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as6、C1q、INSR基因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新发现

庄天微;乔虹

关键词:Gas6, C1q, INSR,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由多个基因及环境因素综合引起的复杂病,可导致失明、肾衰竭、足部坏疽等多种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T2DM的遗传学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迄今为止,已发现许多基因的多态性[如生长停滞特异基因6(Gas6)、补体19(CI%)、胰岛素抗体(INSR)]与T2DM密切相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小黏蛋白基因在检测乳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并评价乳腺小黏蛋白(SBEM)基因在检测乳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乳腺癌病人、结/直肠癌病人、女性胃癌、乳腺纤维腺瘤病人以及健康人外周血中SBEM基因的表达.结果 全部111例乳腺癌病人外周血中有59例SBEM基因表达呈阳性;对照组外周血中SBEM基因未见阳性表达.乳腺癌病人外周血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SBEM基因的阳性表达与病人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之间具有相关性(P<0.01);而与病人年龄大小、病理类型、原发肿瘤体积、雌激素受体以及孕激素受体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 SBEM基因在乳腺癌病人的外周血中呈特异性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病人外周血中微转移检测以及分析预后的可靠指标之一.

    作者:刘平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urvivin、Livin、CD44v6在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老年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细胞凋亡抑制因子生存素(Survivin)、活素(Livin)及细胞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于该院就诊的60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标本,65例CIN患者的宫颈标本以及正常宫颈组织标本80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标本中Survivin、Livin及CD44v6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urvivin、Livin及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均在宫颈癌患者中高,CIN患者次之,正常组织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宫颈癌患者中Survivin、Livin及CD44v6的表达阳性率与病理等级有关,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鳞癌患者Survivin、Livin及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病理等级患者(P<0.05).结论 Survivin、Livin及CD44v6在老年宫颈癌及CIN患者呈特异性高表达,且随着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加,可根据Survivin、Livin及CD44v6表达水平的不同诊治老年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

    作者:吴晓梅;袁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苏州市城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调查

    目的 了解苏州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为卫生改革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苏州市抽取的8个社区共4 635名老年居民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问卷调查.结果 苏州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损害率为11.4%,男性为9.4%,女性为13.0%,ADL损害率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躯体生活自理能力中,损害率高为“剪脚趾甲”(9.5%);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损害率高为“购物”(13.4%);慢性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损害率(12.4%)高于未患病者(9.1%),且随慢性病数目的增加,损害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日常生活能力是反映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应针对损害率较高的项目进行功能训练,加强高龄、女性及患慢性病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医疗保健.

    作者:吴燕;徐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5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28例.改良组接受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常规组接受常规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等指标.结果 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骨水泥渗透及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医患双方的辐射暴露危害,降低影像监测费用和手术风险,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氯化锂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氧糖剥夺模型PARP/AIF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氯化锂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氧糖剥夺模型的保护效果,并探讨其对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凋亡诱导因子(AIF)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取传代2d的SH-SY5Y细胞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组和锂剂处理组,采用TUNEL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质、细胞核中PARP-1 p85片段、AIF蛋白的表达.结果 TUNEL染色可见锂剂处理组凋亡细胞较氧糖剥夺组明显减少(P<0.05).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胞质内PARP-1 p85片段没有表达,AIF各组表达无差异;在胞核中锂剂处理组PARP-1 p85片段、AIF的表达比氧糖剥夺组少(P<0.05).结论 锂剂对氧糖剥夺模型的SH-SY5Y细胞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PARP-1活性,从而减少AIF发生核移位.

    作者:贾国强;付宝莲;巴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盐酸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 评价在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等药物的基础上合用不同剂量盐酸替罗非班及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于该院住院的ACS合并DM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40例(肝素组),低分子肝素联合半量替罗非班组44例(半量组),低分子肝素联合全量替罗非班组42例(全量组),观察三组出血事件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住院期间及术后半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心衰、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及心源性死亡).结果 三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量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肝素与半量组(P<0.05),肝素与半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半量与全量组发生率低于肝素组(P<0.05),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合并DM且行PCI治疗的老年患者早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加强抗血小板治疗较只应用基础抗凝抗栓治疗效果好,且应用半量盐酸替罗非班更为安全.

