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烟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Caspase-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庄严;王丹丹;柳忠兰;王建华;曹亦宾

关键词:吸烟, 缺血半暗带, 细胞凋亡, 半脱氨酸蛋白酶-3
摘要:目的 探讨吸烟对Wista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半暗带区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活性变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经过筛选的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四组:假手术组、缺血组、吸烟组以及吸烟+缺血组,其中缺血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的Wistar大鼠不吸烟,吸烟组和吸烟+缺血组的Wistar大鼠给予连续吸烟12w的干预措施,具体为20支/d.12w后,缺血组和吸烟+缺血组采用Zea 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MCAO).四氮唑红(TTC)染色确定脑缺血半暗带位置,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观察Caspase-3表达和活性.结果 TTC染色证实缺血半暗带位于大脑矢状裂至外侧裂上1/3的皮质组织;假手术组、缺血组、吸烟组以及吸烟+缺血组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2.13±0.17、17.07±2.92、20.65±3.26、44.92±4.67;Caspase-3前体及其切割片段含量相对灰度值为前体(0、23.36±3.21、31.72±2.96、70.15±4.85)、切割片段(0、10.35±1.39、17.93±2.31、36.27±5.24).与假手术组相比,吸烟组、缺血对照组和吸烟+缺血组缺血半暗带内凋亡细胞数、Caspase-3表达及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且吸烟+缺血组二者表达明显增强,高于缺血对照组和吸烟组(P<0.05).结论 吸烟可加重脑缺血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加速神经细胞坏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Caspase-3表达及活性相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与老年尸体T3~T12胸椎松质骨蠕变特性对比

    目的 确定老年尸体胸椎松质骨和青年尸体胸椎松质骨是否具有不同的蠕变特性.方法 人死后24h内解剖取出胸椎T3~ T12标本,沿纵向切成长10 mm,宽5mm,高5mm的试样,每组10个,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蠕变实验,设定实验时间为7 200 s,采集100个数据,以三参数模型处理实验数据.结果 青年组7200 s蠕变量0.31%,老年组量为0.2%,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结论 青年组脊柱T3~T12胸椎松质骨和老年组具有不同的蠕变特性,老年胸椎松质骨对蠕变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彭传刚;杨琦;罗民;李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NSCLC患者60例.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caspase-3在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者caspase-3表达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低(x2=21.728,P=0.000).TNM分期Ⅰ期和Ⅱ期caspase-3表达阳性率要高于Ⅲ期和Ⅳ期阳性率(x2=12.50,P=0.000).caspase-3与凋亡指数成正相关(r=0.834,P=0.000).caspase-3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分型、分化程度、胸腔积液、肿瘤直径、吸烟、肿瘤生长部位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caspase-3表达提示NSCLC的淋巴结转移,并有益于临床分期;caspase-3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作者:孙曼;蒋军广;张晓燕;史江;安金路;楚玉洁;崔永亮;张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敏肌钙蛋白T与心肌梗死三联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价值分析

