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元;周宏灏;刘昭前
目的 评价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 方法 40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 20例)和对照组(20例) ,干预组给予持续6 个月的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 MRSS)于干预前、后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以评价康复疗效. 结果 干预6个月,干预组GWB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AN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R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社区日间康复训练能提高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幸福感,提高社会功能,促进其康复.
作者:覃小菊;雷芬芳;陈红涛;岳月娟;邓端梅;李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基因( PSCA)和磷脂酶( PL) CE1 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幽门螺旋杆菌( Hp)感染胃溃疡的易感性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130例胃溃疡并且Hp检查为阳性的老年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外按性别和年龄匹配的胃溃疡并且Hp检查为阴性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治疗前抽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设计PSCA(rs2294008)和PLCE1(rs11599672)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采用DNA 测序分析PSCA和PLCE1基因类型,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校正相对危险度(OR)和95%置信区间(95%CI)评价 PSCA 和 PLCE1 基因多态性与老年 Hp感染胃溃疡的易感性. 结果 ①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与rs2294008基因型CC比较,基因型为CT、TT和CT/TT的患者Hp感染危险性降低(P<0.01);③与PLCE1 rs11599672基因型AA比较,基因型为AC、CC和AC/CC的患者Hp感染危险性降低(P<0.05);④不同PSCA多态位点rs2294008和LCEl多态位点rs11599672患者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1). 结论 PSCA rs2294008基因型CC和PLCE1 rs11599672基因型AA可增加Hp感染胃溃疡易感性,并且显著降低临床预后.
作者:卢燕;刘丽凤;曾莎;芦莉;陶惠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碘-125放射性粒子支架置入治疗对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1 年6 月至2014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 n=58 )和实验组( n=56 ) ,其中对照组给予普通支架置入治疗,实验组给予碘-125放射性粒子支架置入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比较术前及术后第1、2、3 个月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 KPS)和吞咽困难指数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并及时对症治疗;统计术后患者的生存期与存活率,并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问卷( QLQ-C30 )和食管癌专用量表(OES-18)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 (1)两组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手术成功率为100%;(2)两组患者术后第1、2、3 个月的 KPS和吞咽困难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第2、3个月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3)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实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患者的生存期及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术前(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第2、3个月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 结论 碘-125 放射性粒子支架置入治疗对食管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行为能力和吞咽困难状况,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远期疗效不确切,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马鹏;孟存英;马莹;刘鹏飞;郝婷婷;冯义朝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IL)-6的表达及与TOAST分型和OCSP分型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到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0例(研究组) ,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10例(对照组) ,测量所有入选者血清IL-6 水平,并观察其与TOAST分型和OCSP分型的关系. 结果 研究组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型(CE)血清 IL-6 水平高,其次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AT),然后为不明原因型(SUD),少的为小动脉型(SA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均 P<0.05);OCSP 分型:IL-6水平高为完全前循环梗死型(TACI),其次为后循环梗死型(POCI),然后为部分前循环梗死型(PACI),少为腔隙性梗死型(LACI),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 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6水平会出现改变,且不同TOAST分型和OCSP分型表达水平不同.
作者:李玉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氨溴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87 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感染及降糖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 w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病死率、临床症状等指标的变化差异. 结果 研究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病死率差异不显著(P>0.05).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 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IL)-6、降钙素原( PCT)值差异不显著( P>0.05 ) ,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P<0.05 ) ,研究组较对照组好转更加显著( P<0.05 ).治疗1 w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氨溴索辅助治疗能够尽快地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冯少丹;江勇;郭平清;吴子瑜;林思铭;林志鸿;蔺佩鸿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体位性低血压( OH)危害不存在于血压的本身,而在于血压突然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伴随的并发症,如跌倒、晕厥等〔1〕.研究显示,5%~15%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挫伤、骨拆和关节脱位等伤害〔2〕. 跌倒不但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理能力,加重患者的痛苦,延误治疗时间,也增加了家庭经济上的负担,而且成为护理安全纠纷的隐患〔3〕. 本研究了解OH与跌倒的发生关系及护理对策.
作者:汪丽丽;黎蔚华;林仲秋;谢志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老年烧伤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两家医院于2011 年1 月至2015 年2 月收治的老年烧伤患者120例,分析其临床治疗,如年龄、性别、意识状态、皮肤保护剂应用情况等,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烧伤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 120例患者中发生失禁性皮炎35例(29.2%). 经分析,患者意识状况、皮肤保护剂、局部潮湿频次、低蛋白血症及是否伴有糖尿病为失禁性皮炎发生相关因素(均P<0.05). 结论 患者意识状况、皮肤保护剂、低蛋白血症等因素均为失禁性皮炎发生相关因素,应注意预防.
