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艳
目的 了解本院老年人群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借助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试剂,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同时检测呼吸道感染患者9 种病原体:肺炎支原体(MP)、乙型流感病毒(INFB)、副流感病毒(PIVs)、嗜肺军团菌(L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以及 Q 热立克次体(COX)观察其季节性变化.结果 1 063例老年人群中共检出阳性259例,阳性率为24.34%. 老年人群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 MP、INFB、PIVs、LP与 RSV. MP的感染率高,为15.90%;而INFB感染存在季节性差异(P<0.05). 3.5%的阳性患者发生了混合感染,主要混合感染类型为MP与INFB. 结论 MP为老年人群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老年人群呼吸道感染应重点关注MP的诊断与防治,并在INFB高发季节注意混合感染.
作者:陈克平;高天丽;李雅;时彦;杨传坤;李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方法 10只C57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同品系22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1)、干预组(n=11),高脂喂养8 w后,干预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悬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继续喂养12 w后所有老鼠处死,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血脂,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形态及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粥样斑块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可见明显粥样斑块;Bcl-2 表达明显减少,Caspase-3 表达明显增多(P<0.05). 与模型组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小鼠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减小(P<0.05), Bcl-2 表达明显增多,Caspase-3 表达明显减少(P<0.05). 结论 高脂饮食可引起ApoE-/-小鼠主动脉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的变化,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上调Bcl-2、下调 Caspase-3的表达,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作者:陈建昌;高国洁;李凤玲;郝跃伟;刘伟;魏金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蛇床子素( OST)对糖尿病脑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应用水迷宫实验检测OST对糖尿病大鼠模型学习记忆的影响;应用试剂盒法检测不同实验组海马中胆碱酯酶(AChE)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炎症因子(包括 NF-κB p65、TNF-α和 IL-1β)和caspase-3的活性;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检测不同实验组海马中磷酸化Akt( p-Akt)蛋白的表达. 结果 OST改善了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了糖尿病大鼠模型组海马中AChE和炎症因子(包括NF-κB p65、TNF-α和IL-1β)及cascapse-3的活性(P<0.01),提高了ChAT的活性(P<0.01),降低了p-Akt蛋白的表达(P<0.01). 同时,当使用LY294002阻断PI3K后,OST抑制炎症的作用更为明显,且进一步下调了 p-Akt蛋白的表达. 结论 OST对糖尿病脑病大鼠模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来实现的,其可能成为临床上缓解糖尿病患者并发学习记忆障碍的新型治疗药物.
作者:毛小元;周宏灏;刘昭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ASMVT)是一种起病隐匿但病死率较高的肠道缺血性病变,早期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极易被误诊而延误病情. 伴随诊断技术,尤其是血管影像诊断技术不断提高,ASMVT的诊断率已大大提高,但其病死率仍高达30%~50%〔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ASMVT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世权;康振华;闫国强;李晨瑶;刘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为主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 方法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82 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1 例.对照组:通过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治疗. 观察组:通过吡柔比星+阿糖胞苷治疗. 结果 观察组总缓解率( 87.80%)高于对照组( 68.29%) ( P<0.05). 化疗3 w后,观察组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都高于对照组(P<0.01). 化疗3 w,观察组患者CD3+、CD4+与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 化疗3 w,观察组患者CD4+HLA-DR+、CD8+HLA-DR+、CD4+HLA-DR+/CD8+HLA-D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吡柔比星为主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外周血常规、增强免疫功能.
