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α7nAchR 713T>C突变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功能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邓娟;王延江;刘娟;易旭;曾凡;刘雨辉;姚秀卿;曹洪元;严家川

关键词:α7nAchR, 阿尔茨海默病, Tau蛋白
摘要:目的 研究α7nAchR 713T>C突变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认知功能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3月龄敲除α7nAchR基因的APPSwe小鼠(APPa7KO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在AD小鼠海马注射突变型和野生型7nAchR cDNA,注射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APPa7KO小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D小鼠tau(Thr231)表达.结果 与注射野生型7nAchR cDNA小鼠相比,注射突变型7nAchR cDNA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延长,小鼠海马tau(Thr231)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结论 α7nAchR 713T>C突变加重了AD小鼠的认知功能损害和tau蛋白磷酸化.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调节受损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糖调节受损(IGR)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 选取112例年龄≥50岁住院的BPH患者,根据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正常血糖(NGR)组(n=61)、糖调节受损(IGR)组(n=51);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20例.测量各组人群常规生化指标、前列腺增生指标等临床资料.结果 IGR组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h血糖(2 hPG)、2h胰岛素(2 hIns)均高于NGR组(α'<0.017);IGR组2 h PG、2 h Ins亦高于正常对照组(α'<0.017);NRG组、IGR组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α'<0.01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V与年龄、空腹胰岛素(FINS)、2 hIns呈正相关.结论 年龄、高胰岛素血症是BPH发生及进展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兆鹏;刘敏;赵翠;冯玉梅;何杰;王义围;马光;屈晓璐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稳心颗粒对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72例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6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结果 观察组心律失常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血清血栓素(TX)B2、内皮素(ET)-1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显著,能够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作者:谭峥;李莉;马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HIF-1α、VEGF、hs-CRP、NT-proBNP的水平

    目的 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检测血清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意义.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51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老年健康人51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IF-1α、VEGF、hs-CRP、NT-proBNP水平.同时观察组患者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IF-1α、VEGF、hs-CRP、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HIF-1α、VEGF、hs-CRP、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HIF-1α、VEGF、hs-CRP、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血清HIF-1α、VEGF、hs-CRP、NT-proBNP水平上升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重要特征之一,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血清HIF-1α、VEGF、hs-CRP、NT-proBNP水平.

    作者:李蓉;杨爱荣;杨发满;刘冀;杨青岩;汪元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40例,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术后进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随机分为DEX+罗哌卡因组(D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穿刺置管,接PCA电子泵经导管持续给药,D组泵内药物配方:0.125%罗哌卡因240 ml+DEX 4 μg/kg,R组泵内药物配方:0.125%罗哌卡因240 ml.两组均给予负荷剂量20ml(泵内抽取),然后按背景输注剂量4ml/h,PCA每次1ml,锁定时间15 min,持续镇痛48 h.记录病人术后4、8、12、24、48 h静息状态和持续被动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肌力分级、Rasmay镇静评分、息肢膝关节主动屈曲的角度、不良反应、额外镇痛等情况.结果 术后8、12、24hD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RVAS)和持续被动运动VAS评分(PVAS)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4、8、12hD组患者Rasm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术后12、24、48 h D组患者主动关节屈曲角度均大于R组(P<0.05).R组术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大于D组(P<0.05).结论 DEX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可以产生有效的镇痛、镇静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大龙;张海山;程颖;郑观荣;徐伟民;葛维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和抗炎作用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和抗炎作用.方法 150例UA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20 mg/d)、B组(瑞舒伐他汀10 mg/d)、C组(瑞舒伐他汀20 mg/d),每组50例.三组患者连续3d于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物直至行PCI术,术后继续给予常规治疗并观察术前及PCI术后48 h外周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Ⅰ)的水平,检测术后48 h的外周血CD4+T细胞的凋亡情况,同时比较PCI术后1个月与入院时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水平.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hs-CRP、CK-MB、cTnI、TC、TG、HDL-C和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较术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变(P<0.05).瑞舒伐他汀20 mg/d患者术后48 h hs-CRP、CK-MB、cTnI、TC、TG、HDL-C和LDL-C水平与瑞舒伐他汀10 mg/d和阿托伐他汀20mg/d相比有显著的改善(P<0.05);而瑞舒伐他汀10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两组患者上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PC1术后48h瑞舒伐他汀10 mg/d组患者CD4+T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20 mg/d组患者(P<0.05),而瑞舒伐他汀20 mg/d组患者CD4+T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高于10 mg/d的患者.结论 瑞舒伐他汀10 mg/d的常规剂量具有降脂,升高HDL-C水平、保护心肌和抗炎作用,而20 mg/d强化治疗能够显著增加PCI术后对心肌的保护和抗炎作用.

