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徐可

关键词:缬沙坦, 糖尿病肾病, 血压, 血压变异性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 DN)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DN血液透析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低剂量组给予80 mg缬沙坦进行治疗,高剂量组给予160 mg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白昼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室壁厚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P<0.05),高剂量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显著优于低剂量组( P<0.05);两组治疗后白昼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P<0.05),高剂量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LVEF、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室壁厚度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160 mg缬沙坦治疗老年DN血压透析患者能较好控制血压和血压变异性,尤其是夜间血压,并且保护肾脏作用较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稳定性及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8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无药物干预常规超声造影组(A组),无药物干预超声微泡造影组(B组),阿托伐他汀干预超声常规造影组(C组),阿托伐他汀干预超声微泡造影组(D组),每组20只;建立AS模型后,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斑块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第8因子相关抗原( FVⅢRAg)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3的蛋白表达;利用超声造影技术对斑块进行常规超声及微泡造影检查,并采用 ACQ分析软件得到斑块的始增时间( AT)、到达时间( TTP)、峰值时间( PI)以及基础强度( BI),计算增强强度( EI);利用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抗 CD34免疫组化染色法,算出微血管密度( MVD),并与造影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模型高脂喂养后,相对于A组+B 组,C组+D组的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减轻,且脂质沉积和泡沫细胞也减少;同时C组+D组AS斑块内VEGF,FVⅢRAg,MMP-3和CD40L的阳性染色面积以及MVB值也均明显低于A组+B组(均P<0.01);另外D组AS斑块EI值与MVD值呈正相关(r=0.665,P<0.01),高于C组AS的EI值与MVD值相关性(r=0.401,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稳定AS斑块的作用,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可能为其机制之一,而超声微泡造影剂有助于评价AS斑块新生血管情况。

    作者:曹桂秋;刘立志;王贵鹏;宣晓岗;李玲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贝那普利与丙泊酚联合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预处理后联合丙泊酚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大鼠60只,成功制备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模拟手术过程组,模型组,丙泊酚组,贝那普利组及贝那普利联合丙泊酚组。再灌注完成后即刻测检各项心肌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组织中SOD活性、丙二醛含量;测定Caspase-3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Akt的磷酸化( p-Akt)水平。结果丙泊酚单独应用对3项观察指标都有显著影响,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贝那普利单独应用有轻微的心肌保护作用(只影响心肌酶);贝那普利联合丙泊酚用药后作用较丙泊酚单独应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增强。结论贝纳普利单独应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有限,但与丙泊酚联合用药能显著增强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作者:郝丽娜;侯少科;李建辉;曲振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人衰弱评估工具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社区中老年人衰弱的发生率为6.9%~14.9%〔1~3〕,85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中衰弱的发生率更高,尤其是高龄老年女性衰弱占45.1%〔4〕。衰弱的老年人占用了大量卫生服务资源,且健康结局依旧难以改善,加重了家庭照护者的身心负担和社会养老与医疗的负担〔5〕。通过早期筛查衰弱老年人并及时给予预防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延缓不良结局的发生〔6〕。本文介绍国外老年人群衰弱评估工具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作者:奚兴;郭桂芳;孙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大豆磷脂对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调控因子活性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豆磷脂对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调控因子活性和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予常规尤瑞克林0.15 PNA静滴,1次/d,应用2 w,治疗组30例,予大豆磷脂散15 g口服,1次/d冲服,4 w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正常组30例,选取健康成年人,不予任何治疗手段。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调控因子核转录因子( 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红细胞黏附促进因子(RFER)、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情况,并通过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调控因子TNF-α及炎性因子hs-CRP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试验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调控及炎性因子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组NF-κB、TNF-α、hs-CRP、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均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稠度、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两组炎性及调控因子蛋白基因电泳结果均不同程度表达,治疗组PCR、hs-CRP、TNF-α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大豆磷脂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机体血液流变学水平,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脑血流量供血,并降低炎性因子及调控因子对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的水肿于炎性病变,从根本改善脑梗死患者病灶血流灌注,减轻脑组织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磊;李春霞;牟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CTHRC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目的:观察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 CTHRC)1对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CTHRC1的表达情况。采用电穿孔转染法,将 pcDNA3.1-CTHRC1和 CTHRC1 siRNA 转染 HT29细胞中,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THRC1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伤口愈合实验和Boyden小室检测CTHRC1对HT2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CTHRC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增殖、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转染CTHRC1和转染CTHRC1 siRNA的结直肠癌HT29细胞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47.34±15.86)、(234.17±27.86)和(66.03±8.95);伤口宽度百分比分别为(1.00±0.00)、(0.37±0.12)和(1.48±0.35);发生侵袭的细胞数分别为(201.24±33.54)、(415.36±45.63)和(96.13±15.46);转染 CTHRC1可显著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而转染si-CTHRC1可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 CTHRC1可明显增加HT2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这可能是CTHRC1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

