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香;丁芳;张冬梅;郝蕾;侯小双
目的 利用小分子RNA干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探讨其对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和克隆能力的影响.方法 针对bFGF基因序列构建短发夹状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A549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采用Real Time-PCR检测观察bFGF-siRNA转染前后A549细胞bFGF mRNA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法测OCT-4蛋白表达的变化.CCK-8比色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分别观察A549细胞增殖和克隆能力的变化.结果 特异性bFGF-siRNA能有效降低A549细胞中bFGF的mRNA水平(P<0.01),转染后A549细胞OCT-4表达下降(P<0.05),增殖和克隆能力均明显降低(各P<0.01).结论 靶向bFGF基因的短发夹状siRNA可以抑制bFGF表达;bFGF信号通路在在维持肺癌A549增殖和克隆特性、OCT-4表达上起重要作用.
作者:白小燕;孟又胜;王秀问;王亚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125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62例和他汀治疗组63例,均给予CHF常规治疗,他汀治疗组加用氟伐他汀40 mg/d,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6、12个月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8、C反应蛋白(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TNF-α、IL-18、CRP、NT-proBNP及LVIDd、LVEF水平均改善(P<0.05),治疗后TNF-α水平在他汀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TNF-α、IL-18、CRP、NT-proBNP、LVIDd、LVEF水平均改善(P<0.05),治疗后他汀治疗组TNF-α、IL-18、LVIDd、LVEF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应用氟伐他汀可以降低老年CHF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其机制考虑与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相关.
作者:李雷;王晶晶;黄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Barrett食管(BE)发病率逐年升高,容易引发食管下段腺癌[1,2].在BE患者中,癌变率高的病理类型为含杯状细胞[3]的特殊肠化型BE,而临床上采用的胃镜检查结合活检诊断BE具有较大的局限性[4],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5].本文拟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FICE染色内镜联合EpCAM检测与FICE染色内镜联合CK7检查,旨在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
作者:崔振芹;赵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比较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26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食管癌切除加食管胃吻合手术组(A组)79例,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隔胸膜减张覆盖组(B组)184例,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B组单一切口,创伤小,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导管引流量少于A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由于B组手术方法综合了吻合牢固、降低吻合口张力以及胸膜覆盖增加血供的优点,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隔胸膜减张覆盖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低,是老年食管癌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赵纯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也可累及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纤维素渗出性炎症,由于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1].老年人由于一般情况差、基础病多、免疫力低下,在长期、联合应用抗生素之后较非老年患者更易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本病起病大多急骤,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可呈暴发型,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较容易误诊而增加了其死亡率.本文回顾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岳伟;张丽;安瑛;寻琳婷;汤敏;范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参苓散对脾阴虚痴呆(AD)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体重(300±20)g的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空白对照)、阴虚组(脾阴虚)、AD组(脾阴虚+AD)和治疗组(脾阴虚+AD+治疗),每组12只.通过病证结合的方法建立脾阴虚AD大鼠模型,治疗组给予中药参苓散灌胃,每日1 ml/100 9,持续10 d,其他各组每日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SP)方法观察大鼠海马区BDNF和NGF的表达.结果①造模后,阴虚组、AD组、治疗组与空白组对比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或P<0.01);给予参苓散治疗后,治疗组与阴虚组、AD组相比,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1);②与空白组比较,阴虚组、AD组大鼠海马BDNF、NGF表达明显下调(P<0.01);而治疗组大鼠海马BDNF、NGF表达与阴虚组、AD组比较明显上调(P<0.01).结论 参苓散能改善脾阴虚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加其海马区BDNF、NGF表达.
