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力活动现状与运动护理对策

易容;张海平

关键词:糖尿病, 体力活动, 现状分析, 运动护理
摘要:目的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DM)患者体力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为老年DM人群医学护理与生活质量改善等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问卷内容设计包括工作、交通行程、家务和娱乐休闲体力活动,调查323例60 ~ 79岁DM患者过去7d的体力活动情况.体力活动量(MET-minutes/w)=体力活动强度MET值×体力活动时间(min)/d×活动天数,并对总体力活动量进行分级统计分析.结果 (1)老年DM患者的体力活动以交通行程有关体力活动量为突出,男性平均为959.05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1 988.19 MET-minutes/w;其次为娱乐休闲有关体力活动量,男性平均为445.05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875.18 MET-minutes/w;第3为家务有关体力活动总量,男性平均为277.90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420.31 MET-minutes/w;与工作有关体力活动量小,男性平均为134.26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67.94 MET-minutes/w.总体力活动量男性平均为1 816.26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2 789.42 MET-minutes/w.(2)老年男性DM患者日常总体力活动量处于中等水平的为115例,占96.64%;而女性DM患者日常总体力活动量处于中等水平的为92例,占45.10%;高水平的为111例,占54.41%.结论 (1)老年DM患者的体力活动以交通行程有关体力活动量为突出,其次为娱乐休闲、家务和工作有关体力活动量;除工作有关体力活动量男性大于女性外,交通行程、家务、娱乐休闲和总体力活动量男性均小于女性.(2)体力活动作为DM患者的运动护理措施,老年男性DM患者体力活动处于中等水平,对DM风险的降低非常有益;而老年女性DM患者体力活动半数多处于高水平,应适当进行调整,以达到合理降低DM风险的运动护理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缬沙坦80 mg,早餐后口服,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葵胶囊口服治疗,5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 w.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 w检测患者血压、24h尿蛋白定量(24 h Pro)、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并对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改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0%,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24 h Pro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24 h Pro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率(UAER)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血清钾(K)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有1例发生肠胃反应,但是症状比较轻,并没有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有3例发生口干、1例出现轻微的头痛、2例发生肠胃反应,但也没有中断后续治疗.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对肾脏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顾晶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高龄患者支架内慢性完全闭塞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慢性完全闭塞(IS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预后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入院复查造影发现有ISCTO病变的38例老年患者(年龄≥70岁)及53例非老年患者(年龄<70岁)行再次PCI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PCI治疗结果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心力衰竭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均P<0.05).老年组ISCTO中绝对性闭塞、刀切状病变、长度≥15 mm、直径≤2.5 mm、病变处弯曲≥45°或有分支发出的病变比例均高于非老年组(均P<0.05).两组病变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0% vs 92%).两组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期间无MACE发生,无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随访(12±4)个月和(13±5)个月,老年组心绞痛复发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MACE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老年患者的ISCTO病变行PCI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作者:于佳新;刘晓坤;张琦;刘晓明;张庆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与结构的变化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与结构变化中的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住院治疗的老年APE患者(APE组)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1健康者(对照组)各34例.对比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常规超声心动图记录的心率、左右室舒张末内径(LVED/RVED)、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测的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心搏量(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峰值排空率(PER).结果 APE组治疗前、后的心率、RVED/LVED、EDV及ESV值均高于对照组,LVEF和PE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APE组治疗后的心率、LVEF及PER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RVED/LVED、PASP、EDV及ESV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PASP与PER、LVEF呈显著负相关(r=-0.760、-0.608,P<0.05);数据重复性分析发现,两组患者间的EDV、ESV、SV、LVEF和PER值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均P=0.000).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有效评估老年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功能与结构变化,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汪家坤;吴艳;惠复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安多霖胶囊对高频电磁辐射损伤大鼠海马组织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高频辐射后大鼠海马区血脑屏障(BBB)的变化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安多霖胶囊的防护效果.方法 鼠龄8周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安多霖低浓度组(C组)、安多霖高浓度组(D组).先饲养7d使其适应环境后,A组和B组用生理盐水灌胃,C组和D组给予不同浓度安多霖灌胃.于给药第10天,对B、C、D组大鼠进行高频辐射后24h,断头,取材.采用透射电镜技术检测海马组织中血脑屏障结构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组织中锥体细胞和齿状回颗粒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C组硝酸镧颗粒主要沉积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TJ)处,少量镧颗粒穿过TJ处.星形胶质细胞周围亦见少量镧颗粒沉积.D组硝酸镧颗粒主要沉积在基膜外侧,未穿过TJ处.星形胶质细胞周围亦未见有镧颗粒沉积.caspase-3表达量C组低于B组(P<0.05),D组低于B组(P<0.05),D组较C组低(P<0.05).结论 安多霖胶囊可有效防护高频辐射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作者:李艳君;董丽华;刘大伟;李永明;宋巍巍;田国忠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百令胶囊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4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控制饮食,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症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Upr)、尿酸(U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延缓慢性肾脏病的病情进展.

