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与治疗

李世权;康振华;闫国强;李晨瑶;刘涛

关键词:肠系膜上静脉, 血栓形成
摘要: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ASMVT)是一种起病隐匿但病死率较高的肠道缺血性病变,早期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极易被误诊而延误病情. 伴随诊断技术,尤其是血管影像诊断技术不断提高,ASMVT的诊断率已大大提高,但其病死率仍高达30%~50%〔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ASMVT预后的关键.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地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远期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将114 例 AMI患者分为中青年组(60例)和老年组(54例). 结果 中青年组、老年组男性患者都明显多于女性(P<0.05). 中青年组吸烟者明显高于老年组,但糖尿病症状却相反(P<0.01). 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典型的胸痛症状没有明显区别,但出现肺部啰音(61.1%)、呼吸困难(51.9%)和休克(33.3%)等症状. 高原地区所有AMI患者出院死亡率为21.9%,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16.7%和35.2%,并且老年组和中青年组静脉溶栓治疗明显改善远期预后( P<0.01). 影响因素包括糖尿病、贫血、休克、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 eGFR)、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药物保守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等12个指标,其中糖尿病、贫血、休克、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药物保守治疗和eGFR为影响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静脉溶栓治疗是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 老年AMI患者临床表不典型,往往存在其他不典型并发症,但静脉溶栓治疗仍可以有效改善其远期预后.

    作者:赵玉娟;郭秀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研究新进展

    研究显示〔1〕,在久坐的人群中骨骼肌 4-羟基壬烯酸( HNE)蛋白与胰岛素抵抗( IR)的严重性呈正相关,这项研究表明骨骼肌脂质过氧化与IR的发生发展相关. 实验研究〔2〕表明脂肪组织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细胞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6、瘦素均处于低水平状态,而脂联素、IL-10处于高水平,从而降低了巨噬细胞的渗透和炎症的发生. 研究显示〔3〕,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6、TNF-α、脂联素与IR的发病机制和病程进展有关,通过比较IR和促炎症因子在正常和异常受试者中的数据变化,观察主要细胞因子在IR中所起的作用. 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IR是一个低度的系统性炎症状态,IR的发生往往伴随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4,5〕. 近年来研究〔6,7〕较多的指标为γ-谷氨酰转肽酶( GGT)、IL-6、TNF-α、脂联素等. 目前争论的要点是与IR关系密切的是哪些指标,可作为IR的预测和诊断指标. 因此,抗感染治疗、抗氧化治疗和降低GGT水平可能成为全面控制代谢紊乱,预防及治疗IR的新策略.

    作者:马静静;高鹏霞;张红;刘影;陆卫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重组抗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目的 通过检测肺功能来评价重组抗 IgE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IgE水平,每2 w或4 w给予IgE抗体皮下注射,检测患者肺功能(FVC、FEV1、FEV1/FVC%、MMEF75/25),评价重组抗 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结果 治疗后FVC、FEV1、FEV1/FVC%,MMEF75/25 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组间无差异(P>0.05). 结论 重组抗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轻中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均有效,但轻、中、重度急性治疗效果三组间无明显差异.

    作者:辛秀琴;吴艳峰;尹金值;王延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的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达标的相关因素. 方法 90例ACS的老年患者均行PCI治疗,根据2012年中国PCI治疗指南对术后的LDL-C达标率进行分析,并以此分为达标组40 例与未达标组50例,筛选出影响LDL-C达标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术后3 个月 LDL-C 水平达标占44.4%. 女性、年龄、高血压、既往心肌梗死与 ACS 患者 PCI术后LDL-C水平达标相关(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大、高血压是ACS患者PCI术后LDL-C水平不能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达标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流出道缩短分数(LVOT)、左心室面积变化分数(FA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未达标组(P<0.05). 达标组心绞痛、再梗死及心律失常的比例明显低于未达标组(P<0.05). 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LDL-C水平的达标率尚不理想,多种因素影响达标率,在临床实际中需要严格规范降脂药物治疗,加强降脂管理,对提高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61 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另选30 例老年普通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 根据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将重症肺炎患者分为MODS组及非 MODS组,并根据转归将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R)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重症肺炎组PT、APTT及 TT明显延长,PLT 及 FIB 降低,DDR 则明显升高. 重症肺炎患者中,MODS 组 PT、APTT 及 TT较非MODS组明显延长,PLT及FIB低于非MODS组,DDR高于非MODS组 ;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PT、APTT及TT明显延长,PLT及FIB降低,DDR则明显升高( P均<0.05 ). 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监测凝血功能有助于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预后.

