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张东方;张锦;李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血栓通注射液,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
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抽取该院2012 年6 月到2014 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且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贵州省老年住宅需求及入住意愿

    老年住宅具有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专用性、周围环境幽雅清静、交通便利、生活服务设施齐全等特点〔1〕. 随着养老模式的改变、家庭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居住消费需求的转变,老年人住房问题将更加突出〔2〕. 本文旨在了解贵州省老年人对老年住宅的需求及入住意愿.

    作者:伍彩红;邓仁丽;黄议;万霞;徐娟;李慧;苏睿莹;杨荟;唐清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瑞舒伐他汀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斑块中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方法 10只C57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同品系22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1)、干预组(n=11),高脂喂养8 w后,干预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悬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继续喂养12 w后所有老鼠处死,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血脂,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形态及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粥样斑块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可见明显粥样斑块;Bcl-2 表达明显减少,Caspase-3 表达明显增多(P<0.05). 与模型组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小鼠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减小(P<0.05), Bcl-2 表达明显增多,Caspase-3 表达明显减少(P<0.05). 结论 高脂饮食可引起ApoE-/-小鼠主动脉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的变化,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上调Bcl-2、下调 Caspase-3的表达,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作者:陈建昌;高国洁;李凤玲;郝跃伟;刘伟;魏金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医学论文中的常见问题

    本文将医学杂志来稿中存在的常见问题〔1〕归纳如下.1 选题存在的问题1.1 选题陈旧 科技论文作为发表科研结果的一种文体,有别于其他科技写作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创造性,即科技论文应反映作者本人所提供的新的事实、新的方法、新的见解. 论文的创造性是指作者应在继承前人、他人工作的基础上,着重表述自己新的研究结果,探索新的诊断、治疗方法和得到的新认识. 很多作者在选题上存在这样一些问题:①事先没有选题,仅仅是将以往治疗过的病例找出来,进行一下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这样的文章常常因为原始病例的观察指标不统一,各项检查不健全,得不出有突破性的结论或结论不准确.

    作者:高燕华;侯维娟;郭玉慧;周静;谭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快速识别

    目的 探讨不典型表现心肌梗死( MI)在急诊的快速识别. 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急诊急救的52例不典型表现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等临床病例资料,旨在指导急诊早期识别不典型表现MI,并给予及时的急救处理,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结果 52例患者均无典型胸痛. 首发症状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16例(30.77%),其中呼吸困难6例,哮喘8例,发绀2例;首发症状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17例(32.69%),其中上腹疼痛11 例,恶心、呕吐、腹泻3 例,下腹剧痛2 例,呕血、黑便1 例;首发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11 例(21.15%),其中晕厥5 例,牙痛、头颈部疼痛、下颌部酸2 例 ,烦躁、意识模糊3 例,左侧肢体无力1 例;首发症状表现为运动系统症状8 例(15.38%),其中颈项痛2例,左肩及左上肢疼痛5例,右肩胛区痛1例.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经反复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进一步辅助检查,确诊为急性MI(AMI). 所有患者均获得抢救治疗,46例病情好转后护送入心血管内科监护室继续治疗,其中22例42.31%终痊愈,24 例(46.15%)好转,6例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 对不典型AMI的早期诊断应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对存在有冠心病病史、胸闷、恶心、呕吐、腹痛、意识模糊等症状患者要早期行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在短的时间内及时恰当的急诊处理能减少心肌受损,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洪德瑞;张春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虐待筛检方法研究进展

    老年虐待( EA)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由于文化差异和有关EA定义与测量方法的不同,报告的EA率(包括忽视及自我忽视)差异较大,报告的EA率3.2%~27.5%,其中残疾、虚弱、痴呆的老年人EA率更高〔1,2〕. 筛检工具可以识别和发现可能处于虐待风险或有较大可能遭受虐待的老年人,进而可以使虐待老年人事件及时得到干预,并阻止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准确估计EA对于老年服务规划是至关重要的;有关EA的筛检也可以用来预测虐待〔3〕及使得虐待简便快捷地被发现〔4〕.EA报告率低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报告,而未报告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恰当的筛检工具〔5〕.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符合中国文化背景及国情的专业的、有信度和效度评价的EA筛检量表,为数不多的关于老年虐待的研究大多使用的是国外的量表〔6〕或是自编量表〔7〕. 本文介绍几种国外的EA研究较常用的筛检量表.

