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对树突细胞Th1型免疫反应的影响

董海影;张春;韩翠翠;杨莹;马立威;牛英才;刘吉成

关键词:姬松茸多糖, 树突细胞, Th1型
摘要:目的 探讨姬松茸多糖(LMPAB)对树突细胞(DCs) Th1型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ICR小鼠骨髓来源的DCs.应用WST检测LMPAB增强DCs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LMPAB对DCs分泌的干扰素(IFN-)γ与白细胞介素(IL)-12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4.84±0.21)比较,LMPAB+卵白蛋白(OVA)组(6.59±0.19)可以增强DCs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P<0.05);与正常组IL-12[(32.31±2.45)pg/ml]、IFN-γ[(657.34± 43.41) pg/ml]比较,LMPAB +OVA组IL-12[(45.89± 1.03)pg/ml、IFN--γ(854.42±35.06)pg/ml]明显升高(P<0.05).结论 LMPAB可以增强DCs Th1型免疫反应,可能具有免疫佐剂的调节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病,多种心、肺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其特征是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右心室的后负荷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进行性的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钾通道的表达和活性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关系密切.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主要涉及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构型重建两个方面[1,2],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钾通道在这两个环节中均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电压门控性钾通道(Kv)及其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何培保;王洪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长期太极拳运动对老年男子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身体素质,体力活动水平及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男性32名,长期太极拳运动组16名(TE),平时少健身对照组16名(C),测试其身高(H),体重(W),肺活量(VT),握力(GS),体前屈(FX),平衡(BL),选择反应时(FT),同时使用SF-36及IPAQ问卷调查其QOL各维度及周体力活动情况,组间数据作方差齐性检验后的t检验分析,以SF-36总评PCS及MCS为因变量,身体素质各因素、IPAQ综合周体力为自变量作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①TE组VC、GS、BL均显著高于C组;②TE组周MPA及周TPA显著高于C组;③TE组PF、BP、GH、VT、RE、PCS、MCS标准得分均显著高于C组;④多元回归分析示GS、BL、FX、FT是PCS的决定因素,BL、FT是MCS的决定因素,PCS与MCS均与周总体力活动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男子肺活量水平、力量及平衡素质较高,太极拳运动能够提高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及QOL.

    作者:鲍捷;周青;支炜;王国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BP),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一种周围神经病.BP可引起面部肌肉瘫痪、表情障碍和心理障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到目前为止,BP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近年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均表明BP与病毒感染有关,特别是与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及其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有关.

    作者:许静;毛西京;于挺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现状及其长期照护服务策略

    随着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和比例的增加,寿命的延长以及老年人个体生活技能因年龄增长而衰退,健康问题逐渐成为老年人和社会面临的主要威胁.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比例持续增加,导致需要照顾的老年群体规模不断增大,老年人的照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陈晶莹[1]认为“长期照护”是指针对失能者或失智者的功能或自我照顾能力提供不同程度的照顾措施,使其保有自尊、自主及独立性或享受有品质的生活.本文对我国老年人长期照顾服务需求现状及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申正付;杨秀木;贺庆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男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蛋白酶原Ⅰ、Ⅱ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病变,研究表明80%以上的胃癌伴有萎缩性胃炎[1].Correa[2]提出的肠型胃癌发生的多步骤假说,即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的病变过程.因此,进行萎缩性胃炎的筛查尤为显得重要.目前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诊断需通过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而老年人作为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高危人群,常伴有心肺功能不全,对胃镜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的耐受性差,常常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3].

    作者:杨永刚;陈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磁共振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快速发展,扫描速度、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高场强心脏MRI一次扫描能同时评价心脏功能、灌注和组织特征,因而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心脏MRI不仅可显示坏死心肌的透壁程度、梗死面积(IS)和心肌水肿,而且还能显示AMI再灌注引起的体内微血管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如心肌内出血和无复流现象,同时还可准确评估AMI后心室重塑.本文综述了心脏MRI评估AMI再灌注时的病理生理学特征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和对未来特异性治疗策略的评估.

    作者:吉婷婷;余成新;杨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贫血和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 确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贫血和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方法 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188例,测定其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髋部骨密度、C反应蛋白(CRP)、吸烟指数.依据患者是否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观察BMD.结果 贫血组74例,贫血发生率为39.36%.贫血组BMD[(0.67±0.13) g/cm2]较非贫血组[(0.95±0.19) g/cm2]低(P<0.05);CRP水平、吸烟指数均高于非贫血组(P<0.05),而两组性别、1 s用力呼气量(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常合并贫血,CRP升高,BMD降低和贫血相关.

