河;崔彩霞;崔慧先;刘怀军;刘增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已逐渐成为慢性胰腺炎治疗( CP)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生物材料应用的不断进步,CP的诊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胰管支架的应用已日益成为胆胰相关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 Seigel〔1〕率先应用胰管支架治疗一位胰腺疾病患者并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目前治疗胆胰疾病所应用的胰管支架有双猪尾型直线型支架常以聚乙烯和特氟隆为制作材料。但是随着胰管支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弊端也逐渐显现,但考虑到其疗效明确、微创、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其仍被应用于CP的治疗〔2~4〕。因此,期待一个避其弊端的改良型胰管支架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滕飞;刘亚辉;刘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据新流行病学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 PD)发病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似,约为1.7%,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但目前对于P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老年化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均与PD的发病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0%~15%的 PD 患者有家族史〔2〕。家族性PD相关基因见文献〔3〕,家族性PD与基因突变有关,这一发现为疾病的细胞和分子路径提供了一个新的入口〔4〕。迄今为止,已确定的PD 相关易感基因有α-synuclein、Parkin、UCH-L1、DJ-1、PINK1、LRRK2、ATP13A2及HTRA2,其中Parkin、DJ-1、PINK1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D相关〔5〕。
作者:姜立志;沈丽华;孙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8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发病率高达20%〔1〕。老年痴呆是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近半数老年痴呆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3〕。减少老年痴呆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可降低老年痴呆患者过早病死风险。盐酸美金刚能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1〕。本研究观察盐酸美刚对高龄中重度痴呆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作者:张德明;曹淑芳;谭瑞星;吴玉婷;蔡学究;林里;陈露;黄冬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扎里奴思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核因子( 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照组喂以实验鼠SPF级颗粒饲料,实验鼠喂高脂饲料并以维生素D 315万U/kg 灌胃1次/w以建模。实验组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0.003 g/kg)组、扎里奴思方高剂量组(3.08 g/0.1 kg)、扎里奴思方低剂量组(1.54 g/0.1 kg)。给药容积为1 ml/0.1 kg,1次/d。用药周期8 w,观察血脂代谢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 NF-κB、MCP-1等炎症因子在血管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血脂指标扎里奴思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较空白组差异性明显(P<0.01);MCP-1在辛伐他汀和扎里奴思方高剂量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 or P<0.01);对照组大鼠主动脉NF-κB表达较少(P<0.01),模型组呈强阳性表达(P<0.05),给药组呈中等阳性表达(P<0.01)。结论有效量扎里奴思方抑制体内的炎症因子表达可能为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效的机制。
作者:姜红;李彦明;徐胜东;刘敬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起源于希氏( HIS)束旁组织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FAT)的心电图特征及在CARTO3系统下的射频消融。方法10例确诊为FAT患者,分析其心动过速下P波形态;在CARTO3系统指引下,于右房行激动标测,标测到HIS束部位心房激动顺序早时,于窦性心律下消融;若消融未成功则于无冠窦( NAS)内标测后寻找合适靶点消融。结果10例心动过速均能被心房刺激诱发和终止,心电图 P波在 V2~V6导联以负向为主,V1导联大多在等电位线附近;HIS束旁成功消融者,Ⅱ导联P波以负向为主,aVL导联P波在等电位线附近;NAS内消融成功者,Ⅱ导联P波以正向为主;aVL导联P波以正向为主。激动标测显示右房早激动点位于HIS束附近,在 HIS束附近优靶点者6例,在 NAS优靶点者4例。10例均消融成功,1例复发,其他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V1、Ⅱ导联心动过速下P波形态对于FAT起源于 HIS束旁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在右房消融失败者,可考虑于NAS内标测及消融。
作者:舒尚志;王明杰;贺俊波;李树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经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各疗效相关指标。结果术后3 d内拔除负压引流管,两组患者伤口总引流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D-二聚体阳性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致死性肺栓塞及栓塞后综合征,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0个月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膝关节置换后DVT发生率较高,综合康复训练对DVT具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同时还可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王志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室重构中循环和心肌金属基质蛋白酶( MMP)-9/组织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因子( TIMP)-1的表达和血脂康干预的效果。方法30只8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低剂量血脂康组( A组)、高剂量血脂康组( B组)和对照组( C组),每组10只。另设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W组,n=8)。 