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吕滨;郝守艳;汲宏磊;秦孝智;刘延慧;金振一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 心率变异性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该院CHF住院患者52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49~ 87[平均(67.08±11.4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用药前、用药后1 w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心率功率谱时域分析,同时检测血浆BNP水平.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心率变异性(HRV)各指标变化、病情改善情况及BN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HRV中SDNN、SDANN (Index)、PNN50均优于用药前(P<0.05),BNP水平较入院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HRV中SDNN、SDANN (Index)、PNN50明显改善(P<0.05).结论 CHF患者应用rhBNP可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有利于减少再次住院率和猝死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病,多种心、肺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其特征是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右心室的后负荷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进行性的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钾通道的表达和活性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关系密切.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主要涉及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构型重建两个方面[1,2],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钾通道在这两个环节中均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电压门控性钾通道(Kv)及其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何培保;王洪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与白细胞介素-10及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约为24.5%[1].同时糖尿病又可增加严重的老年性疾病风险,比如糖尿病能够增加卒中风险2~5倍[2],而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也可以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3].T2DM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认为T2DM可能是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炎症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0主要来自Th2细胞的分泌,它参与机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同时以不同方式、不同途径在胰岛素敏感组织(脂肪、肌肉、肝脏等)调节着机体糖脂代谢,在T2DM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唐小平;万沁;陈枫;陈丽丽;陈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益生菌对肝硬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益生菌对肝硬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益生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CCl4)法建立雄性SD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同时分别以低、中、高剂量的益生菌灌胃6 w进行干预治疗后,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运用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 益生菌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丙氧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浓度以及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凋亡指数降低,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水肿较轻,纤维增生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益生菌高、中剂量组较模型组相比肝组织中Bcl-2表达升高,Bax的表达较低(P<0.05).结论 益生菌在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的同时,能减轻对肝细胞的凋亡,对肝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延玲;张怀宏;翟玉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彩色多普勒的临床检查结果及其特征性表现.方法 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收治该院诊断为AMI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计算其左室心肌厚度及左室内径大小,统计心肌运动障碍、室壁瘤、回声脱失、彩色分流束及高速湍流频谱等的情况,分析该类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特征.结果 健康对照组左室心肌厚度及左室收缩期、舒张期内径分别为(10.03±2.04) mm、(28.63±5.71)mm、(44.80±7.46) mm,AMI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左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内径增加,分别为(35.40±6.08)mm、(53.68±8.00)mm(P<0.05);老年AMI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常伴心肌运动障碍、心尖部矛盾运动,多数有室壁瘤形成,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声脱失、左至右室的彩色分流束且有高速湍流频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下左室增大、回声脱失、左至右室的彩色分流束及高速湍流频谱是AMI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的特征性表现,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大价值.

    作者:王曼;张跃力;胡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伴难治性高血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多平面联合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难治性高血压病人的疗效.方法 对36例病人行多平面联合手术,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和2年行多道睡眠图监测(PSG)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血压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Sa02 <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和低血氧饱和度(LSaO2)等,并比较手术前后服用降压药物种类的变化.结果 患者夜间的AHI、Sa02 <90%的时间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LSaO2明显提高(P<0.01).术后6个月、1年和2年所有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P<0.01),并且所有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均超过5 mmHg.术后6个月有31例病人、术后1年有33例病人、术后2年有32例病人血压恢复正常;并且平均服用药物种类下降,术前36例病人(3.62±0.62)种,术后6个月时(2.83±0.55)种,1年时(2.78±0.72)种,2年时(2.73±0.57)种,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OSAHS伴难治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多平面联合手术可有效改善血压,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

    作者:马磊;热孜叶;周海荣;江华;迟新栋;刘远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程度加大,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积极探寻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较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排除病理性骨折.