    作者:张振宁;王亚梅;王勇;江宏;钱进;马晓蓉;许亚丽;潘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5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28例.改良组接受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常规组接受常规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等指标.结果 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骨水泥渗透及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医患双方的辐射暴露危害,降低影像监测费用和手术风险,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根治幽门螺杆菌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根治幽门螺杆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41例:常规治疗并接受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对照组44例: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4和8 w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对照组(x2 =4.730,P=0.030;x2 =4.595,P=0.032).治疗4和8 w后,观察组黏膜Ⅰ级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和8w,观察组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的累计复发率,观察组为36.67%(11/30),对照组为15.00%(6/40),两组差异显著(Log-rank x2 =4.691;P=0.030).结论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根治幽门螺杆菌导致近期及远期疗效欠佳.

    作者:吕飞;姜齐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临床类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sAg、HBV DNA水平及与肝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HBV)DNA水平及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127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HBsAg水平,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BVDNA的拷贝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类型(慢性重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及慢性乙型肝炎)的HBsAg和HBV DNA水平;两指标不同水平的肝功能情况.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的HBsAg和HBV DNA水平均高于慢性重乙型肝炎组和乙肝肝硬化组(P<0.05);三组两指标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100 IU/ml(HBsAg)、<4 log10/ml(HBV DNA)的例数少于其余两组(P<0.05),>200 IU/ml (HBsAg)、>5 log10/ml(HBVDNA)的例数多于其余两组(P<0.05);两指标不同HBsAg和HBV DNA水平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存在差异(P<0.05),其中100~200 IU/ml和4~5 log10/ml的上述4个肝功能指标均高于<100 IU/ml和<4 log10/ml(P<0.05),而>200 IU/ml和>5 log10/ml的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的HBsAg和HBV DNA水平存在差异,且与肝功能相关.

    作者:呼巧玲;杨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节腔内注射三氧化二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体重及X线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关节腔内注射三氧化二砷(ATO)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体重及X线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体重无差异的动物,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9)、对照组(n=12)和治疗组(n=15).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对照组和治疗组制备CIA大鼠模型.三组分别给予踝关节腔内注射10% ATO溶液0.1 ml、磷酸盐缓冲液(PBS)0.1 ml、10% ATO溶液0.1 ml,并于造模前、注射药物前后观察大鼠体质量的变化、注射药物后的关节X线表现及治疗前后评分.结果 组间比较,造模前三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相对于造模前体质量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组之间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质量降低(P<0.05);治疗后,三组之间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X线片无异常,对照组大鼠踝关节处存在较为明显的软组织肿胀影及膨胀性破坏;治疗组软组织肿胀较轻.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治疗组X线评分更高(P<0.05),对照组、治疗组之间X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正常对照组、对照组X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X线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三组之间X线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腔注射ATO治疗关节炎,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RA)动物体质量的增加值,改善X线片,效果明显.

    作者:李鸿江;董玉意;李拾林;吕国荣;蔡思清;刘红;颜建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诱导剂量米库氯铵在老年患者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米库氯胺是一种短时效甾体类非去极化肌松药,能满足诱导插管和短小手术肌松需要.国外对其肌松效应和心血管作用已进行广泛研究.本实验主要比较不同剂量米库氯铵的应用效果,旨在探讨在老年患者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时佳的诱导剂量.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55 ~75[平均(67.5±11.9)]岁;体重45~ 70kg.患者心、肺、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均正常,无神经肌肉疾病.

    作者:孙天适;宋洋;张迪;田旭玉;兰岚;王英才;杨桐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国南方地区中青年和老年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对比

    重症肌无力(MG)发病率为(8 ~20)/10万,患病率为50/10万[1],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临床特点不尽相同.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国南方地区中青年及老年MG患者的临床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1980 ~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MG病例.老年MG 128例,其中男54例、女74例(男∶女=0.73∶1.00),发病年龄61~ 82岁,平均(68.47±5.68)岁.一组为中青年MG 148例,发病年龄为21 ~60岁,其中男313例、女835例(男∶女=0.37∶1.00),平均发病年龄(36.96±11.08)岁.其诊断标准为[1]:典型的临床症状(受累骨骼肌病态疲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可确诊.部分患者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低频重复刺激时动作电位波幅递减大于10%,或者行血清AchR抗体检测,滴度增高有助于诊断.

    作者:陈娟;郑龙;胡晓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肥厚型心肌病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和基因突变有关[1].随着病情的发展,心室肌肥厚程度加重,患者可出现肢体乏力、呼吸困难、头晕等临床症状,甚至可发生心源性猝死[2].肥厚型心肌病伴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显著升高[3].胺碘酮通过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减慢心肌细胞产生下一次动作电位的时间,消除折返激动,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4].倍他乐克通过和心肌细胞异位起搏点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拮抗β1受体激动的作用,可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5].本研究观察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对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旨在探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

    作者:庞小云;剡永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iRNA干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对肺腺癌A549增殖和克隆特性的影响

    目的 利用小分子RNA干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探讨其对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和克隆能力的影响.方法 针对bFGF基因序列构建短发夹状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A549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采用Real Time-PCR检测观察bFGF-siRNA转染前后A549细胞bFGF mRNA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法测OCT-4蛋白表达的变化.CCK-8比色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分别观察A549细胞增殖和克隆能力的变化.结果 特异性bFGF-siRNA能有效降低A549细胞中bFGF的mRNA水平(P<0.01),转染后A549细胞OCT-4表达下降(P<0.05),增殖和克隆能力均明显降低(各P<0.01).结论 靶向bFGF基因的短发夹状siRNA可以抑制bFGF表达;bFGF信号通路在在维持肺癌A549增殖和克隆特性、OCT-4表达上起重要作用.

