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文佳;时晶;倪敬年;魏明清;田金洲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源于神经嵴黑素细胞,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皮肤肿瘤.近年来,我国CMM发病率成倍增长,每年新发病例约2万例[1].在妇女,CMM死亡率居第2位,发生远处转移后其平均生存期仅为6~9个月,5年生存率低于5%.因此控制CMM侵袭和转移是改善预后、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下肢CM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旨在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可能因素.
作者:姜小华;李洪民;李长江;冯庆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T01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小鼠单核/巨噬细胞NLRP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为目的细胞,分别与Pg、MT01、Pg+MT01、磷酸盐缓冲液(PBS)共培养6h,Real-time PCR检测NLRP3 mRNA的表达.结果 与PBS组比较,NLRP3 mRNA的表达在MT01组低(P<0.05),Pg组高(P<0.01),Pg+MT01组高于PBS组,但低于Pg组(P<0.01).结论 MT01可抑制Pg感染所导致的NLRP3 mRNA的表达.
作者:郭恪;申玉芹;丁子清;周岳;于海蛟;林崇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紫草萘醌组分体内抗肝癌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可移植性小鼠Hep-A-22肝癌皮下接种动物模型,5-氟尿嘧啶(5-FU)腹腔注射,20 mg/kg;三组紫草萘醌组分制剂灌胃(2.5、5.0、10.0m g/kg);阴性对照组予以相同容积的溶剂灌胃.以肿瘤称重为观察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三组紫草萘醌类化合物均明显抑制可移植性肝癌原位生长;抑制Hep-A-22肿瘤细胞的VEGF表达并降低肿瘤组织的MVD.结论 紫草萘醌萘醌组分对小鼠肝癌移植瘤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对肿瘤VEGF生成的抑制可能为其机制之一.
作者:闫光志;艾郁葱;刘力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放疗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及不同胃癌病理分型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5例胃癌手术患者,另选取同期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相对比例的变化,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胃癌患者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趋势.结果 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放疗前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接近对照组(P>0.05);放疗后,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患者,放疗前后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乳头状腺癌患者放疗后CD8+T细胞、NK细胞比例减少(P<0.05),但是CD3+T细胞、CD4+T细胞没有变化;管状腺癌患者放疗后CD3+T细胞和CD4+T细胞和NK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没有变化;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是NK不受影响;黏液腺癌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均没有变化.结论 手术后放疗能够抑制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放疗前后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各不相同.应该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实行相应的增强免疫功能措施.
作者:陈坚贤;黄广优;邓柑雀;黄升武;蒙以良;郑学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皮肤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多由于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照射所致,故多发于阳光充足地区的浅色高龄人群.皮肤癌中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居前3位.其中基底细胞癌的85%和鳞状细胞癌的65%发生于头颈部[1].本文拟应用颞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白晓龙;李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手术结束在拔除气管导管的过程中,病人从浅麻状态过渡到非麻状态到苏醒,以及吸痰、切口疼痛恢复、导管拔除等刺激使病人经历一个以交感兴奋为主线的复杂反应过程.其中心血管系统的反应为强烈,尤其老年患者及高血压或心脏病的患者,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作者:徐爽;程守全;梁袁;黄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肾气丸对衰老大鼠睾丸抗氧化能力和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成4组,制备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肾气丸或生理盐水;6 w后,检测血清睾酮和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睾丸凋亡曲细精管数和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比较正常组,大鼠血清睾酮和睾丸组织SOD水平显著下降(P<0.01),睾丸组织MDA水平及凋亡曲细精管数和凋亡细胞百分率均显著升高(P<0.01);肾气丸可明显升高衰老模型大鼠血清睾酮和睾丸组织SOD水平(P<0.05或P<0.01),明显降低睾丸组织MDA水平及凋亡曲细精管数和凋亡细胞百分率(P<0.05,P<0.01).结论 肾气丸可通过提高衰老大鼠血清睾酮水平、增强睾丸组织抗氧化能力及降低其生精细胞的凋亡指数,发挥延缓性腺衰老的作用.