    作者:鞠海宁;李宏伟;朱平;孙吉亮;鄂正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53,PTEN,PCNA基因与膀胱癌恶性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P53、抑癌基因(PTEN)、增生性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与膀胱癌恶性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40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53、PTEN、PCNA基因的表达.结果 P53、PTEN、PCNA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42.5%、62.5%.与正常膀胱组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53基因阳性率在Ⅰ、Ⅱ、Ⅲ级肿瘤中分别为30.0%、56.3%、71.4%;PTEN基因分别为60.0%、50.0%、21.4%;PCNA基因分别为40.0%、62.5%、78.6%.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上升,PTEN基因阳性表达逐渐下降.P53、PCNA基因阳性表达逐渐上升.结论 P53、PTEN、PCNA基因的SP检测与膀胱癌的恶性度具有评估价值.

    作者:李光;金宁;刘明;曲立成;沈腾;李海;张茁;那万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卵巢移植对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抗凋亡作用

    目的 评价卵巢移植的海马神经保护效果.方法 将(200±20)g的SD大鼠在动情间期去除其双侧卵巢,7d后一组在其肾被膜下移植出生3d内的SD乳鼠卵巢;一组给予隔天腹腔注射己烯雌酚1 mg/kg.分别于干预后的4d、7d、14 d和28 d,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神经元Bax、Bcl-2表达.结果 卵巢移植组除移植4d后,Bax的阳性表达有所下降,降幅虽不及同期己烯雌酚腹腔注射组,但BCL-2的阳性表达同时提高,Bcl-2/Bax比值随移植时间的延长,增高明显,尤其移植28 d后明显高于同期给药组(P<0.05).结论 卵巢移植不仅通过降低Bax阳性表达及提高BCL-2的阳性表达抑制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己烯雌酚腹腔注射组仅通过降低Bax阳性表达抑制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卵巢移植对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抗凋亡效果优于单纯己烯雌酚替代组.

    作者:孔斌;黑常春;刘芳;蔡玉芳;朱万平;余建强;王燕蓉;赵承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术中静脉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中静脉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术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 择期行经腹子宫全切术病人48例,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四组各12例:对照组、D1组(右美托咪定组1 μg/kg)、D2组(右美托咪定组2 g/kg)和D3组(右美托咪定组3 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0 ml在1h内输注完毕,右美托咪定各组计算好总量后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静脉1h内输注完毕.术后使用吗啡行患者PCEA,观察术后24h镇痛情况.记录术后12h和12 ~24 h的吗啡用量、电子镇痛泵(PCA)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于术后0.5、2、6、12、24h时,采用视觉模糊(VAS)评分法评价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疼痛程度,计算镇痛有效率;记录围术期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和阿托品、麻黄碱的使用情况及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2 h吗啡用量、PCA总次数和有效次数D1、D2、D3组较对照组减少(P<0.05),D2组和D3组较D1组减少(P<0.05),D2组和D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24 h四组患者吗啡用量、PCA总次数和有效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患者静息状态下镇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2和D3组运动状态下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D2组和D3组较D1组升高(P<0.05),D2组和D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心动过缓的发生次数和阿托品的使用量,D1、D2和D3组较对照组增加,D3组较D1和D2组增加(P<0.05),D1组和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的发生次数和麻黄碱的使用量,D3组较其余三组增加(P<0.05),其余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恶心发生率较其余三组增加(P<0.05),其余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不良反应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在术后12 h内明显增强硬膜外吗啡镇痛的效果,减少吗啡的用量,其中2μg/kg的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效果较好且围术期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徐辉;史潇;李梅娜;孙来保;曹铭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河北省老年人体质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河北省老年人的体质状况.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河北省2005年和2010年老年人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河北省2005年和2010年老年人体质变化情况及2010年河北省60~69岁人群的体质健康状况.结果 2010年老年男、女体质水平要优于2005年老年男、女.但河北省老年男、女体质综合评价得分均值水平一般,仅处于及格水平.2010年老年男、女体质状况都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身体各器官的表现以退行性变为主,心肺功能逐渐衰退,血压明显升高,肺活量下降,力量减弱,反应时延长等.这种趋势虽不能逆转,但有规律的锻炼及其他干预措施可明显延缓其衰退的速度.城乡间对老年男、女各项身体指标均值比较,身体形态、功能、素质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身体素质的差异性为明显,城市老人在柔韧性、力量、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均优于农村老人.结论 河北省加强对老年人的体质研究,定期对老年人进行体质测定,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对老年人的健康投资,从更本上改善老年人体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生活调节和心理调节,并辅以药物保健,以控制脉搏和血压,加强科学锻炼和膳食搭配,消除多余脂肪,控制体重.各级政府要关注和重视城乡老年人体质差异现状,加大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投资,改善乡村老年人的饮食结构、居住环境和医疗条件,提高乡村老年人生活质量,逐步消除城乡老年人体质差别.

