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CD44v6及 p27 在胃癌中的表达并判断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方法 应用 S-P法,对63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28例正常胃组织进行VEGF、CD44v6及p27蛋白检测,并研究其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 结果 胃癌组织中 p27 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VEGF、CD44v6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胃癌组织中,分化程度低、侵及浆膜、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高者,p27 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VEGF、CD44v6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胃癌中VEGF表达与p27表达呈负相关(r=-0.614 P<0.05);与CD44v6 表达呈正相关(r=0.614 P<0.05);p27的表达与CD44v6表达呈负相关(r=-0.745 P<0.05). 结论 VEGF、CD44v6 及 p27 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关,预示这三种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治疗和预后具有显著关系,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元春;何静;张浩民;王峰;焦凯;佟松;赵春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健肾灵胶囊对高原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Cr)水平的干预作用及疗效. 方法 将99例高原老年DN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和健肾灵胶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常规治疗加用健肾灵胶囊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为3个疗程. 观察治疗前后DN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hs-CRP、Malb、Cr的水平. 结果 临床症候总效率治疗组88%,对照组74%,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健肾灵胶囊可降低高海拔地区DN患者hs-CRP、Cr和Malb的水平,且可明显减轻DN患者的症状,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乜国雁;王花;张萍;张朝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非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该院就诊且随访时间≥1年的171例胸腰椎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VP组83 例和非手术组88 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后凸矫正率、椎体高度恢复程度、临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等,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后1 d PVP组和非手术组VAS评分分别为(3.07±0.53)分和(7.03±0.18)分,且PVP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年后随访分别为(2.51±0.87)分和(2.72±0.97)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较治疗前有改善. PVP组和非手术组后凸矫正率和椎体高度恢复情况1 年后随访分别为(54.42±7.06)分和(55.31±11.18)分、(48.50±14.93)分和(46.53±5.74)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VP组在治疗后1 个月内出现1例骨折,3个月后4例骨折,6个月后5例骨折,1年后6例骨折,非手术组1年后1例骨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PVP组在早期缓解疼痛方面优于非手术治疗组. 在远期疗效方面,PVP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均可获得明显的疼痛缓解、矫正部分后凸、恢复部分椎体高度. 但非手术治疗组的再次骨折发生率小于PVP组,可见非手术治疗亦可以作为手术以外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刘晓曦;王港;高延征;高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人体的衰老表现为肌肉质量和数量减少,肌力下降,骨基质减少,骨密度降低,骨骼变的脆而薄,大脑记忆等功能减退,视听觉能力减弱,心脏收缩力量下降,心输出量减少等〔1~4〕.新的研究表明生长分化因子( GDF) 11可以逆转增龄引起的骨骼肌功能紊乱〔5〕,逆转因增龄引起的心脏肥大〔6〕,改善大脑的脉管系统和神经发生能力,使大脑年轻化〔7〕,促进成骨细胞的形成,抑制骨质疏松等〔8〕. 目前国外对GDF11 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大多是从单一角度进行的. 本文将国外关于GDF11延缓衰老方面的新进展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为老年人健康促进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刘晓光;赵淋淋;田向阳;肖卫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灌胃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100 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终90 只大鼠造模成功,其中假手术组29只,模型组30只,干预组31只. 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普通饲养+生理盐水(2 ml· kg-1 · d-1 )灌胃,干预组给予普通饲养+黄芪甲苷(10 mg· kg-1 · d-1 )灌胃. 造模时,假手术组大鼠只在冠状动脉左室支左心耳下缘约0.5 cm处穿线,不结扎;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给予结扎. 于灌注24 h后采用TUNEL法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比较 Bax、Bcl-2 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 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三组间 AI、Bax、Bcl-2以及caspase-3蛋白比较差异表达(均 P<0.05 ) ,进一步两两比较,模型组及干预组的AI、Bax、Bcl-2 以及 caspase-3 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的AI、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干预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干预组(均P<0.05 ). 结论 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细胞凋亡过程,在此过程中,黄芪甲苷可能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降低Bax的表达实现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小亮;王桂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艾迪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GP方案化疗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GP方案化疗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 GP方案治疗. 结果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都高于对照组(均P<0.01 ) ,乏力、咳嗽、呼吸困难、胸痛都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 治疗后,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3+CD4+、 CD16+CD56+及 CD4+/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促进化疗药物发挥良好抗癌功效,减轻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损伤程度,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韩锐莉;王安峰;杨庚武;杨永锋;刘兵;曹晓辉;李楠;周庆祥;闫云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颅脑手术全麻患者唤醒试验质量的影响. 方法 行颅脑手术的老年患者5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两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在唤醒前30 min 停止全麻,观察组负荷量右美托咪啶0.25 μg/kg稀释至30 ml 静脉泵注,然后以0.2 μg· kg-1· h-1维持输注;对照组以生理盐水30 ml静脉泵注. 比较两组唤醒前30 min(T1)、唤醒即刻(T2)、唤醒后5 min(T3)、唤醒试验后加深麻醉10 min(T4)时心率(HR)、平均血压(MAP)、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唤醒时间、唤醒试验期间不良事件和术中知晓等的情况. 结果 ①两组T2和T3时MAP、HR和BIS均较T1显著升高(P<0.01),并且观察组MAP、HR和BIS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②两组唤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未出现心动过速、呛咳、躁动、头痛、术中知晓. 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提高颅脑手术全麻老年患者的唤醒试验质量.