    近些年研究表明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蛋白会出现明显变化,对于病变进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肌钙蛋白(cTn)属于一组cTn复合物中的多肽,在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高敏cTnT是其中的一种,目前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属于常见的炎症急性期的蛋白,由其介导的补体可以在激活人体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敏cTn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苗微微;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TCD、MRI及DSA对不同类型分水岭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不同类型分水岭梗死脑梗死(CWI)诊断的应用价值,并与MRI及全脑血管造影(DSA)的诊断进行比较.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头MRI、TCD以及主动脉弓、DSA检查,证实为CWI,并对其进行分型.结果 14例大脑前动脉(ACA)狭窄均发现阶段性高流速,12例健侧ACA血流速度高于患侧,2例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延长.8例大脑中动脉(MCA)狭窄,2例阶段性高流速并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延长;6例MCA流速减低,脉动指数(PI)值较健侧增加,其中5例血流方向逆转.18例ICA狭窄或闭塞,7例ICA流速减低,PI值较健侧增加,6例阶段性高流速,11例血流方向逆转,2例均未探及ICA血流.4例PCA狭窄均发现阶段性高流速.结论 TCD能够有效地评价不同类型CW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情况,对CWI早期血流动力学异常较敏感,对CWI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作者:胡亚军;马征;邱海鹏;赵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为EH组82例和健康对照组101例,EH组又分为1级38例、2级26例、3级18例3个亚组,测定两组血浆Catestatin值、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值、尿液NE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H组血浆Catestatin水平下降[(0.47±0.14)比(1.32±0.39) μg/L,P<0.01];与1级EH组比较,2、3级EH组血浆Catestatin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EH组血浆NE水平和尿液NE水平均明显升高[(449.14±72.39)比(216.92±56.46) ng/L;(288.84±65.37)比(69.42±8.37) μg/L,P均<0.01].结论 EH患者血浆Catestatin水平降低,提示Catestatin与EH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有可能为EH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宋月霞;韩素桂;王希柱;许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病老年人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十分重大的社会问题.慢性病是一种病因隐匿、病程较长、病情反复,缺乏确切传染源的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在老年患者中非常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4].本文结合慢性病老年人生理特点,对近年来慢性病老年人不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对策,为慢性病老年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王亚峰;马金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96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存活组81例和死亡组15例的基本情况、肺功能状况、血气水平以及心脏超声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住院时间、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PaO2、肺动脉收缩压(PASP)存在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年龄、住院时间、FEV1/FVC、PASP是影响COPD病急性加重患者死亡的独立因素.结论 年龄、住院时间、FEV1/FVC、PASP是影响老年COPD急性加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对高风险患者做好防治工作,以减少死亡的发生.

    作者:陈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反义缺氧诱导因子-1α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裸鼠原位膀胱癌的疗效

    目的 探素构建和治疗裸鼠原位膀胱移植瘤模型中反义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制剂+化疗药物丝裂霉素C(MMC)对裸鼠膀胱癌生长转移的影响.方法 经尿道分别灌注反义HIF-1α基因制剂+MMC和单独灌注反义HIF-1α基因制剂或MMC.观察灌注后成瘤裸鼠肿瘤生长和膀胱外淋巴转移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噻唑蓝(MTT)比色法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检测瘤细胞增殖率和凋亡指数.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联合用药组,反义HIF-1α组和MMC组瘤细胞的增殖率分别是(19.8±3.7)%,(48.6±5.9)%,(35.8±7.4)%;TUNEL检测结果:联合用药组,反义HIF-1α组和MMC组瘤细胞的凋亡指数依次是(82.6±5.7)%,(43.7±8.4)%,(57.9±4.8)%;联合用药组,反义HIF-1α组和MMC组肿瘤大小分别为[(15.28±6.37)%]mm2,[(31.94±5.72)%]mm2,[(27.85±3.81)%]mm2.上述三组细胞增殖率、凋亡指数和肿瘤大小间相互比较,单独用药组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独用药两组分别和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瘤裸鼠膀胱外盆腔淋巴转移情况:联合用药组转移率10%(1/10),单独用药的两组转移率40%(4/10),组间转移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 靶向基因制剂和细胞毒药物化疗联合治疗裸鼠原位膀胱移植瘤的抗肿瘤治疗策略明显优于单一的基因治疗或化疗.

    作者:张明;温都苏;任明;李然伟;刘禄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肌间隙入路后路复位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

    老年人群由于机体功能退化,多伴有骨质疏松,是脊柱外伤事故的高发人群[1,2].脊柱毗邻解剖结构复杂,脊柱外伤常伴有神经血管的损伤,因而脊柱骨折不仅是骨科的急诊,也是重症[3].一经诊断,手术往往是有效的治疗方案[4].脊柱骨折的手术方式多样,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沿棘突剥离骶棘肌椎弓根行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但这种手术方式损伤组织较大,术后并发症多[5].理论上经骶棘肌及腰方肌肌间隙入路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组织损伤,很大程度上保留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探讨经肌间隙入路后路复位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新华;胡家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口老龄化视角下中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层面影响巨大,是世界性范畴的热点问题,我国自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人口发展呈现两高(高速度、高龄)、两大(基数与差异)、两低(社会养老水平、社会养老意识),城乡倒置等特征.老龄化社会是高龄化社会的前奏,年龄增长、生理功能下降、自理能力降低或丧失、高龄老人病残率高、就将成为失能老人、靠依赖他人而生存、对照顾和护理的需求大幅增加,使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与医疗护理服务问题日趋严峻.