    作者:赵媛媛;黄玉君;孙业桓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艾迪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艾迪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GP方案化疗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GP方案化疗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 GP方案治疗. 结果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都高于对照组(均P<0.01 ) ,乏力、咳嗽、呼吸困难、胸痛都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 治疗后,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3+CD4+、 CD16+CD56+及 CD4+/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促进化疗药物发挥良好抗癌功效,减轻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损伤程度,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韩锐莉;王安峰;杨庚武;杨永锋;刘兵;曹晓辉;李楠;周庆祥;闫云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至2014 年1月门诊收治的老年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3、6个月、1年的心力衰竭分级( NYHA分级) ,6 min步行距离 (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24,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及1年LVEF和6-MWD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NYHA分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改善程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 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曲美他嗪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及预后.

    作者:陈松;顾晓丽;余和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E-cad、nm-23、ki-67 在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E-cad、nm-23、ki-67 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cad、nm-23、ki-67 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比,乳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中 E-cad、nm-23 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而ki-67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间:家族史、年龄、原发肿瘤大小对 E-cad、nm-23、ki-67表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E-cad、nm-23、ki-6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E-cad、nm-23、ki-67可能参与了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利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判断.

    作者:焦俊霞;叶晓霞;赵伟志;汤代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THA)后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 BMD)的变化规律. 方法 依据 Gruen法将股骨假体柄侧分为7个兴趣区,并运用双能X线BMD仪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术后1 w、术后3、6个月、1年股骨假体周围BMD监测. 并将各时间段、各区BMD值与术后1 w各区BMD值进行比较. 结果 本组80髋获得术后1年的随访,手术植入假体后的3 个月假体周围BMD值开始下降,6个月内平均值可降至91.02%,其中以股骨柄近端周围松质骨(即R1、R7区) BMD下降为明显,随着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时间的延长,功能训练的增加,术后1年时人工假体周围BMD平均值又升至92.56%. 结论 双能 X线BMD仪原理( DEX)是 THA后假体周围 BMD变化的有效检查方法. 股骨侧假体近端松质骨的骨吸收及骨丢失为明显,但是远端密质骨的失骨量相对较少,近端松质骨区骨吸收程度与假体松动是否呈正相关,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桂峰;王小林;杜伟;白亚菲;曲延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高原地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远期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将114 例 AMI患者分为中青年组(60例)和老年组(54例). 结果 中青年组、老年组男性患者都明显多于女性(P<0.05). 中青年组吸烟者明显高于老年组,但糖尿病症状却相反(P<0.01). 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典型的胸痛症状没有明显区别,但出现肺部啰音(61.1%)、呼吸困难(51.9%)和休克(33.3%)等症状. 高原地区所有AMI患者出院死亡率为21.9%,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16.7%和35.2%,并且老年组和中青年组静脉溶栓治疗明显改善远期预后( P<0.01). 影响因素包括糖尿病、贫血、休克、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 eGFR)、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药物保守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等12个指标,其中糖尿病、贫血、休克、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药物保守治疗和eGFR为影响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静脉溶栓治疗是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 老年AMI患者临床表不典型,往往存在其他不典型并发症,但静脉溶栓治疗仍可以有效改善其远期预后.