作者:杨旺东;王超;阮秋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碘-125放射性粒子支架置入治疗对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1 年6 月至2014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 n=58 )和实验组( n=56 ) ,其中对照组给予普通支架置入治疗,实验组给予碘-125放射性粒子支架置入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比较术前及术后第1、2、3 个月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 KPS)和吞咽困难指数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并及时对症治疗;统计术后患者的生存期与存活率,并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问卷( QLQ-C30 )和食管癌专用量表(OES-18)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 (1)两组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手术成功率为100%;(2)两组患者术后第1、2、3 个月的 KPS和吞咽困难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第2、3个月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3)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实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患者的生存期及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术前(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第2、3个月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 结论 碘-125 放射性粒子支架置入治疗对食管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行为能力和吞咽困难状况,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远期疗效不确切,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马鹏;孟存英;马莹;刘鹏飞;郝婷婷;冯义朝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将114 例 AMI患者分为中青年组(60例)和老年组(54例). 结果 中青年组、老年组男性患者都明显多于女性(P<0.05). 中青年组吸烟者明显高于老年组,但糖尿病症状却相反(P<0.01). 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典型的胸痛症状没有明显区别,但出现肺部啰音(61.1%)、呼吸困难(51.9%)和休克(33.3%)等症状. 高原地区所有AMI患者出院死亡率为21.9%,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16.7%和35.2%,并且老年组和中青年组静脉溶栓治疗明显改善远期预后( P<0.01). 影响因素包括糖尿病、贫血、休克、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 eGFR)、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药物保守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等12个指标,其中糖尿病、贫血、休克、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药物保守治疗和eGFR为影响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静脉溶栓治疗是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 老年AMI患者临床表不典型,往往存在其他不典型并发症,但静脉溶栓治疗仍可以有效改善其远期预后.
作者:赵玉娟;郭秀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抽取该院2012 年6 月到2014 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且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张东方;张锦;李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糖耐量受损( IGF)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方法 选取年龄>60岁,Leeds神经病理性疼痛评分>12分,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患者60例( IGT组) ,2型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患者70 例( DM组) ,正常对照组60例,分别比较三组的临床特征与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多数表现为烧灼样、针刺样、电击样或麻木样疼痛,部分为自发性痛或触摸痛;疼痛部位以双侧对称性肢体远端常见,其次为单神经分布区.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T组患者双侧跟腱反射消失、大足趾振动觉减退、腓肠神经传导异常、皮肤交感反应异常的比例较高(P<0.05),在其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DM 组比较,IGT组的患者双侧跟腱反射消失、大足趾振动觉减退、腓肠神经传导异常的比例较低( P<0.05 ) ,在其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经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是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老年人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的重要特点是符合周围神经分布的异常疼痛,以远端对称性感觉或运动性多神经病变常见,其次是单神经病变,常有跟腱反射消失与大足趾振动觉减退等神经系统体征,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皮肤交感反应异常是早期电生理指标. 肥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影响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叶励超;蔡若蔚;黄银辉;林若庭;陈雅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瘤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方法 抽取该院2012年6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60例,患者均采用注入造影剂检查,通过ACQ软件选定感兴趣区,以肿瘤病灶为病例组,周围正常实质组织为对照组,绘制时间-强度曲线,检查TTP、RT、MTT、IMAX%参数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分析二者相关关系. 结果 病例组TTP、RT、MTT均短于对照组(P<0.05),IMAX%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 相关性分析显示,TTP、RT、MVD 与 MVD 呈负相关(r=-0.725,-0.623,-0.821,均 P=0.000),IMAX%与 MVD 呈正相关(r=0.899,P=0.000). 结论 甲状腺腺瘤超声造影定量参数TTP、RT、MTT、IMAX%与 MVD具有良好相关性,临床上可以用来估计或者评价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情况.