作者:张云;姚小燕;张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8)急性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后血清环氧化酶-2(COX-2)的动态改变. 方法 选用健康雌性3、6、10月龄SAMP8小鼠各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 用药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MPTP 14 mg/kg,1 次/2 h,共4次,制成急性损伤模型;对照组小鼠给予同量生理盐水. 分别于第1次给药后1、3、7d进行行为学观察及生化指标的检测. 采用旷场实验观察其运动功能,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黑质多巴胺( 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环氧化酶( COX)-2 的表达,比较不同年龄组 SAMP8 小鼠各时间点损伤的差异. 结果 各年龄组MPTP小鼠水平穿格数与垂直站立次数均减少,DA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3、6月龄相比,10月龄小鼠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各用药组小鼠血清COX-2表达从第1天开始即明显增高( P<0.05 ) ,第3 天增高明显,第7 天比第3 天略有回落,10月龄小鼠比3、6月龄升高更显著(P<0.05). 结论 衰老是影响帕金森病(PD)模型黑质纹状体系统损伤的重要因素,并且与环境毒素起协同作用;氧化应激参与了PD早期发病的病理反应过程,并随PD的进展呈动态变化,其反应程度与年龄有关.
作者:马晓伟;张忠霞;李晓丽;王彦永;王铭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BUD)联合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对老年肺叶切除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该院2012 年6 月至2014年10月接受肺叶切除术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44 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氧疗、呼吸康复训练及辅助排痰等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500 μg联合BUD混悬液雾化吸入,分别于入院时、术前以及术后1、3个月检测患者肺功能及痰上清液炎症因子. 结果 研究组术前每分钟大通气量(MM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氧分压(PaO2)较入院前均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术后1、3个月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和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IL-6 和IL-8 水平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IL-6和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结论 BUD联合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可以有效保护老年肺叶切除患者的肺功能,术后有利于患者肺功能恢复,降低炎症.
作者:龚艺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研究显示〔1〕,在久坐的人群中骨骼肌 4-羟基壬烯酸( HNE)蛋白与胰岛素抵抗( IR)的严重性呈正相关,这项研究表明骨骼肌脂质过氧化与IR的发生发展相关. 实验研究〔2〕表明脂肪组织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细胞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6、瘦素均处于低水平状态,而脂联素、IL-10处于高水平,从而降低了巨噬细胞的渗透和炎症的发生. 研究显示〔3〕,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6、TNF-α、脂联素与IR的发病机制和病程进展有关,通过比较IR和促炎症因子在正常和异常受试者中的数据变化,观察主要细胞因子在IR中所起的作用. 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IR是一个低度的系统性炎症状态,IR的发生往往伴随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4,5〕. 近年来研究〔6,7〕较多的指标为γ-谷氨酰转肽酶( GGT)、IL-6、TNF-α、脂联素等. 目前争论的要点是与IR关系密切的是哪些指标,可作为IR的预测和诊断指标. 因此,抗感染治疗、抗氧化治疗和降低GGT水平可能成为全面控制代谢紊乱,预防及治疗IR的新策略.
作者:马静静;高鹏霞;张红;刘影;陆卫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卒中患病对老年虚弱的影响. 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 选择77例65岁以上出血性脑卒中病例并随访病后30 d预后.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124例,作为对照组. 采取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方法. 结果 预后组的躯体虚弱指数和精神虚弱指数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603和0.37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出血性脑卒中患病、被照护满意度与老年人躯体虚弱指数有关. 出血脑卒中患病、既往工作性质、经济状况满意度、被照护满意度与老年人精神虚弱指数有关. 结论 出血性脑卒中分别是老年人的躯体虚弱指数、精神虚弱指数的独立危险影响因子,虚弱指数可成为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新方法.
作者:左群;蔡耘;陈首英;刘辉;王德超;梁广路;李翠;刘芳;石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CHF)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122例老年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予以CHF标准治疗联合比索洛尔,观察组予以CHF标准治疗联合卡维地洛,观察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标、心功能、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反应( FMD)的变化、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FMD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 ). 结论 卡维地洛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心功能,尤其是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小华;周志宏;陆士娟;黄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黄芪有效成分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对小鼠急性高血脂模型血脂水平的作用. 方法 采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以降压幅度为指标,观察黄芪有效成分的降压作用,同时对高血压大鼠血清中血管紧张素( Ang)Ⅱ、心钠素( ANP)和内皮素( ET)含量进行测定. 利用小鼠腹腔注射75%的蛋黄乳液方法造成小鼠急性高血脂模型来观察其降血脂作用. 结果 黄芪有效成分可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使ANP含量明显增高;能够明显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P<0.05). 结论 黄芪有效成分有降压、降脂作用.