    作者:赵玉娟;郭秀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CHF)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122例老年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予以CHF标准治疗联合比索洛尔,观察组予以CHF标准治疗联合卡维地洛,观察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标、心功能、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反应( FMD)的变化、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FMD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 ). 结论 卡维地洛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心功能,尤其是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小华;周志宏;陆士娟;黄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腹部脂肪分布差异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腹部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分布与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及脂肪分布差异在肥胖人群OSAS发病中的机制. 方法 所有受试者行多导睡眠监测和体重指数( BMI)测量,病人据此分为肥胖 OSAS组,肥胖对照组和正常体重对照组. 应用磁共振影像学( MRI)技术对三组受试者的腹部进行矢状位和轴位扫描;应用Amira医学影像分析系统对腹部MRI进行各个层面的分析.结果 肥胖OSAS组和肥胖对照组腹部总脂肪体积大于正常体重对照组(P<0.05);内脏脂肪体积在肥胖OSAS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和 P<0.01),并且肥胖对照组高于正常体重对照组(P<0.05);皮下脂肪体积在两组肥胖组高于正常体重对照组(P<0.05),两组肥胖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对腹部内脏脂肪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做相关分析,发现在肥胖OSAS组和正常体重对照组,腹部内脏脂肪体积与AHI呈正相关(r=0.841,P<0.001和r=0.572,P<0.05),而在肥胖对照组,未发现腹部内脏脂肪体积与AHI的相关性(r=0.222,P>0.05). 结论 腹部内脏脂肪的增多在肥胖OSAS上气道阻塞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未发生OSAS的肥胖人群,存在机体其他代偿机制以补偿肥胖引起的上气道堵塞.

    作者:张征骄;袁海波;王莹雪;刘超英;彭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与跌倒发生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

    体位性低血压( OH)危害不存在于血压的本身,而在于血压突然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伴随的并发症,如跌倒、晕厥等〔1〕.研究显示,5%~15%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挫伤、骨拆和关节脱位等伤害〔2〕. 跌倒不但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理能力,加重患者的痛苦,延误治疗时间,也增加了家庭经济上的负担,而且成为护理安全纠纷的隐患〔3〕. 本研究了解OH与跌倒的发生关系及护理对策.

    作者:汪丽丽;黎蔚华;林仲秋;谢志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突触可塑性相关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在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是学习和记忆活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及学习记忆中起重要作用. 突触的传递可塑性是决定整个突触可塑性关键的部分. 多项研究表明,突触可塑性与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修复受损突触结构,提高突触传递可塑性,可有效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学习记忆能力〔1〕. 本文就影响突触结构及传递可塑性的物质基础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 AD 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可行途径及依据.

    作者:宋宛珊;郭威;张玉莲;孙伟明;曹杨;王一夫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甲状腺腺瘤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瘤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方法 抽取该院2012年6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60例,患者均采用注入造影剂检查,通过ACQ软件选定感兴趣区,以肿瘤病灶为病例组,周围正常实质组织为对照组,绘制时间-强度曲线,检查TTP、RT、MTT、IMAX%参数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分析二者相关关系. 结果 病例组TTP、RT、MTT均短于对照组(P<0.05),IMAX%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 相关性分析显示,TTP、RT、MVD 与 MVD 呈负相关(r=-0.725,-0.623,-0.821,均 P=0.000),IMAX%与 MVD 呈正相关(r=0.899,P=0.000). 结论 甲状腺腺瘤超声造影定量参数TTP、RT、MTT、IMAX%与 MVD具有良好相关性,临床上可以用来估计或者评价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情况.

    作者:王氡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间充质干细胞表达Toll样受体在治疗心肌梗死中意义

    心肌梗死( MI)的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40岁以上人群中MI的发病率约为40%〔1〕. 大量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研究都表明间充质干细胞( MSC)可以有效治疗心肌梗死,改善心脏功能〔2,3〕,MSC移植治疗MI有很好的临床前景. MSC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作用,对改善心室重构有重要.本文主要对MSC表达的免疫调控分子Toll样受体( TLRs)在治疗MI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杨超君;杨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杏丁?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小板参数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杏丁?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小板参数及相关因子指标变化. 方法 73 例TIA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36例)和杏丁?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37例). 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形态学参数、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检测血小板环磷酸腺苷( cAMP)、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和血栓烷( TX) B2、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小板三磷酰肌醇(IP)3 含量. 结果 联合组治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司匹林组(81.01% vs 44.44%%,P<0.01). 与治疗前相比,联合组治疗后血小板大聚集率和cAMP水平及血小板形态学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显著升高(P<0.01),而血小板相关因子PAF、TXB2和IP3水平及血小板形态学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数(L-PLT)显著下降(P<0.01). 结论应用杏丁?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TIA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杏丁?银杏达莫注射液可能通过血小板参数及相关因子改善TIA患者病情.