    作者:谢文超;李平;王正东;梁祥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百令胶囊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4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控制饮食,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症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Upr)、尿酸(U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延缓慢性肾脏病的病情进展.

    作者:谢晓元;罗朋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高龄患者支架内慢性完全闭塞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慢性完全闭塞(IS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预后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入院复查造影发现有ISCTO病变的38例老年患者(年龄≥70岁)及53例非老年患者(年龄<70岁)行再次PCI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PCI治疗结果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心力衰竭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均P<0.05).老年组ISCTO中绝对性闭塞、刀切状病变、长度≥15 mm、直径≤2.5 mm、病变处弯曲≥45°或有分支发出的病变比例均高于非老年组(均P<0.05).两组病变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0% vs 92%).两组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期间无MACE发生,无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随访(12±4)个月和(13±5)个月,老年组心绞痛复发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MACE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老年患者的ISCTO病变行PCI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作者:于佳新;刘晓坤;张琦;刘晓明;张庆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及骨密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不同阶段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变化及与骨密度(BMD)、血钙、血磷的关系及其对骨代谢影响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病房患者70例,根据DN诊断标准,对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检测分组.分为无DN,亚临床DN,临床DN,终末期DN,并且选取无糖尿病、心脏、肝脏、肾脏及甲状旁腺疾病病史,未服用任何激素类药物的正常人28例,设为正常对照组.所有人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PTH、血钙、血磷.采用Lexxos(Holland)双能X线BMD仪测量股骨颈、大转子区、Ward三角区骨密度.结果 (1)终末期DN患者血钙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血磷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临床DN组及终末期DN组与对照组比较,血PTH明显升高(P<0.05);临床DN组与亚临床DN组比较,血PTH明显升高(P<0.05);终末期DN组与临床DN组比较,血PTH升高明显(P<0.05).(2)临床DN组及终末期DN组与对照组比较BMD值下降明显(P<0.05);亚临床DN组与对照组比较以股骨颈处BMD下降为著(P<0.05);终末期DN组与无DN组及亚临床DN组比较BMD值下降明显(P<0.05);临床DN组与无DN组及亚临床DN组比较大转子区及Ward三角区BMD值有明显降低(P<0.05).(3)对终末期DN组做相关分析,PTH与血磷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2,P<0.05);PTH与血钙呈负相关(r=-0.59,P<0.05);PTH与BMD值呈负相关(r=-0.51,P<0.05).结论 (1)在临床DN组中,血尿素氮(BUN)、肌酐(CREA)、血磷、血钙等正常情况下,血PTH已升高,因此PTH亦可作为分析DN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一个参考指标.(2)在临床DN期,患者肾功能正常情况下,血PTH即可升高,BMD降低,提示应与原发性甲旁亢相鉴别,避免在临床工作误诊有重要意义.(3)随着DN患者肾脏损害加重,BMD可进行性下降,骨量丢失与DN程度有关,DN进展是糖尿病患者BMD下降的重要原因,其中血清PTH对BMD下降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欢;孙立娟;吴宏;张川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底影像学特征与治疗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屏障功能和(或)色素上皮细胞连接受损,脉络膜毛细血管渗出液体通过RPE损害处渗漏到神经上皮和(或)色素上皮下,造成黄斑部水肿脱离,进而视功能受损.本文分析各种眼底影像学特征对诊断CSC的意义.1 流行病学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之后,CSC成为第4位常见的视网膜病变[1].男女CSC发病率比约为6∶1,主要为中年患者,儿童或老年患者也可能发病[2,3].CSC双眼患病率高达40%,其中慢性患者常双眼发病,对单眼发病患者建议检查对侧眼.