A组和B组分别每日以血脂康20 mg/kg和200 mg/kg生理盐水溶解后灌胃;连续8 w。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和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取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ELISA法测定一氧化氮(NO)、MMP-9、 TIMP-1浓度,麻醉处死后取左心室,称重测左室重量指数( LVWI),苏木精-伊红( 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直径和心肌细胞面积;Van-Gieson染色检测心肌间质胶原纤维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细胞MMP-9、TIMP-1的蛋白表达。结果 SHR血清NO水平明显下降,MMP-9、TIMP-1水平、LVWI、IVSd和 LVPWd 均明显升高,与W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血脂康治疗后 NO 水平有所升高, MMP-9、LVWI 水平有所下降, B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但TIMP-1、IVSd和LVPWd水平变化不大(P>0.05)。心肌细胞间胶原纤维经Van-Gieson染色显示C组中大鼠心肌细胞间胶原成分显著增多;血脂康治疗后,A、B组胶原均有所减少,B组胶原纤维数量分布零散,稀少,与正常大鼠W组相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心肌组织MMP-9蛋白水平在C组表达明显,与W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A、B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较C组有所下降,B组下降明显(P<0.05);心肌组织TIMP-1蛋白表达水平在SHR组升高,与W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左室重构出现循环和心肌MMP-9/TIMP-1表达升高,血脂康早期干预可下调 MMP-9水平,改善心肌重构。
作者:朱桂平;王卓;林忠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激素补充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对卵巢功能与改良Kupperman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治疗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患者8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克龄蒙治疗,观察两组女性卵巢功能变化及改良Kupperman评分改变。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改良 Kupperman 评分(8.65±3.03)分,子宫内膜厚度(4.57±1.74) mm,血清雌二醇(78.93±25.93)pmol/L,促卵泡激素(28.26±7.24)U/L,促黄体生成素(35.16±9.64)U/L;对照组干预后改良Kupperman评分(12.76±4.11)分,子宫内膜厚度(3.43±0.42)mm,血清雌二醇(60.86±21.05)pmol/L,促卵泡激素(36.18±9.76)U/L,促黄体生成素(45.75±12.51)U/L;干预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均P<0.05)。观察组发生阴道出血2例,头晕头痛4例,胃肠道反应2例,乳房胀痛1例;对照组发生阴道出血1例,头晕头痛3例,胃肠道反应3例;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激素补充替代治疗应用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卵巢功能,保护子宫内膜,服药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何永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2例 T2DM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停用或者减量降糖药物,加用利拉鲁肽0.6~1.8 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12 w时比较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和体重指数(BMI)变化,并与对照组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相比较。结果治疗12 w 后,两组患者的 FPG、2 h PG、HbA1c、BMI、血脂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脂及BMI在利拉鲁肽治疗组治疗12 w后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血脂、BMI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T2DM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肯定、安全,减轻内脏脂肪,不增加体重,为T2DM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张欢;孙立娟;宛迎春;张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寻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组运用符文彬教授的“从心胆肾论治”理论,采取精灸配合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予单纯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和15%( P<0.05)。结论精灸配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徐丽华;符文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洁刮治术后慢性牙周炎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慢性牙周炎患者36例,每位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个不在同一象限的牙齿作为检测点,分别检测各检测点治疗前后临床附着丧失量、牙周探诊深度与探诊出血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反杂交法检测治疗前后各检测点的微生物数量。结果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与探诊出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的临床附着丧失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差≥2 mm(A组)治疗后的中间普氏菌(P.i)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牙龈卟啉单胞菌(P.g)、齿垢密螺旋体(T.d)和福赛氏类杆菌(T.f)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差<2 mm(B组)治疗前后细菌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P.g微生物水平减少一个等级以上者(C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变化显著高于微生物水平未减少者D组(P<0.05),T.d C组的探诊出血率变化显著低于D组(P<0.05),而T.f C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变化和探诊出血率变化与D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g、T.d和T.f数量与洁刮治术后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微生物指标。