    作者:唐莹;张兴文;康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起立床强化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足内翻60例疗效

    足内翻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足内翻导致步态异常,不仅降低了偏瘫患者的行走速度,而且使行走稳定性差,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长期的康复实践表明,传统的抗痉挛药物因副作用大且疗效不确切,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1],常规运动疗法治疗足内翻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并不显著.本文拟观察电动起立床强化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足内翻疗效.

    作者:谢瑞娟;石翠霞;邓潫;陈璐;陈龙剑;刘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钠对高海拔地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凝血系统及心功能的影响

    高海拔地区由于高寒缺氧,肺部感染发病率较高,而血液高凝状态是高海拔地区老年患者的一种生理代偿现象,而低分子肝素以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中防治中显示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明显降低了病死率,本研究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于老年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凝血系统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尹向辉;徐波;李晓良;赵新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痴呆知识宣传对社区居民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上海社区居民进行老年期痴呆知识干预的效果及对策.方法 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选择在上海市区两个社区作为抽样单位,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老糊涂概念正确理解、老年期痴呆的早期识别、就诊科室、就诊时间、治疗看法、对痴呆患者态度等共10题.对其中一个社区进行为期3个月的老年期痴呆知识干预,分别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3个方面分析社区居民对痴呆相关知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经3个月干预后,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504份,有效率为81.55%;干预组回收有效问卷362份,有效率为87.02%.干预组对老糊涂概念认同、痴呆早期识别、就诊时间、就诊科室、治疗看法、对痴呆患者态度等老年期痴呆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提高(均P<0.05).而对照组和之前比较对老年痴呆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没有明显变化.干预后人群分组分析显示,在对老糊涂概念正确理解率、痴呆早期识别率、治疗看法及对痴呆患者态度正确回答率方面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文化程度比较是大专及以上组>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P<0.01);年龄分组比较对老糊涂概念和治疗看法正确理解率是中年组>青年组>老年组,对痴呆早期识别率是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对痴呆患者态度正确回答率是青年组>老年组>中年组(均P<0.01).结论 应加大对此方面的宣传力度,普及痴呆相关的科普知识,特别是针对年轻人、受教育程低者进行痴呆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对痴呆患者的识别率.

    作者:朱敏捷;肖世富;季曹珺;方文莉;林翔;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按摩对兔骨骼肌钝挫伤炎症及血液机制的影响

    目的 研究新西兰兔股四头肌经重物外力损伤后,在肌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按摩对炎症因子IL-6、PGE2、CRP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超生影像学和组织学的改变,探讨按摩促进肌肉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体重(2.0±0.5) kg,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n=4)、按摩前对照组(B组,n=4)、自然恢复组(C组,n=16)和按摩组(D组,n=16).A组实验动物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B、C、D组实验动物用自制打击器制备兔右后肢股四头肌损伤模型.D组于造模后第5天开始按摩[5],C组不予按摩.C、D组于伤后7、11、15及19 d各取4只实验动物取股四头肌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以上各组血清中IL-6、PGE2、CRP的含量,同时测量血液流变学的变化;HE染色及微泡超声影像技术检测观察制模后7、15 d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按摩干预后,按摩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PGE2、IL-6、CRP含量下降显著(P<0.01),全血黏度与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P<0.01).超声微泡造影显示,D组较C组损伤部位较轻,血供较丰富,坏死区明显减轻,且血管恢复较快.结论 按摩能通过调节IL-6、PGE2、CRP炎症因子含量,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流状态,促进血管生成,从而修复受损肌组织.