    作者:林化;马春林;倪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生长分化因子11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

    人体的衰老表现为肌肉质量和数量减少,肌力下降,骨基质减少,骨密度降低,骨骼变的脆而薄,大脑记忆等功能减退,视听觉能力减弱,心脏收缩力量下降,心输出量减少等〔1~4〕.新的研究表明生长分化因子( GDF) 11可以逆转增龄引起的骨骼肌功能紊乱〔5〕,逆转因增龄引起的心脏肥大〔6〕,改善大脑的脉管系统和神经发生能力,使大脑年轻化〔7〕,促进成骨细胞的形成,抑制骨质疏松等〔8〕. 目前国外对GDF11 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大多是从单一角度进行的. 本文将国外关于GDF11延缓衰老方面的新进展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为老年人健康促进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刘晓光;赵淋淋;田向阳;肖卫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瑞舒伐他汀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斑块中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方法 10只C57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同品系22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1)、干预组(n=11),高脂喂养8 w后,干预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悬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继续喂养12 w后所有老鼠处死,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血脂,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形态及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粥样斑块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可见明显粥样斑块;Bcl-2 表达明显减少,Caspase-3 表达明显增多(P<0.05). 与模型组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小鼠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减小(P<0.05), Bcl-2 表达明显增多,Caspase-3 表达明显减少(P<0.05). 结论 高脂饮食可引起ApoE-/-小鼠主动脉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的变化,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上调Bcl-2、下调 Caspase-3的表达,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作者:陈建昌;高国洁;李凤玲;郝跃伟;刘伟;魏金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间充质干细胞表达Toll样受体在治疗心肌梗死中意义

    心肌梗死( MI)的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40岁以上人群中MI的发病率约为40%〔1〕. 大量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研究都表明间充质干细胞( MSC)可以有效治疗心肌梗死,改善心脏功能〔2,3〕,MSC移植治疗MI有很好的临床前景. MSC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作用,对改善心室重构有重要.本文主要对MSC表达的免疫调控分子Toll样受体( TLRs)在治疗MI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杨超君;杨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量子点多重染色在卵巢癌体外成像的应用

    目的 利用量子点(QDs)免疫荧光技术对卵巢癌SKOV3细胞上叶酸受体(FR)及人附睾蛋白(HE)4 进行定位,初步揭示 QDs多重染色在卵巢癌细胞体外成像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活泼酯法,构建不同发射波长的 QDs-链霉亲和素( SA)复合物,分别与生物素化-叶酸( FA)及生物素化-抗HE4抗体结合,形成特异性荧光探针,同时靶向结合SKOV3细胞,实现细胞双重染色. 结果 构建的QD-FA及QD-抗 HE4 抗体靶向探针具有极强的特异性,量子点多重染色的荧光强度与单重染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量子点具有极强的光学稳定性. 结论 量子点多重染色在卵巢癌细胞体外成像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为卵巢癌早期检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作者:叶称连;傅芬;聂丽菊;陈进聪;许恒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长春市公安干警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长春市公安干警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随机选取2010 年参加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长春市公安干警共1 076人,计算高血压的患病率,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长春市公安干警高血压患病率为29.9%. 高血压组中异常代谢如肥胖、高血糖和高血脂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人群. 高血压的患病率受生活方式的影响,如吸烟、饮酒、高盐饮食. 结论 高血压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相关,多合并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尿酸、饮酒、空腹血糖、吸烟、高盐饮食可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

    作者:王越淇;刘星星;戚潇丹;申风娟;孙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异甘草素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异甘草素对黄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研究异甘草素对 XO的抑制作用和失活动力学,研究异甘草素对高尿酸小鼠尿酸(BUA)、肌酐(Cr)和尿素氮(BUN)含量及 XO 活性的影响. 结果 异甘草素对 XO 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IC50)为(19.32±2.23)μmol/L〕,失活动力学分析木犀草素能够快速抑制XO的活性,此外异甘草素能够明显的降低高尿酸小鼠BUA、Cr和BUN含量及XO活性(Pc<0.05,Pb<0.01). 结论 异甘草素作为一种XO抑制剂,能够快速诱导了XO活性的降低和 BUA、Cr和 BUN含量的降低,对调节患者尿酸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为临床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张瑞城;钟良宝;梁海琴;周桔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正念训练联合娱乐疗法心理干预对养老院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正念训练联合娱乐疗法心理干预对养老院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80 例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简单娱乐活动. 试验组给予正念训练联合娱乐疗法,3次/w,40~60 min/次,共干预12 w. 两组均在干预前和干预12 w后采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和老年人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测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应用生活质量SF-36量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评测.结果 干预前,两组GDS 和SAS评分及SF-36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干预后,试验组 GDS 和 SAS 评分及 SF-36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正念训练联合娱乐疗法心理干预有助于养老院老年人建立新的情绪调节方式,改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俊霞;赵雅宁;张盼;刘影;刘洋;张琰;赵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颅脑外伤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 Hcy)作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在体内主要参与蛋氨酸的循环,在转甲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高Hcy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并认为和脑血管病的预后有关〔2〕. 本文分析老年颅脑外伤病人血浆Hcy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同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来同期判断颅脑外伤病人的病情与预后.