作者:王氡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动脉粥样硬化( 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而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吸烟均是AS的重要危险因素. 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中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 本文就国内外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疗效、远期生存率及安全性等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为老年人应用他汀类降脂治疗及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刘鑫;朱彩云;杨斯童;孔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本文将医学杂志来稿中存在的常见问题〔1〕归纳如下.1 选题存在的问题1.1 选题陈旧 科技论文作为发表科研结果的一种文体,有别于其他科技写作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创造性,即科技论文应反映作者本人所提供的新的事实、新的方法、新的见解. 论文的创造性是指作者应在继承前人、他人工作的基础上,着重表述自己新的研究结果,探索新的诊断、治疗方法和得到的新认识. 很多作者在选题上存在这样一些问题:①事先没有选题,仅仅是将以往治疗过的病例找出来,进行一下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这样的文章常常因为原始病例的观察指标不统一,各项检查不健全,得不出有突破性的结论或结论不准确.
作者:高燕华;侯维娟;郭玉慧;周静;谭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即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5~70 岁择期行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每组30例,麻醉方法相同,均采用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于术前及手术后第1、3、5 天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试方法评定认知功能. 结果 术后第1、3天两组的MoCA评分与术前相比均降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5天的MoC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腹手术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作者:李艳;刘玉伶;于铁莉;宋莺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蛇床子素( OST)对糖尿病脑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应用水迷宫实验检测OST对糖尿病大鼠模型学习记忆的影响;应用试剂盒法检测不同实验组海马中胆碱酯酶(AChE)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炎症因子(包括 NF-κB p65、TNF-α和 IL-1β)和caspase-3的活性;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检测不同实验组海马中磷酸化Akt( p-Akt)蛋白的表达. 结果 OST改善了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了糖尿病大鼠模型组海马中AChE和炎症因子(包括NF-κB p65、TNF-α和IL-1β)及cascapse-3的活性(P<0.01),提高了ChAT的活性(P<0.01),降低了p-Akt蛋白的表达(P<0.01). 同时,当使用LY294002阻断PI3K后,OST抑制炎症的作用更为明显,且进一步下调了 p-Akt蛋白的表达. 结论 OST对糖尿病脑病大鼠模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来实现的,其可能成为临床上缓解糖尿病患者并发学习记忆障碍的新型治疗药物.
作者:毛小元;周宏灏;刘昭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老年烧伤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两家医院于2011 年1 月至2015 年2 月收治的老年烧伤患者120例,分析其临床治疗,如年龄、性别、意识状态、皮肤保护剂应用情况等,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烧伤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 120例患者中发生失禁性皮炎35例(29.2%). 经分析,患者意识状况、皮肤保护剂、局部潮湿频次、低蛋白血症及是否伴有糖尿病为失禁性皮炎发生相关因素(均P<0.05). 结论 患者意识状况、皮肤保护剂、低蛋白血症等因素均为失禁性皮炎发生相关因素,应注意预防.
作者:张云;姚小燕;张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及观察组(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明显改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 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TNF-α、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唐振媚;林芳;侯宇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DCD4 和PAQR3 mRNA表达情况,以及与结直肠癌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54 例,用RT-PCR法检测结直肠标本中PDCD4和PAQR3 mRNA水平;分析PDCD4 和PAQR3 mRNA水平与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 (1)结直肠癌组织中PDCD4 mRNA表达降低甚至不表达,表达降低率为35/54(64.8%),PDCD4 mRNA表达水平为6.84±3.60,癌旁正常组织为5.88±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 癌组织中PAQR3 mRNA表达水平降低,甚至不表达,表达降低率为57.4%(31/54),PAQR3 mRNA表达水平为9.32±1.97,癌旁正常组织为8.44±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者无相关性(R=0.129,P=0.532). (2)结直肠癌组织中 PD-CD4 和PAQR3 mRNA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 结论 结直肠癌中PDCD4 和PAQR3 mRNA表达下降,二者无明显相关性;PDCD4 和PAQR3 mRNA水平均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
作者:李日恒;杨瑞红;宋艳敏;贾佳;丁丽坤;郑三龙;曹永树;张爱民;胡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TKA)是老年晚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不二选择〔1〕,但TKA能造成大量的失血,总失血量估算能达到1 500 ml〔1,2〕,这对老年患者来说是很大的风险. 绝大部分外科医生在TKA中股骨部分用髓内校准系统〔1〕,但这个髓内孔破坏了松质骨和髓内血管而增加术后出血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老年患者TKA中股骨髓内定位孔封堵对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作者:宋志勇;王明礼;郭得辛;陈文忠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