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楠;南光贤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纤维结缔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高脂高糖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 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肾病对照组( DN)、干细胞移植组( MSC)、前列地尔组(AL)。非糖尿病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 MSCs经体外培养、鉴定、标记后,经尾静脉注射到MSC大鼠体内(6×106 MSCs/ml),同时AL大鼠每日经尾静脉注射10μg? kg-1? d-1,连续注射21 d。于开始治疗后第7、14、21天测定大鼠血糖、24 h尿总蛋白、血肌酐、尿素氮,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造模鼠血糖、24 h 尿蛋白、肌酐、尿素氮均显著升高( P<0.05);与DN组比较,MSC组及AL组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与NC组比较,DN组肾组织CTGF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DN组比较,MSC组及AL组肾组织CTGF表达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NC组(P<0.05);与AL组比较,MSC组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肾组织CTGF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MSCs可以抑制CTGF蛋白的过度表达,进而减缓DN的病程进展。
作者:张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界病变的血管内超声( IVUS)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确定为临界病变的患者104例,48例行IVUS检查后行介入治疗,为IVUS组;56例未行IVUS检查,为对照组。用血管内超声测量病变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等。术后1、3、6、12及24个月随访,评估心绞痛发作,发生非致命性急性心肌梗死及再住院的情况,比较两组预后差异。结果随访24个月, IVUS 组复发心绞痛10例(23.26%);对照组复发心绞痛24例(42.86%),非致命性急性心肌梗死5例(12.5%),两组预后差异显著(P<0.05)。 IVUS组再住院率〔2例(4.2%)〕较对照组〔13例(23.2%)〕明显低(P<0.05)。其他时间点无明显差异。结论 IVUS检查可以作为临界病变是否需要介入治疗的重要依据;IVUS检查使临界病变介入干预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和较好的临床预后。
作者:赵庆霞;纪征;刘志宁;杨立明;安浩君;张放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首发基底节区及丘脑梗死对不同认知领域的损害。方法选择发病3个月的首发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31例,丘脑梗死15例,健康对照30例,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WAIS数字广度测验量表(DS)、物体记忆测验量表(FOM)、快速词汇测验量表(RVR)、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和积木测验量表(BD)的测定。结果(1)基底节区梗死组MoCA以及所含各因子项评分、FO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2)丘脑梗死组的MoCA以及MoCA中的语言能力、延迟回忆各项评分,RVR、FOM与对照组各对应项评分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底节区和丘脑梗死患者存在皆有多认知阈的损害。
作者:张爱娟;张爱元;辛艳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了217名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和主观幸福感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在年龄、性别、信教年限、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主观幸福感在年龄、性别、信教年限、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P<0.01);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与正性情感、正性体验和幸福度总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P<0.01),与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P<0.01)。结论不同宗教卷入老年基督教徒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高宗教卷入老年基督徒的主观幸福感高于低宗教卷入者。
作者:王璇;马琪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SD大鼠在维生素D3联合高脂饲料处理下,90 d建立动脉粥样硬化( AS)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雄性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AS组。对照组予以基础饲料饲养,AS组维生素D3以60万U/kg实验开始前4 d连续腹腔注射,之后以30万U? kg-1?30 d-1的剂量腹腔注射,并联合高脂饲料饲养90 d。检测0、45及90 d血清总胆固醇( TC)、钙离子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浓度。 HE 染色法检测 AS过程中主动脉动态病理变化。结果90 d AS组T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AI)及钙离子浓度显著高于0 d和90 d对照组(均P<0.05),90 d时出现主动脉中膜钙化型AS斑块。结论 SD大鼠在维生素D3联合高脂饲料处理下,90 d成功构建了主动脉中膜钙化型AS模型。
作者:龚博君;李自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与前列地尔对老年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肾功能、血脂及血黏府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 DN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应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应用贝前列素钠与前列地尔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黏度指标,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别为(127.42±11.31)mmHg和(81.16±8.23)mmHg,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31.65±11.93)mmHg 和(85.36±8.12)mmHg(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 尿蛋白、BUN和Scr分别为(0.66±0.39)g、(9.03±1.47)mmol/L 和(80.74±9.85)μmol/L,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0.97±0.41)g、(10.94±1.86)mmol/L 和(96.38±9.89)μmol/L(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VLDL-C及各项血黏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HDL-C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应用贝前列素钠与前列地尔治疗老年 DN 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和血液黏度,改善患者肾脏功能。