    作者:赵华;李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唑来膦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绝经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及关节附近骨质疏松.在RA骨侵蚀和全身骨量丢失的发病机制中,破骨细胞起重要的作用.双膦酸化合物对矿化骨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以选择性的作用于骨骼[1].唑来膦酸通过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从而抑制骨吸收.甲氨蝶呤(MTX)是目前治疗RA疗效肯定的核心药物.本文观察唑来膦酸联合MTX治疗老年绝经后早期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史丽璞;郇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甲状腺素对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状腺素对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体内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左旋甲状腺素25 μg/d治疗,并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使用剂量逐渐增大待促甲状腺素(TSH)恢复正常后,改维持剂量,大剂量150μg/d.对照组予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治疗8粒,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促甲状腺素(TSH)、游离T3(FT3)、游离T4(FT4)水平均有所变化,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SH、FT3、FT4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ApoB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酸(U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UA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易导致体内血脂、血尿酸升高,引发脂代谢紊乱和高尿酸血症,甲状腺素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脂、血UA.

    作者:王新;郭静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补肾+活血方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比较补肾+活血方与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 将围绝经期43~ 54岁的功血患者80例,分为补肾+活血方(A)组和米非司酮(B)组,连续治疗3个月后,以其治疗前后自身作为对照,观察其子宫出血情况及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等.结果 两组患者子宫出血情况改善,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B超示子宫内膜较前变薄(P<0.05);A组孕酮(P)升高(P<0.05);B组P降低(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与米非司酮均对围绝经期功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春香;丁芳;张冬梅;郝蕾;侯小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蒙成药扎冲十三味丸对预处理急性脑梗死大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蒙成药扎冲十三味丸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梗死脑组织病理学改变、脑梗死区重量及脑梗死区重量/全脑重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扎冲十三味丸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神经功能行为评分,按时间点取脑,脑组织TTC染色,称量脑梗死重量及其与全脑重量之比.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的结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扎冲十三味丸组神经功能缺损好转,脑梗死区重量及脑梗死区重量/全脑重量均明显小于模型组,光镜下梗死区水肿减轻.结论 扎冲十三味丸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陶春;林琳;宋葆华;强欣;张娟;汤文莉;刘月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腺小黏蛋白基因在检测乳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并评价乳腺小黏蛋白(SBEM)基因在检测乳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乳腺癌病人、结/直肠癌病人、女性胃癌、乳腺纤维腺瘤病人以及健康人外周血中SBEM基因的表达.结果 全部111例乳腺癌病人外周血中有59例SBEM基因表达呈阳性;对照组外周血中SBEM基因未见阳性表达.乳腺癌病人外周血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SBEM基因的阳性表达与病人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之间具有相关性(P<0.01);而与病人年龄大小、病理类型、原发肿瘤体积、雌激素受体以及孕激素受体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 SBEM基因在乳腺癌病人的外周血中呈特异性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病人外周血中微转移检测以及分析预后的可靠指标之一.