    作者:白小燕;孟又胜;王秀问;王亚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程度加大,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积极探寻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较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排除病理性骨折.

    作者:鞠海宁;李宏伟;朱平;孙吉亮;鄂正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术中静脉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中静脉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术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 择期行经腹子宫全切术病人48例,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四组各12例:对照组、D1组(右美托咪定组1 μg/kg)、D2组(右美托咪定组2 g/kg)和D3组(右美托咪定组3 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0 ml在1h内输注完毕,右美托咪定各组计算好总量后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静脉1h内输注完毕.术后使用吗啡行患者PCEA,观察术后24h镇痛情况.记录术后12h和12 ~24 h的吗啡用量、电子镇痛泵(PCA)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于术后0.5、2、6、12、24h时,采用视觉模糊(VAS)评分法评价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疼痛程度,计算镇痛有效率;记录围术期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和阿托品、麻黄碱的使用情况及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2 h吗啡用量、PCA总次数和有效次数D1、D2、D3组较对照组减少(P<0.05),D2组和D3组较D1组减少(P<0.05),D2组和D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24 h四组患者吗啡用量、PCA总次数和有效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患者静息状态下镇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2和D3组运动状态下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D2组和D3组较D1组升高(P<0.05),D2组和D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心动过缓的发生次数和阿托品的使用量,D1、D2和D3组较对照组增加,D3组较D1和D2组增加(P<0.05),D1组和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的发生次数和麻黄碱的使用量,D3组较其余三组增加(P<0.05),其余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恶心发生率较其余三组增加(P<0.05),其余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不良反应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在术后12 h内明显增强硬膜外吗啡镇痛的效果,减少吗啡的用量,其中2μg/kg的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效果较好且围术期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徐辉;史潇;李梅娜;孙来保;曹铭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金属烤瓷冠附着体义齿修复老年人游离端缺失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种金属烤瓷冠(PFM)对老年人基牙龈沟液(GCF)总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 把下颌单侧游离端缺失附着体义齿修复老年患者30例60颗基牙,按患者志愿选择的附着体基牙烤瓷冠金属材料不同随机分成镍铬合金(N)组、钴铬合金(G)组、金合金(J)组,以对侧同名牙作对照组(D),在修复前和修复后6个月检测基牙及对侧同名临床指标、GCF总量及GCF中ALP含量,做每组修复前后及组间临床指标、GCF总量及GCF中ALP的比较.结果 修复前各组及对照组临床指标、GCF总量、ALP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修复后各组临床指标、GCF总量及ALP水平均有升高,N组升高多,J组升高低,N组和C组与修复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J组与修复前及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个实验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非贵金属烤瓷冠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刺激程度明显高于贵金属烤瓷材料.

    作者:李慧;王晓峰;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辛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模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血清ET-1、Ang Ⅰ、Ang Ⅱ、CRP、MPO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Ang)Ⅰ、AngⅡ、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划分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Hhcy模型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采用腹腔注射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Hhcy大鼠,灌胃辛伐他汀制造辛伐他汀干预组,结扎左前降支复制AMI模型.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HCY、ET-1、Ang Ⅰ、AngⅡ、CRP、MPO水平.结果①成功建立Hhcy及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②心肌缺血再灌注前后心电图明显变化.③正常对照组ET-1、Ang Ⅰ、AngⅡ、CRP、MPO等因子产生和释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④模型组ET-1、Ang Ⅰ、AngⅡ、CRP、MPO等因子产生和释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⑤干预组ET-1、Ang Ⅰ、AngⅡ、CRP、MPO等因子产生和释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血清ET-1、Ang Ⅰ、AngⅡ、CRP、MPO等血管活性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增加.②Hhcy可促进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时上述因子的产生和释放.③辛伐他汀虽不能降低血清Hcy浓度,但可有效减少上述因子的产生,从而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此类血管活性因子导致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凝血抗凝系统失衡等有关.

    作者:刘新芳;姜雅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苦瓜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 研究苦瓜提取物对四氧嘧啶(ALX)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ALX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对照组,苦瓜提取物低、中、高3个剂量(20、40、80 m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ig)28 d,以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丙二醛(MDA)水平为测定指标,研究不同剂量苦瓜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结果 苦瓜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的SOD活力,降低血清HbA1c水平,降低血清和肝脏组织的MDA水平.结论 苦瓜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体内自由基,修复自由基引发的细胞膜破损等作用有关.

    作者:王颖;张桂芳;徐炳政;姚笛;常咏涵;张东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