作者:刘晓睿;李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典型表现心肌梗死( MI)在急诊的快速识别. 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急诊急救的52例不典型表现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等临床病例资料,旨在指导急诊早期识别不典型表现MI,并给予及时的急救处理,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结果 52例患者均无典型胸痛. 首发症状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16例(30.77%),其中呼吸困难6例,哮喘8例,发绀2例;首发症状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17例(32.69%),其中上腹疼痛11 例,恶心、呕吐、腹泻3 例,下腹剧痛2 例,呕血、黑便1 例;首发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11 例(21.15%),其中晕厥5 例,牙痛、头颈部疼痛、下颌部酸2 例 ,烦躁、意识模糊3 例,左侧肢体无力1 例;首发症状表现为运动系统症状8 例(15.38%),其中颈项痛2例,左肩及左上肢疼痛5例,右肩胛区痛1例.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经反复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进一步辅助检查,确诊为急性MI(AMI). 所有患者均获得抢救治疗,46例病情好转后护送入心血管内科监护室继续治疗,其中22例42.31%终痊愈,24 例(46.15%)好转,6例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 对不典型AMI的早期诊断应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对存在有冠心病病史、胸闷、恶心、呕吐、腹痛、意识模糊等症状患者要早期行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在短的时间内及时恰当的急诊处理能减少心肌受损,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洪德瑞;张春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利用量子点(QDs)免疫荧光技术对卵巢癌SKOV3细胞上叶酸受体(FR)及人附睾蛋白(HE)4 进行定位,初步揭示 QDs多重染色在卵巢癌细胞体外成像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活泼酯法,构建不同发射波长的 QDs-链霉亲和素( SA)复合物,分别与生物素化-叶酸( FA)及生物素化-抗HE4抗体结合,形成特异性荧光探针,同时靶向结合SKOV3细胞,实现细胞双重染色. 结果 构建的QD-FA及QD-抗 HE4 抗体靶向探针具有极强的特异性,量子点多重染色的荧光强度与单重染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量子点具有极强的光学稳定性. 结论 量子点多重染色在卵巢癌细胞体外成像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为卵巢癌早期检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作者:叶称连;傅芬;聂丽菊;陈进聪;许恒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Akt-GSK3β细胞信号通路在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以及生化指标测定比较模型组和正常组的差异,分析Akt-GSK3β细胞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结果 模型组逃避潜伏期、通过原平台次数、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百分比与正常组差异显著( P<0.05 );模型组的反应时间、学习错误次数、潜伏时间、记忆错误次数与正常组差异显著( P<0.05 );术后2、4、6 w模型组视野内正常神经元数目均明显低于同时期的正常组;术后2 w、术后4 w模型组的p-Akt蛋白表达和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同时期正常组(P<0.05). 结论 对于血管性痴呆大鼠,Akt-GSK3β细胞信号通路可调控细胞凋亡,在保护神经元和改善认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赵雪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CIND)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脾肾亏虚、痰浊蒙窍复合证型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 方法 采用大样本筛查的方法,利用神经心理学量表,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2012 年12 月至2013 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的400例VCIND患者进行筛查. 结果 400例VCIND的患者中,脾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在 VCIND 7种单一证型中所占比例高.复合证型中脾肾亏虚、痰浊蒙窍复合证型所占比例高. 对脾肾亏虚、痰浊蒙窍证复合证型与神经心理量表的研究显示,患者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各分项得分中分数比例较低的前三位是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能力. 结论 VCIND患者以脾肾亏虚、痰浊蒙窍复合证候所占比例大;通过对证候要素与神经心理量表MMSE量表各个认知域的分析,脾肾亏虚、痰浊蒙窍证复合证型患者在计算力方面损害较为严重.
作者:汝智娟;刘聪;黎明全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心力衰竭( HF)患者表现为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等症状可缓慢出现,并逐渐加重,明显影响生活质量〔1〕. 目前治疗慢性 HF ( CHF)的主要方法有利尿剂降低心脏容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ARB)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SS)激活、β受体阻滞剂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洋地黄正性肌力作用等〔2〕. 近年来,通过研究的不断深入,又研制出一系列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本文主要综述了治疗HF的新治疗方法.
作者:王辉波;杨俊;彭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体外观察没食子酸对人宫颈癌Hela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 Hela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作用为实验组,同时设对照组,以CCK8法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53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 不同浓度没食子酸作用Hela细胞24 h增殖抑制显著(P<0.05),其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同时诱导Hela细胞凋亡、上调p53基因表达、下调Bcl-2基因表达(P<0.05). 结论 没食子酸可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效应可能与细胞的基因调控有关.
作者:罗强;任鸿;孙黎;郭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联合运用前列地尔、腺苷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老年2 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 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静脉推注,两组患者均治疗3 w.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指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NCV) 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NCV) 、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 TCSS)水平变化,评价患者临床改善情况,记录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为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神经病变情况(TCS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较轻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腺苷钴胺能够显著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侯瑞华;吕麦扣;张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