    作者:陆人杰;唐风雷;朱珊梅;朱太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中人激肽释放酶10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分析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中人激肽释放酶(hk)1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手术治疗的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41例为观察组,另纳入眼睑松弛症患者35例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CA)19-9及CA7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眼睑组织中hk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眼睑组织中hk10水平与肿瘤直径呈现显著负相关(r=-0.789,P<0.001).复发患者眼睑组织中hk10水平显著低于首发患者[(12.41±2.35)vs(6.93±4.12) μg;t =4.306,P<0.001].结论 hk10在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肿瘤直径负相关,对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诊断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应来飞;秦晓怡;郑景伟;李瑾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老年病人疾病谱

    目的 探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老年人疾病分布.方法 收集1 918名≥60岁老年人,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对疾病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肃南县老年人患病率居前五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28.26%)、循环系统疾病(23.20%)、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15.69%)、消化系统疾病(14.91%)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60%);患病率高的前五位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75%)、急性呼吸道感染(12.20%)、高血压(10.64%)、关节病(9.59%)及心脏病(9.38%).女性循环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牧民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高于非牧民(P<0.05).结论 肃南县老年人疾病谱与其他地区有差别,可能与当地居民特有的生活习惯及环境有关.

    作者:杨秀琳;海向军;马力扬;何进全;马斌;何烨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力活动现状与运动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DM)患者体力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为老年DM人群医学护理与生活质量改善等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问卷内容设计包括工作、交通行程、家务和娱乐休闲体力活动,调查323例60 ~ 79岁DM患者过去7d的体力活动情况.体力活动量(MET-minutes/w)=体力活动强度MET值×体力活动时间(min)/d×活动天数,并对总体力活动量进行分级统计分析.结果 (1)老年DM患者的体力活动以交通行程有关体力活动量为突出,男性平均为959.05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1 988.19 MET-minutes/w;其次为娱乐休闲有关体力活动量,男性平均为445.05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875.18 MET-minutes/w;第3为家务有关体力活动总量,男性平均为277.90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420.31 MET-minutes/w;与工作有关体力活动量小,男性平均为134.26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67.94 MET-minutes/w.总体力活动量男性平均为1 816.26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2 789.42 MET-minutes/w.(2)老年男性DM患者日常总体力活动量处于中等水平的为115例,占96.64%;而女性DM患者日常总体力活动量处于中等水平的为92例,占45.10%;高水平的为111例,占54.41%.结论 (1)老年DM患者的体力活动以交通行程有关体力活动量为突出,其次为娱乐休闲、家务和工作有关体力活动量;除工作有关体力活动量男性大于女性外,交通行程、家务、娱乐休闲和总体力活动量男性均小于女性.(2)体力活动作为DM患者的运动护理措施,老年男性DM患者体力活动处于中等水平,对DM风险的降低非常有益;而老年女性DM患者体力活动半数多处于高水平,应适当进行调整,以达到合理降低DM风险的运动护理效果.

    作者:易容;张海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

    目的 探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50例,均为单侧患肢,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分段抽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激光共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切口数量>1个的患者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作者:张勇敢;郭学利;陈宁恒;苗超峰;冯志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支架术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支架术后1 w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颈动脉支架术前后不同时刻血清hs-CRP水平,对TIA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变化相对百分比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时间段TIA发生与血清hs-CRP变化的关系.结果 TIA发生率为12.6%.TIA组支架后24、48和72 h血清hs-CRP变化相对百分比分别为(248.7±36.5)%、(192.3±29.1)%和(150.4±32.4)%,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支架后24、48和72 hTIA患者血清hs-CRP变化相对百分比分别为(326.4±47.6)%、(289.3±52.7)%和(258.6±48.7)%,较未发生TIA患者比差异显著(P<0.01).术后1 w时TIA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颈动脉支架术后TIA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TIA发生与血清hs-CRP升高存在相关性.