作者:李超;冯志芬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CD44v6及 p27 在胃癌中的表达并判断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方法 应用 S-P法,对63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28例正常胃组织进行VEGF、CD44v6及p27蛋白检测,并研究其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 结果 胃癌组织中 p27 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VEGF、CD44v6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胃癌组织中,分化程度低、侵及浆膜、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高者,p27 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VEGF、CD44v6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胃癌中VEGF表达与p27表达呈负相关(r=-0.614 P<0.05);与CD44v6 表达呈正相关(r=0.614 P<0.05);p27的表达与CD44v6表达呈负相关(r=-0.745 P<0.05). 结论 VEGF、CD44v6 及 p27 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关,预示这三种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治疗和预后具有显著关系,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元春;何静;张浩民;王峰;焦凯;佟松;赵春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DCD4 和PAQR3 mRNA表达情况,以及与结直肠癌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54 例,用RT-PCR法检测结直肠标本中PDCD4和PAQR3 mRNA水平;分析PDCD4 和PAQR3 mRNA水平与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 (1)结直肠癌组织中PDCD4 mRNA表达降低甚至不表达,表达降低率为35/54(64.8%),PDCD4 mRNA表达水平为6.84±3.60,癌旁正常组织为5.88±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 癌组织中PAQR3 mRNA表达水平降低,甚至不表达,表达降低率为57.4%(31/54),PAQR3 mRNA表达水平为9.32±1.97,癌旁正常组织为8.44±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者无相关性(R=0.129,P=0.532). (2)结直肠癌组织中 PD-CD4 和PAQR3 mRNA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 结论 结直肠癌中PDCD4 和PAQR3 mRNA表达下降,二者无明显相关性;PDCD4 和PAQR3 mRNA水平均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
作者:李日恒;杨瑞红;宋艳敏;贾佳;丁丽坤;郑三龙;曹永树;张爱民;胡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糖耐量受损( IGF)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方法 选取年龄>60岁,Leeds神经病理性疼痛评分>12分,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患者60例( IGT组) ,2型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患者70 例( DM组) ,正常对照组60例,分别比较三组的临床特征与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多数表现为烧灼样、针刺样、电击样或麻木样疼痛,部分为自发性痛或触摸痛;疼痛部位以双侧对称性肢体远端常见,其次为单神经分布区.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T组患者双侧跟腱反射消失、大足趾振动觉减退、腓肠神经传导异常、皮肤交感反应异常的比例较高(P<0.05),在其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DM 组比较,IGT组的患者双侧跟腱反射消失、大足趾振动觉减退、腓肠神经传导异常的比例较低( P<0.05 ) ,在其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经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是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老年人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的重要特点是符合周围神经分布的异常疼痛,以远端对称性感觉或运动性多神经病变常见,其次是单神经病变,常有跟腱反射消失与大足趾振动觉减退等神经系统体征,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皮肤交感反应异常是早期电生理指标. 肥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影响IGT相关痛性周围神经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叶励超;蔡若蔚;黄银辉;林若庭;陈雅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 方法 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现有文献,NLP分析方法进行关于AD文献挖掘. ②Gene Ontology(GO)分析方法进行相关基因功能分类. ③Pathway分析方法统计基因在每个 Pathway中的富集程度. ④基因网络分析方法将上述三种结果整合为基因间的相互关系网络,并筛选出AD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中的枢纽基因( Hub基因). 结果 与AD发生发展相关的文献和基因分别为8 900篇和898个,绘制与AD发生发展有关的相关基因的生物信号网络,发现AD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到14种生物学过程、12种细胞的组成和25个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P<0.01),执行9种生物分子功能,并与24种疾病(P<0.01)的发生发展有关. 研究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发现, PIK3CG等21个为AD相关基因网络中连接程度高的21个基因(P<0.05),即Hub基因. 结论 文献挖掘得到的相关信号通路(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信号通路)及Hub基因(PIK3CG、CBL)与A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高慧丽;王笑寒;李燕飞;段冉冉;滕军放;彭涛;贾延劼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卒中患病对老年虚弱的影响. 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 选择77例65岁以上出血性脑卒中病例并随访病后30 d预后.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124例,作为对照组. 采取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方法. 结果 预后组的躯体虚弱指数和精神虚弱指数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603和0.37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出血性脑卒中患病、被照护满意度与老年人躯体虚弱指数有关. 出血脑卒中患病、既往工作性质、经济状况满意度、被照护满意度与老年人精神虚弱指数有关. 结论 出血性脑卒中分别是老年人的躯体虚弱指数、精神虚弱指数的独立危险影响因子,虚弱指数可成为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新方法.
作者:左群;蔡耘;陈首英;刘辉;王德超;梁广路;李翠;刘芳;石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胃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并发胆石症和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胃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53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其他手术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53为对照组,采取免疫组化法、Giemsa染色法和ELISA法检测两组不同患者的Hp感染情况,并分析术后Hp感染相关因素. 结果 观察组免疫组化法、Giemsa染色法和ELISA法H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436,22.502,14.989,均P<0.01). 胃部分切除手术,术后残胃体/胃底、术后反流、术后3年内容易合并 Hp感染. 结论 在胃部分切除手术中,术后并发胆石症的危险因素是Hp感染,因此应积极控制Hp感染,降低胆石症发生可能性.
作者:任强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基因表达产物P53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各级宫颈CIN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CIN病理学及分级的关系. 方法 采用 S-P免疫组化法对45例经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进行检查,检测各级宫颈组织中P53 表达水平,以正常宫颈上皮15 例作为对照. 结果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上皮内瘤样病变分别为0.00%、40.00%,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1);在各分级中,P53 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0%,38.89%,47.06%. 结论 说明P53参与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在各组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田晓蕾;钟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右归丸及其拆方对老年肾阳虚证患者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年龄在60 岁以上的肾阳虚证患者8 例进入研究,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右归丸组及温肾阳组各4例) ,另将4例60岁以下健康人设为正常对照组. 分别观察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外周血白细胞的6条基因(SYPL1、PHF14、ARHGAP18、RECQL、OSTF1 和 SEC23B)的差异表达,并以 GAPDH作为内参对照. 结果 右归丸组及温肾阳组连续用药2个疗程后,症状总积分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t右归丸=20.657,P<0.01,t温肾阳=51.000,P<0.01);治疗后两组间总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74.432,P<0.01). RT-PCR 结果显示,SYPL1 基因,在右归丸组和温肾阳组的表达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t左归丸=-35.631,t温肾阳=-13.000,P<0.01),且治疗后右归丸组和温肾阳组的表达均较治疗前上升. 治疗后各组的 SYPL1 基因表达存在差异(F=487.049,P<0.01),温肾阳组表达上升程度不及右归丸组. 其他5种基因的表达情况与SYPL1基因状况类似. 结论 (1)右归丸及温肾阳中药复方对老年肾阳虚患者的基因差异表达均有改善作用,右归丸优于单纯温肾阳复方治疗效果,验证了阴中求阳法的优越性. (2)老年肾阳虚患者的基因表达在短期内不能单独依靠药物恢复至完全正常,需要一个长期和综合的治疗过程.