作者:侯永春;严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猝死患者心肌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内皮素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150份冠状动脉组织切片标本,其中正常血管标本50份,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50份和不稳定斑块50份,用MaxVision免疫组化方法对比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和内皮素(ET)的表达.结果 正常心肌组织FN、ET均呈阴性表达;稳定斑块组FN呈散在、单个细胞性胞质棕褐色着色,ET呈局灶性心肌细胞胞质阳性表达;不稳定斑块组FN呈大片状心肌细胞胞质棕褐色着色,ET呈血管平滑肌、血管内皮及心肌细胞胞质呈棕色阳性着色.3组患者心肌中ET、FN阳性反应物累积吸光度值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和ET的阳性表达是心肌缺血和损伤的灵敏指标,对推断冠心病猝死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邓建平;刘海燕;杨刚;周振宇;赵景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四逆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4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四逆汤组和溶栓组,四逆汤组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口服四逆汤,溶栓组仅尿激酶溶栓.口服四逆汤组冠脉再通者19例为A组,仅溶栓治疗组冠脉再通者18例为B组,对A、B两组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动态心电图显示:A组与B组比较,弓背样抬高的ST段回落幅度较大,且回落时间缩短(P<0.05);A组窦性心动过缓(SB)、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室性期前收缩(VP)、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的发生率及在0~ 24 h、24 ~48 h、72~96 h时间段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B组均明显降低(P<0.05);A组各型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显著缩短.结论 四逆汤促进AMI溶栓再灌注后ST段回落,明显降低溶栓后多种心律失常发生率,并缩短其发生时间,对心肌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作者:赵小祺;王春光;焦宏;要彤;薛乾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身体素质,体力活动水平及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男性32名,长期太极拳运动组16名(TE),平时少健身对照组16名(C),测试其身高(H),体重(W),肺活量(VT),握力(GS),体前屈(FX),平衡(BL),选择反应时(FT),同时使用SF-36及IPAQ问卷调查其QOL各维度及周体力活动情况,组间数据作方差齐性检验后的t检验分析,以SF-36总评PCS及MCS为因变量,身体素质各因素、IPAQ综合周体力为自变量作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①TE组VC、GS、BL均显著高于C组;②TE组周MPA及周TPA显著高于C组;③TE组PF、BP、GH、VT、RE、PCS、MCS标准得分均显著高于C组;④多元回归分析示GS、BL、FX、FT是PCS的决定因素,BL、FT是MCS的决定因素,PCS与MCS均与周总体力活动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男子肺活量水平、力量及平衡素质较高,太极拳运动能够提高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及QOL.
作者:鲍捷;周青;支炜;王国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苏州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为卫生改革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苏州市抽取的8个社区共4 635名老年居民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问卷调查.结果 苏州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损害率为11.4%,男性为9.4%,女性为13.0%,ADL损害率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躯体生活自理能力中,损害率高为“剪脚趾甲”(9.5%);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损害率高为“购物”(13.4%);慢性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损害率(12.4%)高于未患病者(9.1%),且随慢性病数目的增加,损害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日常生活能力是反映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应针对损害率较高的项目进行功能训练,加强高龄、女性及患慢性病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医疗保健.
作者:吴燕;徐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姬松茸多糖(LMPAB)对树突细胞(DCs) Th1型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ICR小鼠骨髓来源的DCs.应用WST检测LMPAB增强DCs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LMPAB对DCs分泌的干扰素(IFN-)γ与白细胞介素(IL)-12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4.84±0.21)比较,LMPAB+卵白蛋白(OVA)组(6.59±0.19)可以增强DCs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P<0.05);与正常组IL-12[(32.31±2.45)pg/ml]、IFN-γ[(657.34± 43.41) pg/ml]比较,LMPAB +OVA组IL-12[(45.89± 1.03)pg/ml、IFN--γ(854.42±35.06)pg/ml]明显升高(P<0.05).结论 LMPAB可以增强DCs Th1型免疫反应,可能具有免疫佐剂的调节作用.
作者:董海影;张春;韩翠翠;杨莹;马立威;牛英才;刘吉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观察组给予利培酮,治疗12 w.治疗前后行痴呆病理行为评定表(BEHAVE-A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价,分别评定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并以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BEHAVE-AD总分及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9%(12/35),对照组为51.43%(1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P<0.05).结论 相比氟哌啶醇,利培酮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显著,在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方面优势明显,并能改善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云;牛毓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苦瓜提取物对四氧嘧啶(ALX)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ALX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对照组,苦瓜提取物低、中、高3个剂量(20、40、80 m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ig)28 d,以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丙二醛(MDA)水平为测定指标,研究不同剂量苦瓜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结果 苦瓜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的SOD活力,降低血清HbA1c水平,降低血清和肝脏组织的MDA水平.结论 苦瓜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体内自由基,修复自由基引发的细胞膜破损等作用有关.