    作者:王成;袁丽萍;殷麟;张成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疗效及对血淀粉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淀粉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该院接收治疗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36)和治疗组( n=40);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对两组血淀粉酶、血钙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和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水平均下降,血钙水平上升,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 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淀粉酶水平和减少并发症,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生长抑素。

    作者:唐潮浪;周华玲;齐江彤;陶立新;杨彦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慢性牙周炎对口腔及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对口腔及胃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患者进行牙周检查,分为慢性牙周炎组120例与牙周健康组80例,检测两组口腔和胃Hp的感染率,分析组内口腔及胃Hp感染率的相关性,同时比较组间口腔及胃Hp感染率的差异。结果两组组内口腔与胃Hp的感染率均存在关联( P<0.05),且慢性牙周炎组口腔Hp的感染率明显高于牙周健康组( P<0.05),两组胃Hp的感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腔Hp感染率与胃Hp感染率存在密切关联,慢性牙周炎可提高口腔Hp的感染率,不良的牙周状况为口腔Hp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作者:王妙妍;章锦才;周磊;陈广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枸杞多糖胶囊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鼠口服枸杞多糖胶囊的毒性反应。方法采用一次大限量法给药测定小鼠口服枸杞多糖胶囊的急性毒性;以枸杞多糖胶囊高剂量组(10 g? kg-1? d-1)、中剂量组(5 g? kg-1? d-1)、低剂量组(2.5 g? kg-1? d-1),灌胃小鼠,连续24 w,观察小鼠的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指标的变化。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枸杞多糖胶囊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枸杞多糖胶囊大给药浓度20g/kg时,小鼠未见毒性反应。各给药组小鼠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剂量的枸杞多糖胶囊对小鼠血液学、生化学指标、脏器形态学、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及小鼠精子畸形率的影响均未见异常。结论枸杞多糖胶囊无毒且未见遗传毒性作用。

    作者:赵蕊;张涛;蔡亚平;邵星月;陈志宝;阮洪生;葛文中;郑小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吉林市兴华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病的现状

    目的:了解吉林市兴华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病现状,为制定该类疾病的防治措施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吉林市兴华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该社区2014年免费健康体检的数据。结果在2960例体检者中,超重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的检出率分别为52.7%、38.2%、21.9%与72.0%。女性高血脂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超重与肥胖者的高血压、高血糖与高血脂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超重与肥胖者。结论吉林市兴华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病现状不容乐观,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健康管理。

    作者:王云;孙莹;张秀敏;刘婷;刘莹圆;吴方园;刘妍妤;赵璐;刘红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纳米级靶向化疗药物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使其应用范围很小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纳米医学将纳米尺寸和纳米结构的材料应用于药物的开发,其独特性能克服了很多传统化疗药物的限制,成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抗癌手段〔1,2〕。目前纳米颗粒-化疗药物制剂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知名的是阿霉素(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和商品名为Abraxane的紫杉醇(白蛋白纳米颗粒),尚有一些其他药物目前在临床试验阶段〔3〕。纳米颗粒可以防止化疗药物降解以提高其在体内的生物分布,使其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并减少对健康组织的影响。

    作者:龚锐;李胜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应用苦碟子等中药制剂“解毒通络法”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等中药制剂“解毒通络法”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影像学跟踪观察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2011年收住本院的原发性脑出血病人,其性别、年龄、出血量等均有可比性的103例壳核出血患者。其中51例进行西医传统保守治疗(对照组);另52例除常规西医治疗外,分别加用苦碟子、血塞通(三七制剂)、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组)。分别给予螺旋 CT平扫及脑灌注成像跟踪观察,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血肿完全吸收率88.5%,对照组为60.8%有显著差异( 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苦碟子等中药制剂运用“解毒通络法”治疗原发性脑出血安全有效,不再成为禁忌;其作用靶点是血肿周边类似“半暗带”的低灌注区,从而稳定和促进血肿的吸收,而对一部分拟诊“活动性脑出血”者也同样安全有效,进一步验证了“内毒损伤络脉病因与发病学说”、“毒损脑络学说”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也找到了中西医结合的结合点和理论基础。