    作者:刘仁建;唐成林;邹敏;郜婕;谢辉;唐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电图Ptfv1值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心电图Pv1终末电势(Ptfv1)值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老年友心室肥大的差异.方法 150例老年受试者均接受12导心电图扫描并计算Ptfv1值,按-0.03 mm·s作为分界点分为两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检测并计算E波减速时间、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室间隔舒张末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和左室质量指数等参数.结果 左心室功能收缩参数比较结果显示Ptfv1≤-0.03 mm·s组老年受试者的E波减速时间缩短[(0.73±0.40)vs(0.87±0.21) ms,P=0.009],左室等容舒张时间显著增加[(0.113±0.012 5) vs(0.101±0.012 3)ms,P=0.032];心脏形态学比较显示Ptfv1≤-0.03 mm·s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57.9±12.1),(11.0±2.1)mm]较Ptfv1 >-0.03 mm·s组[(49.1±9.8),(11.0±1.1)mm]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25);室间隔舒张末厚度显著增大[(11.9±1.2)vs(10.8±2.2) mm,P=0.003];左室质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215).结论 以-0.03 mm·s作为分界线,Ptfv1负值增高的老年受试者,左心室功能收缩能力显著下降,且形态学改变明显,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大的诊断标准相一致.

    作者:冯立军;唐晶;祁莉;关淑芬;周波;张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1例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CCOT)是罕见的颌骨肿瘤,曾被认为是良性肿瘤.有关CCOT的报道较少,显示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易复发,并可发生局部或远处转移[1].本文报道1例CCOT,以提高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

    作者:刘瑞;及昕;韩茹钰;韩成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腺肽联合化疗对老年胃癌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评价注射用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并观察其对胃癌患者血清Th1及Th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接收诊治的80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化疗治疗;观察组在FOLFOX4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Th1类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Th2类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下降,而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胸腺肽联合化疗能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并能够改善老年胃癌患者血清Th1及Th2水平.

    作者:叶国超;陈军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硬膜外超前镇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硬膜外超前镇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60例,年龄>64岁,ASAⅡ或Ⅲ级,高血压Ⅱ级,高血压危险程度为中、高危组,随机分为两组(n=30):术后硬膜外镇痛组和硬膜外超前镇痛组.于T7~8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硬膜外超前镇痛组于切皮前20 min时硬膜外注射0.5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混合液15 ml,30 min后接镇痛泵,以5 ml/h的速率硬膜外输注250 ml.硬膜外镇痛组病人术后硬膜外注射0.5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混合液15 ml,30 min后接镇痛泵,以5 ml/h的速率硬膜外输注250 ml.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后1 h(T1)、术毕(T2)、术后6 h(T3)、24 h(T4)抽取非输液侧上肢静脉血2ml,检测血浆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Ⅰ)水平.术后观测镇痛效果.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术毕至术后24 h血浆eT-nI浓度、CK-MB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硬膜外超前镇痛组术后6、24h血浆eTnⅠ浓度明显低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组(P<0.05).术后硬膜外超前镇痛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组(P<0.05).结论 两组镇痛方式对术后心肌酶的影响无差别,但硬膜外超前镇痛能降低术后eTnⅠ的升高程度,提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汤建国;罗军怀;陈江红;彭中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中B型钠利尿肽的动态变化及对心室重塑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行介入术患者B型钠利尿肽(BNP)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对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冠脉介入术)与对照组(非冠脉介入治疗)各30例,随后对两组患者的BNP质量浓度使用自动免疫分析仪进行测定,同时应用超声仪测定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早期第1、2天内的BNP质量浓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第3、7天的BNP质量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5.564,4.591,P<0.05);1 w左右,观察组EDV值及ESV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5.403,6.492,均P<0.05),两组患者的EF值相比无显著差异(t=1.115,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冠脉介入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第3、7天的BNP质量浓度,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对心室重塑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作者:于安石;刘丽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海市社区空巢老人孤独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空巢老人的孤独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测量工具对212例社区空巢老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社区空巢老人年龄大者、无配偶者、文化程度低者、独居者、体育活动频率低者、一年内住过院者、自我健康评价差者其孤独评分较高(P<0.01).性别、有无子女、经济收入与孤独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社区空巢老人孤独评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有无配偶、有无子女、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社区空巢老人孤独评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影响社区空巢老人孤独水平的因素众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尤其是高龄、无配偶、独居的空巢老人,共同为老年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周建红;陶琼英;黄立新;马修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