    作者:刘平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膀胱小细胞癌3例

    膀胱小细胞癌(BSCC)是临床上罕见的,具有高度恶性、生长迅速、容易发生浸润和转移、存活率低的肿瘤,发生率仅占膀胱肿瘤的0.5%~1%[1,2].BSCC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与尿路上皮癌差异很大,尽早明确诊断、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1 病历摘要1.1 例1,男,60岁.因间断性无痛性肉眼血尿8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8年1月16日入院.静脉尿路造影双肾盂肾盏显示尚好,双输尿管尚通畅.肺CT未见异常,全身骨扫描显像未见异常,膀胱CT平扫+增强见膀胱壁普遍增厚,尤以膀胱右侧壁及三角区为著,右侧输尿管口处充盈不佳,局部可见充盈缺损,边缘欠光滑.

    作者:张玉洪;廉吉虎;陆巍;王焱旻;王勇;高庆园;王潇然;刘炳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内科门诊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现况

    目的 探讨心内科门诊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现状.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心内科门诊患者179例,均服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使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现状,将其分为两组,未曾住院治疗的心内科门诊患者96例为对照组,曾住院治疗的心内科门诊患者83例为观察组,采用流行病统计学的方法分析药量不足的原因.结果 179例心内科门诊患者中,73例(40.8%)氯吡格雷的服用剂量不足,70例(39.1%)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不足.观察组氯吡格雷(24.1%)与阿司匹林(22.9%)的服用剂量不足所占比例均明显小于对照组(55.2%、53.1%),观察组非心内科医生的指导(3例,3.6%)、心内科医生忽略询问(2例,2.4%)、患者担心不良反应的出现(7例,8.4%)所占比例均明显小于对照组(12例,12.5%;10例,10.4%;18例,18.8%)(均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3例,3.6%)小于对照组(5例,5.2%),观察组氯吡格雷(6例,7.2%)与阿司匹林(4例,4.8%)的服用药物为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剂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对照组(8例,8.3%、6例,6.2%),观察组出血(1例,1.2%)、皮疹(2例,2.4%)均少于对照组(2例,2.4%;3例,3.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心内科门诊患者中,普遍存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服用剂量低的情况.

    作者:王丽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5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28例.改良组接受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常规组接受常规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等指标.结果 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骨水泥渗透及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医患双方的辐射暴露危害,降低影像监测费用和手术风险,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地黄方对帕金森病左旋多巴毒副反应大鼠淋巴细胞表面多巴胺转运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地黄方对帕金森病(PD)左旋多巴毒副反应大鼠淋巴细胞(PBL)表面多巴胺转运体(DAT)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经典注射6-羟基多巴胺损毁法制作PD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腹腔注射50mg·kg-1 ·d-1左旋多巴(LD)/苄丝肼2 w,制备LD大鼠模型.采用随机区层分组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LD模型组及复方地黄方组四组,每组12只,分别干预4w、6w,应用RT-PCR法测定大鼠PBL表面DAT的表达.结果 LD模型组大鼠PBL表面DAT的表达较正常及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01),且与病程成负相关;复方地黄方组在不同时间点均明显高于LD模型组(P<0.001).结论 复方地黄方可能通过增加PBL表面DAT表达来发挥减毒抗PD的作用.

    作者:罗瑞静;何建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46~55岁城市女性身体形态和功能指标

    目的 明确46~55岁的城市女性健康体质水平是否符合国家的体质测定标准.方法 对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体检的100例46~55岁的女性,进行人体形态、身体机能的相关指标测量,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体重指数(BMI)平均值为(23.10±2.68) kg/m2,腰髋比(WHR)的平均值为(0.85±0.05),脂肪比例(BF%)的平均值为(37.62%±3.33%)和台阶指数的平均值为(31.62±3.74).结论 46~50岁城市女性的身体形态相关指标均超出了国家的体质测定标准,身体机能相关指标均没有达到国家的体质测定标准.

    作者:谭世文;张浩;王强;刘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