    作者:谢晓元;罗朋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小板第4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老年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变化及其和梗死面积、梗死灶数目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急性多灶性老年脑梗死患者共71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1例的血浆PF4水平.分析PF4水平和多灶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梗死灶数目、入院后不同时期的梗死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多灶性脑梗死患者PF4水平[(15.37±4.31)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58±1.33) ng/ml](P<0.05).入院时梗死面积和血浆PF4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87,P>0.05);病灶数越多,血浆PF4水平越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787,P<0.05).多灶性脑梗死患者各梗死面积组7d后的PF4水平显著低于6~72 h(P<0.05);6~72 h、7d后各梗死面积组之间的PF4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性增高,PF4水平和病灶数目相关,同时随着时间逐渐下降,但和梗死面积无相关性.

    作者:杜顺波;方利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90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接受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VEGF、下肢血管功能和神经功能、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7、30 d疼痛缓解、冷感改善、麻木改善、行走距离延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PS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弹性程度(D1-D0)/D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运动潜伏期(LA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助于增加老年糖尿病足患者VEGF含量,改善下肢血管和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余宏建;阮继银;赵正平;陈俊辉;陈在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40例,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术后进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随机分为DEX+罗哌卡因组(D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穿刺置管,接PCA电子泵经导管持续给药,D组泵内药物配方:0.125%罗哌卡因240 ml+DEX 4 μg/kg,R组泵内药物配方:0.125%罗哌卡因240 ml.两组均给予负荷剂量20ml(泵内抽取),然后按背景输注剂量4ml/h,PCA每次1ml,锁定时间15 min,持续镇痛48 h.记录病人术后4、8、12、24、48 h静息状态和持续被动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肌力分级、Rasmay镇静评分、息肢膝关节主动屈曲的角度、不良反应、额外镇痛等情况.结果 术后8、12、24hD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RVAS)和持续被动运动VAS评分(PVAS)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4、8、12hD组患者Rasm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术后12、24、48 h D组患者主动关节屈曲角度均大于R组(P<0.05).R组术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大于D组(P<0.05).结论 DEX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可以产生有效的镇痛、镇静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大龙;张海山;程颖;郑观荣;徐伟民;葛维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Treg和Th17细胞在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失衡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Treg 、Th17的表达与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四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对65例老年NSCLC患者(老年肺癌组)外周血中Treg、Th17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并分别与老年良性病变组(老年非癌组)、老年健康组以及年轻健康组对比,并研究其与老年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肺癌组Treg、Th17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两者在老年非癌组中表达与老年健康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老年健康组Treg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年轻健康组(P<0.05),而Th17的表达量在老年健康组与年轻健康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表达水平与老年肺癌的临床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0.05或P<0.01),而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Treg、Th17细胞的失衡表达在老年原发性NSCLC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潘旭东;毛燕青;陈思文;王翎;张光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紫杉醇治疗老年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评价

    目的 观察紫杉醇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135 mg/m2紫杉醇组(低剂量组)、155 mg/m2紫杉醇组(高剂量组).两组均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通过静脉给药,每日1次,每2w停1 w作为1个疗程.经过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末室间隔厚度(ⅣS)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的主要差别.结果 135、155 mg/m2紫杉醇均可以降低缺血性室性早搏症状,且呈剂量依赖性,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相对于治疗前LVDD、IVS、LVPW指标,治疗后这些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后的LVEF则明显比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 紫杉醇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对保护缺血性心脏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晓溪;薄小萍;鲍小京;马兵兵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CA19-9、CEA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初发T2DM患者120例(年龄>40岁)为研究对象,129例在该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HbA1c正常且年龄匹配的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体重指数(BMI)、CA19-9、CEA、C-反应蛋白(CRP)及各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根据CA19-9、CEA的测定数值把T2DM组又分为CA19-9、CEA阳性亚组,比较CA19-9、CEA阳性亚组血糖控制前后CA19-9、CEA数值差异,并测定CA19-9及CEA血糖控制前后的阳性率.结果 初发糖尿病组的BMI、甘油三酯(TG)、CA19-9、CEA、空腹血糖(FBG)、HbA1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CRP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T2DM组CA19-9及CEA阳性亚组比较血糖控制前后CA19-9、CEA的数值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FBG、HbA1c与CA19-9、CEA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初发T2DM患者中CA19-9、CEA的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此二项指标与FBG及HbA1c水平有关,且HbA1c水平是CA19-9、CEA的独立相关因素.