    作者:李清华;包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烧伤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老年烧伤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两家医院于2011 年1 月至2015 年2 月收治的老年烧伤患者120例,分析其临床治疗,如年龄、性别、意识状态、皮肤保护剂应用情况等,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烧伤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 120例患者中发生失禁性皮炎35例(29.2%). 经分析,患者意识状况、皮肤保护剂、局部潮湿频次、低蛋白血症及是否伴有糖尿病为失禁性皮炎发生相关因素(均P<0.05). 结论 患者意识状况、皮肤保护剂、低蛋白血症等因素均为失禁性皮炎发生相关因素,应注意预防.

    作者:张云;姚小燕;张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单次静注盐酸羟考酮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肿物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次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或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行直肠肿物切除术后急性疼痛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直肠肿物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男27例,女33例,年龄60~76 岁.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组和芬太尼注射液组各30例. 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监测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O2 )、脉搏、血压. 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丙泊酚 1 ~2 mg/kg、舒芬太尼 0.5 μg/kg、维库溴铵 0.1 mg/kg 诱导,术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深度. 手术结束时给予羟考酮0.1 mg/kg(生理盐水稀释为1 mg/ml)或芬太尼1 μg/kg(生理盐水稀释为10 μg/ml). 拔管后20 min各组患者接镇痛泵行 PCIA. 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10、15、20 min分别评定OAA/S镇静分级及术后疼痛 Prince-Henry评分. 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停药到正确回答简单问题) ,记录术毕即刻、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 min,10 min,15 min及20 min的心率、SpO2 和平均动脉压及并各时间点评定的OAA/S镇静分级及术后疼痛 Prince-Henry评分. 结果 羟考酮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均较芬太尼组短( P<0.05 ).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术毕即刻到拔管后20 min期间,羟考酮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趋势与芬太尼组一致. 两组均对术后急性疼痛有缓解作用,但各时间点芬太尼组Prince-Henry镇痛评分均高于羟考酮组,术后急性疼痛发生例数较羟考酮组多(8:2);OAA/S镇静分级均低于羟考酮组,术后镇静过度例数亦较羟考酮组多;SpO2 下降幅度较羟考酮组大,SpO2≤90%发生例数较羟考酮组多,面罩吸氧后均改善. 恶心及呕吐等副作用的发生率两组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手术结束时,单次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0.1 mg/kg与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相比,能更好地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肿物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发生,且镇静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更小,全麻苏醒期应用更安全.

    作者:孙艳丽;柏晓漫;陈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 方法 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现有文献,NLP分析方法进行关于AD文献挖掘. ②Gene Ontology(GO)分析方法进行相关基因功能分类. ③Pathway分析方法统计基因在每个 Pathway中的富集程度. ④基因网络分析方法将上述三种结果整合为基因间的相互关系网络,并筛选出AD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中的枢纽基因( Hub基因). 结果 与AD发生发展相关的文献和基因分别为8 900篇和898个,绘制与AD发生发展有关的相关基因的生物信号网络,发现AD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到14种生物学过程、12种细胞的组成和25个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P<0.01),执行9种生物分子功能,并与24种疾病(P<0.01)的发生发展有关. 研究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发现, PIK3CG等21个为AD相关基因网络中连接程度高的21个基因(P<0.05),即Hub基因. 结论 文献挖掘得到的相关信号通路(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信号通路)及Hub基因(PIK3CG、CBL)与A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高慧丽;王笑寒;李燕飞;段冉冉;滕军放;彭涛;贾延劼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