    作者:寇玲;傅思惟;刘建根;慕博;李淑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脂肪基质干细胞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大鼠的作用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转导的脂肪基质干细胞(ADSCs)脑室内移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大鼠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培养ADSCs细胞,并用分子克隆技术转导入eNOS基因.取60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SAH组、eNOS(-)组和eNOS(+)组.在立体定向仪介导下向移植SAH后脑血管痉挛大鼠脑室注入转导eNOS基因及非转导eNOS的ADSCs细胞.测定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判断有无脑血管痉挛.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RT-PCR分别观察eNOS、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肌糖蛋白(TN-C)和前列腺素(PGF)2α在血清和基底动脉中的表达情况.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检测颞叶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SAH组、ENOS(-)组与eNOS(+)组相比大鼠基底动脉横截面积明显减少.eNOS(+)组皮质神经元凋亡指数显著降低,TN-C和PGF2α在ENOS(+)组低表达,而eNOS在ENOS(+)组高表达.结论 以eNQS为靶向,ADSCs为载体的基因治疗为可部分减缓SAH后脑血管痉挛,其作用可能与TN-C和PGF2α降低有关.

    作者:吴雷;郭华;高子云;胡尚伟;沈晓黎;郭化;祝新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简单临床评分评估急诊抢救室老年患者早期预后的应用价值

    简单临床评分(SCS)是由爱尔兰学者Kellett等[1,2]于2006年首次提出的,仅在急诊患者中应用的一种预测病情预后的指标(适用于≥14岁的成人).SCS系统具有简便易行、费时较少等优点,对流动性较大的急诊抢救室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尤其是老年患者早期、准确的评估对早期预后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研究对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老年患者,按照SCS评分系统搜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SCS评分系统对急诊抢救室老年患者早期(入抢救室24h之内)预后的评估能力.

    作者:王少坤;凡文博;逄利;闫魏魏;吴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金属烤瓷冠附着体义齿修复老年人游离端缺失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种金属烤瓷冠(PFM)对老年人基牙龈沟液(GCF)总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 把下颌单侧游离端缺失附着体义齿修复老年患者30例60颗基牙,按患者志愿选择的附着体基牙烤瓷冠金属材料不同随机分成镍铬合金(N)组、钴铬合金(G)组、金合金(J)组,以对侧同名牙作对照组(D),在修复前和修复后6个月检测基牙及对侧同名临床指标、GCF总量及GCF中ALP含量,做每组修复前后及组间临床指标、GCF总量及GCF中ALP的比较.结果 修复前各组及对照组临床指标、GCF总量、ALP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修复后各组临床指标、GCF总量及ALP水平均有升高,N组升高多,J组升高低,N组和C组与修复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J组与修复前及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个实验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非贵金属烤瓷冠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刺激程度明显高于贵金属烤瓷材料.

    作者:李慧;王晓峰;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 (CysC)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 T2DM患者血清CysC、hs-CRP、IL-6、TNF-αt、Hcy较健康者明显升高(P<0.01);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血清CysC、hs-CRP、IL-6、TNF-α、Hcy、SOD水平较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血清CysC水平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CysC>1.4 mg/L组的hs-CRP、IL-6、TNF-α、Hcy血清水平高于CysC≤1.4 mg/L组(P<0.01),通过CysC与hs-CRP、IL-6、TNF-α、Hcy的多元线性相关分析,CysC与hs-CRP、IL-6、TNF-α、Hcy均呈显著正相关,CysC与SOD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血清CysC参与氧化应激损伤过程,影响DN的发生发展.

    作者:何煜;张琰;廖婷婷;龚俊;罗韦峰;夏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该院CHF住院患者52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49~ 87[平均(67.08±11.4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用药前、用药后1 w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心率功率谱时域分析,同时检测血浆BNP水平.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心率变异性(HRV)各指标变化、病情改善情况及BN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HRV中SDNN、SDANN (Index)、PNN50均优于用药前(P<0.05),BNP水平较入院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HRV中SDNN、SDANN (Index)、PNN50明显改善(P<0.05).结论 CHF患者应用rhBNP可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有利于减少再次住院率和猝死率.

    作者:吕滨;郝守艳;汲宏磊;秦孝智;刘延慧;金振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包头地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1537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包头地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该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肺癌患者1 537例,均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诊断、病理类型等特点.结果 1 537例患者中男1 208例,女329例,年龄29 ~81岁,50~ 59岁为发病高峰(35.2%,541例),≤40岁青年人和>80岁老年患者发病率低;肺腺癌占46.8%,肺鳞癌37.9%,小细胞肺癌15.2%,女性患者约2/3为肺腺癌;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吸烟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吸烟者(P<0.01).结论 2001~2010年包头地区肺癌发病处于高增长态势,男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大,腺癌处于所有病理类型首位,肺鳞癌及小细胞肺癌与吸烟相关.