    作者:吴杰;李强;巴立;易建华;张茂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老年患者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股骨髓内定位孔封堵对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TKA)是老年晚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不二选择〔1〕,但TKA能造成大量的失血,总失血量估算能达到1 500 ml〔1,2〕,这对老年患者来说是很大的风险. 绝大部分外科医生在TKA中股骨部分用髓内校准系统〔1〕,但这个髓内孔破坏了松质骨和髓内血管而增加术后出血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老年患者TKA中股骨髓内定位孔封堵对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作者:宋志勇;王明礼;郭得辛;陈文忠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治疗的23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术式临床效果. 男7 例,女16 例;年龄65 ~79 岁,平均73.5 岁. 术后随访1 年以上. 采用JOA评分方法对患者术前术后症状进行评分. 结果 JOA评分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P<0.01 ). 结论 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可以作为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刘鹏;王爽;孙庆;孙东;程杰;秦廷正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p130 Cas对胃癌细胞AG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p130Cas对胃癌恶性生物学表型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构建p130Cas siRNA慢病毒载体、p130Cas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和相应的对照载体,转染 AGS 细胞株,筛选获得稳定转染株;RT-PCR 及 Western 印迹证实载体的有效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比较慢病毒载体转染后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运用AnnexinV-PI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成功构建了p130Cas siRNA慢病毒载体及p130Cas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的慢病毒载体均能高效率的感染AGS细胞,感染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后细胞p130Cas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感染慢病毒干扰载体后p130Cas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130Cas高表达细胞株无外界刺激时p130Cas磷酸化水平未发现有明显增加(P>0.05);p130Cas低表达细胞株p130Cas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P<0.05). 高表达p130Cas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低表达p130Cas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 结论 p130Cas总蛋白及磷酸化表达水平降低可抑制胃癌细胞株AGS细胞增殖,并促进AGS细胞凋亡,但其总蛋白表达增高对AGS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丹;丁健;王锦坡;吴婷;王小众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与跌倒发生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

    体位性低血压( OH)危害不存在于血压的本身,而在于血压突然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伴随的并发症,如跌倒、晕厥等〔1〕.研究显示,5%~15%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挫伤、骨拆和关节脱位等伤害〔2〕. 跌倒不但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理能力,加重患者的痛苦,延误治疗时间,也增加了家庭经济上的负担,而且成为护理安全纠纷的隐患〔3〕. 本研究了解OH与跌倒的发生关系及护理对策.

    作者:汪丽丽;黎蔚华;林仲秋;谢志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单次静注盐酸羟考酮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肿物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次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或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行直肠肿物切除术后急性疼痛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直肠肿物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男27例,女33例,年龄60~76 岁.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组和芬太尼注射液组各30例. 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监测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O2 )、脉搏、血压. 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丙泊酚 1 ~2 mg/kg、舒芬太尼 0.5 μg/kg、维库溴铵 0.1 mg/kg 诱导,术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深度. 手术结束时给予羟考酮0.1 mg/kg(生理盐水稀释为1 mg/ml)或芬太尼1 μg/kg(生理盐水稀释为10 μg/ml). 拔管后20 min各组患者接镇痛泵行 PCIA. 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10、15、20 min分别评定OAA/S镇静分级及术后疼痛 Prince-Henry评分. 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停药到正确回答简单问题) ,记录术毕即刻、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 min,10 min,15 min及20 min的心率、SpO2 和平均动脉压及并各时间点评定的OAA/S镇静分级及术后疼痛 Prince-Henry评分. 结果 羟考酮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均较芬太尼组短( P<0.05 ).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术毕即刻到拔管后20 min期间,羟考酮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趋势与芬太尼组一致. 两组均对术后急性疼痛有缓解作用,但各时间点芬太尼组Prince-Henry镇痛评分均高于羟考酮组,术后急性疼痛发生例数较羟考酮组多(8:2);OAA/S镇静分级均低于羟考酮组,术后镇静过度例数亦较羟考酮组多;SpO2 下降幅度较羟考酮组大,SpO2≤90%发生例数较羟考酮组多,面罩吸氧后均改善. 恶心及呕吐等副作用的发生率两组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手术结束时,单次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0.1 mg/kg与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相比,能更好地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肿物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发生,且镇静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更小,全麻苏醒期应用更安全.

    作者:孙艳丽;柏晓漫;陈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氨溴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氨溴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87 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感染及降糖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 w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病死率、临床症状等指标的变化差异. 结果 研究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病死率差异不显著(P>0.05).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 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IL)-6、降钙素原( PCT)值差异不显著( P>0.05 ) ,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P<0.05 ) ,研究组较对照组好转更加显著( P<0.05 ).治疗1 w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氨溴索辅助治疗能够尽快地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冯少丹;江勇;郭平清;吴子瑜;林思铭;林志鸿;蔺佩鸿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新辅助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卵巢癌的疗效

    目的 探讨腹腔热灌注顺铂治疗老年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8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0 例,均使用紫杉醇. 对照组联合顺铂静注,观察组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CA125水平变化,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及2 年生存率. 结果 治疗后1个周期开始,观察组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肾功能损伤和骨髓抑制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及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腹腔热灌注顺铂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刘恩令;糜若然;周玉秀;王立群;张艳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