作者:姚冰;曹春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共表达基因疫苗 pcIL-18/MAGE-1对绒癌 JEG-3细胞株 HLA-G 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 pcIL-18/MAGE-1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构建的共表达pc IL-18/MAGE-1 DNA疫苗免疫小鼠,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免疫后分别收集脾细胞,作用于靶细胞 JEG-3,应用FCM检测小鼠T细胞亚群情况及NK细胞活性,MTT法检测肿瘤特异性 CTL 对靶细胞的杀伤率,RT-PCR法检测 HLA-G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HLA-G基因表达降低,且对JEG-3细胞杀伤活性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免疫组 NK 细胞活性及 CD4+/CD8+、CD8+、CD4+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表达基因疫苗pcIL-18/MAGE-1通过降低HLA-G基因的表达,进而增加NK细胞活性以及诱导肿瘤特异性 CTL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齐亚灵;赵文杰;王伟群;杨广民;时阳;方艳秋;钟南田;洪灯;张彦慧;周雯;符皎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 DN)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DN血液透析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低剂量组给予80 mg缬沙坦进行治疗,高剂量组给予160 mg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白昼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室壁厚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P<0.05),高剂量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显著优于低剂量组( P<0.05);两组治疗后白昼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P<0.05),高剂量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LVEF、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室壁厚度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160 mg缬沙坦治疗老年DN血压透析患者能较好控制血压和血压变异性,尤其是夜间血压,并且保护肾脏作用较强。
作者:徐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小鼠颅脑缺氧后eIF4G随时间变化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改变。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10组,采用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分别于术后2、8、24 h、1、3、6、9、12及16 d处死,应用RT-PCR检测eIF4G的表达变化。结果 eIF4G在脑缺氧2 h后表达增高,且随时间延长表达持续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IF4 G在小鼠脑缺氧后增高,说明蛋白翻译过程在脑缺氧后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高艳斌;张林庆;马可;李家宏;任强;陈志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对已出现骨量减少的活动性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按照病历收集先后顺序将入选的5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口服0.25μg/d阿法骨化醇和0.5 g/d的碳酸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周皮下注射50 mg重组人Ⅱ型TN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或每周皮下注射40 mg阿达木单抗;对照组每周口服10mg甲氨蝶呤;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12个月时检测股骨颈、腰椎L2~4、大转子、Ward三角的骨密度值;同时检测N-端前肽( PINP)及血清Ⅰ型胶原 C-末端肽( CTX-Ⅰ)。结果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股骨颈、腰椎、大转子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12个月时观察组股骨颈、腰椎、大转子、Ward三角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12个月时 CTX-Ⅰ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 CTX-Ⅰ水平有降低趋势,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IN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时RA的疾病活动评分(DAS28)评分和缓解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NF-α拮抗剂可有效阻止已出现骨量减少的老年活动性 RA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的继续下降。
作者:邵平;任义乐;马林霄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梗死区域内发生的继发出血被定义为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其可以是脑梗死自然转归的过程,也可以是抗栓、溶栓治疗之后的并发症。大多数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无症状,但严重者可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甚至引起死亡。随着头部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头部MRI的SWI和GRE-T2*WI序列已能帮助人们识别更多的脑梗死后微出血灶。
作者:王健楠;南光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CH)及野百合碱(MCT)对SD大鼠右心室功能及右心室心肌细胞上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TRPC)亚家族表达的变化。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 CON组)、CH组和MCT诱导右心室肥大模型组( MCT组),每组24只。 CH组将大鼠置于CH(10%O2)环境饲养3 w以诱导大鼠发生右心室肥厚,MCT组则是对 SD 大鼠进行腹腔注射诱导液,其剂量规定是2%MCT 60 mg/kg,设计MCT诱导大鼠出现右心室肥厚模型。之后对上述三组SD大鼠的右心室进行全面检查,研究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右心肥大指数( RVMI)、右心室心肌病理切片,实时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TRPC亚家族mRNA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 CON组比较,CH组及 MCT组:SD大鼠的右心室功能相关指标收缩压(RVSP)、右心室内压力大上升速率(+dp/dtmax)、RVMI均显著增加(P<0.01),且 MCT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RVMI均显著高于CH组;心肌纤维组织呈病态状,纤维层变厚,胞核颜色加重、外形不规则,同时经检测发现,MCT组的病理改变较CH组更为显著;CH组右心室心肌组织TRPC1 mRNA表达升高;MCT组右心室心肌组织 TRPC6 mRNA表达升高;CH组大鼠右心室 TRPC1蛋白指数异常,其表达率增加, MCT组大鼠右心室TRPC6蛋白指数异常,其表达率增加( P<0.05)。结论在CH环境中生长3 w 能够顺利诱导大鼠出现右心室肥厚,同时也会提高其心肌细胞中的TRPC1 mRNA与蛋白的表达,MCT预处理3 w可成功诱导SD大鼠产生右心室心肌肥厚,且MCT预处理的诱导的右心室肥厚现象比较明显,同时也提高其心肌细胞中的TRPC6 mRNA与蛋白的表达,这两个亚型或许是诱导右心室肥厚出现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慧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6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3 mg/ml)+瑞芬太尼(4.0 ng/ml)靶腔输注A组及异丙酚(3 mg/ml)+舒芬太尼B组(0.5 ng/ml),两组均为32例。输注舒芬太尼于术毕前20 min结束,且术毕时停止输注瑞芬太尼。观察两组的异丙酚使用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复苏室停留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疼痛发生率。结果两组异丙酚使用量无统计学差异( P>0.05)。麻醉前的MAP基础值两组无显著差异( P>0.05),而麻醉后舒芬太尼组MAP均高于瑞芬太尼组( P<0.05)。瑞芬太尼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舒芬太尼组( P<0.05),复苏室停留时间也显著长于舒芬太尼组( P<0.05)。瑞芬太尼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舒芬太尼组( P<0.05)。结论两种阿片类药物均能达到快捷麻醉的效果,而舒芬太尼可以发挥较显著的镇痛效能,能降低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并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疼痛发生率,使复苏室停留时间得以缩短。