作者:唐杨;项磊;周卫东;孙晓敏;刘艳艳;罗仁;赵晓山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Akt-GSK3β细胞信号通路在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以及生化指标测定比较模型组和正常组的差异,分析Akt-GSK3β细胞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结果 模型组逃避潜伏期、通过原平台次数、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百分比与正常组差异显著( P<0.05 );模型组的反应时间、学习错误次数、潜伏时间、记忆错误次数与正常组差异显著( P<0.05 );术后2、4、6 w模型组视野内正常神经元数目均明显低于同时期的正常组;术后2 w、术后4 w模型组的p-Akt蛋白表达和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同时期正常组(P<0.05). 结论 对于血管性痴呆大鼠,Akt-GSK3β细胞信号通路可调控细胞凋亡,在保护神经元和改善认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赵雪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0 年2 月至2014 年4 月该院收治的10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评价临床疗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优于对照组( P<0.05 )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效果确切,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降低病死率,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夏熙双;吴星;董瑞;栗向军;牛光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老年就诊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况. 方法 175 例门诊检查的无高血压老年就诊人群,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明确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根据血压水平分为理想血压与正常高值血压,分析正常高值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结果 与理想血压组相比,正常高值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例数均比较高(P<0.05). 理想血压组硬斑例数高,其次为混合斑,软斑数少;正常高值组软斑例数高,其次为混合斑,硬斑少,差异显著(P<0.05). 颈部斑块组年龄、男性、糖尿病史、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同型半胱氨酸( Hcy)及正常高值血压明显高于颈部无斑块组,而血清脂联素( APN)低于颈部无斑块组(P<0.05). 校正相关因素后发现年龄、糖尿病史、LDL-C、Hcy及正常高值血压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 APN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保护因素( P<0.05 ). 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增加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风险,是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卓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前研究中常见的炎症因子包括白介素( IL)-6、IL-1、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及C超敏反应蛋白( CRP) ,有关炎症标志物对身体功能、运动能力、身体力量和体育锻炼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老年人. 年龄伴随着身体功能和运动能力的降低,终影响生活质量并可能终导致独立活动能力降低. 炎症标志物(尤其是TNF-α、IL-6、Il-1β和CRP)与老年人致残率和死亡率有关. 促炎症细胞因子已经证实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卒中〔1〕. 横断面和纵向研究都已显示促炎症细胞因子和CRP与骨骼肌体积、力量、肥胖症、身体功能和残疾相关. 本文试图将炎症因子浓度增加对身体力量和身体功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综述,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孙景权;上官若男;黄文英;叶建平;谢敏豪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氨溴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87 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感染及降糖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 w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病死率、临床症状等指标的变化差异. 结果 研究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病死率差异不显著(P>0.05).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 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IL)-6、降钙素原( PCT)值差异不显著( P>0.05 ) ,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P<0.05 ) ,研究组较对照组好转更加显著( P<0.05 ).治疗1 w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氨溴索辅助治疗能够尽快地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冯少丹;江勇;郭平清;吴子瑜;林思铭;林志鸿;蔺佩鸿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正念训练联合娱乐疗法心理干预对养老院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80 例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简单娱乐活动. 试验组给予正念训练联合娱乐疗法,3次/w,40~60 min/次,共干预12 w. 两组均在干预前和干预12 w后采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和老年人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测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应用生活质量SF-36量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评测.结果 干预前,两组GDS 和SAS评分及SF-36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干预后,试验组 GDS 和 SAS 评分及 SF-36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正念训练联合娱乐疗法心理干预有助于养老院老年人建立新的情绪调节方式,改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俊霞;赵雅宁;张盼;刘影;刘洋;张琰;赵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同型半胱氨酸( Hcy)作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在体内主要参与蛋氨酸的循环,在转甲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高Hcy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并认为和脑血管病的预后有关〔2〕. 本文分析老年颅脑外伤病人血浆Hcy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同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来同期判断颅脑外伤病人的病情与预后.
作者:吴杰;李强;巴立;易建华;张茂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