作者:吴正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肺损伤大鼠血红素氧合酶(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UTI组.除假手术组外,另两组脓毒症模型采取盲肠结扎穿孔法制造.术后0、12、24 h UTI组静脉注射UTI 5万U/kg,脓毒症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收集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通过收集Western印迹法HO-1蛋白活性水平测定结果和Realtime PCR收集HO-1mRNA水平的变化测定结果.结果 术后6、12、24h,乌司他丁组肺组织病理变化较脓毒症组明显减轻;HO-1蛋白表达脓毒症组较假手术组均增多,UTI组较脓毒症组表达减少(P<0.05);UTI组、脓毒症组HO-1 mRNA的表达在术后6、12、24h均多于假手术组(P<0.05),与蛋白表达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UTI可对脓毒症大鼠的肺损伤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肺组织HO-1的表达有关.
作者:赵利;程青虹;曾建琼;何永来;张忠双;张海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新乡地区农村居民空腹血糖(FPG)受损和糖尿病的分布特征.方法 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新乡地区18~65岁常住农村居民665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农村居民(FPG)受损检出率为6.91%,糖尿病检出率为6.62%.农村居民FPG受损和糖尿病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00)、随体质指数的增加而增高(P=0.004)、随腰围的增加而增高(P=0.000)、随收缩压的升高而升高(P=0.009)、随总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而增高(P =0.000)、随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增高(P=0.002).结论 农村居民(FPG)受损和糖尿病的分布存在一定的特征和规律.中老年人群、超重肥胖者、血压正常高值及升高者、血脂边缘升高及升高者是进行健康管理、预防控制的重点对象.
作者:郭丽君;孙翠勇;王桂霞;顾颜胜;蒋利国;刘英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缺血性心肌病成为全球致死的首要原因,药物治疗对多数病人疗效不佳,如何减少心肌的梗死、增加心肌的再生,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非心源性干细胞移植虽然可以改善早期临床症状,但是后期疗效不确定.心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无性系形成和多潜能的特性,它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心肌的可再生性,而且为心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使沉寂的干细胞快速增殖和分化成有功能的心肌细胞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受体(CXCR)对以上过程有重要作用.
作者:阚伯红;范英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部分脂肪因子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促进血管局部和远端炎性反应,然而同样有脂肪细胞的脂联素却具有相反作用[1].脂联素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展的独立危险因子.抵抗素初被认为是联系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新型脂肪因子,然而近研究表明抵抗素可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从而影响其功能,促进AS的发生与发展[2].而脂联素与抵抗素在对AS的作用中都部分性地通过核转录因子(NF)-κB途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具有多种抗AS作用.