    作者:欧小虹;李茂蓉;刘瑛;陈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剂量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体重增加效应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罗格列酮(ROS)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体重增加效应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高脂喂养4w,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建立T2D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T2DM)组、ROS治疗的低剂量组(LD)、中剂量组(MD)和高剂量组(HD);另将同批次普食大鼠腹腔注射枸橼酸钠缓冲液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各组分别接受8 w干预处理.检测各组大鼠体重、摄食、血糖(BG)、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TC)水平.结果 与T2DM组比较,各剂量组ROS治疗8 w后,空腹BG和血清INS水平较T2DM组明显降低,但体重和体重指数(BMI)均显著增加.MD、HD组的TG和TC水平均高于T2DM组,其中MD组TG和TC水平升高显著.结论 ROS三个剂量都具有降糖效应,但长期使用均可诱导T2DM大鼠体重增加,甚至肥胖,但该体重增加效应不存在剂量依赖性,以中剂量组的效应显著.

    作者:偶晨;景欣悦;卢圣锋;傅淑平;朱冰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脑出血患者脑动脉硬化与血清胱抑素C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脑动脉硬化与血清胱抑素(Cys)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2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住院但经检查排除脑出血患者54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ysC、hs-CRP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CysC和hs-CRP差异显著(P<0.05).脑出血患者颈动脉IMT与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呈正相关(P<0.05).脑出血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脑出血患者脑动脉硬化与血清CysC和hs-CRP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检测中的重要依据.

    作者:马贺;李希芝;邱长云;陈宏亮;刘庆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DNA免疫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对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DNA免疫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对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34例SLE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接受DNA免疫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接受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IgA、IgG、IgM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补体C3和C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NA免疫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有助于改善SLE肾炎患者肾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郑擎;周莉明;黄宇;郑玲;陈树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国城市独居老人精神慰藉缺失

    独居老人是指身边没有子女或其他伙伴,因丧偶、分居等原因单独生活的老人[1].许多城市独居老人往往因子女不在身边、退休后社会角色发生转变、社交圈变小,经常感到空虚孤独,在精神慰藉需求满足上有缺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因为孤寂及其他心理问题,甚至自杀.因而关注城市独居老人,破解独居老人精神慰藉难题,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民生工程.

    作者:谭英花;于洪帅;史健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大豆异黄酮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作用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主要表现为记忆和认知障碍,主要病理学特征是老年斑(SP)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的形成及神经元细胞和神经突触的丢失.SP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Aβ),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导致NFTs形成.AD的形成和发展与Aβ毒性、氧化损伤、炎症反应等原因导致的神经元细胞变性、凋亡和坏死密切相关[1].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即大豆异黄酮(SI),可模拟雌激素激动雌激素受体产生弱的雌激素活性.SI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活性成分有染料木黄酮(GEN),大豆黄素(DAI),黄豆黄素(GLY)等.SI及其活性成分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抑制Aβ毒性、tau蛋白表达和磷酸化及抑制神经元细胞丢失,从而产生防治AD的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SI防治AD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龙梓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闭环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机影响的比较

    目的 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指令分钟通气(MMV)两种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机撤离的效果.方法 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ASV组(30例)和MMV组(30例)进行脱机,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重症医学科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以及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等数据.两组患者除脱机时机械通气模式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统计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住重症医学科病死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ASV组的脱机时间少于MMV组(P=0.000 1)、ASV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MMV组(P=0.029),但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ASV组与MM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脱机成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脱机48 h后接受无创通气比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再插管率两组间无差异(P=0.640).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死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3).结论 通过闭环通气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与指令分钟通气相比,可以显著缩短脱机时间,但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费东生;杨锁柱;潘道卓;于晓提;宋文雨;韩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国内外老年人牙齿脱落病因学研究进展

    牙齿脱落作为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病因复杂,由于牙齿脱落会引发面容老化、咀嚼困难、发音不清、老年痴呆、癌症风险、误入气管窒息等问题[1,2],将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现对国内外老年人牙齿脱落病因学研究做以下综述,以期为临床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1 非疾病因素1.1 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牙齿脱落率逐渐增加,虽然其不是引起老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却可作为预警信号.Fure等[3]研究显示,瑞典65~74岁老年人牙齿脱落率为80%.1999年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牙齿脱落率为83.3%,是中年人的11.2倍[4].2005年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人牙齿脱落率已上升至86.1%,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组患病率高达89.4%[5].

    作者:吕晴;侯日莹;王艳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稳心颗粒对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72例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6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结果 观察组心律失常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血清血栓素(TX)B2、内皮素(ET)-1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显著,能够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作者:谭峥;李莉;马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一级康复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一级康复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病情稳定后接受规范化一级康复治疗,随访1年.分别采用神经功能评定量表(ND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采用MMSE量表评定精神状态,SAS焦虑自评量表及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比两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康复组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MMSE、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康复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康复组患者12个月脑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受损的半球发病率低于健侧半球发病率(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一级康复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降低脑梗死复发率.提高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智能及精神状态和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作者:李季;于忠慧;蔡彦秋;初贵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