作者:吴世健;窦艳伟;兰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鄂西北地区老年人健康自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老年健康状况多维尺度分析( MDS)和相关因素调查量表》对1000例≥60岁以上的社区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自评情况、躯体健康状况、生活状况、生活方式等。结果健康自评为“很好”114人,占11.4%;健康自评为“好”的老年人501人,占50.1%;健康自评“一般”的为297人,占29.7%;健康自评为“差”的88人,占8.8%。居住地、生活满意度、生活态度、是否与子女同住、慢性病患病情况、慢性病患病数量、生活方式对老年人的健康自评有显著影响( P<0.05)。结论老年人健康自评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躯健康、生活状况及生活方式;丰富老年生活,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加强自我健康保健意识等有利于改善老年人健康自评。
作者:付文宁;柴云;刘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动静脉畸形(CAM)中的表达及与病灶大小的相关性。方法老年CAM患者45例为观察组,非CAM患者21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病灶高表达肿瘤坏死因子(TNF)-α(t=2.652,P=0.010)、VEGF-A(t=12.540,P<0.001)及 VEGF-D(t=9.067,P<0.001),但白细胞介素(IL)-6及 C 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平均直径为(30.2±8.1)mm,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NF-α水平与病灶大小无明显相关性;VEGF-A-D水平与病灶直径显著正相关(r=0.635,P<0.001,r=0.630,P<0.001)。结论 VEGF可成为干预CAM的治疗靶点。
作者:田甜;孙雅菲;于淼;张继伟;呼铁民;王维兴;王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太极十三式和八极小架二十四式组合练习,探讨其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身体形态与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以40例沈阳市不同社区的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20 w的太极十三式和八极小架二十四式运动组合练习。干预前、后进行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脂指标( TC、TG、HDL、LDL)测试。结果干预组实验后的体重、BMI、腰围、臀围以及腰臀比均有所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均有所增加(P>0.05)。干预组的TC、TG、LDL较实验前均有所下降(P<0.05),HDL较实验前有所提高(P<0.05);对照组的各项血脂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太极十三式和八极小架二十四式组合练习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血脂代谢有显著改善。坚持传统养生功法练习,同时配合饮食和医疗护理,可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易容;张海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阿尔茨海默氏病( AD )又称老年性痴呆,是多因素引起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皮质、海马的神经元脱失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痴呆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被列为仅次于心血管、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四位死亡杀手,全球估计有1500万人患此病且数目还在逐年上升〔1~3〕。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多、基数大,因此加强AD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现将近年来AD病因病机从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李国徽;陈凌;麦凤香;贾孟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使其应用范围很小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纳米医学将纳米尺寸和纳米结构的材料应用于药物的开发,其独特性能克服了很多传统化疗药物的限制,成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抗癌手段〔1,2〕。目前纳米颗粒-化疗药物制剂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知名的是阿霉素(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和商品名为Abraxane的紫杉醇(白蛋白纳米颗粒),尚有一些其他药物目前在临床试验阶段〔3〕。纳米颗粒可以防止化疗药物降解以提高其在体内的生物分布,使其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并减少对健康组织的影响。
作者:龚锐;李胜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大豆磷脂对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调控因子活性和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予常规尤瑞克林0.15 PNA静滴,1次/d,应用2 w,治疗组30例,予大豆磷脂散15 g口服,1次/d冲服,4 w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正常组30例,选取健康成年人,不予任何治疗手段。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调控因子核转录因子( 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红细胞黏附促进因子(RFER)、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情况,并通过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调控因子TNF-α及炎性因子hs-CRP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试验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调控及炎性因子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组NF-κB、TNF-α、hs-CRP、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均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稠度、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两组炎性及调控因子蛋白基因电泳结果均不同程度表达,治疗组PCR、hs-CRP、TNF-α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大豆磷脂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机体血液流变学水平,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脑血流量供血,并降低炎性因子及调控因子对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的水肿于炎性病变,从根本改善脑梗死患者病灶血流灌注,减轻脑组织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磊;李春霞;牟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