作者:何东;李骊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收洽的AMI患者90例,按密封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PCI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TIMI3级血流分级、出血并发症、不良心血管事件、术后1h肌钙蛋白T(cTnT)、ST段恢复情况、术后1 w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小板计数.结果 观察组TIMI3级血流开通率为97.78% (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 (35/45) (P<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5例,对照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P<0.05).观察组术后1 h cTnT升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 w 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MI能改善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减少心肌损伤和不良心血管事件,保护心功能,有较强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王东;曹中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素(ET-1)及CGR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MTT法测定ET-1及ET-1与CGRP联合应用对VSMC增殖的影响,运用3H-TdR法检测其对DNA合成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对增殖周期的作用,实时定量观察对VSMC表型变化及SM22α、骨架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T-1能促进VSMC的增殖;增加VSMC DNA合成;促使VSMC从G0期向S期的转变,使G0/G1期细胞百分比降低,S期细胞百分比增加;使VSMC发生表型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中SM22α及骨架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加入CGRP后可逆转ET-1的上述作用,使VSMC的增殖及DNA合成均被抑制,且G0/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另外,亦可抑制VSMC向合成型转变,增加SM22α、骨架蛋白表达量.结论 ET-1不仅能促进VSMC的增殖,还可使VSMC向合成型表型转化;而CGRP可逆转ET-1的作用,抑制增殖及表型转化;ET-1与CGRP的上述作用可能与两者调节SM22α、骨架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温世奇;陈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高血糖症的发生在危重症患者中较常见,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1].内科危重症病人因处于强烈的应激反应,致使糖代谢紊乱,血糖升高,高血糖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促进了炎症反应,增加感染机会,造成器官功能损害,使病情加重影响预后.近年来对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状态的研究越来越多,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方法治疗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状态,能用于非糖尿病行高血糖患者,不仅可控制血糖,维持胰岛素治疗,而且可使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和气管插管的时间缩短,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2,3].本研究选用常用的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余显霞;杨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15%~61%[1].术后谵妄可明显延长老年住院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使老年住院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死亡率增加[2],对谵妄危险因素的控制是降低谵妄对患者危害的关键所在[3].高龄、术前并发症、术前认知障碍、全身麻醉、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疼痛、睡眠障碍、手术应激反应、药物毒性作用、贫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是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主要病因[4-6].本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
作者:窦东梅;张永乐;李瑞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我国常见急症,主要是由于冠脉病变后,发生冠脉血供减少或者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出现心电图(ECG)动态演变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临床上其他肺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如冠状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AD)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炎、冠脉先天性畸形也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AD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更应该注意鉴别.本文结合我科收治的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治特点.
作者:李博;王树东;丁丽娟;刘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指数(HCT-CI)评分系统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诊断为老年AML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按照HCT-CI评分系统评分后分为三组并比较其完全缓解率、中位生存期、早期死亡率,并进行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三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生存期比较0分组高,1~2分组次之,≥3分组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死亡率比较0分组低,1~2分组次之,≥3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T-CI评分≥3分,高位染色体核型,初诊白细胞≥100× 109/L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T-CI评分系统对老年AML患者预后判断中有较大价值,通过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可为临床分层治疗及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党惠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模型组)、依达拉奉治疗组(依达拉奉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症状评分.分别于缺血后2h进行再灌注.依达拉奉组于缺血再灌注后1h及1.5h在腹腔内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按照3 mg/kg)2次,在缺血再灌注后6、12、48 h处死大鼠.TUNEL法原位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3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结果 模型组在再灌注48 h梗死体积大,12 h凋亡细胞数多.缺血再灌注后6h在大脑额叶和海马即可见到Caspase-3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12 h组高.依达拉奉组各时间点脑梗死体积、Caspase-3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依达拉奉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表达,从而抑制皮层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杨东娜;白洋;王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iR-92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2个前列腺癌组织和26个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miR-92的表达水平;人工设计合成miR-92的反义寡核苷酸,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PC-3和DU-145两种细胞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细胞内miR-92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相比,miR-9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与转染对照寡核苷酸的细胞相比,两种癌细胞转染anti-miR-92后,miR-92的水平降低,MTT检测发现细胞的活性降低,流式分析仪检测发现增殖的细胞数降低,并且细胞凋亡增加(均P<0.05).结论 抑制miR-92的表达导致细胞增殖减慢,凋亡增加,miR-92具有作为临床前列腺癌检测及治疗分子标志物的潜在功能.
作者:张华;樊霞;张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丙酰左卡尼汀(PLC)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35 °二锅头白酒(以蒸馏水稀释无水乙醇得)16 ml/kg灌胃造模,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指标,结合肝组织形态变化观察PLC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PLC中、高剂量组对肝损伤小鼠血清升高的ALT、AST和SDH有降低作用(P<0.05),可显著升高肝组织中GSH和SOD的含量(P<0.05),明显降低肝组织中MDA的含量(P<0.05),肝组织变性明显减轻,肝组织结构比较完好.结论 PLC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卓 刊期: 2014年第04期