    作者:贾晓军;马利;陈思嘉;成晓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与静脉化疗治疗老年胃癌肝转移瘤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静脉化疗治疗老年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9例胃癌肝转移瘤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ACE组21例、静脉化疗组28例,两组均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差异.结果 TACE组缓解率(61.90%)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21.43%)(P<0.05),TACE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静脉化疗组(78.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ACE组KPS评分[(84.5±3.7)分]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81.6±4.0)分](P<0.05).两组治疗后1、2、3年生存率3年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老年胃癌肝转移患者较静脉化疗具有更好的近期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对患者的远期疗效优势不明显.

    作者:周春晓;金一琦;张金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比较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经会阴6+X与经直肠靶向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和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收集疑似前列腺癌患者211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中经会阴组126例,经直肠组85例.比较两组间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ng/ml)4~10、10 ~20及>20 ng/ml水平分层,经会阴组与经直肠组各层间前列腺癌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会阴组的血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经直肠组(P<0.05);经直肠组的发热及直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经会阴组(P<0.05);两组间尿潴留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经会阴6+X和经直肠靶向穿刺均是有效的途径,经会阴穿刺针数及血尿发生率高于经直肠穿刺,而直肠出血及发热发生率低于经直肠穿刺,故应根据患者自身健康状况选择合理的穿刺方式.

    作者:杨德斌;王迎春;张海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益气化瘀法与化疗联用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并探讨益气化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晚期NSCLC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瘀法治疗.均治疗2w.评价两组实体肿瘤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和生活质量QLQ-C43评分及一年生存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生存期(MST).结果 观察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和QLQ-C43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QLQ-C43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年生存率、PFS和MS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较为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作者:余旭舟;吴晓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PARP1在氧化应激诱导的DNA损伤及其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活性氧自由基(ROS)在代谢或炎症过程中定期产生,它的产生与抗氧化防御不平衡形成了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导致DNA损伤和促进炎症反应[1,2].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作为DNA损伤的分子感受器,在氧化应激诱导DNA损伤时被激活,活化的PARP1介导碱基切除修复复合物参与受损DNA的修复.1 PARP1的结构及其功能1.1 PARP1的结构 PARP1基因位于染色体1q41-42区,有23个外显子.

    作者:李炜娟;肖元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节拍治疗维持与单药化疗维持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比较节拍治疗维持与单药化疗维持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观察组:经病理证实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41例,接受4~6个疗程化疗达到大肿瘤控制效应后予以口服节拍化疗药物维持治疗,连服3w,休息1 w,作为1周期,至少连续服用2周期(2个月).对照组:经病理证实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8例,接受4~6个疗程化疗达到大肿瘤控制效应后予以单药化疗维持治疗.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疗效、WHO的毒性分级标准评价药物的不良反应;分别观察疾病进展时间(TTP)、生活质量(QOL)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41例患者中CR4例、PR 2例、SD 30例、PD 5例,有效率为14.6%,疾病控制87.8%.TTP为6.2个月,QOL改善稳定率为87.8%.对照组:38例患者中CR2例、PR 3例、SD 26例、PD7例,有效率为13.2%,疾病控制81.6%;TTP为5.6个月,QOL改善率68.4%.两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T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率、总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降低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观察组Ⅰ~Ⅱ级、Ⅲ~Ⅳ级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节拍化疗用于维持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单药化疗的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轻微,老年患者耐受性好,具有更高效价比.

    作者:李晓琴;李进章;王丽娟;姬发祥;李欣;魏文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1日至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 0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等.结果 随着TG/HDL-C比值的增加,患者体重指数(BMI)、吸烟率、舒张压(DBP)、HbA1c、TG、总胆固醇(TC)、LDL-C、微量蛋白尿患病率及他汀类降脂药使用率随之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G/HDL-C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TG/HDL-C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上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王洁;莫永珍;欧阳晓俊;卞茸文;陈玲;胡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