作者:陈丹宇;符起亚;吴芸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呼吸科治疗的AECOPD的患者15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低剂量组给予甲泼尼龙40 mg静脉注射1次/d;高剂量组给予甲泼尼龙40 mg静脉注射2次/d;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不使用任何糖皮质激素。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w的呼吸困难评分、动脉血气分析、临床症状评分和血清白介素( IL)-6、IL-8、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C-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并记录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 w三组患者中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临床症状评分、Borg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F=4.23、8.16、26.35、42.37,均P<0.05),而低剂量组优于高剂量组(均 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清 IL-6、IL-8、TNF-α、CRP 水平对照组明显下降(F=29.51、13.29、21.73、33.51,均P<0.05),而低剂量组较高剂量组下降更明显(均 P<0.05)。在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短期、适量糖皮质激素对AECOPD患者的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都瑾;李红兵;韩纪昌;李现东;贾宗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长治市老年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取1128名老年人。主要调查一般情况、健康状况、卫生服务的需求与利用、医疗保障情况。结果长治市老年人自我健康评价较高,62.6%老年人患有慢性病,2 w患病率为23.2%,年住院率为22.9%,平均住院天数为14 d。有老伴、文化程度高、收入水平越高、慢性病种类越多、自我健康评价越差、平时锻炼少、保健知识少、体检周期长患病后住院的越多。结论慢性病已成为老年人主要的健康问题,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针对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
作者:平卫伟;翟艳丽;原建慧;王瑞芳;陈新;乔宁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入院时 QRS 波宽度( QRSw)与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及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132例老年AMI患者入院时的体表心电QRSw、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血浆B型脑钠肽(BNP)、hs-CRP;记录入院时的心脏超声指标等;记录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情况。按照不同QRSw(Ⅰ组:60~80 ms、Ⅱ组:>80 ms且<100 ms、Ⅲ组:≥100 ms)、不同 hs-CR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分组。结果与Ⅰ组及Ⅱ组比较,Ⅲ组梗死面积、hs-CRP、BNP 及 cTnI明显升高(P<0.05)、而 LVEF 则降低(P<0.05);与hs-CRP<6.68 mg/L组相比较,hs-CRP≥6.68 mg/L组QRSw、BNP明显升高(P<0.05),而LVEF则降低(P<0.05);与LVEF≥48.6%组相比较,LVEF<48.6%组QRSw、hs-CRP、BNP明显升高( P<0.05);QRSw 与 hs-CRP、BNP、梗死面积呈正相关( P<0.05),而与 LVEF呈负相关( P<0.05);血浆 hs-CRP、BNP水平增高、LVEF降低与QRSw增宽密切相关;QRSw增大、血浆hs-CRP、BNP水平增高、LVEF降低、梗死面积较大是患者心肌梗死后发生左心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AMI患者随着QRSw增大,血浆hs-CRP逐渐增高,而左心功能下降,QRSw亦是A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景增秀;赵玉娟;康桂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高血栓负荷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选择2009~2013年符合急诊PCI治疗条件的高血栓负荷的患者283例,其中血栓抽吸导管(TAC)+替罗非班+常规手术组(A组)76例,替罗非班+常规手术组(B组)72例,常规手术组(C组,对照组)135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罪犯血管TIMI血流变化、术后1 w及1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PCI术后即刻达TIMI Ⅲ级血流比例三组间有差异(P<0.05);(2)术后1 w及1年 LVEF及 LVEDD,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患者住院期间总MACE发生率三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PCI术后1年总MACE发生率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A组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MACE发生率均低(P<0.05);(4)三组间大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AC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患者术后TIMI血流、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不增加患者大出血风险。
作者:陈怡粤;余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对老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病灶变化的显示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5例。化疗后依据WHO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实施评价,其中化疗有效组38例,化疗无效组17例,对比治疗前后经超声诊断显示病灶变化,肿瘤内部血流分级情况以及不同组别肿瘤病灶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超声显示新辅助化疗后患者病灶的长、宽、厚、面积及体积均显著少于新辅助化疗前的水平(均P<0.05)。新辅助化疗后,患者肿瘤内部的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显著优于新辅助化疗前的Ⅱ~Ⅲ级( P<0.05)。化疗无效组治疗前后的高流速(Vmax)及阻力指数(RI)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有效组治疗后的 Vmax及RI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化疗无效组治疗后(均P<0.05)。结论超声诊断能够客观地评价老年乳腺癌患者经过新辅助化疗治疗的病灶变化,对于后期治疗方案的进一步制定具有较大的辅助价值。
作者:李朝喜;刘杨;陆海永;刘伟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