    作者:刘顺兴;赵莉;张晓霞;刘厚林;单士海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病死率、心衰恶化率、住院天数、心衰反复频数、血管活性药物静脉使用时间( VDUT)等指标,同时观察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血浆脑钠肽( BNP)、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VDUT、BNP、Hs-CRP都少于对照组(P<0.01),LVEF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能有效缩短住院天数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减少心衰反复,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俊丽;郑有光;陈叶柔;辛可可;葛建琳;冷承慧;冼华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二维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的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颈动脉硬化(CAS)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829例患者,其中CHD患者589例(观察组),非CHD患者240例(对照组),观察组中合并心肌梗死252例( A组),无合并心肌梗死337例( B组)。所有患者实施超声扫描,对比颈动脉影像学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内中膜厚度(IMT)增厚(332/56.37%)、斑块(277/47.03%)、IMT、斑块厚度、斑块积分均高于对照组(χ2=7.923,P<0.01;χ2=18.832,P<0.01;t=10.332,P<0.01;t=13.221,P<0.01;t=17.394;P<0.01);观察组以软斑(376/66.67%)为主,对照组以扁平斑(6/35.29%)、硬斑(9/52.94%)为主,扁平斑、硬斑、软斑斑块分布比例对比差异显著(χ2=9.348,P<0.01;χ2=14.554,P<0.01;χ2=20.324,P<0.01);观察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高于对照组(t=13.332,P<0.01;t=26.439,P<0.01);A 组患者IMT 增厚(66/26.19%)低于B组,斑块(192/76.19%)高于B组(χ2=12.548,P<0.01;χ2=12.437,P<0.01)。结论应用超声诊断老年CHD患者颈动脉硬化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利于判别冠心病严重程度。

    作者:孔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首发基底节区及丘脑梗死对不同认知域的损害

    目的:探讨首发基底节区及丘脑梗死对不同认知领域的损害。方法选择发病3个月的首发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31例,丘脑梗死15例,健康对照30例,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WAIS数字广度测验量表(DS)、物体记忆测验量表(FOM)、快速词汇测验量表(RVR)、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和积木测验量表(BD)的测定。结果(1)基底节区梗死组MoCA以及所含各因子项评分、FO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2)丘脑梗死组的MoCA以及MoCA中的语言能力、延迟回忆各项评分,RVR、FOM与对照组各对应项评分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底节区和丘脑梗死患者存在皆有多认知阈的损害。

    作者:张爱娟;张爱元;辛艳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南宁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服务需求及供给现状

    目的:了解南宁市养老机构老年服务的需求、供给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抽取南宁市及下属县份范围内的10个养老机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入住老人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对需求满足总体评价为(3.23±0.94)分;需求满足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需求(3.65±0.87)分、爱与归属需求(3.46±0.98)分、生理需求(3.34±0.89)分、尊重及心理需求(3.06±0.70)分;而自我实现需求为(2.49±0.83)分,满足水平低。结论老年人整体需求满足状况不容乐观,养老机构应顺应社会发展和老人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和动态增加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王章安;刘丽萍;滕雪萍;杨龙;梁国隆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热休克蛋白90、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90(HSP90)、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90,HIF-1α两者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SP90、HIF-1α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63.0%;15.0%、71.7%。两者在正常组织和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1)。 HSP90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 Duke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Duke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HSP90,HIF-1α可能与大肠腺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任亚君;熊枝繁;曹仕琼;熊莉娜;涂艳;张芹;熊亮;程汉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与汉族健康男性青年心肺功能比较

    青藏高原环境的特点是氧分压低、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其中氧分压低是影响人体肺功能的主要因素。而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群对高原低氧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也是人类对高原的佳适应模式〔1〕。以往研究表明,心肺功能是人类习服高原低氧环境的关键〔2〕。本研究探讨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与汉族健康男性青年心肺功能的差异。

    作者:樊辉娟;高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所致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所致心肾综合征( CRS)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1~12月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CHF所致CRS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A峰比值(E/A)等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另外,研究组治疗后SV、CO、LVEF、E/A等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和胱抑素(Cys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的心率、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可以用于老年CHF患者的辅助治疗,基础治疗联合左卡尼汀静脉滴注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指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麻京豫;邹小燕;李兴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降钙素原的表达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降钙素原(PC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5例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并留取晨起血清样本,53例正常成人晨起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达与氧合状态分级具有相关性。观察组中VEGF和TNF-α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ARDS患者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达升高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重要意义。 TNF-α和PCT可能具有正向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疾病的进展。

    作者:马强;吴占庆;杨培雄;李琳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