作者:王颖;张桂芳;徐炳政;姚笛;常咏涵;张东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冠心病不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心血管中的表现,常常伴有高脂血症等[1].此类患者是心脏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如不积极控制,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致死性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2].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与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3].临床上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4,5].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高脂肪餐后三酰甘油(TG)水平变化.
作者:郝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HBV)DNA水平及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127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HBsAg水平,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BVDNA的拷贝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类型(慢性重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及慢性乙型肝炎)的HBsAg和HBV DNA水平;两指标不同水平的肝功能情况.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的HBsAg和HBV DNA水平均高于慢性重乙型肝炎组和乙肝肝硬化组(P<0.05);三组两指标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100 IU/ml(HBsAg)、<4 log10/ml(HBV DNA)的例数少于其余两组(P<0.05),>200 IU/ml (HBsAg)、>5 log10/ml(HBVDNA)的例数多于其余两组(P<0.05);两指标不同HBsAg和HBV DNA水平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存在差异(P<0.05),其中100~200 IU/ml和4~5 log10/ml的上述4个肝功能指标均高于<100 IU/ml和<4 log10/ml(P<0.05),而>200 IU/ml和>5 log10/ml的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的HBsAg和HBV DNA水平存在差异,且与肝功能相关.
作者:呼巧玲;杨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米库氯胺是一种短时效甾体类非去极化肌松药,能满足诱导插管和短小手术肌松需要.国外对其肌松效应和心血管作用已进行广泛研究.本实验主要比较不同剂量米库氯铵的应用效果,旨在探讨在老年患者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时佳的诱导剂量.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55 ~75[平均(67.5±11.9)]岁;体重45~ 70kg.患者心、肺、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均正常,无神经肌肉疾病.
作者:孙天适;宋洋;张迪;田旭玉;兰岚;王英才;杨桐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及关节附近骨质疏松.在RA骨侵蚀和全身骨量丢失的发病机制中,破骨细胞起重要的作用.双膦酸化合物对矿化骨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以选择性的作用于骨骼[1].唑来膦酸通过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从而抑制骨吸收.甲氨蝶呤(MTX)是目前治疗RA疗效肯定的核心药物.本文观察唑来膦酸联合MTX治疗老年绝经后早期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史丽璞;郇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3D-H1磁共振波谱(MRS)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老年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及健康志愿者各43例,均接受MRS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比较各组病变组织3D-H1 MRS特征、(Cho+Cr)/Cit及ADC值的差异.结果 前列腺癌病变区(Cho+Cr)/Cit均值(2.861 ±0.872)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前列腺癌病变区ADC均值(0.892±0.091)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前列腺癌病变区胆碱(Cho)峰值+肌酸(Cr)峰值/枸橼酸盐(Cit)峰值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241,P=0.032),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226,P=0.041).结论 3D-H1 MRS及ADC值可以为老年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黄国鑫;孙黎明;朱进;张景中;杨忠;徐坚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因为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手术持续时间长,且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麻醉,需要进行各种器官插管,因此术后更容易出现各种感染,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本文对近几年我院心胸外科手术出现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兰孝忠;周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人血清附睾分泌蛋白(HE)4、癌胚抗原(CA) 125及CA72-4的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老年女性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0岁以上卵巢恶性肿瘤患者5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58例及健康体检对照者70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HE4水平,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CA72-4的表达水平,分析比较各项标志物单项或联合检测对老年女性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HE4、CA125、CA72-4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的水平均有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卵巢良性疾病组CA125水平显著增高(P<0.05),其余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HF4、CA125、CA72-4单一指标检测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分别为73.4%、83.3%、58.3%,特异度分别为96.2%、66.7%、81.4%;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卵巢癌的灵敏度为91.7%,显著高于各指标的单项检测.结论 单项检测,HE4诊断卵巢癌特异性优于CA125和CA72-4;CA125 +HE4+CA72-4联合检测能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是筛选老年卵巢恶性肿瘤特异性较高的指标和早期诊断的可靠模式.
作者:崔美兰;王庆一;赵春平;杨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