    作者:李凯;李晓凤;贺嘉鹏;王军;张新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胸外科老年住院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特征

    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因为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手术持续时间长,且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麻醉,需要进行各种器官插管,因此术后更容易出现各种感染,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本文对近几年我院心胸外科手术出现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兰孝忠;周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验性治疗老年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

    临床上长期广泛使用抗生素治疗血液病,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不规范应用导致并发症逐年增加,其中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其常见并发症及重要致死原因[1].IFI是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器官及血液中,促进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从而导致组织严重损伤[2].由于IFI症状的多样性和非特异性,同时长期使用抗真菌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使IFI的早期确诊及治疗困难,而延误治疗时机导致患者死亡[3-5].本研究旨在对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血液病患者初次出现IFI相关并发症及并未获得相关病原学检测结果的患者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涛;高坤;郑玉荣;付岭;刘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益生菌对肝硬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益生菌对肝硬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益生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CCl4)法建立雄性SD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同时分别以低、中、高剂量的益生菌灌胃6 w进行干预治疗后,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运用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 益生菌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丙氧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浓度以及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凋亡指数降低,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水肿较轻,纤维增生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益生菌高、中剂量组较模型组相比肝组织中Bcl-2表达升高,Bax的表达较低(P<0.05).结论 益生菌在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的同时,能减轻对肝细胞的凋亡,对肝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延玲;张怀宏;翟玉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支气管瘤内放射免疫治疗大气道阻塞肺癌

    目的 探讨瘤内注射131 Ⅰ标记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气道阻塞症状的疗效.方法 131Ⅰ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机体(131Ⅰ-chTNT)经纤支镜注入右主支气管肿瘤内,治疗过程进行131Ⅰ扫描、CT扫描和纤支镜检查.用伽马相机随访组织中131Ⅰ-chTNT分布.结果 131Ⅰ-chTNT在肿瘤内明显浓聚,患者肿瘤阻塞症状明显缓解,气道重新开放,咳嗽和呼吸困难减少.结论 131Ⅰ-chTNT作为一种新型的放射免疫治疗药物,治疗晚期难治性肺癌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张洁霞;陈荣昌;李时悦;陈愉;欧阳铭;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FICE染色内镜联合EpCAM检测对肠化型Barrett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Barrett食管(BE)发病率逐年升高,容易引发食管下段腺癌[1,2].在BE患者中,癌变率高的病理类型为含杯状细胞[3]的特殊肠化型BE,而临床上采用的胃镜检查结合活检诊断BE具有较大的局限性[4],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5].本文拟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FICE染色内镜联合EpCAM检测与FICE染色内镜联合CK7检查,旨在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

    作者:崔振芹;赵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现状及其长期照护服务策略

    随着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和比例的增加,寿命的延长以及老年人个体生活技能因年龄增长而衰退,健康问题逐渐成为老年人和社会面临的主要威胁.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比例持续增加,导致需要照顾的老年群体规模不断增大,老年人的照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陈晶莹[1]认为“长期照护”是指针对失能者或失智者的功能或自我照顾能力提供不同程度的照顾措施,使其保有自尊、自主及独立性或享受有品质的生活.本文对我国老年人长期照顾服务需求现状及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申正付;杨秀木;贺庆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的照顾感受

    目的 探究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照顾感受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和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对153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的总分为(38.25±14.29)分,积极感受总分为(32.18±8.12)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照顾者自觉经济压力、家中分担照顾人数、照顾者自觉健康状况、每日照顾小时数为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目前与患者的情感关系、“放入养老机构照顾”想法的频率、患者性别、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成为照顾者的动机为积极感受的影响因素.结论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家庭照顾与社会正式支持的有效结合,在护理实践中,在关心痴呆患者的同时,也应该关心照顾者,应从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全面真实理解照顾者照顾感受,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与指导,以达到减轻照顾者照顾负担、改善其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者:蒋芬;王卫红;王庆妍;唐四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重症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重症胰腺炎是常见外科急腹症,其发病急,并发症多.老龄人口在我国占有相当比重,其机体重要器官代偿功能差,多伴发其他疾病,因此发生重症胰腺炎后预后更差.目前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临床已无困难,但治疗方法仍存争议.本文探讨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诊断治疗以期望改善其预后.1 资料与方法1.1 入选标准老年人标准参照我国老年人定义即≥60岁,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胰腺学组1996年制定的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标准[1],轻重分型参照APACHEⅡ评分系统分为轻、重型,≥8分者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作者:耿文茂;张倩;吴亚光;苏忠学;秦成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